|
刘家营抗日暴动
刘家营抗日暴动旧址是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的重要发生地之一,位于姜家营乡刘家营村东北2.5公里、东西宽300米、南北长800米、密林深壑的小山峪。 日寇占领丰润后,刘家营村仁人志士投身了宣传、组织、筹备大规模抗日活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到开滦医院工作的谷云亭(1930年加入共产党)在院中和村中发展共产党组织,在王官营办复生药房作抗日活动联络站;在共产党组织当交通员的徐珍经过统战工作使牛栏山警察分驻所70多名武装人员成为抗日力量;早受革命影响的上水路村刘锡彤与谷云亭在王官营一带发动群众,仅上水路、鲍庄两村就发展200人。到1938年夏,暴动条件日益成熟。原计划暴动在王官营举行,由于驻守该村的警备队思想还没全部做通,上级指示暴动还要提前,改在刘家营村举行。 1938年7月9日,谷云亭、刘锡彤带十几名暴动队员来到刘家营村东小山峪,住在峪北端西侧看坟人袁志三家茅屋里,派人召集附近暴动群众。到13日,集合人数已达93人。上午10时,谷云亭宣布刘家营抗日暴动开始。暴动人员佩戴红蓝袖标,向南黑山沟、北黑山沟、郭庄子、吴事庄、古石城进发。一路上群众踊跃参加,队伍扩展到200多人。之后继续北进,经大港、小松林、大松林、王务庄,到达迁西铁厂。休整3日后,又经石盘炉、东高庄、火石营回到王官营,队伍发展到1500多人。刘家营暴动队伍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13总队,暴动队伍向敌人发动进攻,除单独在古冶火车站、丰润板桥村、迁西后窝子村与敌激战外,还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克兴城、王官营、大佛坨、任各庄等敌据点,歼敌数百人,摧毁沿途伪政权,解放了丰润东北部和唐山市北部广大地区,在冀东抗战中建立卓越功勋。 1997年11月,新区区委、区政府在暴动发生地--刘家营小山峪建立了刘家营抗日暴动纪念碑,纪念碑座落在峪北端的半山坡上。下面是一座东西长18米、高15米的半圆基座。纪念碑是一把竖向苍穹的刺刀造型,中间錾刻了原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书写的碑题:"刘家营抗日暴动纪念碑"。碑体设计体现了中华民族捍卫独立,不畏强敌的奋勇与坚毅,纪念碑后面石壁镶嵌的高0.98米、长3.5米的黑色大理石面刻写了反映刘家营暴动经过的碑文。 附: 刘家营抗日暴动纪念碑碑文 一九三三年初,长城抗战失利,日军入侵冀东,广大民众不甘受辱,愤起抗日,新区刘家营一带农民和原开滦医院部分爱国青年近百人,在共产党人谷云亭,爱国志士刘锡彤等领导下,在八路军四纵队的配合下,于一九三八年七月十五日在小山峪举起武装抗日旗帜,并在黑山沟、尖山峪、古石城等地发动群众,扩大队伍,收集枪支弹药。后去岩口、迁西、王官营等地与冀东抗联总部汇合,编为冀东抗联第十三总队,部队有千余人,刘锡彤任总队长,谷云亭任政治主任。十三总队攻古冶、破兴城、进三屯营,转战丰滦迁。是年十月奉命西撤整训,途中遭敌袭击,伤亡严重,余部重返冀东开展游击战争。 刘家营的抗日暴动,振奋了人民抗日激情,鼓舞了人民斗志,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为捍卫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缅怀抗日先躯,弘扬民族正气,教育激励后人,在纪念刘家营武装抗日暴动五十九周年之际,谨立此碑,永志不忘。 刘家营抗日志士英灵永垂不朽! 中共唐山市新区区委 唐山市新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五日 |
浏览:157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