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山陵园直接进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两个园本就是一片山林。出森林公园后门走防火道,经留有杨家将的传说挂甲塔,到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就意味着下山了。 曾经,北京西郊小西山,游人百姓能进入的三山五园,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因为,春天要为你庆生,我们去踏青、赏花;夏天是我们结婚的季节,我们要去水源头,要风雨同舟;夏末秋初,是儿子的生日,我们要让他快乐地奔跑;秋暮霜降是我们相逢的日子,我们要去赏红叶,走十八盘;冬日是我的生日,我们要去听松、赏雪。 如今,走香山防火道已是常规项目,这条路走过许多次,留下足迹的同时也增长了相关知识。比如这碧云寺的金刚宝座塔,高台上建有五塔的佛塔为印度造型,但宝座上的短檐、斗拱和宝座顶上的琉璃罩亭等又是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座这类塔中,北京还有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五塔寺的金刚宝座塔。 前几天去了五塔寺,住白石桥的时候曾带孩子去过多次,那会儿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印象中过白石小桥沿河边向东走不多远就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俗称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前有两棵白果古树,院子里或立或卧有很多石碑,还有好多野草,至于都是什么碑、刻有什么字到没什么印象。这次去有闺蜜志愿者做讲解,井然有序的展区、展厅似乎与以往的印象大相径庭。后来查了一些资料,访问了官网,在"本馆记事"中看到了真觉寺大事记:1982年10月,五塔寺对外开放;1987年10月6号,在正觉寺旧址成立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002年在金刚宝座北部建成仿古建筑后罩楼,以一层为展厅举办《北京石刻文化展》;2013年在金刚宝座东西两侧建成仿古建筑"金石走廊"、"金石书院",作为展厅,举办文化展览及活动。 其实,以前常去如今再去发现变化很大的不止一个五塔寺,比如圆明园,记不清曾绕公园走圈走了多少次,这两次去才发现圆明园真是大啊,绕着绕着也许一个小桥走错就不知道绕到哪个方向去了。又是查资料又是上官网,终于明白以前我们绕圈的不是真正的圆明园,因为那个时候福海以西的圆明园正园尚未开放。2008年7月29日,九州景区才对社会试开放。 最后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去圆明园应该是2001年冬天,儿子带了跳绳又跑又跳的。再次带儿子去那里是2004年12月4日,那是我最焦虑的一段时日,因为不懂儿子的心理过渡问题,咨询了专家才学会陪儿子一边逛公园一边聊天,从中打听孩子在学校都遇到了哪些问题。陪儿子走的这段路曲曲折折跌宕起伏,留下的足迹歪歪扭扭。小升初的暑假,我们去了香格里拉。在白水河,从雪山顶倾流而下的那一股沁凉扑面而来时,积郁心中的俗世烦恼似乎也消融了。再次出游是高考之后的第一个寒假,我们去了福建,儿子望着舱外的蓝天白云,兴奋感慨。 由于参加了学校的合作办学项目,儿子背着背包独自出关了。学校假期跟我们的寒暑假、节假日都对不上碴口,总是来去匆匆。即便如此,寒假抽空去看了奶奶。去年暑假,专程回来看望爸爸,随着读书和思考,十几年的心理路程,终于过了心里这道坎。今年春节要在学校上课,趁没课的时候带着妈妈看了看风景。前两天说毕设快做好了,我猜他已归心似箭,期望回来做他想做的事,有益于社会的事。 年轻人有自己的理想,做父母的,无论在何方,我们一起关注,祝福,保佑!让孩子好梦成真,一步一个脚印,前程似锦! |
浏览:64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