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诗人胡昭纪念馆
诗人胡昭纪念馆

胡昭日记选(1978年)

胡昭 胡婷婷整理

  1978年
  读爸爸这一年的日记颇令人高兴,他的状态开始好转,写了大量的作品,并在全国各地发表。下半年,恢复后的吉林省文联派人来,调他回去工作,到民研当编辑。
  哥哥也在这一年从海龙师范毕业,在爸爸的来回奔忙和大家的帮助下,分配至省城教书。我一人滞留县城。
  年底,爸爸第三次结婚。
  但是,他仍旧被生活琐事和失眠所困扰,这两样东西几乎陪伴了他的一生。
  
  1月1日
  祖国的又一个清晨。
  对于我,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廿年来常常希望着:有一天再恢复青春朝气,勇于生活,勇于工作。去年年底以来,似乎逐渐感到了类似的心情。
  一早就带着稿子去机关值班,在零下五度的办公室里,哈着手,整理四篇短文:《巨大的心》,《种子》、《华主席到密云》、《晨歌》,并为一组:《北京晨歌》。
  晚上和孩子们谈心。
  
  1月4日
  办公室冷得伸不出手,只能翻看报刊,无法集中心力工作。
  下午勉力写几句,毫无趣味。晚上拿到家里改,也觉无味而罢。
  
  有好多东西想写,可是琐事一多,毫无情绪。
  
  1月5日
  改写《海上》,并《天气预报》、《从南方到北方》为一组,寄给刘文玉(1)。给他写四页信,感谢他鼓励之盛情。
  读莫泊桑的中篇《人生》。
  
  两个炉子昨晚都被敦敦弄灭,晚上回来赶紧重新生火。父女俩吃了一顿半生不熟的煮面,坐下来续写《月》,得卅行左右。
  逐渐上路。劳动是令人愉快的。
  
  1月7日
  昨晚读完《人生》。
  今天读报刊和揭发四人帮的第三批材料。
  想一点,各种琐事干扰,未能写成。晚上金宝忱(2)来,一起谈谈,亦未能提笔。
  给春雨写信。
  冬日天冷,取暖事、炊事甚繁,欲坚持写作颇难。但总须坚持地写下去,否则毫无出息。
  
  ▲注 (1)沈阳市《芒种》杂志社编辑。(2)金宝忱,梅河口红梅镇人,由于爱写诗与爸爸相识,经常帮助我们家。后调来省文联民研会工作。已病故多年。
  
  1月8日
  星期天。仍是六点左右即醒,又躺一个多钟头,转一些写作的念头。
  早饭吃完已近九点。坐下来续写《月》,成十数行。
  又接着写下去,至两点多写完。二百行左右。
  本为文化革命前所写的一首三百多行抒情诗,因原稿不存,而今重写。恢复已很困难,只好用一位阿妈妮的命运将全诗串起。
  
  1月13日
  看书,校对,改稿。――《月》,断断续续地改着,没有大的进展:没有集中的时间,更没有足够的情绪。
  
  晚上同孩子们一起看书。看了一本泰国女作家克开·达云的中篇小说《黑暗的生活》。1958年出的,但过去并未看过。写得单纯动人。比起古往今来的许多名作,它在情节上并无新奇之处,但作者是满怀激情来写的,因此是感人的。
  
  1月15日
  星期天。孩子们自己料理早饭,我得以睡一点懒觉。
  起来后拣拾土豆,收拾婷婷的书架等等,九点多才吃点东西。
  之后读刚刚复刊的《世界文学》――巴尔扎克的为马克思称道过的讽刺小说,非洲人的诗,苏联的中篇等等。
  打点婷婷午饭,之后睡一个钟头。
  起来一边弄晚饭一边改稿――在一段短短的蜡烛下。近二百行,较前稍有改进。
  
  1月16日
  《月》抄改后寄严辰(3)。
  昨晚先吃麻黄素二片、苯海拉明一片,之后吃派毕嗪八片,睡不成,连续吃两次安眠酮,直到夜半二时仍辗转难眠。今天一天晕眩。
  夜里想了一些有关写作的念头,无力继续琢磨。
  今早又吃派毕嗪八片,下午已见效。
  
  1月18日
  华主席为人民文学题词,人民文学召开座谈会。文艺界形势大好,随着经济情况之好转将愈来愈好。
  应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急起直追。
  读报刊杂志。好几位老诗人如魏巍、阮章竞晚年都在写长篇小说,是为毕其功于一得也。
  
  1月19日
  上午去车站接铁雄。
  下午去印刷厂取小报,回来卷发。
  文化大革命十多年来第一次用本名发表东西,虽然是在一张不公开发行的小报上,总还是高兴的。给相熟的同志、师长们都寄一份看看。
  晚上本想改稿,来了好几起客人,什么也未干成。
  九点多钟后客人走了,又坐下来,勉力改了一点。
  
  ▲(3)诗人,时任《诗刊》社主编。
  
  
  1月20日
  一天忙活着寄发刊物。
  昨夜读《人民文学》上选载的魏巍的小说《山雨》,语言醇美、生活气息浓厚,扎扎实实。直读到下夜一点半,之后又久久难睡。
  晚上回来现剁菜弄馅,爷儿三个包菜篓子,吃罢已七点多。
  又冷又累,无力做事。
  
  1月21日
  一天屋子里闹哄哄,做不成事、看不成书,时间十分可惜!
  上午敦敦推车买煤。
  晚上婷婷跟汽车下乡取大米。回到家已十点多,又招待司机等吃饭,客去已近下夜一点。
  孩子们都中用了,越来越多地分担了我的担子。
  
  孩子走后,改写《雪》,未成,他们已归;人走后又继续,改完,一千五百字的短文,尚可一看。
  
  1月23日
  在班上抄改《白桦歌》,下午弄完。婷婷看看,认为还好,乃寄出投稿。《雪》也寄省报一试。
  下午看电影《勐龙沙》。
  
  为买春节副食,几次跑商店,拥挤不堪。已潜心于工作,觉得不值得为此多伤脑筋,故撤回。
  
  1月27日
  翻看前些年写的一些笔记――关于抗联和木帮生活的。
  
  读《世界文学》上的一些作品。赫尔岑的《往事与沉思》是和柯洛连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同类的作品,很引人。可惜选登甚少。
  
  连续几天半夜醒来,久久难于再睡。早晨起不来,没有精神。
  
  1月28日
  翻看笔记,并作一些琐事:印材料,发信等等。
  得春雨、长远、有源信,皆多所鼓励。
  《吉林文艺》发三篇散文,三月号。
  
  晚上回来,无电,无水,现生炉子,好半天暖不过来。
  敦回来,家里还高兴些。
  
  1月29日
  昨夜在凉炕上睡,不到三点即冰醒。再睡不成,爬起来干活,但无水,很晚不能做饭,丫头空肚上班。
  孩子们出门,我即动手做工:改写《酒》,很顺利;但十点十分即来客人,第一起呆两个钟头,有坐有卧,扯着我的稿子乱翻,我坐无坐处立无立处;第二起又坐两个钟头;躺下想睡,又来第三起――又是两个钟头!实在疲惫人也!
  直到晚饭后,不管客人又来,奋力继续,终改成,160行。
  
  1月31日
  一天整理旧稿。
  把《月》、《白桦歌》、《酒》的草稿都加以清理、修补,便于别人看清,便于征求意见。
  昨夜躺下后半夜难睡,想着《酒》,今天把结尾又改了改。
  晚上回家的路上,想着老齐的意见,饭后又给《白桦歌》补写一两节。
  勉力写下去,写出初稿又须勉力修改,才能稍稍成形。
  
  2月1日
  上午把改过的《白桦歌》尾巴抄出,补寄《人民文学》。
  《酒》又删掉两节,附信寄刘文玉。
  得迅韬(4)信,谓给他们的一组小文将用。写信给他。
  
  下午整理期刊,给一些作者发信。
  
  2月5日
  得《诗刊》信,谓《月》将用,命加压缩。
  
  下午回来稍早,想早早吃饭,动手改稿。但家务事无穷,几个钟头仍无头绪。
  饭后全家去夏家串门。
  回来后放上炕桌,工作两个多小时。稿改完,又给《吉林日报》文艺组写一信。
  
  2月6日
  旧历除夕。
  很晚起床,起床后就发了一阵脾气。
  近来常觉得家务太重,并且一点琐事就搞得情绪不佳。
  
  下了一整天雪。晚上婷婷值班去了,敦敦忙他的事,出去串一家门子。在雪地上连滚带爬。
  回来又是忙着弄吃的,洗衣服。最后坐在炕上收拾收拾抽屉――也是除旧迎新之意。
  
  
  ▲(4)孙迅韬,时任《北京文艺》杂志社编辑。
  2月10日
  一个上午陪人谈话。中午稍歇。
  婷婷昨夜值勤,今早归来,未吃成饭,中午也是对付一口便走。晚上大家稍稍吃得象样一点。
  下午三点多动手写《袄带歌》,边写边做饭,断断续续,只写了第一节廿多行。
  
  晚上又坐下提笔,给井文写一信,并给曲有源写两页,将《白桦歌》寄给他。
  
  2月15日
  上午翻看书报。下午冷甚,难于坚持,早早归来。
  晚上来了几位客人。客人走后已七点半后,婷婷上夜班去也,屋里十分清静,我们父子分头伏案用功。
  从头改写《袄带歌》,已成八十行,还算顺利。
  十点左右住笔,躺下看书。
  熄灯后仍然辗转反侧,又开灯记下些片断的字句。
  
  2月21日
  元宵节。早晨吃罢元宵上班,编几篇庆祝五届人大诗稿。写几行。
  中午在老李家吃酒。
  两点多钟,婷婷来接,谓又和哥哥闹了纠纷。回到家,睡一个多钟头,起来继续写稿,大致有点眉目后,同婷婷包饺子。
  饭后把稿子抄出,名曰《犁》,四十多行,为此期间所写诗中最短者。
  夜半春雨来。
  
  2月28日
  上午在班上,在人们进进出出的紊乱之中,抄改《山泉里的星星》,大体完成,六十多行。似应再精炼一点。
  得曲有源信,谓《白桦歌》将于下半年用。
  给老宋写一信。
  下午早早回来,进屋就忙于钉门、弄灰、合煤、弄馅,和孩子一起做饭,五点多才吃上。
  
  3月1日
  昨晚躺下后读了两个中篇:越南武雄的《象倌和战象》,西班牙亚拉尔孔的《三角帽》。写得都很生动有趣。
  仍是两点多才能睡。
  今天上午重划版样,改两篇稿加进特刊。后机关来煤,向院内倒腾。
  下午抄改《星光》。
  三点多看电影《烈火中永生》。悲不自胜。江姐的长相、动作、神情和死去的人那么相象,令人想起她生命后期的情形:她是在强大的压力下、在无法摆脱的桎梏中窒息的……
  
  3月7日
  敦敦今晨替我值宿归来,谓馆长命我今日休息,乃得在被窝多躺些时。
  七时前起来,内外收拾,并弄饭,九点多吃罢。丫头十时方回,匆忙睡下。
  我也躺躺,想睡,被人敲门敲醒,起来洗衣,并草写小诗。
  两点后丫头起床,于是她弄鱼,我做饭,三点吃上。饭后她去看电影,我坐炕头改诗,停电,又续以蜡头,计改成:《祖国》(读闻一多诗)两首、《时间》、《松针》、《蜡烛》,总共五十行左右。
  
  3月13日
  继续学习。
  上午看记录片《春天》。电影手法开始解放,亦文艺解放之象征也。
  得《诗刊》信,给《袄带歌》提些意见。
  
  颂五届人大的一首短诗11日《吉林日报》登于报尾。此文化大革命以来公开发表之第一篇作品,可以志念。
  
  3月16日
  上午在家把《袄带歌》抄改完毕。此次修改主要是增补抒情部分,又写入五、六十行,已近三百行。折腾了好几个夜晚,不知稍有长进否。
  下午参加支部扩大会。买粮。
  想写几封信,未得时间。晚上给达明抄小诗三首。
  早早躺下看书。
  
  3月29日
  上午一直伏案工作,改成《春雷》、《给探索者》、《松针》(其二),并此前写科学工作者的三首小诗为一组(六首),拟寄广东。
  下午去馆里看看报刊,并拿一些报纸回来看。
  读记述植棉模范吴吉昌的通讯,热泪横流。真想为这位老人家写一首诗,就叫:《周总理和老棉农》,或就叫《棉花歌》。
  晚上抄一点稿,已无力再写。
  
  3月31日
  折腾一天,成绩甚少。
  厨房里许多东西都发霉、腐烂,搬腾出去晒,又打扫了拿进来,占用许多工夫。
  昨晚为吴吉昌诗睡不好,今天中午也不能睡,头脑疲乏不灵,写不出好句子。上午下午和晚上,几次坐下写,昏昏然,写不进。
  
  早早躺下读李贺诗。
  
  4月1日
  进了四月。《老棉农》终未能在三月里写成。
  又奋斗一整天,原觉得已稍有眉目,写着写着又觉得笨拙而冗长,近似快板书,乃住手。
  晚上儿子回来,全家听一个外国音乐晚会。
  向往一种文明而向上的生活,有诗意、有写诗的欲念。
  
  得宋长远信,立复。
  
  4月6日
  见三月号《吉林文艺》。
  几篇短文见著期刊,亦为开端。
  看一点稿,写下意见。
  下午归来,有客人留连不去,乃伏案整理《晨歌》等三篇短文;晚将继续,又来客人,直至其走后才得提笔,重写《鲁迅墓前》。
  
  4月7日
  上午去单位求小宋割玻璃,回来上门。之后弄饭,一个上午白白过去。
  得达明信、张德裕信(5)。――二十二年未通信的老友老同学,得信后思绪万千。中午睡不实,爬起来写信给他。
  
  下午坐下潜心写作,写成《捣米歌》,74行,尚可。
  晚上有客人来,时间全部报销。客人走后躺下看杂志。
  
  4月8日
  昨晚睡得少,今早又醒得早,孩子上班后昏昏沉沉,想歇歇;但仍逼着自己坐下,写《严寒》,上午初稿成,180行。
  下午动手抄改。中间去看一场电影《龙须沟》,唤起许多感触。
  归来时孩子已上夜班,边弄饭边抄稿。
  读一本苏联小说《一束红玫瑰花》。读后又对《严寒》作一点小修。已夜半。
  
  4月9日
  早晨写悼诗一首。三十多行。
  之后躺躺想休息,星期天左邻右舍极其喧闹,无法入睡,起来翻书。
  
  抄改《严寒》。
  接着就来客人,久坐不去。
  做晚饭时又来一位,我无暇照顾,乃去。
  饭后稍歇。晚上想写人参,孩子们各干各的,无法潜心工作,只好看书。
  夜半,翻出陶怡的遗诗,只是延边的就二十首之多,大部分是优秀之作。得给她整理起来。
  
  4月11日
  上午看稿,给作者写信。
  下午劳动,搞环境卫生。
  稿子带来带去,无机会抄改。
  
  ▲注 (5)张德裕,爸爸在北京文学研究所学习时的同学,病故于哈尔滨。
  
  只把那篇朗诵诗结尾收拾一下。
  
  夜里把陶怡一首写抗联被服厂的短诗加以扩充,从二十行变为四十行――《绿色的山环》。
  孩子们认为是首好诗。
  
  4月19日
  昨夜大雨,后转为雪。
  
  省委宣传部通知:廿四日去长春参加省文联活动大会。
  晚归来看材料,准备写长诗《杨靖宇》。
  
  4月22日
  昨晚久久不能睡,读闻捷和《复仇的火焰》二部毕。之后又翻翻别的东西,直至午夜后。
  今早四点半即醒,起来弄饭,给孩子们弄咸菜。不到六点从家里出发,一路顺利。
  下车去井文家,漫谈,并在那里晚饭。之后去达明家,坐坐出来,到孟琪(6)家碰了锁头,急急跑到出版局招待所来。
  
  4月23日
  早晨五点多即醒,起来出街吃早饭。
  归来房中人皆不在,坐下写悼诗第二首。
  中午睡不成,起来上街吃午饭。
  下午两点下汽车后走不久,遇大会小车,同来南湖宾馆。
  许多老熟人都见了面,许多往事都想了起来。
  晚上看电影《眼镜蛇》与《306案件》。
  之后大家又聊,直到11点半。
  
  4月24日
  上午董部长报告,下午分组讨论。
  晚看电影《流浪者》。离第一次看已有二十多年,人老了,但仍像年轻时一样感动。
  真的艺术是永远年轻的,也是使人年轻的。
  
  睡前请老于看稿,向他请教许多事。
  
  4月26日
  大会最后一天。
  
  ▲注 (6)孟琪,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
  
  
  
  上午大会发言。
  下午高扬同志为首的省市领导接见,合影。
  选举文联委员,各协会理事。
  忝居作协、民研分会理事之数。
  当努力工作以报之。
  
  晚上大家去看话剧,未去,看苏联的《逆风起飞》。
  九点半后看电影《大刀记》。
  
  4月29日
  早起看完何鸣雁稿,稍作压缩。
  之后抄改那篇短文,得两千字。这是我为恢复后的民研会所做的第一件工作。
  
  七点多离开,八点零五分准时开车。
  
  四十五岁生日。
  
  4月30日
  枯坐一夜,欲睡不能,看书灯暗。但仍勉强看《铁托传》数章。
  车晚点近两小时,下车时雨正下。到家已近四点,清晨矣。
  跟孩子唠唠,睡不多时起来。饭后又睡一阵。
  
  5月4日
  昨夜久睡不着,爬起草《杨靖宇》序诗三十行。今日下午重新整理,为四十多行。又接写第一章――求学,七十多行。
  晚写第二章未竟,已近百行。
  总共已写二百多行。看来千行打不住了。
  
  上午到班上,给霞飞(6)写两页信,给老宋写三页。得刘昌盛信,复两页。
  夜十一时,头昏眼花而止。
  
  5月5日
  一天继续写长诗。写完三、四两章,又将过去写的《犁》编为第五章,已近五百行。
  有的章节稍好,有的潦草而笨拙。
  
  得邵燕祥(7)五月一日来信。
  
  5月7日
  星期天。五点半即起,中午不睡,一天紧张劳动:从头修饰长诗,从序诗直到第五章。
  第六章尚可维持,第七章须重写。第八章亦可不动。
  
  ▲(6)吴霞飞,爸爸在北京的老友。 (7)诗人,时任《诗刊》社编辑。
  中间来几起客人,久坐不走,工作停顿,十分焦急。
  夜里令敦敦代抄一份。我改他抄,他干到十点多,我又超过一个小时。
  敦借回长诗《列宁》,夜半重读。
  
  5月16日
  上午在机关收拾卫生,看报刊。
  下午写《斥叛徒》一章,七八十行。婷婷听后认为太简略些,也许还须更充分地发挥。
  
  昨今两天,午睡起来皆感晕眩,近些日子以来也常微有引此种感觉。不知是否与打夜班、睡眠少、抽烟又多有关?婷婷说:你血压又上来了。可能是这么回事。
  晚上婷婷夜班,本来是一人写作的好时机,但晕眩尤甚,无法执笔,无法思索,只好早早睡下。
  
  5月18日
  上午感觉稍好,翻翻古里亚的诗集。
  但中午不得睡,下午孩子大睡,我又起来做饭,饭后又感紧张:晕眩、胀饱、头痛等等。
  中午老谭来给看看,谓心律过速,每分钟150次;且血压过高,110――180,为前所未有。这些年血压偏高我未理会,大约已经适应,最近则又突然升高也。
  敦敦下午回,傍晚又走。
  
  5月24日
  今上午继续修理十七章未一节,重新写过。之后写十八章:《山鹰》。直到中午十二时。
  结果午睡睡不成,辗转反侧,难过已极。
  下午头疼复发,难于忍受。躺下睡不成,起来坐不住,折腾不止。敦带同学回来,分散一下注意力,稍好过些。
  
  吉报昨日登出那篇宣传民间文学的短文。
  
  5月25日
  上午写好尾声: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婷云比序诗开阔。
  之后即为叛徒一章补写两节。又重写战友一章,上午未完;而中午又难入睡,吞安眠酮两片,勉强睡一会儿,起来又精神不起来,昏沉沉坐立不安。近晚,婷去医院为我弄药,又坐下继续,七时许改完,百行左右。
  至此全诗写完,可装订成册,请人指教了。当然尚须大改。
  
  5月28日
  昨晚开始重读戈尔巴托夫的《宁死不屈》(塔拉斯一家)。仍觉感人。上午读完。
  下午又重读另一部苏联中篇小说:恰可夫斯基的《我们这里已是早晨》。到晚上读完。这也是写得成功的小说:简洁,明快,抒情――具有真情实感。读这样的书,唤起人写作的欲望,想写得好些,想写也似这般的小说……
  
  5月29日
  上午到馆,看看报刊,不久即接长春电话,谓大海(8)等同志今日夜车来。现老鲍出去为他们定房间,并买点菜。
  接德裕信、济源信。
  得济源信后马上又接他电话,告之以情况。
  下午在家做些琐事而已,未执笔亦未读书。
  
  5月30日
  晨二时前起来,赴车站接大海等二同志。事实上一夜未睡。送他们到招待所后,在那里谈到五点多,回来躺躺,八点后去上班。
  调动事迅速解决。
  中午在这里吃饭,饭后即上站,到朝阳镇,恰有汽车去靖宇,马上上车,晚六时半即到。
  晚同济源纵谈一切。
  
  5月31日
  上午大海他们去谈济源工作事,我一人看济源的《靖宇传》手稿。
  下午大家一起谒靖宇殉国地。仍然感触万千,热泪盈眶。
  
  6月6日
  上午到馆里看看,向几位同志约稿,并买了点菜回来。
  中午正要睡,敦满面病容回家――急性肠炎。马上吃药,婷婷马上去医院给开了点滴回来点上(9)。
  我于是就下地做饭。
  晚上敦明显见好,我和婷婷到河边洗了几件衣裳。
  
  6月9日
  里里外外紧张收拾,并洗衣、做饭,整天不得消闲。
  下午老袁自一座营捎得四十个鸡蛋来,使我们全家端午有蛋可吃。
  
  晚上、仁久来,济源也自靖宇赶来。
  
  6月12日
  十一点半到站,雇车来机关(10)。同志们都很热情。
  摆了两排凳子在办公室住。
  洗了全身衬衣,给德裕写信、给孩子写信,并给几位熟人各写数行。
  心情颇好。翻看一些来信来稿,十分鼓舞。
  
   
  ▲注(8)王大海,原名王玉海。吉林省文联恢复时做人事工作。
  (9)此时我已由爸爸的朋友帮忙调入了县医院作护士。
    (10)这一天正式回到省文联上班。
  6月13日
  开始工作:看稿,寄发会刊等。
  晚饭后徒步访陈家。归来已九点半。
  又坐下给杏绵(11)、迅韬等同志各写一信。
  
  生活在走上正轨。
  努力使写作也尽快走上正轨。
  
  6月14日
  政治学习。全天开会。
  似又感冒。午睡起来,头痛尖锐,并又咳血。
  抽空给几个同志写短简通知到长事。
  
  请有源看长诗稿,他提出很好的意见。――应该写靖宇的精神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拘泥于史实。要重新构思。
  晚饭后访韩汝诚(12)夫妇,住在那里,谈到夜半。
  
  6月16日
  晚去有源家小酌,并中申(13)。
  有源送我步行归来,一路谈得颇多。是个有才能的青年。
  
  6月20日
  室内嘈杂一堪,欲潜心工作而不能。去诗歌组抄几行诗稿,亦因来客而打断。
  下午去车站接成刚(14)来。
  晚上同潘芜(15)一起喝几杯酒。
  谈起一些人和事。
  
  领导批准去哈尔滨。
  开了介绍信,并支旅差费。
  
  6月22日
  早五点多起来,收拾一切。六点半出发去出版局,同济源一起吃了早饭上站。
  特快确快,只一站,十二点即到哈尔滨。
  到德裕家,他刚刚吃了午饭。
  上班后去省文化局,交介绍信,见了一大帮文人。
  住到松花江旅行社,临江。
  从德裕家回来,晚风清爽,精神也清爽。
  
  
  注(11)作家马烽的夫人。
  (12) 韩汝诚,作家。时任长春市文联《春风》杂志社编辑。
  (13)李中申,作家。时任《吉林文艺》小说组编辑。
  (14)王成刚,时任《吉林文艺》小说组编辑,此时刚刚调回省文联。
  (15)潘芜,笔名上官缨。文联恢复时,调回吉林省文联曲艺家协会工作。
  
  6月24日
  上午跟老于辛苦跋涉,出太平桥,奔三棵树,找服务大楼,寻访我的同学张力。大楼谓:她74年即已离开那里,另寻工作,那时是临时工。惨哉!不知何故竟至如此。再进一步找已不可能。
  
  下午访关沫南(16),很热情。
  晚在裕兄家吃面,小酌。
  
  世事变迁,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命运……
  终须自强不息,方不负人望。
  
  6月25日
  星期天。早饭后去找德裕,同去宣化街6号找刘蕊华(17),并同李兰颂(18)谈起他的父亲。
  出来后在外面吃点东西,看满洲省委旧址,又去看满锐(19)。
  晚想游泳,人太多,无法涉足,江边坐坐乃归。
  
  6月28日
  继续修改《袄带歌》。室内嘈杂,进展甚少。
    
    抄三首小诗,附信给小万(20)。
  给诗刊信,附《白桦歌》。
  
  整理陶怡遗作三首,交编辑部。
  
  6月29日
  昨夜十一点多躺下,辗转难睡,又爬起修改《袄带歌》,至晨一时,仍未竣。五时起床又改,大体成。上午交大杨(21)看,基本肯定,又提三处意见,改后交曲有源。
  晚上改写《周总理与老棉农》,十时毕,百二十行,寄《汾水》,并附给杏绵信。
  
  听大杨对长诗意见,颇中肯。
  
  6月30日
  昨夜改稿甚疲劳,十一点多躺下,十二点后服药睡。今晨四点许被雨声惊醒,起来写下两章散文诗《雨》及《夏天》,一千五百字。寄祁玉梅(22)。
  
  注(16)关沫南,东北沦陷时期老作家,满族。
  (17)李又然先生的前夫人。(18)李又然先生之长子。
  (19)满锐,黑龙江诗人,满族。
  (20)诗人万忆萱,时任《吉林日报》副刊编辑。
   (21)诗人芦萍。时任《吉林文艺》诗歌理论组组长。(22)《长春日报》副刊编辑。
  
  上午昏昏然不能做事,去省图书馆查资料。与金恩晖(23)洽谈许久,多所鼓励。
  有源对《袄带歌》提了些很好的意见,待以后细改。
  下午读民间文学上评人参故事的文章,做摘要。
  准备夜车回家。
  
  7月1日
  一夜在车上颠簸,一点也不能睡,许多想头浮上脑际:都可以写成散文诗。有的是以前的诗稿可以改写的。
  
  早三点到家。婷婷上夜班,只敦敦一人在。谈到四点多才睡。
  上午又躺躺,翻翻书,婷十一点方归。
  十二点睡到两点半。起来就弄饭。
  饭后父子三人去河边洗一大堆衣服。
  晚起草给省教育局请调敦敦报告。
  
  7月3日
  一天读人参故事,聚精会神。
  下午三点半许读完,当即铺纸起草评文。写三五百字乃止,动手做晚饭。
  饭后同婷婷去迎敦敦,不遇。回来他正坐门口看书。
  看完苏联一个中篇:蓝色的闪电。
  
  7月7日
  早五点起来,给孩子们做饭。
  兄妹俩送我上站。一路顺利,两点半即到机关。
  见一堆信:然师(24)两封,李世昌(25)等。
  晚同成刚、潘芜喝酒。小万后赶上,亦喝数杯。
  夜写信,给然师、静石(26)、妈妈、大舅(27)、春雨、李世昌(并寄稿)。
  
  8月16日
  从早晨就下着蒙蒙细雨细雨……
  敦敦上班后,我即坐下来写诗。一章《月夜》,百余行,上午写完。
  下午对下面的一章稍作修饰。并想着再下面的一章。
  一天还做三顿饭,侍候两个崽子。
  晚上因稍有成绩颇高兴,喝一小杯酒,结果甚糟,两至三个小时腹痛,呻吟不止。
  酒得戒了!
  
  ▲注(23)时任吉林省图书馆工作人员。
  (24)黑龙江作家苗欣,时任《北方文学》编辑。
  (25)父亲的老师李又然先生。
  (26)妈妈的二妹陶静石。
  (27)父亲的舅舅田克耕。
  
  9月16日
  晨四时许被雨声吵醒,起来写信。
  近些时一直纷乱异常,定不下心,做不成事,常常颇为焦急。
  上午同志们都不在,一人翻读陶怡散文稿,又为她对生活那些细微敏锐的观察、她活泼自如的语言而心动。
  得然师稿:《艾青》。夜半难眠,爬起写四页回信。
  善(28)来电话问敦事。
  
  9月25日
  整座楼充满剧团的演奏演唱声,上午根本无法做事。
  
  得八月号《北方文学》,发《杨靖宇》二首。
  
  晚草成陶怡文集后记,一千字,由冬林署名。
  至此文集全部编就,近日即可拿给人看了。
  
  9月27日
  此刻是凌晨一点,列车已过辽源。
  早两点半到站,到家已三点多。仍是父女长谈,几近天明。
  上午急急出去办事。中午欲睡,宝忱来。于是起来,摘豆角,孩子回来一起弄晚饭。
  
  10月3日
  在车上也不能睡。好在跟孩子在一起,不那么难受。只是冷。
  敦到站来接,有车来。
  
  10月9日
  继续朝鲜族故事稿。
  婷婷工作事无进展,大家做工作又做不进去,哭了一场又一场。
  
  10月11日
  昨夜压满枝头的雪,在晨光中散碎了,在晨风中飞扬着,落在地上变成滴滴雨水。而白杨树的簇簇枝叶,又恢复了绿色。
  人呢,感冒颇重。眼花,头痛。中午想躺躺,无处可以安生。因此下午更为难过。
  服去痛片两次。
  晚上抄一点旧稿,又写一篇短文《窗边的忆》。多少日子来才恢复一点案头工作,心少安贴。
  
  
  ▲注 (28)继母王爱善,一直陪伴父亲至他去世。
  
  
  10月15日
  星期六。
  上午约万忆萱、大杨一起看公刘(29)。之后同去公木家,坐坐。
  
  10月22日
  早八时乘车出发,沿江一路开去,十一时到图们。
  黑森森的黑松、金灿灿的落叶松参差相间,荒地上红茅草片片深红;一株株白色的羽毛在风中摇曳。山坡上那些小落叶松也穿着金色的秋装,小柞树则穿着深红的,好象在向大人们炫耀……
  清溪总是傍着山崖,山崖满含热爱俯视清溪,在她的眼中看自己的身影……自然界是和谐而美丽的。只要你怀着爱意去看。
  
  10月23日
  在延边民研分会参加会,讲讲情况,合影。
  下午读哈代的长篇《无名的裘德》将尽。这样一总愁惨惨的小说,写两个不合时宜的性格,终被时代所毁……整部书都是愁惨悲凉的。愿我们过提完全不同的生活,充满阳光与喜悦的生活!
  晚州委会接见,会餐。
  上站,金哲、任镐等三位文联副主席来送,盛情可感。
  
  10月27日
  早上六点多即起,儿子煮面,自己没吃上即走,由我独享。上车后并不拥挤,得以小憩。书难于读下去,想想心事倒是绝好机会。
  晚六点到家。恰闺女下夜班,窗子通亮,炕头滚热,孝顺的孩子煮几个饺子给爸爸吃,于是谈着这些天的琐事。
  长春人可想像得出来?
  
  10月31日
  得公刘寄还诗稿,并附信。对长诗提出很直率的意见。
  
  11月3日
  今日草成《伽耶琴歌》、《古典舞》、《溪水与山崖》、《延边秋色》、《爱的食粮》共五首;可有些实在太草率,还得认真重写。
  又默写十几年前写的一首《五女泉》。
  工作不少,但不尽满意。
  眼睛照旧不济。婷婷说可能与高血压有关,颇以为是。开始服用益寿宁。
  
  12月12日
  上午开会,继续总结。
  会毕急赴曙光公社,完成登记。
  
  ▲注(29)著名诗人,时任安徽省文学院院长。
  
  
  12月19日
  填写作协会员登记表。
  给党支部写关于请求改正之报告(30)。
  看延边寄来之故事稿。
  敦23岁生日,我和婷婷为之张罗,晚饭颇丰。吃罢已七点多。
  坐下写一首十几行短诗《哈尔滨》。并另三首一组《北方山色》寄出。给大连亦寄三则短文。
  
  好些日子未坐下潜心写作了。
  
  12月20日
  改敦散文稿。为使他原有的一个情节贯穿始终,化了整整一个上午时间,直到两眼昏花而止。
  下午改三篇朝鲜族故事,一篇蒙古族故事。
  已觉精力用尽。
  
  晚上做点家务事――切些酸菜炖上,准备明天吃。
  
  12月24日
  继续开会。
  上午听领导报告,下午看电影《复活》。晚上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2月29日
  上午最后编定二期丛刊稿,重编目录。
  下午同婷婷赶到王家。
  收拾一点午饭,吃罢睡一会儿。
  之后就是做不完的家务事:烤、刮七只猪爪,弄晚饭、洗衣、捞酸菜,取米等等。
  
  本想把这些天想的一点写作念头写下来,简直毫无空闲,颇感烦躁。
  
  
  
  ▲注(30)此时已有右派问题即将得到改正之消息,父亲写的便是要求改正的报告。
 浏览:172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12/28 13:16:3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朱雷临风而泣(收藏于2013/8/9 21:55:39
金恩晖作家梦难圆解梦人堪忆(收藏于2009/4/1 17:24:57
肖复兴初春的思念(收藏于2007/11/22 9:30:42
邵燕祥岁 暮 忆 胡 昭(收藏于2007/11/22 9:27:06
婷婷老爸,你还好么?女儿每天都在想念着你......(收藏于2007/2/2 17:59:10
婷婷老爸,秋天来了,你还好么?女儿每天都在想念着你......(收藏于2007/1/30 9:45:30
老爸,我在上海(收藏于2007/1/2 20:23:38
爸爸,哥哥在北京很好(收藏于2007/1/2 20:22:59
爸爸,献上漂亮的杜鹃花在你灵前(收藏于2007/1/2 20:22:28
爸爸,临行前越发想你......(收藏于2007/1/2 20:21:5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陶 冶与胡昭老师相处的日子(访问2636次)
金恩晖作家梦难圆解梦人堪忆(访问2133次)
于济源春 寒 料 峭 忆 旧 时(访问1957次)
胡昭 胡婷婷整理胡昭日记选(1978年)(访问1721次)
胡昭神秘果(访问1446次)
胡 昭胡昭绝笔诗作--命 运 之 星(外一首)(访问1405次)
婷婷我的第一个黎明(访问1386次)
邵燕祥岁 暮 忆 胡 昭(访问1353次)
朱雷悼胡昭先生(访问1294次)
胡昭 胡婷婷整理胡昭日记选(1983年)(访问124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华沙悼胡昭(评论于2014/5/29 15:55:43
哈尔滨 刘没牙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2/15 22:06:5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2/2 19:25:01
访客点评70820号文选(评论于2007/8/7 12:59:2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