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天国志之刘官芳古隆贤赖文鸿列传

陶短房(喵喵2001)

  
  
  刘官芳一作官方,广西武宣人。初为天地会众,与梁亚九等劫掠乡里。庚戌岁投入拜上帝教,赴金田团营,拨隶韦俊麾下,从之转战赣、鄂、湘诸省,乙荣五年授冬官又正丞相,佐韦俊守武汉三镇。
  古隆贤广西人,与金田团营,壬子二年至武昌,始封右四军两司马,癸好三年四月于天京升金副金四辛四监军,六月,升金四总制,管带右四军,守天京太平门,当清江南大营来路。七月,加恩赏检点。甲寅四年四月,升殿左卅九指挥,七月,随地官副丞相黄再兴赴湖北,与曾天养之弟曾水保同守汉阳。九月初七日,武汉三镇陷,隆贤溃围走田家镇,受燕王秦日纲节度,奉命以铁练横江,以御湘军水师。十月廿七日,湘军以洪炉大斧断练,田家镇陷,隆贤退九江,受翼王石达开命屯小姑山,寻与破湘军于湖口。丙辰春,武汉再克,七月,奉命往援之,左腿中炮而退,未几复往,至,佐秋官副丞相钟廷生守汉阳,受武昌国宗提督军务韦俊指麾。
  赖文鸿广西贵县人,遵王赖文光胞兄,弟兄五人皆随父从冯云山拜上帝,庚戌金田倡义,举家入营。癸好三年夏,从韦俊西征,封殿右六十四指挥,尝守皖南歙县等处,遍张布告,令富者纳贡,贫者输力,共灭胡奴。乙荣五年,转战湖北诸属,扎谕四乡,殷殷以禁绝赌博及招抚流民为兵以免滋扰为己任。未几以清师四集,退武汉,佐韦俊守城。
  丙辰六年夏秋,天京变作,东王、北王,次第横亡,韦俊心不自安,兼以外援望绝,不能复守,十一月十三日,弃武汉三镇,东退九江,官芳、隆贤、文鸿皆从之。
  天王以北王之嫌,颇恶韦俊,以翼王及李秀成等力保,乃封为定天福,使与李秀成、陈玉成等合队,转战皖、豫等省。戊午八年六月,天王复设五主将,封俊右军主将定天义,官芳、隆贤、文鸿皆属焉,从之攻皖北庐州、盱眙等处。是岁秋,俊受命渡江守池州等地,官芳、隆贤、文鸿及黄文金、胡鼎文等皆隶麾下,为其骁将。
  韦俊虽官主将,以北王杀戮过惨,君臣朝野多侧目,积不自安。己未九年春,木天义杨辅清兄弟督军至皖南,与俊分地犬牙参互,挟杀兄之仇,屡相欺凌。前军主将陈玉成初与俊同心,后忽生嫌隙,屡与争竞,至乎械斗。俊泱泱不得志,复惧瓜蔓祸及,九月十三日,具禀乞降于湘军水师提督杨载福,使官芳、隆贤、文鸿以下皆薙发。载福命总兵李成谋等来受降,廿三日,令官芳、隆贤、文鸿及黄文金、胡鼎文等往攻芜湖以自赎。
  时曾国藩丁忧在籍,湘军乏饷久,乍添降口数万,粮草百务,皆无以支绌,兼以俊等宿将,癸好以来累挫湘军之锋,父兄子弟多丧其手,虽许其降,而心不能无憾,时或侵侮之。官芳、隆贤、文鸿等本无降意,复为成谋等所迫,使木号腹兴师以伐故旧,皆愤懑不能平,与文金、鼎文等谋,廿五日,复张天国旗号,倒戈攻池州以讨叛。湘军浮江来援,诸将不能支,溃走青阳、铜陵,告急于杨辅清。十月廿日,辅清悉调郭村、夏村戍兵来赴,与官芳、隆贤、文鸿等合,众至二万余,再攻池州,韦俊及湘军彭玉麟、李成谋等固守不下。十一月,辅清亲往督军,命官芳、隆贤、文鸿及文金、鼎文等分兵两枝,一敌湘军水师李成谋等,一敌韦俊旱队,自以洋枪大队猛扑池邑,廿四日,复池州郡,仍令官芳、隆贤、文鸿三将守之。
  天王嘉三将反正之功,封官芳右军主将以代韦俊,爵通天义。后又以隆贤为殿右军大佐将,赐爵金天义;文鸿为殿右军正总提,自际天福晋爵为际天义。
  时清江南大营困天京久,城中积谷无多,形势危殆。忠王李秀成奏请出京调兵解困,十二月十九日,至芜湖,遍约皖南诸将会议,官芳、隆贤、文鸿皆与焉,议集各军力,虚攻杭城,以分围师之势。
  庚申十年,春,正月,忠王等发南陵,官芳、隆贤、文鸿与侍王李世贤偕,初八日,破清师于湾滩,初九日,克泾县,十二日,克旌德、太平、石埭,十四日,克绩溪,侍王旋道徽州入浙,官芳、隆贤、文鸿以众寡力薄,不堪远略,留屯皖南不发。
  二月,忠王克杭州外城,清钦差大臣和春果堕计中,急遣提督张玉良往救。忠王反旆疾趋,道孝丰,合侍王,自天目山小径还入皖南,三月初二日,克建平,复邀官芳、隆贤、文鸿等诸王诸将大会,部分五路以解京围,官芳、隆贤、文鸿与求天义陈坤书自建平西北出高淳,当中路之右翼。
  初四日,克溧阳县,斩清知县尚纳布、都司徐龙彪,旋与陈坤书进向天京东南高桥门,廿六日,诸路齐进,大破清江南大营于城外,京围解。
  四月初一日,诸王、诸将朝贺,议所向,天王命忠王等东取苏、常,以官芳、隆贤、文鸿,使仍还皖南。
  官芳等分兵略地,五月十四日,文鸿克泾县,斩清总兵李嘉万,都司蔡湘;隆贤破清副将杨名声、降将都司张忠泰于老滩,声威大振。六月初八日,合辅王杨辅清围宁国府。
  清守将已革湖南提督周天受宿将谙军事,督城兵婴城固守,诸将攻累月,不能克,而城中亦窘,告急于四邻,清廷令曾国藩救之,国藩意在安庆,竟迁延不至。八月初六日,侍王自浙来赴,围师势益大张,城中望之夺气。十二日,北门外要隘竹塘克,斩清副将朱景山;十五日,城破,天受及皖南道福咸、知府颜培文、知县王乃晋等皆死。
  官芳等三将以羁旅无分地,议割皖南数县以自守,九月廿三日,文鸿克旌德,以弟鸿和守之,辅王闻,大怒,遣人逐而夺其城。文鸿等转攻南陵,围清总兵陈大富,十月十八日,克之,大富等得杨载福水师助,溃走东流。
  十一月,官芳、隆贤、文鸿自黟县出师,十七日,破禾戍岭,十九日,破羊栈岭、桐林岭,逼祁门。
  时清擢曾国藩两江总督,一日数诏,严促速赴苏、常,国藩以为非计,仍攻安庆不辍,不肯改图,自渡江,立行辕大营于祁门,以塞朝野之责。而官芳、隆贤、文鸿之破羊栈岭也,猝出国藩不意,急切无兵可调,侍王及定南主将黄文金复分自东、西奄至,国藩大窘,如坐瓮中。
  然官芳等悚于哨探,实不知国藩在焉,廿一日,移营庐村,逼祁门北郭,次日,与清副将宋国永,参将刘松山、黄万友战,甫小挫,辄麾兵退羊栈岭外。
  辛酉十一年,春,正月,初七日,复自石埭两道攻大洪岭、大赤岭,破清副将黄惠清、都司曹贵,逼祁门历口,曾国藩行营复殆。初九、初十日,与湘军唐义训等再战不利,麟天豫古得金战死,乃退。
  二月廿四日,官芳再围历口清副将沈宝成营,总兵朱品隆来援击却之,乘胜逐北,至箬坑汪村、榉根岭,丞相宋先祥被擒杀,官芳、隆贤、文鸿自此不敢深入,分屯池州、泾县、旌德、太平、石埭、南陵诸郡县,以卫天京西鄙,国藩亦拨大队渡江助攻安庆,皖南战局渐寂。
  四月廿四日,官芳、隆贤、文鸿复自石埭逼羊栈岭外,营于琅田、美坑、佘溪,卅日,克黟县,清总兵唐义训、副将娄云庆等退渔亭,官芳、隆贤、文鸿乘胜进屯四都古竹,逼祁门,断国藩与在外诸军声问。
  五月初二日,清提督江长贵、总兵朱品隆、记名臬司张运兰及义训、云庆等袭陷黟县,官芳等东北走樟岭。初六日,运兰、义训、云庆追败诸庐村、十都,乃退于羊栈岭外,转趋江西,十四日,复为左宗棠败于饶州桃树岭。官芳等三逼祁门,几令国藩自戕,而终以悚于侦探,功亏一篑。
  七月廿六日,安庆陷,湘军乘势东犯,卅日,总兵王明山、黄翼升犯池州郡,官芳拒战不利,弃城东走,城陷。
  约是月,天王封官芳殿前南方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襄王声千岁,未几,封隆贤殿前京外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奉王定千岁,封文鸿匡王,皖南地不过千里,郡县十数,半且被兵,而辛酉、壬戌、癸开三岁间,辅、侍、堵、襄、保、对、奉、匡、巨、顶诸王次第开府,号令不壹,败不相救,兼且四战之地,土瘠民贫,军裕兵源,在在为艰,是故兵势积弱,迄于国覆。
  九月,襄王东进江、浙,十七日,克长兴,入宜兴,旋退还,自此长兴为襄王分地。部卒贫馁久,乍见江东富庶,皆惊羡,争劫掠,不能遏,大失物情。
  壬戌十二年春,二月,清曾国荃由北岸、曾贞干由南岸,自安庆水陆沿江东下,江北郡县次第陷没。堵王黄文金约匡王至芜湖同守。三月初一日,战贞干及总兵李朝斌于三山峡,大败,繁昌旧县、荻港、三山皆陷。初七日,匡王自繁昌四路反攻,又不利。初九日,繁昌陷,匡王及佐将林有志走南陵,同日,石埭亦为清浙江提督鲍超所陷,奉王溃围走太平,集南陵、泾县守军逆战鲍超于甘棠,复大败,失垒十七座,遁南华岭外,主将徐国华、安天义苏福胜、顶天福刘世民、中天安何芸龙、望天侯徐应超等被擒。次日,佐将张遇春叛降鲍超,邀击奉王,奉王走免,将士丧亡三千人。鲍超乘胜追破奉王于湾滩。三月十五日,泾县陷;十七日,南陵陷。
  四月初一日,庐州陷,英王北走寿州,为苗沛霖所卖;十八日,曾国荃逼天京,天王诏忠王还救,加授护国军师,旋命襄、奉、匡三王悉从忠王节制。
  五月,鲍超围宁郭郡,辅王饬请襄王、干王及循王魏超成等来援。廿五日,襄王战超于北城,不利,廿七日,郡城陷。
  六月,忠王大会诸王于苏州,议解京围,襄王、奉王皆与焉。忠王颇嫌三王扰民,不欲其遽下苏南,乃令反攻皖南郡县,以分围敌之势。
  九月末,匡王与堵王黄文金、孝王胡鼎文分道逼宁国府,十月,复宁郭县,败降将洪容海,及前保王童容海也。匡王旋与辅王等分兵,合襄王、奉王西略地,十四日,分自广德、宁郭攻泾县,不克,转攻旌德,清总兵朱品隆坚守,三王围攻凡半月,累战杨邨等处,斩记名总兵胡太旌、参将刘永胜等将弁多员,而城终不得。
  十一月十二日,复太平县;十六日,复祁门;十九日,弃祁门,复石埭。三王以偏师迭克坚城,清人大震,不敢轻分兵东援曾国荃围师。
  辅王屡攻宁国府不下,乃商请襄王等出师援应,十二月十二日,襄王、奉王、匡王再克青阳,与泾县辅王相倚角,欲遮湘军通江粮路。曾国藩大恐,急命总兵朱品隆弃旌德兼程来争,三王闻品隆至池州,卅日,弃青阳,仍还石埭。
  时侍王、堵王所部花旗跟王蓝仁得等六万人自江、浙驰援,癸开十三年,春,正月十七日,襄王、奉王、匡王与合兵,再逼泾县,联营廿余座,声势甚盛,廿日,架梯猛扑县垣,守将易开俊、吴廷华等婴城固守不下,廿一日,鲍超自宁国府高祖山驰至,入城助守,次日,战于城外,三王阵斩参将罗国才、马得胜,游击谭胜连、周应成、李大海,都司许秋盛、李洪兴等,而终不能破敌,乃解围去。未几辅王亦败,清军粮路大通,无后顾忧,自此可抽南岸兵北援,天京之困益亟。
  二月,三王入黟县羊栈岭,旋与堵王、跟王及孝王胡鼎文、随王杨柳谷、佑王李远继等分三路而西,奉王、匡王、孝王自太平、祁门发,十五日,至黟县、祁门间蓝湖、米坑,为清道员王文瑞所败,美天福张北湖、被天福张小满、谦天福钟有朋、赐天福易明阳等被擒,旋转攻休宁,复为清总兵唐义训所却;襄王、跟王、随王等自徽州、宁郭境发,廿一日,分兵攻徽州、屯溪二城,皆不下,退屯长林万安街。
  三月初一日,奉王、匡王克黟县;次日,襄王及总统天将刘官福自休宁蓝田湖村进渔亭,为清总兵丁长胜、副将王明辉所败。初四日,再战王文瑞、丁长胜、王明辉及副将邓荣达于街口、渔亭,再败,官福重伤自戕,襄王退黟县,再与奉王、匡王合,且告急于辅王、堵王及顾王吴如孝、对王洪春元等。
  初八日,襄王进祁门柏溪,为王文瑞所却。十一日,堵王自建德来赴,合奉王、匡王攻祁门,为王文瑞、丁长胜等所败;十六日,堵、奉、匡王再合佑王战文瑞、长胜、荣达及副将郭德馨于祁门西千佛桥、小路口、七里桥,再败,丧亡数千人;
  四月,奉王、匡王西入赣,十八日,战清道员王沐于饶州包家瑕、桃树岭,不利而返;五月初六日,奉王复自太平、石埭分兵出泾县茂林,为易开俊所败。十九日,合襄王再攻,复为开俊及总兵刘松山所却。匡王别出江西,同日,为清浙江臬司刘典袭败于浮梁崇光渡,退饶州陶家渡,刘典及道员席保田逐之,为匡王击却。廿七日,刘典复分三路来犯,匡王坚壁败之,斩副将喻可宗。匡王虽胜,终以孤军深入无依,次日,东退洋塘、石门。时堵王等分路转战赣北江、鄱间,留襄王、奉王与沛王谭星及堵王弟文炳守皖南,屯祁门下。
  六月初二日,石门为清刘典、道员王德榜所陷,匡王道彭泽,退返皖南。
  十九日,奉王、匡王等自太平、石埭越章岭、羊栈岭,再复黟县,次日,清王文瑞自祁门合渔亭总兵丁长胜、知府朱明亮来犯,二王弃城而返。
  八月初八日,奉王、匡王围泾县,清总兵刘松山来援,十一日,合守将易开俊败诸茂林、潘村,十六日,奉王、匡王解围退太平县。
  奉王合天二驸马金王钟万信及花旗何明亮等走徽州,欲再赴江西,廿四日,为刘典、唐义训邀败于许村。同日,匡王亦为易开俊败于泾县茶坑。匡王以屡败,兵势不振,九月初九日,退宁郭县。
  奉王以皖南辅、侍、堵等诸王皆不利,不能为援奥,复睹天国疆土日蹙,亡不旋踵,十九日,献石埭、太平、旌德三县请降于清总兵朱品隆,廿八日,清人受其降,一军皆薙发,惟旌德守将山坐天义申法喜不肯降,弃城走广德州。奉王宿将,降无先兆,皖南诸王皆猝不意,由是叛降败死相继,大局遂不可为,匡王亦以势孤,十月初二日,弃太平县东走,入广德、湖州境,助堵王守城。
  襄王亦自皖南退长兴、宜兴境,部众汹涌,多潜通款清吏,十一月初,襄王侦得夹浦主将何三欲降,掩捕之,讯得其实,斩以徇,军心乃安。
  甲子十四年春,苏南郡县,多已陷没,二月,常胜军戈登犯金坛县,守将值天义盛明文告急于襄王,襄王兼程往援,入城助守,十八日,戈登亲督所部扑城,洋枪洋炮,连环不绝,襄王等誓死不退,纷以砖石火罐下击,常胜军大奔败,丧亡少佐图依特洋将等三员,华洋兵卒百余人,戈登及大佐克根木等皆中伤,踉跄退昆山,史家恒呼曰“砖石之战”云。襄王旋以长兴告急,仍还守之。
  四月十九日,天王崩;廿九日,襄王合昭王黄文英、乐王谭应芝等分自湖州、长兴进克吴漊,趋陆家湾,为清道员丁寿昌所败,朝将史得成被擒;清人乘势围长兴,迭攻城,皆为襄王所却,堵王等屡自湖州、广德州来援,亦不能达。
  五月十五日,长兴为清提督郭松林、李朝斌、刘士奇合西洋炮队攻陷,襄王死乱军中。或曰,实未死,奔泗安,七月,扈从幼天王入赣,道失散,匿降卒中,为清将王德榜搜获,旋自逸出,奔康王汪海洋。乙荣十五年七月,康王戕害侍王,襄王惧,渐生离心。九月,康王悉兵入赣,谋渡江,与遵王赖文光等合,至龙南,为清人所败,襄王与忠王弟扬王李明成奔清营自首,史事幽谬,未知孰是也。
  匡王从堵王守湖州,七月十六日,堵王弃湖州走广德州,旋扈从幼天王入赣,匡王殿后,力战而亡,或曰,溃围走广德州,十九日,干王、堵王等奉幼天王弃城走,令为殿,战死,亦有云从行至皖南,战死宁国府之余村者。
  
  赞曰:
  
  世多咎三将之扰民,至忠王没齿,尚有余憾,曾不知天国有典官之额,无粮台之设,粮秣饷械,非因于敌,即取诸民,当其长驱鼓行,破郡县,据府库,取蓄积以飨士,分羡余以悦民,则市廛无所扰,士民无所怨,秋毫无所犯;一旦国势蹉跌,日蹙百里,驭饥卒,走穷乡,则掠民固所谓饮鸩止渴,不掠则何啻放虎自卫?此纲纪之谬,朝廷之过,未可专责于疆臣也明也。
  三人皆宿将知兵,祁门之围,金坛之守,足生史传之色,而寒仇雠之胆,人主不知尽其用,摒诸皖南散地五载,居则无可坚之垒,战则无可募之兵,虽有功烈,皆以守闻,罕开疆拓土之功,致隆贤郁郁而降,文鸿耿耿而没。噫,太、徽、宁、池四郡,袤不过千里,竟置侍、辅、襄、堵、保五大府,小王以十计,洪氏子侄驸马,复间其间,羽旄纷互,号令不壹,掳兵索饷,十室九荡,不三年间,即成竭泽,幼天王自广德奔此,如鱼游空釜,无可依傍,纵天父天兄果有担当,如此焉宁得不败!
 浏览:126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12/10 17:22:1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7034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6300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877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4293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4209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4121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3998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778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3475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220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Astra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4/12 23:49:38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