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天国志之天王本纪十

陶短房(喵喵2001)

  天国志之天王本纪十
  □ 喵喵2001
  
  英吉利自天津条约成后,屡谋入江踏看商埠,十月,乘舰自上海西上,十二日,至天京,与浦口炮台互击一日,英军死伤者三人,太平军死伤者廿三人。英舰旋溯江而西。
  天王忧江北防务,约是月,诏设天浦省于江浦县,辖江浦、六合二县及浦口,以黄连生为将帅,且调六合守将答天豫薛之元守之,之元,兆受之党,天王奇其骁勇,又过听秀成之荐,不疑而用之,之元至省,遂与清人通款不辍。
  十六日,陈玉成、李秀成复桐城,斩总兵赵克彰,分兵南趋,都兴阿以军心摇动,不可复攻,撤安庆围,自石牌退宿松太湖,复退湖北,潜山、太湖,次第收复。
  廿五日,杨辅清克江西景德镇,捷报天京以效忠,天王大喜,诏以辅清为中军主将木天义,代蒙得恩。
  额尔金自天京西上太平、芜湖,与守将晤,言辞倨傲,至安庆,复与炮台互击,函有司,以浦口炮击咎天国,天王以强敌环伺,不欲更树外敌,十一月,亲诏额尔金致歉,叙同教之意以羁縻之,且询罗孝全之讯,命林绍璋赉至芜湖递交之。是诏意在笼络,然自居天下共主、耶稣亲弟也如故,复言天父下凡、幼主兼祧耶稣诸怪诞,陈玉成、李秀成自太湖西上,谋进规湖北,初三日,与清多隆阿、鲍超大战于太湖二郞河,败,复回太湖,由是两军皆固守,西陲为之稍息。
  李世贤在皖南屡窥宁国府,清提督邓绍良与战辄不利,困守湾沚,和春遣通永镇总兵戴文英来援,初六日,大为世贤所破,文英战死;次日,破湾沚,斩邓绍良,皖南震动。
  初八日,清胡林翼起复,以李续宾陨命,清帝屡诏催之故也。
  英额尔金至汉口而还,十九日,至芜湖,始接天王御诏及工部又正冬官十七日照会,额尔金览诏,不悦;廿一日,至天京,遣威妥玛、李泰国等登岸求见,诏益天福李春发晤之,约定自后英船驶过天京,应先照会有司,以免误会。额尔金旋返沪。是行也,于天国印象殊恶,既归,唱言于众,辄曰天国乌合,且为清人所灭云。
  卅一日,李世贤克皖南泾县,次日,弃之。
  十二月,杨辅清与湘军张运兰、王文瑞等屡战于景德镇,互有胜负。
  十八日,浙江余姚黄来昌、黄春生等聚众抗租,号十八局,旋遥与天京通款。
  清帝以袁甲三与胜保不睦,与捻战,屡不利,廿九日,诏免其督办三省剿匪事宜,以徐州镇总兵傅振邦代之。
  是岁诏书旨准颁行者,曰《醒世文》;曰《钦定制度则例集编》,天国印书见诸《书目》凡廿九部,惟此部全佚;曰《武略书》,系集编《孙子》、《吴子》、《司马法》,天王亲加删削增损而旨准颁行者也,天国设删书衙删书,迄于国亡,所成惟此一帧而已。天王所删削者,前后不下百余处,大抵涂削古人前贤事迹以自圣而已,至可异者,删《孙子》九变为八变,去“君命有所不受”语;又以官爵人事多所变更,诏重修《太平礼制》。是岁也,天王诏铲改旧诏书,删古人事迹及经史语录,崇隆父子公孙,以自神圣也。
  天王素疾鸦片之害,未登大宝之先,已累文劝世人戒绝,既正位,切诏严谕,吸洋烟者概斩不留,是故天国上下,初无鸦片之害。丙辰变后,人心冷淡,偷吸食者,在在有之,天王虽专权,固不屑乎庶务,作奸犯科者以此得乘其隙,是岁洋人过天京者,目所及见,瘾者几至三分一。
  己未九年,春,正月,十九日,左军主将李世贤与清提督郑魁士战于湾沚,败,弃垒走,以是不能克宁国府城。
  廿一日,清曾国藩奏上清帝,拟三路分兵,夹江水陆东犯,以都兴阿、李续宜、鲍超三万人犯江北,自与张运兰、萧启江二万人犯江南,杨载福、彭玉麟水师万人浮江而东,复请添练马队。
  答天豫薛之元睹李兆受降清受封厚,早萌反志,是岁初,潜遣使分通款德兴阿、张国梁、胜保,三人皆派员招之,以攘抚纳之功,张国梁先至,廿一日,亲渡江而北,晤薛之元于沙洲,受其降,薛之元献江浦县,受清四品顶戴,改名曰成良。胜保欲争其功,急遣兆受往,先陷全牴岭,廿二日,陷天浦省,李秀成兼程来救,已不及。张国梁旋调六千人渡江,拟自江浦之口以至九袱洲,一律筑垒开濠,天京复困。
  廿六日,安徽婺源陷,中军主将杨辅清退江西;廿八日,陈玉成复六安州,进迫庐州官亭清安徽藩司李孟群营。
  和春、张国梁与德兴阿不睦,累章抵牾之,廿九日,清帝诏革德兴阿钦差大臣,江北军务,悉由和春节制,江北大营从此废。
  李秀成招李世贤皖南,二月初五日,六路攻两浦,清张国梁等拒之,不克,固天福洪方、立天豫莫与等被俘杀,秀成旋急求救于陈玉成。
  初九日,陈玉成大破李孟群于官亭,斩参将潘罗成,知县高堃卫等,孟群闭垒死守;同日,老国宗杨宜清自婺源进克安徽建德。
  初十日,官亭垒破,李孟群为陈玉成生得,孟群于天国军兴,即为桂平知县,与天王拒战阅十载,至是被擒,天国朝野大称贺。玉成劝孟群降,不从,久之,斩于庐州,年仅三十耳。玉成旋移师而东,应秀成请下救两浦也,十九日,自梁园进护城,大破胜保,斩已革总兵柏山。胜保收余众还屯,廿六日,再战,复大败,护城垒陷,知府颜怀忠战死,玉成长驱而东,三月初六日,合李秀成攻两浦,屡胜而不能骤克。
  初八日,六安州陷,守将黄英兆走死。
  洪仁(左王右干)自太平军兴,屡来投,皆阻道路,不能至,淹留香港数载,寄寓西洋人教塾,为传教士,去岁八月,离港来赴,辗转数省,是月,得至安徽辰塘河,守将赐福侯黄玉成护送之,十三日,抵京,入觐于天王。
  时诸王或死或奔,王长兄、次兄复不为朝论所附,天王心颇泱泱,见仁(左王右干)至,大喜,以其同宗亲近,且书生,无复专擅之嫌也,赐爵干天福。
  廿四日,李永和、蓝朝柱、蓝朝鼎起兵云南昭通府大关厅,永和断发辫为记,人皆呼曰李短搭搭,朝柱、朝鼎,诨名大顺、二顺,所部骁勇,转战西南诸省,所向摧破。
  廿九日,天王升仁(左王右干)义爵,设护京主将,以仁(左王右干)任之。
  四月初一日,天王下龙凤章诏,以仁(左王右干)志同南王,历久弥坚,封开朝精忠军师干王,军政之事,一以委之,天国自天京变后,元气大伤,徒以内外众臣勤勉,粗可自立,而干王骤至,无尺寸之功,徒以洪氏宗亲,不一月而封王禀政,朝野将臣,自五主将以下,无不怨嗟。
  干王不安于位,奏辞王爵,天王谕以“风波暂腾久自息”,诏不许。
  陈玉成累攻两浦不下,移师扬州,谋分张国梁之势,复不克,初三日,克安徽天长,斩湖北提督德安,李兆受败走,两淮大振。
  干王以诸将不服,不安于位,奏保陈玉成王爵,是月,诏封玉成英王,复榜谕国中,内事不决问于干王,外事不决问于英王,内外不决取成于天王。初,翼王远征后,天王迫于朝议,诏“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公诏天下,将永不封王及军师,自是自食其言,内外有功者皆滋王侯之念,官爵始滥觞,天国吏治之大坏,由此始也。天王旋诏改前后左右中五军为殿前、殿后诸军号,加干王号殿右军,改翼王号殿左军,加公忠军师衔,改五千岁为喜千岁,班在干王之后,英王之前。干王、英王既封王,诏封李春发护京主将、吴如孝前军主将以代之。
  英王攻六合、仪征皆不克,合右军主将韦俊攻盱眙,五月十六日,克之,斩知县许垣,胜保大败而遁。
  杨辅清与湘军曾国荃屡战不利,六月初三日,弃景德镇,走浮梁;次日,弃浮梁,走皖南祁门,与杨宜清等合。
  初七日,吴如孝合捻龚得树、苏天福克安徽定远,斩前淮扬道郭沛霖、知县周佩濂。天福黑旗旗主,号苏老天,天王封为立天侯。
  干王居香港久,与洋人相熟,知西法之善,欲行新政以复天国之盛,乃著《资政新篇》,分法法类、用人查失类、风风类、刑刑类四编,曰事有常变,理有穷通,要在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当变通为律,谏天王以法西洋之善法,效其制度技艺,变风气法度,兴贸易制造以自强;兴学校,启民智,废避讳以自智;禁鸦片,兴外交,废蛮夷轻污文字以自雄,天王多嘉许之。
  天朝法令甚酷,动曰天法,废徒刑,审处草率任性,犯者非杖即杀,朝野苦之,李秀成等尝切谏,天王不听。《资政新篇》亦以善待轻犯,设徒刑,重廉耻教化谏之,天王许而心未然之,且曰天法杀人不能免,后果寝而不行。
  自东王亡故,翼王他走,天京威令不肃,郡县守将多拥兵自雄,挟势求封,乃至自署官职。英王患而驰书干王,上《功劳部章程》,欲以法度裁制之。干王载诸《资政新篇》,未几复颁《立法制喧谕》,殷殷谕众以集权,曰国家机要,惟在铨选,若不加裁抑,不出一年,爵禄滥觞,将无以为政。且诫以胜则卒伍之职,亦足荣及祖父,败则王侯之位,适足祸及宗族。天王甚嘉此政,颁而行之,自是封赏悉集朝廷。然天王、干王所思者,集大柄于洪氏而已,方镇滥封虽息,而天京封赏之滥,乃变本加厉,人心为之益散。
  干王以西洋言论畅达,颇利政务,于书中唱兴新闻之意,天王恐清人借机造谣生惑,答以缓行。
  《资政新篇》书成,天王亲为批答,旨准颁行,然不列书目,亦不预诏书,以干王人臣,非关父子公孙也,自后干王所著付梓者皆准此。
  干王与西洋传教士游历久,以为天王拜上帝诸说颇多舛误,居香港时,与洋人友善者言及,每以匡正天国教义为己任,既贵,草《天妈天嫂辨正》上天王,天王不悦,置之不答,诏书言天妈天嫂也如故,干王素怯,且心亦以神圣天王父子为己任,自后乃不复言。
  时翼王转战赣、湘,有入川之意,清帝诏曾国藩入川赴援,国藩意在督抚,不之得,不肯就,托以兵单,旋诏改援安徽,暂助湖口。湘军之兴也,清君臣在朝者多忌之,故虽所向有功,终以客军寄寓,不能得督抚之寄任也。
  八月初二日,英王克安徽霍山县;初五日,吴如孝、龚得树克盱眙明光,初十日,克盱眙县,旋弃不守。
  十五日,多隆阿陷石牌,复窥安庆。
  约是月,封蒙得恩赞王。
  九月初七日,曾国藩奏分四路犯皖北,一由宿松石牌窥安庆,一由太湖潜山犯桐城,一由英山、霍山逼舒城,一由商城、六安规庐州,以几及多、鲍、胡、李分任,安徽局面始忧。
  初九日,复开天试,诏以干王、英王、赞王分任钦命文衡正、又正、副总裁,李春发、黄期升分任正副总阅官。
  韦俊自北王之诛,武昌之陷,心不自安,虽屡立功,终自嫌,不敢入朝,常依陈玉成以自保,玉成初以同病之怜,与韦俊颇辑睦,自封王开印,乃睚眦成仇,韦俊不得已而偏安皖南,不意杨辅清兄弟复自江西至,与志俊旌旗相望,分地参差如犬牙。诸杨以东王之怨,不能释怀,视志俊如寇仇,志俊患之,屈意相奉,每其有警,辄倾力往援,而诸杨不以为感,反睚眦为报,志俊积不能堪,己未九年,谋渡江,投李秀成于滁州,而英王尽封舟只,陈兵江北,志俊不得渡,进退失据,不知所为,清人乘隙间之,遂为所惑,九月十三日,献池州,与侄以琳降于湘军杨载福。
  十七日,安徽霍山陷。
  廿一日,清钦差大臣胜保丁忧,清帝诏以署漕运总督袁甲三代之。
  韦俊遣部将刘官芳、古隆贤、赖文鸿、黄文金攻芜湖,四将皆反正,招杨辅清还攻池州,官芳故平南天地会首要,金田团营即来投,与黄文金皆天朝耆宿,故有是举。诏封官芳右军主将,以代韦俊。李世贤旋自两浦渡江来赴。
  时天历颁行以久,因不用闰法,朔望渐乖,至有将兵恨中秋月不圆,引弓射之者,兼不便农时,民人苦之,仁(左王右干)损益旧章,改四十年一加为四十年一减,患天王讳言减字,乃曰四十年一斡旋,天王从之,十月初七日,诏于庚申十年新历中始行。天王复以正月十三为太兄升天节,二月初二为报爷节,二月廿一为太兄暨天王登极节,三月初三为爷降节,七月廿七为东王升天节,九月初九为哥降节,诏告天下,命中外悉从之,复诏永不改元。
  十二日,英王、李秀成克浦口,破走清署湖北提督周天培、总兵张玉良,天京北路围解,旋以皖北告急,扯军西上,秀成留守浦口,清兵复逼围之。
  李秀成困守浦口,自以功高不封,心颇怨愤,天王知而忌之,待秀成殊薄。。李兆受素与秀成交厚,闻之不平,遣使劝降,为天王侍卫所知,诏尽封中关舟只,不许秀成一人一骑入京,秀成一军皆惊惧。然秀成虽怨,实无反意,复书兆受痛诋之,恐天王猜忌,命先递京内乃复投滁州李兆受营,天王颇感悟,且以韦俊之叛,深恐秀成踵之,乃黄缎亲书“万古忠义”,遣使颁赐秀成,封为忠王。
  天历六节既颁,中外咸不解,十四日,天王复下诏解释之。
  天王复封李世贤侍王、杨辅清辅王,诏以陈坤书、黄呈忠、林绍璋为后、右、中军主将以代忠、侍、辅三王。
  十一月十一日,辅王、刘官芳、古隆贤、赖文鸿、黄文金等破叛将韦俊及清总兵李成谋,十五日,复池州郡,韦俊溃泥湾,旋为杨载福收编,更名志俊。
  十二月初一日,安徽临淮关陷;同日,太湖县陷。英王与清军连战与太湖小池驿,虽屡胜,终不能破之。
  约是岁,诏封靖东、平西、定南、征北四方主将,以刘瑲琳、吴定彩、黄文金、张乐行分任之,瑲琳英王悍将,勇猛为天国诸军之冠,湘军深畏之,曾国藩、胡林翼等语及,往往呼曰瑲翁而不名。
  忠王患江南大营之困久,谋出京,合诸将之力以解之,奏上,诏可,十二月十九日,渡江,至芜湖,会侍王、辅王、刘官芳、黄文金、古隆贤、赖文鸿等计议,拟虚攻杭城,以分江南大营之势,奏上,天王许之,干王恐兵力不敷,复奏调英王来援,诏可其议,而忠王等皆不之知。
  廿三日,清张国梁、王浚、张玉良、冯子材陷九袱洲。九袱洲在长江中,当天京南北往来水陆要隘,既陷,天京水陆皆困,内外不通,自定鼎于兹,未尝有如此之困也。天王大惧,切诏上游诸军勤王。
  约是岁,封二幼子天光光王、天明明王,此后王长、次兄诸子,次第封王,复以西王长子萧有和袭封幼西王,以己之幼子洪天佑袭封幼东王,改姓杨氏,称天佑子侄。天佑,天王亲子;有和,天王外甥,故二人虽或甫离襁褓,或年未弱冠,班竟在诸朝臣宿将之上,军政要务,渐以委之,开辟以来,虽昏暴之朝,未之有也。朝政由是益紊。
  是岁虽刊刻《资政新篇》诸卷,皆不在诏书书目内,然前岁所颁诸书,颇多改刻者,号曰己未遵改,所改者,无非删削经史字句及古人名目,或北王爵衔等类而已,前岁削北王爵号,称为背土而不名,背土,两粤乡谈,叛逆之意也,此后乃直呼昌辉而已。复以诸王次第开印,自前岁始改刻《太平礼制》以应仪制之变,至是成帧。
  
  
  
  
 浏览:121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12/10 16:09:5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7067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6319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896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4338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4243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4155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4051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791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3510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222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Astra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4/12 23:49:38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