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
天国志之天王本纪六
□ 喵喵2001 皖北之蒙、亳,河南之固始、光山,地瘠多水旱灾,民风犷悍,有司素詈为盗贼渊薮,盐枭、白棍,代代有之。道光岁,渐有村人聚众打降,号曰结捻,取灯捻聚而不散义也,从出则为捻,居则为民,凡出,为首者分旗帜各圩,号曰大趟主,从者领其帜,自备器械粮秣,号为装旗,呼啸数府县,勒赎府库,取给富室,既归,按出力多寡分之,复为齐民也如故,清吏患之,或剿或抚,争议不绝,诸捻亦叛降无定。癸好岁,天国定鼎天京,遣军扫北,捻众大盛,在在响应之,皖北捻圩如林,然捻众志在剽掠,汲汲无大志,曾立昌临清之溃,皆由此辈饱掠思归所致也。然捻势虽盛,类多乌合,不能抗大军,捻中有心计者咸忧之。缙绅附从者复为之谋,六月,皖北诸捻大会于蒙、亳间之雉河集,推蒙城张老家人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分诸捻为黄、红、白、黑、蓝五大旗,以乐行及侯世维、龚得树、苏天福、韩老万为大旗主,余捻或从诸大旗,或分立杂色杂花各旗而无统属,自是捻势更盛,然诸旗自行其事也如故,乐行虽主盟,各趟主遇之,拱手而已,号令不能行。故清与天国初皆易之。 扫北军之覆也,僧格林沁收编降众,号曰义勇,冯官屯既克,五月,多从钦差大臣西凌阿赴湖北。义勇中类多长发老卒,不得已降之,而中心耿耿,日夜以归国为念。七月,初八日,德安府太平军攻随州,义勇千总邢舆未、把总周春和乘间悉引所部六百人献平林市来归。 十九日夜,天父下凡,三更,舆往天王宫殿,阃者惶惑,未亟启扉,天王出迎稍缓,天父震怒,骂曰:“口甘久还不开朝门,真是该打。”天王觳觫,跪求乃已,而天父实无要务,惟传又正月宫赖氏,嘱以选妃诸事而已。天王益不忿,而待东王益加礼,侯相以下,颇多不平者。 廿日,湖北汉川陷,次日,武汉三镇守军与湘军彭玉麟等战,大败,汉口镇陷,旋复之,战船将士,失亡甚多。 廿二日,江西义宁州为清宁绍台道罗泽南、南赣镇总兵刘开泰所陷。 清湖南提督塔齐布受命攻九江久,守将林启荣娴于防务,攻守自裕,清师师老兵疲,久无寸功,塔齐布愤懑呕血,廿三日,暴病卒于九江城下。曾国藩旋以广东罗定协副将周凤山代统其众,凤山谨厚因循,不善搏战,未几,水师宿将萧捷三复战死湖口,江西湘军闻之气夺,自是九江晏安数载。天王诏以九江为江西省治,升湖口县为九江郡。 八月初一日,回首杜文秀以清吏袒汉抑回,欺凌不堪,起兵克大理州,称总统兵马大元帅,遥奉天国正朔,蓄发,开府置文武百官,檄文四境,所在响应,威震迤南。文秀本姓杨,字云焕,号石香,从母姓杜氏,永昌府保山县板桥村回民,本监生也。 初三日,湘军王錱、刘长佑等陷湖南东安,破朱洪英、胡有禄。朱、胡皆三合会,素与罗大纲有旧,壬子八月起于南宁,后转战湘桂之交。二月,大纲致书二人招之,二人喜,遂命所部皆蓄发,号昇平天国,洪英称镇南王,有禄称定南王,分立五营,众至数万,四月,克东安守之,湘军攻围凡三月乃克,二人分走全州、新宁,有禄旋被俘,送桂林,磔于市,洪英潜匿山林数十载,至同治年间方为清吏俘杀,或曰,丙辰六月死永明,恐非其实。 是月初,湖北诸军屡胜湘军,胡林翼饷绌兵单,关防俱失,几大溃,部将都司鲍超死战,乃得不全败。鲍超字春霆,四川奉节人,素寒微,目不识丁,湘军大员多本籍,惟超乃得以外省寒士侧其间,自此役始也,旋受委募勇三千别为一旅,号霆军。 八月初,清师陷铜陵,十四日,复之。次日,克繁昌。 十七日,除秦日纲名,带罪理事。未几,赐爵顶天燕,燕爵始此。时豫王胡以晄亦以在庐州屡败,削去王爵,降封护天豫,从翼王西上督师,豫爵始此。 广东红兵屡攻省城不下,分途散去,陈荣、周春等入于湘,复入于赣;陈开、李文茂、梁培友等入于桂,廿一日,克浔州府,旋改浔州府曰秀京,国号曰大成,年号曰洪德,陈开自称镇南王,旋改平浔王,以李文茂为平靖王,梁培友为东平王,蓄发易服,设局征粮,柳州、梧州诸属次第为所据,贵县黄鼎凤、容县范阿音、永安张高友、黄金亮、桂平姚新昌、苍梧罗观华等蜂起响应,皆受秀京公侯之封,胜兵号廿万,锋芒及乎桂东卅余县。陈开,佛山人,故佣作航船;文茂番禺县人,粤剧名伶,工技击,任侠好勇,人多亲附之。 廿五日,汉阳守军进克汉川,旋弃不守。 天王重门禁内外之防,虽内戚妇女不苟,媳某觐姑于后宫,天王见而不悦,诏曰:“天朝严肃地,速来速去”,或有告于东王者,廿七日,天父下凡,以百善孝为先,斥天王以不逊,且曰:“凡是尔若想不到,宜与而清弟商酌为可。”天王口虽惟惟,心益不平。同日,天父复传北王、顶天燕及侯相等到东府,录出圣旨曰:“今有无好耳,边大知瘟脱归灵,小小口曰光,众耳精,师由外出苦难清”,众皆嗔目不解,天父乃厉色责众人以怠慢圣旨,至金锣金鼓齐鸣而不闻,众惶惑谢罪,而潜多泱泱不服者。 九月初一日,清罗泽南、李续宾、彭三元等五千人自江西义宁州杭口西援武昌,胡林翼势复振。诏以翼王督师往援,未几,翼王督护天豫胡以晄、参天侯黄玉琨、卫天侯曾锦谦、春官正丞相张遂谋、检点赖裕新、傅忠信等发安庆。 时庐州围亦急,初七日,诏抽天京守军数队赴和州,谋进援,以兵单不果行。 初十日,清罗泽南、李续宾等陷湖北通城;十八日,复以火攻陷崇阳县,守将殿左廿五指挥杨逢春、殿右五十二指挥雷春万皆死之。 九月下浣,翼王至湖北,旋自咸宁攻崇阳,谋与武昌韦俊合,破斩清参将彭三元于崇阳壕头堡,罗泽南及知县蒋益澧退守县城。 清钦差大臣西凌阿、帮办军务荆州将军绵洵等攻湖北德安等处,皆为守军所败,廿九日,清帝诏革职,以湖广总督官文为钦差大臣,督办湖北军务,是日,江西永新陷。 卅日,翼王克崇阳,罗泽南退羊楼峒,合李续宾固守,韦俊自蒲圻攻之,不下。卅一日,汉阳守军进复汉川,十月初三日,复沔阳州。 十月初三日,安徽庐州府为清江南提督和春、安徽巡抚福济所陷,伶人周得桂、道士罗金桂,卖解田士文等内应导之也,守将夏官又正丞相周盛坤弃城走。 初五日,翼王约合韦俊夹攻羊楼峒,不利,次日,德安府陷,总制陆长年、监军马超群内应所至也。同日,沔阳州亦复陷。十七日,汉川陷。 翼王西援武昌,虽屡胜,而湘军死守羊楼峒不退,势盛垒坚,兵多饷足,不可猝拔,而睹江西地广兵单,湘军饷援所系,复侦知红兵周春、陈寿等数万人已由湘入赣,屡破清师,赣中震动,谋舍坚蹈隙,十八日,留四千人援武昌,自督护天豫胡以晄、参天侯黄玉琨等自通城入赣,破斩清赣南镇总兵刘开泰父子于义宁州马坳。 廿四日,蒲圻陷,韦俊苦战不胜,退武昌,国宗洪仁政退咸宁。 约是月,检点万象汾于湖北黄冈县叛降于清钦差大臣官文,官文奏赐四品顶戴,命随营效力。象汾本名范潮兰,尝官冬官副丞相,以过降职。丞、检大员倒戈相向,自此始。 十一月初二日,翼王克新昌县,与红军陈寿、葛耀明、周春等合,奏禀天京,尽收编其众数万人,封诸人指挥之职,授旗帜,杂色镶之,故时人皆呼曰花旗云。旋部分三路,以徇全赣。是日,克上高县。 李兆受忽降忽叛,旋移驻英山县,依清道员何桂珍而居。清大吏皆患之,密函桂珍相图。桂珍奇其骁勇而不忍,复以兵单,不敢发。而英山小邑,四属多入天国版图,城中失守州县侨令廿余人,并土团防兵数千,嗷嗷待哺,兆受复将饥卒数千,皆故打家劫舍之众,不耐劳苦,日夜鼎沸,桂珍、兆受皆不能止。未几,兆受部将马超江为仇人所害,兆受诉诸桂珍,桂珍不能究治,兆受大忿,然犹不忍图桂珍,有顷,复得清大吏致桂珍密函,启之,乃使图己也,意乃决,初五日,斩桂珍及知县苏秀槐等,献英山县来降。 十二日,翼王部将检点赖裕新合花旗克复江西瑞州府,斩湘军营官知县李锟、刘希洛等,同日,部将胡其相自上高进克新喻。 是日,英山陷,李兆受来奔。 十三日,护天豫胡以晄、春官正丞相张遂谋合花旗克江西临江府。是日,湖北咸宁陷,次日,金口陷。 十七日,胡其相克江西峡江,同日,花旗克泰和县。 廿日,将军杨如松、总制陈绰克江西万载,翼王善抚循,轻财好士,所过设乡官、禁滋扰,轻徭薄赋,礼延乡里有声望者,或劝其赴试,或荐为守土官,所在安之,至乎渐忘兵革之世,而乐为天朝良民也。 廿七日,卫天侯曾锦谦、春官正丞相张遂谋克江西新淦,卅日,将军黄新楼、监军汪庚永、花旗指挥周春自瑞州郡进克奉新县。 上海既陷,清帝诏吉尔杭阿移师攻镇江,江北托明阿等亦围瓜洲,吴如孝兵单,告急于天京,京内兵少,不能救,乃谋调外兵往赴,是月,东王檄陈玉成、李秀成、陈仕章、涂振兴、周盛坤五丞相集皖北诸郡县将士号数万人,皆赴天京听调。 卅一日,参天侯黄玉琨、护天豫胡以晄克分宜,以监军曹本立守之;十二月初二日,克袁州府,名春分副侍卫李能通等守之,是日,曾锦谦、张遂谋合花旗克吉水,围吉安。 初七日,翼王克永丰县;次日,胡以晄命朱衣点自袁州进克萍乡,衣点湖北人,或曰,明故靖江王之胤,翼试进士,时以功封将军也。 十一日,弃新淦不守;十八日,湖北守军进克江西德安。 廿日,以援镇兵力不敷,复次第调芜湖、东西梁山、金柱关、庐州三河等地守军,分三路回天京。至,则命陈玉成、李秀成、陈仕章、周盛坤、涂振兴五丞相统之而西,清将余万清等据垒阻之,不得过。 是岁诏书旨准颁行者除新历外,惟《行军总要》一卷,秦日纲及侯相等综录东王素日行军号令以成帧者也。 丙辰六年春,正月,十二日,江西德安陷;十五日,皖北舒城陷。 是月,以清湖南巡抚骆秉章命刘长佑等二路援赣,十七日胡以晄进克萍乡,据而邀之;十九日,花旗周春、邓象克安义县,斩知县周祖诰。 廿一日,清以陕西提督邓绍良总统镇江诸军。 吉安府久围不克,翼王亲临督战,廿五日,以品字地雷破城,斩江西臬司周玉衡父子、知府陈宗元、参将柏英等。二月初四日,监军柯景春克永新,初七日,刘宗魁、叶至华等克武宁。 十一日,湘军刘长佑陷萍乡,护天豫胡以晄败走,旗帜为清人所得。十三日,余子安、余添用自吉安郡进克乐安县。 十七日,翼王大破湘军周凤山等于樟树镇,南昌震动。时翼王略下江西八府四十二州县,众号十万,曾国藩屡战屡败,株守南昌,粮罄饷绌,信使不通,困窘百至。先是,天京以五丞相援镇江不能至,起复秦日纲为顶天燕以统之,燕爵始此,十一日,合镇江吴如孝等大破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于仓头岔河,镇江围解。东王复思乘胜摧破江南、江北两大营,患兵力不充,谕翼王自江西继援,翼王不得已,付赣事于胡以晄、黄玉琨、林启荣等,十九日,将三万人自樟树发,道皖南,赴天京。曾国藩本成坐困,以此仅免,收合余烬,死灰复燃,此东王之失计者也。 是日,翼王别部克江西丰城,次日,余子安等克抚州府,别部克进贤、金溪。 初,洪大全之受戮也,其弟焦三、妻许月桂、焦三妻许香桂等起兵兴宁,月桂称兵马大元帅,焦三称三省义军军师,红旗缟素,大书为夫报仇,尝据江华,窥衡州,湘南震动。是月,军覆,玉晶、月桂自投清营就戮;香桂变姓名走宁远,事泄被执而死。 廿二日,江西奏克东乡,廿五日,奏克安仁。 秦日纲等既解镇江围,留周盛坤守仓头,廿六日夜,全师渡江至瓜洲,廿七日拂晓,大破清江北大营于三汊河,清托明阿、陈金绶、雷以諴皆遁,江北大营成军三年,拥兵数万人,立垒大小百二十余座,靡费粮饷无计,至是倾覆一朝间耳。清帝诏革三人职,擢副都统德兴阿为钦差大臣,少詹事翁同书帮办军务,以新败余烬,不敢出队,闭垒固守而已。 廿九日,日纲等克扬州府,擒清知府世焜,谋搬粮渡江返镇江,而先一日仓头已为清张国梁所陷,周盛坤战死,不得渡,遂西上两浦。 翼王自江西三道入于皖南,谋取宁国府,以援天京,三月初二日,克祁门;次日,监军吴添福克江西宜黄,初四日,监军陈宝林克万安。 初五日,天父下凡,诫众以虔诚尊敬,以北王未出令传齐子女听讲,责杖四十,先是,天父命北王免响金锣金鼓,谕以恩怜众小之意,至是乃反以罪状之,实欲借此立威而已,北王俯首受杖,安之若素,而心实愤恨,未几,密启天王,请旨诛除东王,天王虽恨东王之跋扈,然素厌万机,恬于悠游,复以东王无觊觎大宝意,犹豫不许,温言抚慰而已。 清布政使衔宁绍台道罗泽南督湘军屡攻武汉,韦俊等百计坚守,泽南身自先登,炮伤左额,初六日,卒于武昌洪山营中,胡林翼奏以记名道安庆知府李续宾代领其众。 东王闻江北大营已破,初八日,命国宗杨某等渡江,克浦口,谋迎日纲等还京。初十日,江西进贤陷。次日,翼王克皖南休宁、屯溪。 十六日,清张国梁渡江陷浦口,杨国宗走,尚书雷天佑等被俘死,日纲等时在江浦,睹京路已绝,乃复西趋瓜洲,蹈原路,返镇江。 十七日,清帝诏以邓绍良帮办德兴阿军务。次日,江西东乡陷。 翼王合三路军于皖南,廿日,克太平府;次日,江浦县陷,江西建昌陷。 廿二日,顶天燕秦日纲等克仪征,谋自原路返瓜洲。 廿三日,翼王克泾县,同日,江西花旗奏克龙泉县。 廿六日,翼王克皖南宁国府,进向秣陵关,同日,江西新城陷。 廿八日,秦日纲等弃仪征而东; 卅一日,清胡林翼遣同知曾国华等四千一百人援赣,国华,国藩三弟者也。 四月初五日,江西金溪为上饶团绅郭守谦所陷。初九日,上犹亦为团勇所破。 十六日,江西丰城陷。 廿日,秦日纲等自瓜洲渡江至金山,攻清吉尔杭阿、刘存厚大营,廿四日,大破吉尔杭阿于烟墩山,吉尔杭阿引枪自戕。日纲等乘胜而东,破清营八十余座,进屯燕子矶,与城中旌旗相望,将士皆以出师久,思还京少憩也。 东王遣使封十三门,不许外兵入城,命日纲等往破孝陵卫江南大营,乃许还朝,日纲集四丞相议之,皆以劳师五月,将士疲弊,向荣屯久,垒坚兵固,急切难下,宜先入城,徐图之。日纲书禀东王,东王怒,严谕切责之。众人不得已,乃集众大誓,期以死战。 廿七日,翼王大队自安徽太平府小丹阳进至江宁大胜关,五月初七日,克溧水县,旋进屯姚坊门、仙鹤观、黄马群,与秦日纲声势相通,江南大营大窘。 十四日,翼王、日纲等合东王所遣城兵,大破清江南大营于孝陵卫,向荣、张国梁等溃走淳化镇。同日,江西雩都县陷,寻复之。 十五日,向荣、张国梁溃走句容,复退屯丹阳,副将巴图战死,江南大营全溃,天京围解。东王谕日纲将本部兵逐之。未几,命翼王将三万人自湖口再援武汉,北王赴江西督师。 东王以外患既除,益跋扈,莫可谁何,天王积怨久,患不能制,复倦于朝会对接,利其才器,故委曲涵容之。至是睹北、翼二王及顶天燕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等皆为所辱,有怨声,乃潜相抚慰,稍吐腹心,北王复请诛东王,天王心然之而口中不肯,患事不成反为相啮也,东王颇觉之,故遣北王出京,以为无忧。陈承镕朝官领袖,主内外章奏,尝辱于东王杖下,含忍不发,折节屈己事之,乃至以侯爵之尊,奉东王二幼子于私邸,东王易之,不之察,于是天王诏命,往来京外,一无窒碍。 廿一日,顶天燕秦日纲等追向荣、张国梁,进克句容县。同日,检点黄三渡江克江浦县,斩知县曾勉礼,黄三,翼王部将也。 清帝闻江南大营摧破,大惊惧,廿三日,诏各省实行团练,任官督率。廿六日,革向荣湖北提督职,仍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是日,秦日纲等大败向荣部将虎嵩林、李志和于白兔镇,进围丹阳,向荣、张国梁死守,不能克。 廿九日,武昌县为湘军同知蒋益澧所陷,检点古隆贤退汉口。 卅日,北王韦昌辉、东殿左五承宣胡鼎文、左卅一承宣黄文金等五路攻江西饶州府,大破清江西布政使耆龄,同日,东王复遣国宗杨辅清、杨宜清等万余人自天京浮舟来援,辅清、宜清,皆以同姓而与东王连宗者也。 六月,翼王至江西湖口,初七日,督三万人上援武汉,参天侯黄玉琨自临江奉檄,引军出义宁,以分鄂敌之势。 初九日,天父下凡,以细故锁洪仁达、刘海珊入东牢,仁达,天王次兄,愚而有宠,既下狱,天王益切齿。 十二日,湘军援赣者曾国华等陷江西新昌县。次日,湘军水师彭玉麟等袭陷南康府,毁硝厂、船厂,旋复之。 十六日,饶州府陷。同日,太平府守军奏克江苏高淳县。 十八日,曾国华等陷上高县;廿二日,雩都陷。 是月,护天豫胡以晄病卒于江西临江。 清向荣自以宿将,久战无功,丧师失律,名望殆尽,愤懑罹病,年老体衰,七月初三日,卒丹阳城中,或曰,自缢死也。秦日纲等乘丧屡扑城,互胜负,不能下。 初六日,江西乐安陷。初七日,秦日纲等以丹阳城坚难拔,移师攻金坛。 十四日,国宗杨柳青自江西宁都州进克广昌县。 向荣死讯至天京,东王麾下闻之,皆踊跃呼万岁,天王愈怒,而北王等悉将兵在外,京内十三门守将皆东王腹心,遂忍辱不发,而中心益不平。 东王睹天王不应,以为惧,大喜,复以向荣已死,围师已摧,外无可患,十六日,托天父下凡,召天王至府,逼封其父子及世代皆万岁,天王虽不乐庶务,惟名与器,不肯稍弃,闻之大惊怒,顾睹东王势盛,无以挠之,乃阳许之,约以八月十七日行封礼,东王寿诞者也。 天王贷此一月期,实谋缓兵寻隙以图之,东王以为天王无能为也,己权倾朝野,莫可为害,弗之察,许之,安坐府中,以待尊号之至。 天王潜缮密诏,命北、翼王及日纲等回京勤王,北王、日纲皆喏,翼王未之答,或曰,图东之事,惟天王与北王及秦、陈辈为之,翼王未之知也。陈承镕司京内外文书出入,与天王同志,故东王党羽虽众,竟无所察。 十八日,杨柳青合边钱会克江西新城,边钱会起于宁都县,以钱涂朱,描金为字,佩以为信物,吉安、建昌两府浸多,太平军入赣,多聚兵从之,奉其号令。 十九日,新昌县复陷;廿一日,杨柳青弃新城,走泸溪。 廿二日,翼王督众援武昌,大战湘军胡林翼等于鲁家巷、塘角、青山,不能过。是日,江西上高陷,次日,杨柳青克泸溪。 廿五日,皖南奏克太平县,旋弃不守。 廿五日,日纲自丹阳返;次日,北王将心腹三千人归自瑞州,承镕主城门锁钥,延之入城,东王竟不之觉。廿七日拂晓,天王命天二驸马钟万信持诏潜至北王府,密诏北王各属“同心同力同向前”,合日纲、承镕等掩袭汉西门东府,图东王。北殿承宣许宗扬,前随曾立昌援北败还,革职入东牢,恨东王入肺腑,亲帅死士为前驱,蹂身缘柱,入于东殿,日纲等执刃随之,东王阖府安寝,弗为备,遂并家口亲随悉为所杀,天王乃下诏,曰东王僭窃神器,已遭天殪,贬其号为东孽,枭首朝门示众,余者不问。越半月,北王等大搜全城,东殿官署及素所信用者补天侯李俊良、助天侯刘绍廷、翊天侯吉成子、扶天侯傅学贤等二万余人皆死,长发黄袍,结连捆缚,浮江而下,清观音门水师望而骇异,飞章奏上,清人丧败之余,本已落胆,忽闻此讯,莫不弹冠相庆,以为天助之。 |
浏览:130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