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
天国志之天王本纪五
□ 喵喵2001 是月廿四日,天父下凡,诏许夫妇团聚,以群怨鼎沸不堪故也,未几,天王诏设天朝婚娶官以主之,然王侯大员,辄挟权渔色,下陈姬妾以百计,末秩微员,则发妻原配,或不可保,主婚娶者复恣性指配,至少夫老妇,老夫少妻者,不胜枚举,皆托言天作,强以合之。 九月初三日,湘军曾国藩与提督塔齐布,知府罗泽南会商于金口,旋合荆州军水陆迫武汉,三镇合围,守军拒战,多不利。 初九日,武汉三镇陷。先是,地官副丞相黄再兴以国宗石凤魁防务疏忽,屡谏不从,飞书天京,请以殿左四十九指挥陈桂堂代之,未至,而城已不守,遂溃围,再兴等退蕲、黄、田家镇、半壁山,东王亟命燕王主湖北军务,自九江疾趋田家镇、半壁山防堵,伺隙规复武昌。调凤魁、再兴回京,诛之。是日,皖南建德县为清道员徐荣、知县夏燮所陷。 初十日,国宗韦德玲再克芜湖。 十六日,安徽庐江县为清贡生吴廷香、吴长庆父子练勇所陷,监军任大纲被擒。长庆,后与李鸿章起淮军者也。 廿日,陈玉成等东退,黄州府陷。次日,武昌县亦不守。 廿二日,江西武宁陷。 廿四日,天王第十九姬吴氏诞四子天明,先数月,第十二姬某诞三子天光,诏中外皆具本称贺,称天光、天明王三殿下、王四殿下,渐长,封天光光王、天明明王,皆呼曰永岁。 十月初六日,湘军罗泽南陷湖北兴郭州,育才官胡万智被执不屈死。育才官,天王选天试进士为之,以训蒙诸王侯子弟之总角者也。 初十日,冬官正丞相罗大纲,殿左三十三指挥赖桂英,恩赏丞相罗琼树等自安庆渡江再克建德县,斩知县王开贻;十二日,殿右三十二指挥孟文建收复庐江,斩团首吴廷香,皆奉安庆翼王将令也。 十九日,燕王秦日纲、国宗韦俊、石镇仑、韦以德等与湘军三路大战于田家镇、半壁山,大败,镇仑、以德及殿左四十九指挥黄凤歧、北殿承宣吉志元、将军梁修仁、陈文金、陆练福等皆战死;廿三日,罗大纲克饶州府。 廿七日,燕王秦日纲等复与湘军水师参将杨载福、同知彭玉麟等大战于半壁山,再败,拦江铁索悉为所断,狼狈东下黄梅。自武昌至田家镇,天朝水师舟只被焚万计,以其多民船,大小参差,主者复不娴水战诸务故也,自是天国水营浸衰。廿九日晨三更,殿右三十检点陈玉成、殿左卅一检点曾凤传等以田家镇失守,弃蕲州,东退广济。 十一月初三日,太湖县陷;是日,湘军水师前队同知彭玉麟等进至九江,守将殿右十二检点林启荣坚守,不能下。 初七日,殿左廿一检点覃炳贤、军帅张冠鼎复太湖县。冠鼎,太湖文生投军自效者也。 十二日,陈玉成等弃广济,退黄梅,与燕王合。 十九日,黄梅为湘军所陷,燕王等退宿松、太湖。旋召燕王反,革爵入天牢,命翼王代掌三江两湖军务,镇九江。 廿四日,安徽英山县为团练所陷;廿六日,覃炳贤自太湖复英山。 是月,清钦差大臣督办直隶军务胜保奏请将厘捐办法推行各省。自是厘金陋政,流毒全国数十载,至乎民国兴而流毒未央也。 廿七日,罗大纲等与湘军战不利,弃新城县,退湖口,新城县即小池口,天国所新设之县治也。次日,湘军曾国藩进驻九江城外。 十二月,翼王亲督诸将,大战湘军曾国藩等与九江、湖口,廿四日,翼王、冬官正丞相罗大纲、黄文金、林启荣等计诱湘军舢板入鄱阳湖,设卡湖口,断其出路,湘军长龙、快蟹隔绝外江,皆不能战,舢板困于内湖,宿营无着,乃大窘。 甲寅岁复刻颁诏书多帧,曰《天理要论》,英吉利传教士麦都思所撰,天国截取其前八章以为诏书,颁行境内;曰《天情道理书》,东王命侯、相等撰,以慰勉将士军民认实天情立志顶天报国者也;曰《御制千字诏》,天王亲撰,仿《千字文》体制,叙天父天兄神迹及金田起义以来事迹以训蒙者。复改《太平诏书》所录《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歌训字皆为诏。 廿八日,安徽含山为清编修李鸿章团练所陷,总制罗绣新死之。 廿九日,韦俊、陈玉成等复黄梅县。 乙荣五年,春,正月,初一日,翼王自户口分兵克江西都昌。 正月初七日,翼王、大纲等复乘月黑弥漫,袭攻湘军外江大舟,焚战船百余,夺曾国藩座舟及清帝所颁玉扳指,文案册牍,为之一空,国藩愤懑投水,为人所救,轻舟避入罗泽南陆营,外江水师,自是瓦解,江右战局,乃为一新。 十三日,陈玉成复蕲州,败清湖广总督杨霈。 是日,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得法兰西兵之助,陷小刀会上海县城,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刘丽川溃围至城东漕河泾,呼渡猝遇伏,力战而陨,部将李仙云、徐耀、周秀英等皆死,副元帅陈阿林走南洋,将军潘起亮走镇江,投天国。刘丽川之克上海也,分兵取松江诸属县,进窥苏州,旋败,周立春战死,乃奉表天京称臣,改国号曰大明太平天国,属所善洋商赉表及宝剑一口乘火轮船赴天京,复遣细作奉表陆行,二表皆为清人所截,不能至。有李闻风者,天京遣之沪上,以为耳目者也,间道奏闻,而曰小刀会诸首要皆嗜鸦片,复不能信实上帝,故天王以下皆不以为纯臣。清军合西洋人围上海,攻围十余月,丽川屡求救,皆不应。镇江守将罗大纲,故三合会众,以同志之义,慨然造皮蓬小艇数百,将浮江下驶以赴之,未及行,芜湖告急,东王调其西上,上海自是援绝,会内复分闽、广二党,不相下,闽人副元帅林阿福等乘海舟遁去,丽川等势益窘,然仍坚守县垣不下,清人及法兰西军屡为所败,至是势不能支,头目粤人李绍熙等内应,城遂陷。 是日,西连镇陷,靖胡侯林凤翔退守东连镇,部众犹二千余。 十七日,夏官又副丞相曾锦谦、三十检点陈玉成复湖北黄州府,清湖广总督杨霈退屯汉口。是日,曾国藩水师战船遇风大损,不得已退武汉,九江解围。 十九日,曾锦谦、陈玉成复汉阳府。曾国藩调胡林翼等援武昌。 卅一日,东连镇为清参赞大臣僧格林沁所陷,林凤翔被俘,槛送北京,凌迟处死。是日,湖北蕲水陷。 清钦差大臣胜保以大军围李来方数百人于高唐州,久不下,屡为所败辱,二月初四日,僧格林沁移营高唐州城外,奉清帝诏拿问胜保解京议罪,代掌其兵柄以攻高唐。李来方睹僧王旗号,知连镇已陷,始谋突围南返。 初七日,国宗韦俊克湖北崇阳。 初十日,李来方弃高唐州,溃围出,僧格林沁逐之不舍,来方奔至高唐南四十五里之茌平冯官屯,不得脱,据屯坚守以相拒。 十四日,东殿左五承宣胡鼎文、殿右八检点白晖怀复江西饶州府。鼎文广西人,每出师,辄张冬官正丞相罗大纲旗号以助势。次日,湖北奏克天门县,旋弃不守。 十六日,范汝杰克皖南休宁,斩督办团练鸿胪寺少卿孙日萱,汝杰于乙荣、丙辰岁间威名著于皖南诸属,而官爵不著于史册,或曰,为殿右廿六检点也。 十九日,镇江守将殿左五检点吴如孝进克高资。是日,诏许前曾犯罪蒙赦者一体夫妇团聚。 廿二日,胡鼎文克江西德兴。次日,范汝杰克皖南徽州府,次日,湖北奏克汉川县。廿六日,陈玉成复应城。 廿七日,韦俊、陈玉成等复武昌府,斩清湖北巡抚陶恩培、武昌知府多山、游击陶德寿,天国凡三克武昌,韦俊皆与役,鄂人呼曰“韦国宗三打武昌城”云,旋与国宗洪仁政、丞相钟廷生、指挥古隆贤等留守,仁政,天王族兄也。是日,复大冶。 廿九日,高资陷,吴如孝退守镇江。 卅日,陈玉成复湖北德安府,次日,复云梦厅。 三月初三日,清浙江兵犯徽州府,守将范汝杰与战不利,弃城走,次日,再弃休宁县,入于赣东北,初十日,克婺源,窥光信府。 十二日,清以胡林翼署湖北巡抚,湘军大员为封疆大吏自林翼始。次日,范汝杰克江西弋阳。 十八日,德安府陷;廿三日,秋官副丞相钟廷生复湖北通城,次日,婺源陷,范汝杰走德兴,廿九日,克江西兴安。 卅日,湘军罗泽南、林福祥、李续宾等陷江西弋阳,次日,复陷兴安,守军分走广信、德兴。 四月初五日,罗泽南陷江西广信府,守军弃城走,旋克玉山守之。是日,饶州府陷,陈玉成复湖北德安府。 初六日,玉山守军弃城,走浙江常山,初八日,克开化县城,初十日,克遂安,旋复退入皖南。太平军之入浙,自此始。 廿四日,冯官屯陷,李来方自投清营被擒,槛送北京,凌迟处死,扫北军覆,自是天国不复能与清争河北,天王虽辄有扫北意,惟力不逮,扼腕长喟而已。是日,陈玉成克随州,斩清西安将军扎拉芬于平林市。 廿五日,范汝杰自江西德兴复返皖南,次日,克祁门,廿八日,克休宁。是日,湘军陷江西都昌,内湖水师粮道复通。 五月初五日,清帝褫湖广总督杨霈职,以官文代之,复命察哈尔都统西凌阿督办荆襄防剿事宜。 初七日,陈玉成弃湖北随州,走保德安府。十五日,皖南范汝杰弃黟县,入休宁。次日,江西奏克义宁州,斩知府叶济英、候选知州阳秉镛、州同蒋启华等。 十九日,蕲水守军进克安徽英山,清道员何桂珍及部将李兆受等皆溃,兆受一作昭寿,诨名李秃子,河南固始人,素业捻而受抚者也。 廿二日,安徽休宁为清江南提督邓绍良所陷。次日,清胡林翼进据纸坊,武昌复告警。诏翼王筹策救之。 五月、六月,天父下凡者再,赦逃人李得金、余世明等,复赦吸洋烟者林来发,奴落监牢。时天王与东王嫌隙颇露,天王曰赦,东王往往杀之,曰杀,往往赦之,乃至有东王登殿奏斩,天王旨准后复托天父口命赦之事。天王居禁中,于庶务素不屑留意,日以批阅新旧遗诏为乐,又,性高简,不欲人睹天子之面,虽立国久,希有朝会觐见之礼,国事悉委诸东王,以其卧病再,曰代世人赎病,加号禾乃师赎病主,自是东王全衔为“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九千岁”,至死不改,中外瞠目以为东王僭妄,而不知实天王之加封者也。向荣近在孝陵卫,自粤西至江南,与天国无日不战,竟彷徨不知洪秀全之有无。然天王性烈,视庶务如无物,而素以君位为禁脔,其撰《幼学诗》,有生杀由天子,诸人不得违之语,睹东王日跋扈,口虽惟惟,心浸忌之。 东王自恃功高,威福渐著,尝有燕第牧马人遇东王同庚叔府前,失不起立,同庚叔怒,鞭之二百,送日纲,复送主刑名者卫国侯黄玉琨衙,求玉琨杖之,玉琨以既鞭二百,于法已足,婉言劝免之,同庚叔大怒,立推倒玉琨几案,诉于东王,东王命翼王执玉琨,玉琨愤懑辞职,日纲及朝内官领袖兴国侯陈承镕闻之,亦俱辞职以相抗,东王益怒,杖日纲一百,承镕二百,玉琨三百,革玉琨侯爵,降伍卒,玉琨投水自杀,遇救仅免,处牧马人五马分尸刑。然徐亦知诸人实无罪,未几复奏封玉琨参天侯。其所以慑人者,非惟权势,实倚天父下凡,生杀予夺,在乎一人之口,且烛人阴私,如在目前,故王侯以下皆股栗,所假借者,窥伺告密之辈而已。时曾水源因事革职,司东王府笔札,与东殿吏部一尚书李寿春坐衙口,有女官过而哂之曰:“东王若升天,尔们为官的都难了。”二人错愕不对,亦不禀,东王知而不悦,六月廿八日夜,托天父下凡,锁二人下狱,卅日,罪以逆天欺禾不禀,诛之。有参护黄仕珍,萧志胜者,失未速传国宗献金丹于东王,亦坐诛。东王威福如此,天王以下皆浸畏而远之,厌而恨之,惟北王善韬晦,每曰小弟肚肠嫩,求三兄教导,翼王诚悫敢言,不亲不疏,故二人独得信用。天王知诸官怨东王,常潜加抚慰,冀收众心以为用。 是岁春,清六品衔湖北即补府经历县丞张德坚主撰《贼情汇纂》成,献诸曾国藩。此书多采撷天国诏谕、文书、印书,采访逃人、获俘,于天国典章制度、人物事迹,剖分缕细,颇称翔实,然叙天王事迹,犹以为广西桂平县思旺墟人,复以为广东九头山朱九涛弟子,往来两粤贩易鸦片者也,后人不察,以讹传讹浸久,纵《清史稿》亦从焉。迨民国王重民、刘半农、程演生、简又文诸先生游泰西,发掘天国遗简,方得正本清源,距此已数十载矣。 六月初二日,清何桂珍再陷安徽英山县,赖李兆受众之力也。 初九日,清红单船吴全美等陷太平府,逼东梁山,诏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地官又副丞相刘承芳等御之。十五日,湖北云梦厅陷,次日,应城陷。 是月,清与天国大战于芜湖,凡数易手,天国名将罗大纲、刘承芳等悉战死,清军亦力竭引去,天京粮道,乃得畅通无阻。 |
浏览:124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