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清代,近代史及边缘文化文章目录 |
zjabh 《施琅大将军》观感
当初我一看名字就猜出这部电视剧是什么用意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历史正剧”,又是我喜欢的演员吴京安主演,看就看吧。可是看了一半,我就临阵脱逃,转到市台去看一部也有我喜欢的演员加盟的生活剧了,放到开战攻台时才转回来。最后一集放得太晚没法看,要是别的剧下次重播一定要补看,这次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应该说这部剧处理史实还是比较谨慎的,就像一篇为之辩解的文章说的那样,没有把郑氏政权完全说成是分裂主义,董太妃、监国(也就是郑克臧)、朱霖等人,甚至唐妃、延平王(也就是郑经)、三军统帅刘国轩都是反对“自立乾坤”的,剧中抨击谴责的只是冯锡范、洪旭等“一小撮”。也没有强调延平王是郑成功的儿子,容易把不熟悉历史的观众哄过去。但是该剧有三个大错误: 第一是编导的良苦用心只要一句“海贼”就全白费了。台湾人民对大陆的历史观、影视创作、对台政策等等了解并不多,你对电视剧作再多的解释,他们恐怕也很难理解。 起初我以为把冯锡范等人称为“海贼”,大概是冯的出身不好,这么处理也是有根据的。一查资料,都只说冯锡范是郑成功的部将,早期任侍卫职务,没提他是海盗出身什么的。后来我联想到康熙年间把郑氏政权称为“海寇”,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个逻辑真是混帐,冯锡范是“海贼”,郑克塽、郑经,甚至郑成功不都成了“海贼”吗?你还怎么“区别对待”呢? 第二是编导对施琅、康熙帝都拔得太高了。当初《康熙王朝》还只是拔高万岁爷,对施琅处理还是比较正常的,让人感到他只是皇帝手里的一枚棋子,现在可好了,不仅施琅大将军成了正气凛然的民族英雄,连带着他的长子施世马宗、姚云(闽浙总督姚启圣的女儿)都成了为维护国家统一而献身的烈士。据《台湾通史·刘国轩传》记载,当年施琅的长子施世泽倒确实留在台湾,与堂兄弟、亢宿总兵施明良合谋献土降清,被刘国轩捕杀。但歌颂施世马宗倒也罢了,怎么连姚云也成了怀有崇高理想的革命志士,冯锡范对她动用酷刑,甚至派人企图轮奸她,她仍旧坚贞不屈直至壮烈牺牲(怎么看都像江姐式的英雄)。在那个对女子只要求“节烈”的年代,没有特殊的原因,妇女能对朝廷忠诚到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为了衬托施琅高大形象的需要。 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考虑,从施琅终究是维护了台湾的统一考虑,我不赞成把他当作“汉奸”,但当成“民族英雄”而大书特书也是欠妥的(我也从未听说过谁授予施琅这种称号)。 第三是编导设计三角恋,乱赶时髦,使电视剧在艺术性上又陷于失败。我一看到那个海葵,就很不舒服,到后来经 原上草 朋友一提醒才明白是什么原因。我对时尚是一窍不通的,也知道现在“小燕子”早就过时了,张笑天赶时髦赶得也有点落伍了。 该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让我的分析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成功;第36集,刘国轩战败之后,郑氏群臣商议对策,冯锡范提议弃台攻取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为凭据。我心想:就近攻取吕宋(今菲律宾)岂不更方便?后来一读《台湾通史·建国纪》才知道当时冯锡范确有攻取吕宋的打算,因为那里华侨很多,又饱受西班牙殖民者的欺凌,容易获得支持。不知为什么电视剧抛弃了这一史实。 镝非 关于东宁政权的性质 总体来说,我比较赞成黄宗羲在郑氏投降后对台湾问题发表的意见: “史臣曰:郑氏不出台湾,徒经营自为立国之计,张司马作诗诮之,……曰“围师原将略,墨守亦夷风.”曰“寄语避秦岛上客,衣冠黄绮总堪疑!”曰“只恐幼安肥老,藜床皂帽亦徒然”……某以为不然.自缅甸蒙尘以後,中原之统绝矣,而郑氏以一旅存故国衣冠於海岛,称其正朔,在昔有之.周厉王失国,宣王未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上不系於厉王,下不系於宣王,後之君子,未尝谓周之绝统也.……独怪吾君之子,匿於其家,而不能奉之以申大义於天下。” 郑氏无论在宣传上还是实际政策的着眼点上,仍然是以“大明遗民”自居,以他日恢复汉家河山的基地自居的,所谓“我先王忘家为国,抗夷于方张之际,……因退屯东宁,生聚教诲者十一余年,庶机勾践之图,无堕先王之志。”(郑经的文告),至于说很多人说台湾被很多国家视为独立一国,或是东宁政权独立行使外交权,或是并没有准备马上反攻内地等等,这不过不得已的变通而已----郑氏统治下的台湾的实际政治运作情况和蒋氏的统治有部分相似,后来的蒋家父子也是独立开展外交,也一度被很多国家视为独立政权,也在后来放弃了短期内反攻大陆,却不能说他们就不再把自己当中国人了。 有一本那个时期的明朝遗民写的《水浒后传》,讲的是北宋亡后,水浒诸人聚于某个海外岛屿,以这一片海外乾坤,为北宋存一方忠义之土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明显地影射了台湾的东宁政权,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明代遗民眼里,东宁政权的确是明朝的海外遗土,是永历政权在台湾的延续,是华夏正朔的“海外乾坤”。 至于说台湾有没有人主张“自立乾坤”,那要看标准是什么了,但是个别文字上的理解出入,窃以为并不影响东宁政权的性质。 陶短房 历史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面团 最近中国大陆CCTV隆重推出一部叫做《施琅大将军》的电视剧,把历史上颇多争议、甚至被许多人讥为“汉奸”的施琅塑造成一个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甫一播出,便引起观众争议纷纷。 施琅是否汉奸自然大可商榷,其攻台留台,在客观上的确使台湾成为大清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应该肯定,但电视剧为了突出这一主题,把清政府和郑氏政权分别塑造成“维护国家统一”和“妄图分裂祖国”的两派,把施琅叛郑投清说成是“向往统一,反对分裂”的义举,就简直不知所云了。 稍稍懂得历史的人就知道,台湾原本被荷兰侵略者所霸占,正是郑氏的先辈郑成功率领水军苦战夺回,要说“维护国家统一”,郑成功似乎更够资格一些。清政府攻打台湾,并非懂得“祖国的领土一寸不能分裂”,而是因为台湾岛上有反对他们的势力,必欲除之而后快,所以他们才会在郑氏没占台湾之前,勾结台湾岛上的荷兰人进攻郑成功的根据地厦门,又在郑氏已降、台湾已定后,多次动过放弃台湾的念头,这些都是史有明载,历历在目的事实,从这些地方看,清朝又哪里有半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现代主权意识呢? 施琅投清是因为郑成功杀了他全家,作为现代人,自然不该像古人那样苛求他“从一而终”,但把这种纯属私人恩怨的投敌涂抹上“向往统一”的标签,就显得荒唐透顶了;还有,清郑谈判,档案具在,史实明明是郑氏要求“一国两制”而清廷不许,电视剧里却颠倒为清廷提议“一国两制”而郑氏“坚持分裂”不干,这样的勾当,除了“颠倒黑白”,还有别的更合适的词可以形容么? 为了某些时政的需要把历史按照自己心意随意涂抹打扮的所谓“影射史学”,文革中曾经泛滥一时,现在虽已被广大有识之士所唾弃不齿,但它的阴魂却时不时要冒出来考验一下大众的智商和神经。如今最流行的,便是不顾历史客观和古今差异,一味以“统一”划线,凡是支持统一的就一概歌颂,反之则统统打倒,于是秦桧、吴三桂要重新评价,而岳飞的英雄性却受到质疑。更好笑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利益团体也趁机凑热闹,比如福建南安,就曾郑重其事地召开 “开清重臣”洪承畴研讨会,并宣称“其行为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缓和民族矛盾,是有功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杰出历史人物,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洪承畴几百年来一直遭人唾骂,甚至到了母亲不肯见他、清朝正史也把他打入另册的地步,主要不是因为他的降清,而是因为他助纣为虐,残酷屠杀江南士子和人民,给民众带来惨痛的灾难,这些罪行不是一句“有利于统一”就可以掩盖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以支持统一与否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标准,洪承畴为“中央政权”清朝“维护国家统一“消灭“分裂势力”南明有功,那么在此之前,身为当年“中央政权”大明统帅,肩负“维护国家统一”、消灭“分裂势力”清国重任的洪承畴,却在战败后放弃了“国家统一的正确立场”,转而为“分裂势力”效命,又该如何评价呢? 历史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面团,为某些实际利益,任意涂抹阉割历史,往往会落入这样自相矛盾的窘境。 《施琅大将军》中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一个即将死在清兵刀下的台湾女孩说,与其在台湾过着骨肉分离的日子,不如死在贝勒爷的刀下。呜呼!照这个逻辑,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千千万万死在清兵屠刀下的江南百姓,岂不是都该含笑九泉,高呼皇恩浩荡了? 资料:历史上到底谁出卖了台湾 施琅是英雄还是汉奸----来自千龙网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首先说此人一生反复无常。他自己都承认是“十七岁作贼”,最初在明总兵郑芝龙部下任左冲锋。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进福州,施琅跟随郑芝龙投降清军,然后被拨归嘉定三屠的屠夫之一的李成栋麾下,从征广东,攻打南明两广政权,李成栋突然“反清复明”后,施琅也跟着李成栋“反清复明”,又投入郑成功部。鉴于他的历史,郑军中不少将领对他并不信任。施琅对此大为不满,对郑成功说自己心灰意懒,想去当和尚,借以探测对他的态度。 郑成功并不为所动,只叫他另行募兵,组建前锋镇。施琅见难以挽回,一气之下真的剃光了头发,不再参见郑成功。 不久后就发生了曾德事件。曾德原先是郑彩部下的将领,郑芝龙降清后,曾德不大得志,在郑成功军中受施琅节制。施琅被削去兵权后,曾德为求出头之日,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投入郑成功营中,充当亲随,即所谓“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施琅听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却悍然不顾,“促令杀之”。郑成功见施琅违令擅杀郑氏旧将,遂命逮捕施琅。施琅被捕后,在一些旧亲信部将的庇护下,竟然奇迹般地逃到大陆沦陷区,公开与满清接触。郑成功获悉后,怒不可遏,在七月间把施大宣、施显(施琅的父兄)处斩。施琅得知消息后,遂死心塌地投靠满清,一意同大明为敌。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郑成功率军攻克台湾,结束了荷兰统治者在台湾三十八年的统治,从此,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以金门、厦门为支点继续坚持着抗清斗争,166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筹快船一百六十艘,新募官兵三千人,日夜操练,准备进攻厦门。 这时,荷兰侵略者应清政府邀请,率领两千五百六十三名兵士,装备四百四十门大炮,驾驶十七艘巨舰,于七月底抵达福州港。荷兰从“择地长久贸易”出发,一则欲取台湾,二则以图通商,他们为了实现这一侵略目的,自愿力助清廷攻打金门、厦门二岛。然后进兵夺取台湾,要清廷将台湾岛以及该岛一切事务交给荷兰人。清军在荷兰船队的协助下,于十月向郑军发起大规模进攻。 十月十九日,荷兰夹板船领前,后面郑军投诚将领郑鸣骏、陈辉、杨富率领船队紧跟,提督马得功驾船守后。舟师出泉州港向金门进发。而漳州、海澄的水陆清军由总督李率泰、海澄公黄梧与水师提督施琅率领,进攻厦门。1664年7月7日,波特率领12艘船,第三次驶往中国。8月20日打败澎湖的郑成功军队,27日侵占台湾北部的鸡笼港。 让我们看看当时的荷兰侵略者的情况把,荷兰殖民者被郑成功驱逐出台湾后,念念不忘卷土重来,但由于力量孤单,又没有一个立足的基地,因此希望借助清廷的力量消灭郑氏,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清廷由于缺乏足以战胜郑氏的海军力量,需要借助荷兰人的大型夹板船。他们互相利用,签订军事协议,联合军事行动。 1662年6月,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派出由12艘夹板船,1284人组成的远征舰队,由海军提督巴尔塔沙·波特率领从巴达维亚出发。8月14日,荷兰舰队驶抵闽江口五虎门。各船上均竖有大纛旗,上书“支援大清国”。靖闽王耿继茂与闽督李率泰对与荷军合作不敢擅自主张,上报清廷。1663年2月2日清廷批示“彼红毛人来船出力剿贼,殊甚可嘉。可否助战,著该王、总督等核议具题。所带货物,著委员监督贸易。”1663年春,波特率舰队返回巴达维亚。 1663年7月1日,波特再次率领由16艘夹板船、2600人和价值1370荷盾的货物组成的舰队,从巴达维亚出发,8月29日抵达闽江口,受到清方热情款待。靖南王耿继茂和福建巡抚委托官员拨给房屋,以便荷兰人“卸存货物”,并邀请荷舰驶往泉州会齐。10月15日荷舰驶入泉州湾,耿继茂在泉州郊外帐篷中欢迎波特一行,清军出席的还有贲岱、金世德、马德功、郑鸣俊等。波特向耿继茂递交一封信,提出军事合作、自由贸易等11款,即通常所说的清荷联军协议的草本。耿继茂答应取下金门、厦门后,方可通市。 清荷联合出兵灭郑协议 第八条:克服金,厦两岛后,荷人必要时,得在二者之间,择其一或其他地域,以驻舰队,以防海贼攻击。 第九条:克服金,厦两岛后,联军应驰往台湾,攻取此岛后,清军应将该岛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与荷人,以供荷人居住。 所谓想分裂台湾的,不是郑家,倒是清廷,而且确实有所行动,荷兰人倒是想“收复”台湾,而且清朝倒是也也愿意配合,条件就是帮助消灭明郑,所以才有,1661、1663年,金,厦战争中的清荷联军的出现,如果一个真正想搞分裂,想独立的,看到这种优厚的条件会不欠吗,看过这个信函文献条约,就知道当年的“台独”是不存在的,倒是想卖台湾给荷兰人的史实倒是铁板钉钉的,如不信的话,可找八十年代拍摄的电视剧《郑成功》瞧上一瞧,那时候倒是真实的反映了清方与荷兰人勾结的史实。 |
浏览:126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