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一进入高三,我们两口子的心就提到嗓子眼。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我们还是希望儿子考上大学。
我们是70年代初结的婚,那时候国家提倡“一对夫妻两个孩,每个相隔四五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生养两个孩子,由于我俩棋逢对手,在教育事业上互不相让,跟前又没有老人助一臂之力,所以只要了一个孩子。 我们两口子是大学同班同学,希望儿子出人头地耀祖光宗的想法没有,可长江后浪推前浪,让孩子赶上或超过我们的念头是有的。 儿子还算争气,从小学念到高中一路领先,我们比较放心。忽一日,儿子放学归来对我们说,他评上了市级三好干部,高考时可以加 10分。 我们为儿子高兴。竞技场上,多得一分都不容易,拥有这额外的10分,就意味着加大了保险系数,怎不让人欣喜若狂呢?我拍着儿子的肩膀:再接再厉,拿下清华北大什么的。 儿子叫王喆,名字是辅仁大学毕业的岳母取的,我是一个吉,儿子是两个吉,不超过南开毕业的老爸,岂不白搭一个光辉的名字? 过了几天,儿子回来说,班主任老师希望他把那奖励的10分让给别人。我感到吃惊:“分数是奖给你的,又不是责任田,怎可转让呢?” 妻子也觉此法不妥,便刨根问底。儿子说,班上有一位女生,也是班干部,成绩中上等,考大学有希望没把握,她家比较困难,如果考不上……儿子不无忧虑:“我是班长,不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多考上一个不好吗?” 难得孩子有如此菩萨心肠,那10分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的价值无法估量。不过,我们为儿子捏一把汗:“万一你考试失常,差那么几分上不了录取线呢?儿子,三思呀!” 儿子满不在乎地说:“我不会那么倒霉,好心会有好报的,爸妈放心好了。” 我们以为儿子说说而已,怎会真的让分呢?班主任损有余补不足有些荒唐,我俩忙于教务,没有去找儿子的班主任,况且对中学的“内政”不便干涉,就这么含糊下去了。 我们夫妇俩反复合计,让儿子报考我们的母校南开大学。我亲自冒着暑热去天津,找到一位同窗,他负责河北片招生,当场拍了胸脯:“只要令郎的分数够,南开一定录取!” 天下事情难以预料,巧得让作家瞠目结舌,儿子总分离南开录取线刚好差10分。可是他得的10分早已让了出去……叫天不应,哭地不灵。这才感到儿子办了件蠢事,不无怨尤。 儿子依然那么豁达,何必非念你们南开呢?我看天津商学院制冷专业不错,将来好找工作,至于那10分的事,你们就别再提了。我心甘情愿让的,若她没有那10分,真就玄了…… 事情弄到了这步田地,只好听天由命了。找那班主任“理论”?找那女生“索赔”?既显得我们两个做教师的“小气”,又得罪人,由他去吧! 儿子却责怪自己“大意失荆州”,他语文一向拔尖,但因小作文跑题,标准化填空又改错了好几个,活活折损了20分,不然……好在能念大学,名牌非名牌不好计较了。 妻子感慨道:“看来你只有念二流大学的命,以后办事谨慎些,跟大人商量商量再拍板……”妻子旁敲侧击耿耿于怀的,还是儿子让分那件事。 儿子笑曰:“我是成人了,有些事情可以自己作主。二老的心情可以理解,往事不可追,我会成熟起来的,不在念什么大学,关键在自己怎么奋斗……”他潇洒得让我们无言以对。 如今儿子已毕业,在北京找到了饭碗,工作不错,与上下左右关系处得十分融洽。偶尔我们提起他当年让分的事,他哈哈大笑,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反让我们尴尬。 我常常追根溯源,儿子为什么会让分呢?突然省悟道:十几年前妻曾把讲师职称让给了别人,风格是不是也遗传呢? |
浏览:84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