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近代中国史纲第五章第二节

郭廷以(台湾)

  
  第二节 太平军的末路
  
  一、纪纲隳坏
  
  太平军的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社会政策与措施,无论反对者斥其如何怪诞诡谲,当清廷失去控驭、人心思变之秋,确能收一时煽惑胁制之效。而其初期上下一心,甘苦相共,领导人正当少壮之年,①朝气蓬勃,实尤足多。中期之后,一切全非,卒至败亡。外在的情势转变,固然有关,根本所在,为其自身的日趋腐化、恶化,丧失了淬砺奋扬之气。
  
  宗教对于太平天国的创建确有极大作用,然亦受了宗教之累。宗教为洪秀全罗致了不少狂热的信徒,不惜牺牲一切以从,亦因此激起卫护名教者的反抗,招来了势不并立的劲敌。他原是假宗教以愚人,没想到竟至作法自毙。在前期,有天父下凡之说,结果演成自相残杀;在后期,他仍强调诸事均有天父、天兄作主担当,太平一统,即将到来。但何以久久未能实现,屡屡丧师失地?不惟一般人不再盲从,甚而他
     ——————————
     ①金田起事时,洪秀全三十七岁,冯云山年与相若,杨秀清、萧朝贵、韦正均在二十岁上下,石达开约二十岁,秦日纲二十余,胡以晃三十余。
     --158--
  
  的高级将领的信心亦生动遥而他本人似乎反陷溺愈探,极力使自己神化,一心依赖神力,忽视现实,失去理智,无异自愚。李秀成曾反覆言之。一八六0年,再破江南大营之后,洪秀全“格外不由人奏,俱信天灵”,一味靠天,不肯信人。安庆行将不守之时,李劝他预防湘军来围天京,反大受责斥,说是“尔怕死!朕天生真命主,不用兵而定太平一统”,“残妖易灭,功勋易成”。但太平军之日暮途穷,则为显然的事实,自欺而不能欺人。有人说他精神错乱,亦可谓为执迷不悟。在如此领导下的军政,尚有何希望?经过天京的内讧,洪秀全偏信他的亲族宠幸,任其胡作乱为,上下离心。李秀成劝他“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依古制而惠四方,求主礼而恤下,轻世人粮税,仍重用翼王”,终不见听。洪仁玕虽有才识,但乏功勋,到天京不满半月,封为军师、干王,要人悉归其制,众望不孚。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曾说,自洪仁玕执政,“诸宿将多不服,贼势之衰,盖由于此”。一八六一年,洪仁玕以援安庆失败革职,朝政复归洪仁发、洪仁达。李秀成见政情日坏,“屡俱本奏,天王不从,越奏越怒”,甚至说:“政事不与你相干,王次兄勇王(即福王洪仁达)执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西王令者,合朝诛之。”幼西王为萧有和,天王之甥,是一个十几岁的黄口孺子。
  
  滥封爵职为太平天国的另一致命伤。早期除东、西、南、北、翼五及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外,无其他王号。天京内讧后,洪氏兄弟首先封王,其次为陈玉成、李秀成,至一八六一年前期,仍仅十人左右。此后愈封愈滥,多至二千七百余人,一因出于猜忌,采众建政策,以分削宿将实力,李秀成的大将陈坤书之封护王,即为一例。一欲借名号以收买臣属,但事姑息,不明赏罚。强有力者互不相下,“各守疆土,招兵固宠”,不顾根本,此为洪仁玕之批评。“党羽无定数,酋长无定谋,……伪王……不甚服伪天王、忠王之调度,各争雄长,苦乐不均,败不相救”,“此王所踞之地,常为彼王劫掠”,此为曾国藩的批评。李鸿章亦说:“增封多王,内乱猜忌,愈散漫不可制。”左宗棠说:“贼中伪王……彼此猜忌,势不相下。”李秀成认为亡国大误之一,即在滥封多王。至其他爵职,亦大量增加。一八五七至一八
     --159--
  
  五八年之间,新设义、安、福、燕、豫等爵号,“不及一年,举朝内外,皆义、皆安”。洪仁玕曾感慨地说,大家“动以升迁为荣,几若一岁九迁而犹缓,一月三迁而犹不足”,若“再隐忍姑息,我辈无生理”。主将初仅数人,其后至少数百。天将、朝将、佐将,更不可数举。一八六一年,有一位到过南京的英国人说,天京几全是公职人员,均为消费者,亦是破坏者。
  
  后期太平军纪律的恶劣,为无可否认之事。号称治军严明的李秀成,亦不能约束所部。一八六0年,江宁李圭被虏,年余后逃出,著有《思痛记》,记事尚能持平。据云:是年江苏丹阳被李秀成部占领后,“杀戮之残,蹂躏之酷,无日无之。……弱者存活,十不二三。……行此事者,大抵湘、鄂、皖、赣等籍人,或流氓地痞,裹附于贼,或战败而降贼者。其真正粤贼,则反觉慈祥恺悌,转不若是之残忍也”。
  
  “贼亦令禁止骚扰百姓及劫掠衣物等,……顾贼众奉行者少,而以清军之降附者尤为凶残贪暴。”又据江西高安县志,“癸丑(一八五三)贼至,所扰惟典铺大家为甚。乙卯(一八五五)再至,惟以仇视官绅,苛勒殷富以售其黠,淫掠焚杀犹未甚也。至辛酉(一八六一)逆酋李秀成至,而祸斯极矣,分扰各属,放手焚杀,恣意淫掠,各乡勇男妇死者不下数千人,所过成焦土”。
  
  浙江为太平天国晚期的主要辖区,兵戈连年不休。太平军到后,人民流离逃亡,田亩荒芜,耕种者不过十之二、三,粟、麦、油、盐,搜索一空。加之厘捐局卡林立,抽剥重重,以至商贾断绝,百货腾贵。曾国藩说,以往百姓不待胁迫,“甘心从逆,乐为贼用,……今则民闻贼至,痛憾锥心”。“粤匪初兴,粗有条理,……今则男妇逃避,烟火断绝,耕者无颗粒之收,相率弃业。贼行无民之境,犹鱼行无水之地;贼居不耕之乡,犹鸟居无土之山,实处必穷之道,岂有久理?”“昔年粤匪所至,筑垒如城,掘壕如川,坚深无匹,近亦日就草率。”外人亦言晚年太平军,缺乏战意,惟以烧杀破坏为事。
  
  李秀成、李世贤的直接统治区,情况最称良好,颇具条理,农民之田,以实种为准,五亩以下,免征租捐。缺乏资金的商人,可向官请领本钱,或发给货品,作定价格,售后还七成,留三成以供转运,或
     --160--
  
  定期还本,不取利息。苏州、杭州一带,市肆贸易如常。
  
  粮食始终是太平军的大问题,占有南京的第二年,已有匮乏之虞,晚期许多城池,因之不守。有权势的各王仍度其奢靡生活,大治府第庭园,竞尚豪华,李秀成亦不例外。南京下关的英国副领事福礼赐(R.J.Forrest)谓修建天京忠王府的工匠一千余人,壮丽仅次于天王府。王冠为金制,镶以珠宝。李鸿章谓苏州的忠王府由七百人修造,三年尚未竟工,已是琼楼玉宇,曲栏洞房,如神仙窟宅。花园三四所,戏台两三座,为李鸿章平生所未见之境。浙江嘉兴陈炳文的听王府,砖瓦木石皆取之乡镇,用费出自田捐。江苏金坛李世贤的侍王府,一座宫殿,可容千人。一位英国人说,南京无丝毫兴盛气象,绝不为人民设想,专恃劫掠为生,而又十分腐化,吸食鸦片及饮酒、赌博之风盛行。执掌朝政的蒙得恩,就是一个烟瘾极大的人。①
  
  二、全局瓦解
  
  一八五七年冀王石达开的出走,关系太平天国的命运极钜,不仅失去了一位有才能的军事政治领袖,兵力亦因之大为削弱,安庆附近的驻军随之而去的约六、七万人,江西省尤众。估计太平军的实力损大恐在一半左右。一八五九年,石达开自赣东经浙西、福建、赣南,西入湖南,拟进向四川,与湘军刘长佑、李续宜剧战于宝庆,遭受挫败,改而南趋广西。石部约二十万人,以长江流域之人及广东天地会为多,宝庆战败,军心涣散,纷纷脱离。进入广西之后,军食不给,前途茫茫,士气益为沮丧,或折而东走,或相继败亡,穷蹙已极。一八六一年,石率残部约一万余人,再入湖南,取道湘、鄂边地。翌年,进入四川东南境。四川地险民富,为清军主要饷源之一。一八五九年,蓝大顺、李永和起于川、滇之交,北扰岷江流域,直逼成都,据有产盐地区,声势颇大。石达开谋与联络。新任四川总督骆秉章率湘军先至,蓝、李屡为所败,李不久战死。一八六三年,石达开绕道滇边渡过长江上游,经宁远(西昌)北趋越南,为大渡河所阻,遭土司与清军夹击,陷于
     ——————————
     ①据英国人说,在一八五八年,南京吸食鸦片的,已占三分之一人口。
     --161--
  
  绝境,全军败没,石亦被俘。
  
  一八六二年南京城外会战。李秀成解围失败。翌年初,渡江西进,谋合陈玉成旧部与捻攻略皖北,期撼动湘军大本营所在的安庆,并打通巢湖一带粮源。以所部战志不扬,无功而返。时逢青黄不接,饿毙不少。六月,自浦口南渡,复遭湘军水陆截击,损折十万人,可谓惨败。南岸太平军所控制的仅余苏州、杭州、南京等城。
  
  一八六三年七月,李鸿章的淮军与常胜军分路进向苏州,戈登、程学启为主将,配有大炮轮船,法国人训练的洋枪队,亦参加作战。时白齐文以撤职怀恨,纠合旧部,投苏州太平军,仍不得意。九月,李秀成自天京回援苏州,与慕王谭绍光反攻失利,白齐文降于戈登。十一月,太平军内变,李秀成以事不可为,出城西去。十二月,纳王郜永宽等杀谭绍光以降。程学启入苏州,诛郜永宽等。戈登大怒,与李鸿章决裂,不受节制,因为事前他与郜永宽曾有谅解,更愤李鸿章破坏了今后他的瓦解敌人策略。李部继下无锡,进攻常州。太平军鉴于苏州杀降,坚守困斗。一八64年二月,戈登承英公使卜鲁斯之意,续行参战。卜鲁斯对他说,这全是为了英国的利益。五月,戈登助淮军占领常州,战事已近尾声,常胜军解散。四年以来,常胜军用饷千万元,有助于李鸿章的平定江南者颇大。浙江左宗棠部,自一八六三年四月起,围攻富阳,日久不下。九月,德克碑率常捷军自浙东来会,始行占领。复经六个月的苦战,翌年三月,杭州太平军弃城而走,左部及常捷军大肆抢掠。同月,李鸿章军克嘉兴,附近各城均降。
  
  一八六三年冬,南京外围附廓要地,几尽为曾国荃攻占。苏州失守后,李秀成知大势已去,南京无粮,兵力仅万余人,劝天王弃城他走,另求出路,确不失为上策。天王不从,说:“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酥圣旨下凡,作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于水,何惧曾妖乎?”命大家以“甘露”(百草)为食。城内盗贼蜂起,曾军“日月逼紧,内外惊慌,守营守城,无人可靠”,不少高级人员通敌,甚至涉及李秀成。及常州失陷,洪秀全一切绝望。一八64年五月三十日,令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真可谓至死不悟,亦可说
     --162--
  
  是尚在自欺欺人。两天后,服毒自尽,年五十二岁。他的儿子幼主(天贵福)继位。
  
  围城湘军近五万,自四月以来,百计环攻,伤亡达十分之一。淮军既下常州,清廷为早日拔取金陵,命李鸿章派炮队合攻。李知曾国藩欲使曾国荃独成大功,托词不行。曾国荃屡言所少不在兵而在饷。于是加紧开掘地道,七月十九日(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炸塌天京城垣,湘军突入城内,四处纵火,太平军声言,“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三日之内,“贼所焚者十之三,兵所焚者十之七,烟起数十道,屯结空中不散,如夹山绛紫色”。湘军“贪掠夺,颇乱伍。中军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甚至各棚厮役皆去,担货相属于道”。及尽得金银珍物,再放火灭迹。将领“人人足于财,十万以上货,殆百数”。“城破之后,精壮长毛除抵抗时被阵杀外,其余死者寥寥,……城上四面缒下老广匪不知若干。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均被虏),老者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方。”凡此均为曾国荃幕友赵烈文目睹所记,总计死者约二三十万人。
  
  李秀成护幼主冲出,中途相失,李被俘虏。曾国藩到后,命自书供词,写毕被杀,年四十岁,为太平天国留下一部有价值的史料。曾国藩谓幼主必死,实已逃至浙江。左宗棠方欲张敌势,江西巡抚沈葆桢为争饷事,与曾早有芥蒂,均语多镌讥。中外复纷传南京金银如海,清廷初冀于克城之后,作军饷赈济之用,曾则谓全无财物。各方议论不已,争指目曾国荃。曾国藩近年惟恐权位太尊,声望太隆,功高震主,畏讥畏谗,至是,告诫乃弟谓“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他决心将所部裁撤,曾国荃亦开去浙江巡抚本缺,“军气愤郁惨沮”。
  
  天京陷落之前,李秀成以江、浙无粮,洪秀全又不肯放弃天京,改命各军西入江西,得粮后再回援天京,就中以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两军为大。他们的口号是“与其饿死江南,不如战死江西”。八月,困守浙江湖州的太平军为李鸿章、左宗棠及常捷军击走,江、浙无太
     --163--
  
  平军踪迹。幼主与干王洪仁玕等,经皖、浙而西,期会同李世贤进向湖北,合扶王陈得才部。十一月,在赣东被擒。李世贤由赣而粤、而闽,十月占领漳州及闽南诸城。左宗棠、李鸿章派军前来,一八六五年五月,克复漳州,李世贤为汪海洋所杀。是后汪部出没闽、粤、赣边境,据有粤东嘉应,至一八六六年二月为左军消灭。①扶王陈得才及遵王赖文光于一八六二年自皖北经河南入陕西,寻复东还,以英王陈玉成败殁,李秀成命再西去,招兵回救天京。翌年,占陕西汉中。一八64年分路东下,合捻入湖北,知南京不守,徘徊于鄂、皖之间,为僧格林沁所败,陈得才自尽,赖文光与捻合流,别创一新局面。
  
  三、捻乱的扩大与平定
  
  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活动,限于长江下游,与两淮的捻关系甚为密切。陈玉成、李秀成的早期兵力,半数为捻。一八五八年,捻首李昭寿背叛,对李的打击殊重,张洛行等则始终与陈合作。捻的根据地原在淮河以北,是年进入河南、鲁西,虽志在虏掠,亦予太平军以声援。翌年,分道四出,东至鲁中,西至豫西、豫南,飘忽往来,乘虚蹈隙。一八六0年,西支大掠河南开封,纵横三十余州县;东支入山东,扰济宁、泰安,所经二十州县。复折返皖北,途中“夹拥资粮数百车,牲畜数万,歌呼而行”。一八六一年,捻尤为活跃,西路为配合陈玉成军的西征,二至五月,一支入河南南部,一支入河南东部、中部,经南阳、邓州,破湖北老河口,然后返回毫州。九至十一月,再度西来,一支攻开封、郑州、洛阳,一支攻湖北襄阳、樊城,东路入山东,屡败自京畿南来的僧格林沁,两逼济南。僧军“疲于奔命,刍粮不继,士马疲羸”,惟有守黄河,以固直隶。捻长驱而东,进至烟台,为英、法军击退。
     -------------
     ①一八六二年,台湾天地会戴潮春等举事,众至二十余万,规模颇与太平天国相近,越二年失败。一八六五年,余党再起,盛传李世贤部将入海,并有美船偷运太平军入台之说。
     --164--
  
  同年(一八六一),山东白莲教蜂起,鲁南以宋继鹏为首,稍后又有冀南的张锡珠。鲁中的刘德培,似亦属白莲教。
  
  一八六一至一八六三年,僧格林沁奔波于直隶、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皖北太平军失败后,捻势大衰。一八六三年,僧格林沁攻下雉河集,擒张洛行,继平苗沛霖。张洛行的余部由其侄梁王张宗禹及鲁王任化邦统率,流窜河南境内,后合遵王赖文光。赖文光工于谋略,张宗禹富有机智,任化邦最为善战,专采飘忽驰驱的运动战术。
  
  一八六一年以来,清廷恃黄、淮流域的主帅僧格林沁若长城,与长江流域的曾国藩俨然为两大柱石,但彼此并不十分融洽。僧部为英、法联军败后,拼集成军,战斗力大不如昔,且毫无纪律,所过杀掠如洗,民间极为仇视。一八64年九至十二月,与捻角逐的即为僧军,捻屡败僧于豫南、鄂东及鄂豫之间。翌年一月,又大败于豫西鲁山。三月,捻疾走鲁、苏之交,僧穷追不舍。五月十八日,全军在山东曹州覆没。捻本以行动敏捷胜,每战先以游骑四出,“侦官军至,避走若不及。或穷追尽夜,乃返旗猛战,以劲骑分两翼抄官军,马呶人灌[左改言],剽疾如风雨,官军往往陷围不得出”。至是尽得僧军的蒙古马匹,如虎得翼。
  
  僧格林沁败死,华北震动,京师戒严。诏命曾国藩督办直、鲁、豫三省军务,又命直隶总督刘长佑、天津通商大臣祟厚统洋枪队,扼守直隶南境,李鸿章亦自上海派军由海道增防天津。曾国藩以所部湘军多为南人,不宜于北,且半数解散,须添募黄、淮一带兵勇,增购战马,置备炮船,月余后始行北上。他的战略,第一改追击为堵剿,以静制动,分置四镇,于河南周家口、山东济宁、江苏徐州、安徽临淮关,各驻重兵,多储粮械,一处有急,三处往援,将捻包围在苏、豫、皖边区。第二为控制捻的根据地,于毫州、蒙城、宿州及有捻地区,修筑墟寨,清查户口,实行保甲连坐法,以拔除捻的来源,并绝其物资。四镇兵力约八万,三镇由淮军分任,接近南方的临淮关归湘军负责,原因是淮军多为北人,习惯适宜。
  
  捻于歼灭僧格林沁军后,折回淮北,补充休息。为突破湘军、淮军的大包围,穿越河南,进入湖北,逼近武汉。一八六六年春,复入
     --165--
     图四:捻、天地会、苗及回之扰乱地区
     --166--
  
  山东。曾国藩以四镇围堵无效,改采堤墙防河办法,北自开封附近的八仙镇,南至周家口,守贾鲁河,朱仙镇至开封挖河筑墙以守,周家口至安徽槐店以迄正阳关,守沙河,此为西线。自正阳关东至临河关,守淮河,此为南线。东线守运河,北线为黄河,将捻逼于山多田多的豫南、鄂北,以制其马队。是年秋,捻突破开封、朱仙镇间的堤墙,东走山东,曾的防河战略又告失败。他亦知河防实难周密,惟以官军马队远不及捻,专恃步队追击,断不能制,不得不出此下策。捻虽突破河防西线,但为东线运河所阻,返回豫东。
  
  三年以来,捻屡战屡捷,赖文光终感独力难支,孤立难久,命张宗禹西进陕、甘,联合回众,以为犄角,自与任化邦留于中原,因有西捻、东捻之称。曾国藩以督师年余无效,复为言官所劾,奏请开缺。诏以李鸿章代为钦差大臣。赖文光率领东捻,再入湖北。一八六七年一至三月,屡败淮军、湘军于鄂北、鄂东。曾国藩时代,对于淮军的指挥已感困难,李鸿章继任,湘、淮军意见愈深。六月,东捻于八日之间,自湖北疾入山东,破运河堤墙,走胶东。李改守胶莱河,东捻返扑不利,精锐大丧。次年一月,赖文光被俘,东捻平。
  
  西捻张宗禹,入陕西后,大破清军于西安附近。因受湘军刘松山及新任陕甘总督左宗棠部的压迫,北走陕北。联合回众不成,东渡黄河,入山西、直隶,谋援东捻。一八六八年二月,逼近保定,北京为之震撼。捻“以走自活”,亦以走疲官兵。官兵十余万人,不能遏其窜越,各将领彼此观望,纵勇扰民,“民仇兵甚于仇贼”。而且号令不一,直隶各军统于左宗棠,左之外尚有两位钦差大臣,山东各军统于李鸿章,李之外尚有两位巡抚,李、左之间复不协和。捻一度进至天津城外,寻南走山东,屡次扑攻运河。七月,连日大雨,直、鲁之交,成为泽国,捻骑不能奔驰,为淮军围困于鲁西北境。张宗禹投河而死,西捻平。
  
  自一八64至一八六八年,捻驰骋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陕西、山西、直隶八省,倾湘、淮军及数省兵勇之力,始予荡平,虽由捻之善战,实以官兵暮气太重。淮军为剿捻主力,骄逸亦为各军之冠,所恃者实为西洋枪炮。捻乱平,太平军方算全部消灭,自广西
     --167--
  
  举事以来,首尾十九年。
  
 浏览:171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5/3 17:09:4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6650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5833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480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3902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3888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3653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3586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333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2824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183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7 17:43:3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