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37号馆文选__本馆其他太平天国相关文章总目和链接 | 
| 
						  第7集
 洪秀全找到罗孝全,请他为自己施洗,罗孝全却对他自称上帝次子的言论大为摇头,二人发生争执,不欢而散。 王作新等地主软硬兼施,让乡民为甘王捐钱立“金身”,却暗中截留捐资,企图用镀金的泥像蒙混过关。甘王诞当天,洪秀全冯云山带领信徒当众将其揭穿,号召民众不要再迷信甘王,被人骗取血汗。王作新等人深感洪冯的势力已经威胁其地位,一面买通官府,一面筹办团练,准备与洪冯为敌。 萧朝贵(刘青云饰)因为武艺高强,成为王家团练的一名头目。(???!!!)----好像开始走戏说路线了。 第8集 洪秀全,冯云山,惠贞等人为了救人而与团练冲突,危急之时洪宣娇突然赶到,和萧朝贵打了起来,萧朝贵有意将洪宣娇放走。 冯云山从冲突中得到教训,向洪秀全提议除了鼓励民众信奉上帝外,还应成立正式的组织,以团结民众,抗击敌人。(冯云山曰:团结就是力量。)他们决定把这个组织叫作“拜上帝会”。(情节与史实相去甚远,但冯云山在拜上帝会建立和发展中的实际主导地位倒一直很明确。很显然,洪秀全的思想侧重于宗教方面,而冯云山从现实的角度思考得更多更深) 洪宣娇对哥哥的转变大感惊讶,决意与之共进退。她外出时偶遇到萧朝贵,责之曰:“对我们一点也不了解就说我们是魔教是非不分,王作新鱼肉乡民还帮他做事是为虎作伥”,并劝其及早回头。 王作新再度行贿县令,欲请其出面对付拜上帝会却遭拒绝,原来县令正为矿工的事心烦。 由于察觉到矿坑随时面临倒塌危险,矿工们拒绝进入坑内工作,并派出代表与官府谈判,这个代表,不用问,就是杨秀清同志。(黄日华饰)拜上帝会的核心领导人至此已经登场四位了。(不过看来这位编剧是没弄明白烧炭工是干什么的,以为烧炭佬就是矿工,误会,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县衙一面将杨秀清拖住,一面强迫矿工出工,结果果然发生倒塌。杨秀清闻讯赶到,义愤填膺,被官兵锁拿,他一面对叮嘱大家冷静,一面表示:“就算你们不带我去见知县,我也会去找他。” 按照杨秀清临走前的安排,矿工和村民向官府抗议,要求释放杨秀清(基本上,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共产党领导工人和资本家斗争的方式),县衙唯恐事态扩大不好收拾,找来地主乡绅帮忙。最后达成协议:由乡绅捐钱给每死者发放抚恤,由官府出面对付拜上帝会。 第9集 按照协议,由团练和官兵共同利用拜上帝会为死难矿工做祷告的机会将其一网打尽,萧朝贵随团练前进途中找借口脱队,赶去送信,却迟了一步,反被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拜上帝会。杨秀清命手下兄弟掩护洪秀全等先走,自己留下断后,他引官兵进入坑道,然而引发坍塌,将追入者活埋。 拜上帝会众人抓到萧朝贵欲杀,洪宣娇愿以性命为其担保,于是萧朝贵被释放。萧朝贵将被捕矿工和教众救出,从此加入拜上帝会。 冯云山劝杨秀清加入拜上帝会,杨秀清起初表示不相信靠几句道理便可改变世道。冯云山提醒他,光想着造反是没有意义。他问杨秀清:“没有百姓的支持,空谈救国,有没有人跟你造反?你凭什么反清,凭什么跟清狗做对?”冯云山的话打动了杨秀清,他也觉察到拜上帝会在民众中的巨大号召力,思考之后,终于决定带领矿工们加入拜上帝会。 呵呵,这一集仍然是戏说,只有冯云山劝杨秀清这几句话是有点谱的。 第10集 惠贞得到罗大纲等人的消息,与之重逢。在洪秀全的请求下,罗大纲同意惠贞留在拜上帝会。就在惠贞与洪秀全共结连理之际,官兵与团练赶来捉拿“反贼”,厮杀之间,趁机将冯云山抓走。王作新以重金贿赂县令,将冯云山带到家中,却被熟悉王家环境的萧朝贵带人劫走。 杨秀清显然已经对洪宣娇“别有用心”了。 第11,12集 洪秀全等人到惠贞表姐夫韦昌辉家(第五位也登场啦!现在只差一位还没露面啦!)暂住,韦昌辉本想出卖拜上帝会众人,却有人抢先告密,以致被捕。韦昌辉本欲花钱摆平,拜上帝会却将其救走,遂逼上梁山。洪秀全等皆不知就理,唯杨秀清有所察觉,却不揭穿,只是对韦巧言暗示。 把韦昌辉写成彻头彻尾的大野心家和彻头彻尾的小丑,哪一个更委屈他呢? 第13集 在杨秀清的建议下,洪秀全一行决定离开广东,前往广西发展????????!!!!!!!!!),途中惠贞不幸被清军总兵赵崇年所害。拜上帝会会众戴孝为惠贞报仇(张笑天《太平天国》里的戴孝作战莫不是从这儿抄的?)两广总督耆英得知后决定密不上报,只令广西巡抚郑祖琛剿灭拜上帝会,以备来日推卸责任。 拜上帝转移到广西后,势力迅速扩充。 一天,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结伴外出,洪秀全被街旁的一副对联所吸引,忙叫冯云山来看。 冯云山读道: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真是姗姗来迟啊!) 念罢连赞:“好!好句!” 一旁的店家得意地炫耀:“当然是好句啦!这是石公子为我写的呀!” “石公子?”洪秀全愣了一下。 看来还是杨秀清见多识广,问道:“是不是石达开?” 洪秀全神往道:“这位石公子的文才真好,如果能够认识他,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洪冯杨三人到石达开住处寻访,正碰见两村纷争找石达开评理。但见石达开三言两语便将争端化解,劝其“守望相助”。众人满意散去,洪秀全急忙上前自我介绍,声言慕名而来。 石达开将三人请到家中,洪秀全对方才所见对联称道不已,石达开不动声色,笑言不过游戏文章。 洪秀全道:“以在下看来,这副对联并不是游戏文章那么简单。“ 冯云山试探:“石公子的上联说,“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好像是杀鞑子的含义?” 洪秀全接道:“下联说,“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我看有伺机造反的弦外之音啊!“ 石达开:“哈哈哈!杀鞑子,造反,只是在座几位几位英雄的壮志。在下一介村夫,只知道贪图隐居苟安罢了。” 冯云山胸有成竹地道:“石公子这么说太谦虚了。刚才两村为了食水争执不下,全赖石公子你仗义出来主持公道,由此可见石公子并不是那些贪图隐居苟安的村夫。” 洪秀全:“不错,村中小事,石公子也肯主持公道,何况是一国之事?石公子更会不甘于后人的。” 石达开:“一国之事,是何所指?” 洪秀全:“石公子是聪明人,何须在下多费唇舌呢?如今妖朝无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难道石公子真是无动于衷吗?” 冯云山:“石公子有济世之材,而不用来济世救民,独自隐居荒村,那真是太可惜了。” 洪秀全:“石公子,不嫌冒昧,在下想请石公子加入我们拜上帝会,上则替天行道,下则救国救民。不知道石公子意下如何?” 石达开似乎有所心动,却未当即答应,只是同意考虑。临别之际,洪秀全以《劝世良言》相赠,告知拜上帝会教义尽在其中。 (对联的传说,石达开为人排难解纷的行止,“访石相公”之事,都非凭空杜撰----自萧朝贵杨秀清登场以后,剧情就纯粹戏说起来,现在终于又回到历史的轨道上啦!) 对于洪秀全如此看重石达开,杨秀清和秦日纲深觉诧异与不满。 另一方面,洪秀全听冯云山说起又有大批会众加入,欣喜之余惘然若失:“可惜我们少了一个像石达开这样的人材。”冯云山知其心意,鼓励他效法刘备三顾茅庐,再试一次。 洪秀全再来之时,刚好遇见一位村民被指责偷牛,眼看要遭群殴,连忙上前阻止,并出言为其分断。 第14集 洪秀全并没注意到,石达开一直站在人群中,微笑地听他讲理。直到他把道理说完,这才出面表示支持。村民们对石达开的话信之不疑,被冤枉的村民感激地向他道谢,石达开摆手说道:“你要谢的应该是这位公子。”(指洪秀全) 洪秀全再度问起石达开对加入拜上帝会的意见,石达开笑道:“刚才洪兄跟村民说,天下本一家,凡间皆兄弟,跟在下真是同一条心。” 洪秀全喜道:“石公子,你肯加入我们拜上帝会?” 石达开笑而不答,却举起手来。洪秀全这才留意到,他手中所拿原来正是自己几天之前赠送的《劝世良言》。(这是不是表示石达开其实已经有决定了呢?) 众人庆祝石达开的入会,洪秀全对石达开道:“散乱不成军,不可以起义。达开,你在这方面很有研究,以后全靠你了。” 石达开答道:“不敢当,单凭我一个人的力量也是独木难支的,举事要靠大家群策群力才行。” 洪秀全:“不错,我们众志成城,又得到天父的保佑,很快就可以起义消灭妖朝,拯救天下苍生啦!哈哈。。。。。。!” 拜上帝会会众操练时发生兵器折断的现象,石达开认为是兵器太过粗劣,必须另行铸造。他又提醒洪秀全,“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开始储备粮草。在石达开建议下,拜上帝会发动农民抗租,农民将收成的一半自留,另一半交给拜上帝会。(拜上帝会在起义前应该不会这么明目张胆,但这一招儿确实是起义以后常用的争取民心和充实粮草的办法,特别是永安时期,主持后方事务的石达开就是用这种办法发动农民抢割秋稻的,由于政策得力,不但保证了永安太平军的粮食供应,也使永安的团练始终组织不起来) 新铸造的兵器仍然不堪重击,原因出在铸造技术上。石达开提出有一位极出色的铸剑师名叫赖忠,只可惜隐姓埋名,难以寻找。正在这时,刚从外面回来的洪宣娇说道,她知道赖忠的住址。原来,洪宣娇和赖忠的女儿赖淑娟不打不相识,已经见过赖忠。 众人前往寻找,却不见父女二人踪影。打探之下,才知道赖氏父女被兴办团练的龙启瑞找去铸造兵器,目前正被软禁,于是决定营救赖氏父女。 洪宣娇:“事不宜迟,我马上去召集人马。” 石达开:“不用了!我有个办法可以不费一兵一卒。” 第二天,石达开和洪宣娇拜访龙启瑞。 龙启瑞:“石公子有何指教啊?” 石达开:“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在下今天来,是想向龙老爷要一个人。” 龙:要人?要什么人啊? 石:铸剑师傅赖忠。 龙:。。。。。。(不解) 石:事情是这样的,半个月前,他收了我一百两银子,答应替我铸造一把宝剑,谁知道现在货不对办。(抽出剑来) 龙:这是普通剑嘛, 石:不错,所以我要找他理论。谁知道他们躲起来,还躲在龙老爷的家里。因此我想请龙老爷主持公道,请他们出来,我要跟他算帐。 龙:(犹豫)他现在有病在身,我看不方便吧。 洪宣娇:岂有此理,他一定是装蒜!他在哪里?我要把他抓出来! 石:龙老爷,请恕在下这位朋友无理,因为她也被赖忠骗了一百两。 龙:这很简单,在下替他们把二百两还给二位不就行了? 石:这可不行,因为这件事跟龙老爷你毫无关系, 洪:(拔剑挥舞)不错,钱我是不要,我只想要剑。龙老爷不用你费心啦,让我放火烧屋子,看他出不出来。 龙启瑞无奈,只好派人将赖忠父女找出来。 石达开一见二人,立即上前揪住赖忠:“赖忠,过来!我要跟你算帐。”洪宣娇也上前:“跟我们走!着笔帐一定要跟你算清楚!” 石达开和洪宣娇拉着二人就往外走,石达开边走边道:“龙老爷,打扰了!----走!” 赖忠被救之后加入了拜上帝会,并将祖传宝剑送给洪秀全----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斩妖剑啦! 龙启瑞从来广西探查情况的曾国荃(欧阳震华饰)处得知事情经过,气急败坏:“哼,想不到石达开甘心做贼,勾结洪秀全来对付我们。” 一旁有乡绅大惑不解:“他这样做,不知道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说开头是全剧第一个高潮,那石达开的出场看来是第二个高潮了----他在登场后的一集半里出场频率极高,几乎抢走所有人的风头,难怪杨秀清会闷闷不乐了:) 更重要的是,剧情在这一集半中摆脱了前面几集过份荒谬的戏说,使人看来心情舒畅很多,尤其是“访石相公”一节,虽然没有《天国恨》中那么跌宕精彩,但有胜于无,总比张笑天《太平天国》里石达开凭空跳出来强得多。黎汉持饰演的石达开,造型一般,年龄大约三十几岁,和历史上当时只有十六岁的石达开当然有很大差距,不过比起陈家林剧中那个足有五十几岁的披头散发的石达开来,实在已经年轻得多液顺眼得多了。只是石达开和洪宣娇那场戏细想不免牵强----以石达开一向“仗义疏财”的名声,会为和一个铁匠为难,杀到人家家里去吗?龙启瑞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立时便会察觉异样了。 至于这位赖淑娟,不用问,一定是太平天国未来的王后啦。 第15集 龙启瑞见郑祖琛对剿灭拜上帝会一事敷衍了事,便派人伪装拜上帝会会众夺权郑暗运的鸦片,调拨郑祖琛调兵。拜上帝会杀郑祖琛龙启瑞,在金田团营。 曾国荃见到曾国藩左宗棠,以所见所闻相告。他认为拜上帝会的会众不是一时受迷惑,而是甘心拥戴洪秀全。 清廷任命林则徐为两广总督,令其主持剿灭拜上帝会。金田方面颁布十款天条,会众开始蓄发,又得到罗大纲的加盟。罗大纲对石达开慕名已久,见他加入拜上帝会大慰,连叹反清大业“如虎添翼”。 众人在如何应对林则徐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杨秀清主张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罗大纲却建议设法争取林则徐共同反清,并得到冯云山和石达开的支持。洪秀全则犹豫不决。 钦差驻地,林则徐犹为鸦片泛滥,丧权辱国而忧心,忽然有人闯入行刺。原来是杨秀清带领亲信准备先斩后奏。危急之时,对杨秀清意图已经有所察觉的冯云山和石达开带人赶到阻止。混乱中杨秀清和秦日纲追杀林则徐离开人群,正要举刀砍下,被石达开挡住,杨秀清大怒,连连进攻,石达开忍无可忍,夺下他的兵刃(空手过白刃?),问:“你是不是连我也想杀?” 林则徐被带到拜上帝会营中,众人欲劝其倒戈,双方的争执简直就是当年洪秀全和罗大纲辩论的翻版。最后林则徐说:“各位,老夫听你们的言谈,知道你们也是热血之士,为什么你们不可以破除偏见,循正途而为呢?”洪秀全问:“何谓正途呢?”林则徐答:“考取功名,谋一官半职,名正言顺,为民请命,为国效力。如果你们肯弃暗投明,老夫可以奏请朝廷,恕你们无罪。” 洪秀全被触到痛处,大怒:“混帐!你颠倒黑白,是非不分。如果不是官场黑暗,扼杀人才,我相信有很多有志之士献身为国。一切的祸殃,全是清妖一手造成!” 罗大纲见杨秀清念念不忘置林则徐于死地,遂暗将林则徐放走。清营方面则自始至终对林则徐失踪一事密而不宣。(虽然还是典型的戏说,不过勉强可以自圆其说) 洪秀全在冯云山劝说也觉察到自己的失态,决定不再追究,杨秀清却假“天父下凡”指责洪秀全纵容妖魔。 第16-25集 这10集几乎都是戏说,实在只有用快倒才看得下去,好在VCD有字幕,倒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对白。一言以弊之就是杨秀清一直居心叵测,想出种种手段来弄权和夺权,拜上帝会立太平天国,分授五军主将,入永安后又封诸王,洪秀全与赖淑娟成亲于前,洪宣娇和萧朝贵经冯云山撮合成亲于后,然后永安突围。太平军又攻下桂林(??????!!!!!!),而后石达开和冯云山分别出城招募义军,杨秀清设计令冯云山落入陷井,被江忠源所杀。最后众人从桂林突围,萧朝贵又重伤而死。杨秀清变成一个目光短浅,手段卑劣,见识浅薄,只知弄权的野心家,秦日纲韦昌辉成为他的哼哈二将;萧朝贵终日一副忠厚相;剩下的谋国者似乎只有冯云山石达开和洪宣娇了。但冯云山自从石达开出场后一集比一集说话少,洪宣娇又爱意气用事,只有石达开还能出些象样的主意,但“一花独放不是春”,而且如此显山露水,俨然以吴用自居,也实在不像翼王。值得一提的只有个别几个情节: 第18集 杨秀清在萧朝贵面前指洪秀全偏倚冯云山和石达开,为萧朝贵抱不平。 左宗棠和曾国荃在民间行走时为满人所欺,曾国荃愤愤不平,左宗棠对他说,眼下正是时机,如果能平灭太平天国,便可令满人刮目相看。就在这时,曾国藩被授以操办团练之任。 在石达开的建议下,太平军趁夜秘密撤出金田,兵分两路,一路伏击追兵,一路直捣永安。 永安攻破后,杨秀清率先入城,分派粮食,收编降卒,安顿百姓,广得人心。冯云山对洪秀全过份姑息杨秀清感到不安,石达开却认为洪秀全心中有数,只是不肯明说而已。 这一天石达开见洪秀全时,他刚写成《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谈话中,洪秀全感叹想收天下人心非一日之功,石达开提醒他,别忘了三尺斩妖剑外,还有三寸不烂之舌。洪秀全恍然,知道石达开是暗示他应在永安对百姓“讲道理”,使民众了解太平天国的教义和起义宗旨。 第21集 这集开始,主题曲换了,仍然是罗文所唱。 但求是我舍身拯救天国梦 不要知已失去你的是情重 热泪满腔 愿望告终 以身殉国炮火中 多少作弄 多少冲动 路纵不通 亦要一碰 热血的心冲击似泉涌 心中创伤 化为力量 尽扫奸党 步向康庄 再建起天家国邦 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决定攻打桂林,赖忠父女乔装潜入桂林了解情况。(晕死,这是港台历史剧最过份的特点之一。太平天国人都死绝了,居然需要王后和国丈亲自出马当奸细?),二人被认出,受追杀之际被一人所救。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秀成----一个火药专家(。。。。。。)李秀成帮赖氏父女送信到太平军中,在他的提议下,太平军使用穴地爆破攻陷桂林城(。。。。。。。。。。。。)。杨秀清本来一直排斥李秀成,这时却一反常态,主动为李秀成请功,并使其归于自己麾下。 第25集 石达开听到桂林被围的消息后赶回城来,得知冯云山的死讯。夜晚,洪秀全,石达开,萧朝贵聚于月下。 石达开翘首望着天上的明月,慨叹:“英才陨落,连天上的明月都黯淡无光。” 洪秀全道:“云山虽然离开了我,但是能够回到天堂,我们也都该为他高兴。” 石达开黯然:“当时我们一起北上,联络所有的反清义士,他还说回来之后一起庆祝,没想到我这次回来他已经。。。。。。” 萧朝贵说:“南王一直以来都是以弘扬天道救国救民为己任,现在他为天道而亡,不愧是一条好汉。” 石达开若有所感:“不错,只要能够斩妖除魔,死又何足惜呢。”  | 
| 浏览:5310 | 
  |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