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珠江河面第三个沙洲岛--二沙岛上,环境幽雅,风光明媚。这个小岛原名叫"颐养园",是民国时期商贾仕绅、社会名流怡情养神的疗养场所。1954年底,国家体委拨款100多万元在这里兴建全国第一个体育训练基地--广州二沙岛体育俱乐部。岛内新建的体育室、游泳池、运动场、医疗所、餐厅、宿舍和过去留下的洋楼、别墅,栉次鳞比,错落有致,掩映在秀木繁荫之中。这块美丽而安详的绿洲,正是共和国50年代第一流的体育岛,在规模和设施上,它堪与世界著名的匈牙利布达佩斯体育岛相媲美。
容国团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来到了这个蓬莱仙境般的岛屿。他很久以前就梦想在这个优美的地方学习、生活,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他抑郁寡欢的脸上开始露出了愉快的笑容。当他踏入广州体育学院所在地时,受到了广东省体委领导和运动员们的热情欢迎。这个长期漂泊,心灵受过创伤的游子,回到了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心情格外不平静。 当时,广东省体委主任陈远高考虑到容国团的身体健康状况,专门安排他住在二沙岛西端的一号楼。这幢西洋式别墅,是民国初年,广东省警察厅厅长魏邦平(后有较短时间当省长)兴建的。20年代初,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时,曾携同家眷住这楼房,蒋经国和蒋纬国在这里度过一段幼年时代的生活。陈远高主任为容国团安置之后,又关心地问:"容先生,你生活上还有什么要求吗?" 容国团见省体委给他安排这么好的环境休养,感激不已,坦诚地说:"我没有什么要求啦,组织上这样关心我,信任我,我今后一定好好干,为国家多做贡献。" 前广东省体委党支部书记卢动回忆道:"容国团回来没有要求国家给予什么,不想有什么特殊待遇,他回来是带着一个为国家争光而拼搏的思想。"当时省体委每月给容国团86.50元生活费用,这与当时的队员工资相比较,算是最高的了。同时,省体委还给容国团几十元的营养津贴补助,并配备一名厨师专门为他做膳。容国团每天都能吃上炖鸡、炖生鱼汤和猪肝瘦肉汤及牛奶加蛋等高蛋白质的东西。有时陈远高主任还亲自下厨,为容国团烹饪几味好吃的小菜;深夜了,陈远高主任悄悄到容国团的宿舍,给他扇蚊子。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特殊的照顾,使容国团深受感动,容国团握着陈远高主任的手,不能自已,很久说不出活来,在容国团深透的眼神中可找到真挚的谢意。 二沙岛到处绿树成荫,红棉翠竹,夹岸垂杨,绿绿葱葱,的确是一个颐养天年的"静洒寿"。然而,不甘寂寞的容国团却没有寄情于山水的闲情逸致,他想着的是进行训练,打好基础。广州乒乓球队教练冯国浩根据容国团的身体素质,给他制定一个训练计划,做到医疗、营养、训练相结合。容国团当时没有像健康运动员那样进行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和加大运动量的"三从一大"的训练,而是每天早晨慢跑三四百米,做一些举哑铃、俯卧撑和柔软体操等运动,别人练球三个小时,他只练半个小时。 由于精神上愉快和得到理想的治疗,以及有计划的身体锻炼,半年之后,容国团身体很快康复。体质增强了,变得壮实潇洒,丰盈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刚从香港回来时,他1.73米的身高,体重才52公斤,面黄肌瘦,光着膀子时连胸肋骨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只打上半个小时球就感到体力不支,连跑100米都气喘如牛,腿软乏力。而现在他体重增加了4公斤,可以跟所有优秀乒乓球选手一样,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量很大的训练了。容国团为了能使自己适应未来的鏖战,打败世界强手,又开始刻苦练习三五千米的跑步、轻量级的举重、跳绳和游泳。最后他竟能以坚强的毅力顺利地跑过1万米。 一天,容勉之夫妇从香港回广州探望儿子,广东省体委领导廖书记和陈主任特地在大同酒家设宴招待。文淑莲见到儿子身体健壮,面色红润,笑得合不拢嘴,她轻轻抚摸容国团的脸儿,左瞧右顾,心里都乐开了花,不停地喃喃自语:"共产党真好!"旁应的容勉之对老伴说:"亚团回来多好,国家这样关心他,栽培他,他身体好了,精神面貌都不同了。"文淑莲不住点头微笑,接着打开一个包裹,拿出叠得整整齐齐的草绿色运动衣递给儿子,语重心长地说:"亚团,你要好好用心打球啊,爸妈过几个月就回广州定居了,到时咱们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妈,你真想通了。" "是你爸动员我回来的,我过去思想太保守了,安土重迁嘛。" "哈哈……"父子俩忍俊不禁地笑了。两位领导也为他们的即将重聚而感到高兴。 容国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广州体育学院乒乓球运动系。在这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从洋房迁进学校宿舍那天,同学们热情地迎接了这个新伙伴。他和李仁苏、邱文宽三个同学同屋,这个宿舍有四张床--三张弹簧床和一张木板床,他来时三个同学已分别睡了三张弹簧床,但他们为了照顾容国团的身体,都争着把弹簧床让给他。李仁苏、梁志滔、蔡铭枢几个尖子球员,主动给容国团做陪练。这种同志间的友爱之情、奉献精神,给容国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祖国人民对他深切关怀,随时随地帮他进步,与他在香港时受尽白眼和排挤,几乎埋没了这块未琢镁玉的情况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知识是升天的羽翼。"当容国团重新踏入校门,多么渴求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啊。容国团深感运动员如果没有理论知识,没有进攻策略和没有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取得上佳的成就的。他开始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并对《孙子兵法》、《三国志演义》等古今中外的军事名著进行研究,学会了在比赛中采用真、假、虚、实伺机而用的战术。他的爱好很广泛,喜欢音乐、下棋、书法、作诗、跳舞、看歌剧和电影,以此陶冶性情,丰富自己的生活。 容国团常常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之中。那时,父亲将香港的木屋卖掉了,给他买来一部留声机。一些年轻的运动员见他一个人如痴如醉地听音乐,脚跟伴随婉转动人的旋律不停踩着拍子时,曾感到好奇。容国团就详细地向他们讲述作品的内涵,谈贝多芬《英雄》的壮丽,《命运)的激愤,《田园》的辽阔,一些年轻运动员逐渐也跟随他一起对音乐着了迷。每逢星期天晚上,容国团常常独自一人来到广州"万花鸟乐园"等音乐茶厅欣赏外国的古典名曲,一边听一边哼几句。他又颇欣赏《天鹅湖》芭蕾舞和《茶花女》歌剧,看《复活》、《魂断蓝桥》等优秀电影。他的书法喜宗柳公权,字迹刚劲秀逸,如流水行云。他喜欢写打油诗自娱……生活绚丽多彩。他个人的情趣和爱好,不仅能松弛比赛的紧张,而且能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这为容国团后来成为文武兼备、博学多识的优秀运动员打下了基础,为他铺设一条通向世界冠军的道路,帮助他胜任运动员这一充满挑战的职业。 |
浏览:97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