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文革纪念园__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赛场英魂文革纪念园

容国团生平纪实·鸳鸯蝴蝶梦

何志毅/梁潜

  容国团离开东买之后,每天来到工联康乐馆和港九渔业工会当乒乓球业余教练,借此寻找新的机会。
    
    一天晚上,容国团从康乐馆练完球回家。突然,他听到身后有清脆的脚步声,"咯噔咯噔"地越来越近。他加快了脚步,那"咯噔"声也随之加快。他突然停下来,猛一转身,一下楞住了:衬着霓虹灯光,一位窈窕淑女天使般站在他的面前,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两人相距是那样近,互相都能感到对方急促的呼吸。容国团等着那姑娘后退,但她居然不退。他下意识地将重心移到脚跟,正要撒腿往后走,那姑娘发话了:
    
    "怎么,不认识我?"
    
    容国团那双少年老成的大眼晴,在姑娘白皙脸儿上忽闪忽闪地打量,可对方背着光,看不清楚面目。
    
    "我和妹妹是你的崇拜者,常给你捡球,记起来了吧?"
    
    "噢!"容国团记起来了:是有这么两姐妹,是一所学校校长的女儿,近日常来看球,也会打几下,那姐姐正读高中,如春花初绽,顾盼有情。平日,容国团只管打球,并未放在心上。
    
    "你家不会在这边啊!"
    
    "你家在这啊!我跟你走到这里好几次了,你每次都头也不回,这次你要是再不回头,我就要踢你脚跟啦!"
    
    容国团不觉一笑:"你找我干什么?"
    
    "有重要事情。咱们去喝杯茶,慢慢说,好不好?"
    
    容国团觉得不去有些失礼,摸摸裤兜还装有一元钱,就答应了。
    
    没想到姑娘把他带进一家豪华的酒店。容国团犹豫了,不敢进门,姑娘见他一脸窘态,噗地笑起来。
    
    "这是我请你的,当然由我付账。"
    
    两人在酒吧找了个位置坐下,姑娘点了两份西餐,华灯闪烁,乐声悠扬,灯红酒绿,舞姿妖艳。姑娘的嘴巴一直百灵鸟似的"吱吱喳喳"说个不停。容国团赫然垂手而坐,不敢直视对方火辣辣的目光。半晌,他终于开口了:"先说事吧!"
    
    "好,很简单,我们姐妹想拜你为师,肯收吗?"姑娘说着从自己贴身的小皮包里掏出几张有关报道容国团参加比赛的剪报,纸片上赫然写着容国团的名字。
    
    容国团听了此话又看了剪报,不由大胆地朝姑娘看了一眼,心里突突地狂跳起来:想不到这些年来,除了父母舅姨,在这世间还有另外一个人关心自己;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对方这种表白,是否表示她喜欢他呢。
    
    这位姑娘可能是南风吹拂的关系,身体颇为早熟,装扮也很新潮,剪一头齐耳的短发,穿一套蓝色的裙服,模样可爱,一双水灵灵的黑眼睛像会说话似的。容国团禁不住心旌摇荡,用鼻孔偷偷吸了吸从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
    
    他想起了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马不·伊登》描述的那个强壮、粗犷的海员,呆立在他初次进入的贵族客厅里,一位娇媚、文雅的女大学生正在用双手温柔地抚摸着他的颈项……啊,可那只是马不·伊登!难道眼前这位姑娘,也会和一个落泊的海员家攀亲吗?一想及此,容国团满腔的热血就像被淋了冰水一样,连眼前丰美的食物都失去了诱惑力。
    
    "我每天同你们打一小时球,可以吗?"容国团小心翼翼地说。
    
    "好极了,一言为定。从明天起……"姑娘说着,示意容国团操起刀叉。
    
    这次见面之后,两人的交往立刻频密起来。姑娘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康乐馆看容国团打球。容国团明知场外有一双眼晴在专注着自己,球也就打得特别起劲。球打累了,两人又常常一起到舞厅跳舞和听音乐。有那么一段日子,容国团简直忘记了失业的穷愁,沉浸在一种令人浑身发热的温情之中。他不知道这是否就是爱情,因为姑娘隐隐约约的,什么话都敢说,就差"我爱你"三个宇没说出口。也许是他们年纪尚小。
    
    有一天,当他们肩并肩穿过闹市,来到宁静的海边时,姑娘不自觉地以那微微隆起的胸脯紧紧倚靠着容国团瘦削的身体,并含情脉脉地问:"团哥,你回学校读书好吗?"
    
    容国团一时竟有些发呆。他很希望并且有信心在乒乓球上打出名堂来,但他也很爱学习,一直抓紧时间自学,练毛笔字,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但眼下他最需要的是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许久,他才结结巴巴地说:"我不是不想入学校读书,只是家里穷啊。"
    
    "我爸爸是校长,我找他给你帮个忙!"姑娘很认真地说。
    
    果然,过了两天,姑娘就来报喜了:"团哥,我爸答应让你去他那里读书了,你代表学校打球可免付学费,还给生活补助,你愿意吗?"
    
    容国团听到能有书读,并且有生活补助,十分高兴。他非常向往校园的生活,在那里,可以无忧无虑,没有压迫剥削。他激动得紧紧握住姑娘的手,感激地说:"Thank you!"
    
    "不过,爸爸说,按规矩你要先写一份简历。"
    
    容国团接过她递给的简历表立即填写:"我父亲是海员,失业在家,我7岁上学,13岁掇学,在东买香岛号当童工,后来被解雇……"
    
    "解雇,为什么?"姑娘睁大眼睛问。
    
    "因为我参加国庆活动。"
    
    "十月十日的双十节?"
    
    "不,是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那不是共产党的节日吗?"
    
    "是呀,这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哦,没什么,我只是担心……"
    
    "担心什么?"
    
    "我爸爸不喜欢共产党,我们家过去在上海居住,共产党一来,就把我家的财产充公了,包括花园洋房、工厂和汽车,说是共产,我爸爸迫不得已才跑来香港教书的。"
    
    "这……"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容国团也经常听大人说国内的一些情况,如打土豪分田地之类,也常有提到"杀人"的事情,现在香港拥挤着的许多难民,大多是从内地来的。他对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尚一无所知,但认为共产党的这种做法,是劫富济贫的一种,杀的都是恶霸地主等为富不仁的坏蛋,得到占绝大多数平民百姓的拥护,这是铁的事实。在容国团的乡下,也常能从走动的亲戚中带来这种消息。可是,这事情具体地发生在自已的好朋友家中,容国团一时被弄得懵了。
    
    直觉告诉他,他们之间确实不一样。
    
    姑娘见他缄默不语,赶忙打圆场说:"好了,好了,以后咱们不谈这些,只管打球、读书,你就到我们学校来吧!"
    
    然而,两人商量了一夜,也没道出个所以然来。容国团顾忌的东西,远不止于一个"立场"问题。以当时的境况,站在共产党一边或站在国民党一边,还不是两个少年情侣结合的主要障碍。容国团担心的是自己的家境和个人的状况与女友简直有天渊之别。以前大家相约出来跳舞、听歌,不涉及实质的东西,双方都感到非常开心。但现时通过女友父亲的关系回学校读书,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他们两人,一个住在贫民崖边的木屋里,一个住在洋人与买办大班麇集的浅水湾半山区;一个是饥寒交迫的穷孩子,一个是如花似玉娇滴滴的富豪千金。这种鲜明比较太刺眼,也太令人懊丧了。容国团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容国团是自制力非常强的人,自尊心的心理一产生,他和这位女友的关系立刻就散淡起来。最后,容国团没有去那所学校读书。而他的初恋,如果算得上是初恋,也就默默地无疾而终。在香港这种等级森严的金钱社会里,这场恋爱一开始就是幼稚和可笑的,幸好它并没有给容国团造成什么心灵创伤。
  
 浏览:204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1/5/14 17:44:5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尾声(收藏于2001/5/14 18:24:16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浪遏飞舟(收藏于2001/5/14 18:23:45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火葬费从家属工资中扣除(收藏于2001/5/14 18:22:29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洒别人间(收藏于2001/5/14 18:21:50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痛苦的选择(收藏于2001/5/14 18:20:52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另类的 "叛徒"(收藏于2001/5/14 18:20:08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祸不单行(收藏于2001/5/14 18:19:08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请战书(收藏于2001/5/14 18:18:09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旋 涡(收藏于2001/5/14 18:17:29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做一个党外"布尔什维克"(收藏于2001/5/14 18:16:5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火葬费从家属工资中扣除(访问3807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康乐馆练球生涯(访问2354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痛苦的选择(访问2290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做一个党外"布尔什维克"(访问2184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浪遏飞舟(访问2145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鸳鸯蝴蝶梦(访问2047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 ·序(访问1911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祸不单行(访问1836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 ·广州起义八死余一(访问1730次)
何志毅/梁潜容国团生平纪实 ·摇 篮(访问171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12 18:55:0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10 8:14:37
访客(评论于2007/12/11 11:19:15
访客点评3113号文选(评论于2007/9/11 12:27:29
访客点评3113号文选(评论于2007/9/9 17:21:5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文革纪念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