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是天悯容国团,让他在自己的命运载沉载浮的关键时刻再一次地技惊四座,打消了人们对一个患有肺结核这种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的运动员的疑虑。容国团真是好样的!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慧眼识英雄,在表演结束之后,特地为容国团摆设家宴。这是容国团第一次和共和国的元帅贺龙扯上关系:一个是在战场上身经百战且战功显赫的老将军,一个是在球坛上锋芒初露且前程无限的少年球手,没有了身份的界限,没有了年龄的差异,英雄识英雄,为共和国的体育事业,两人走到一块来了。席间,贺龙拿起一杯酒,笑吟吟地为容国团的杰出表演祝酒,容国团腼腆地回敬了一杯,心情既兴奋,又激动,因为他是头一次被这样高级的领导人看得起的啊。他又有些紧张了,像害羞的大姑娘似的,不敢说话。当贺龙给他夹菜时,他不住点头答谢。这时,他很想借这个机会向贺老总倾吐自已多年来想回国效力的心愿,但嘴巴又不听使唤,欲言又止。他顾虑自己有肺病,对方肯收吗?贺龙好像看出容国团的心事,笑呵呵地操着一口湖南音问道:"容先生,你愿意回国工作吗!容国团一听,高兴极了,立即颔首道:"愿意,我当然很愿意!"
"不过,你回去一定要征求父母的同意,以免香港一些坏人造谣说我们扣押你啦。" "我爸爸会支持我回国的,我不怕坏人造谣。" "好,有种!"贺龙拍拍容国团的肩膀,满意地夸赞说。 吃罢晚饭,贺龙亲自把容国团送出门口,让他乘坐自己的轿车,并和容国团握手道别,直到目送容国团远离而去,容国团在北京比赛完之后,又随队到上海、杭州访问表演,受到成千成万群众的欢迎,他收到不少市民捎来的慰问信,其中华东师范大学一位姓关的大学生寄来两张该校精美的风景书签给他,勉励他继续发奋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就。 10月1日,容国团回到广州,在越秀山第一次和祖国人民一起欢度愉快的国庆节。他久久地望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听着雄亮激昂的国歌,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是多么希望有这么一天,国旗和国歌能够在国际运动场上飘扬和奏响,让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开始把球跟"国家"这两个字眼联系起来了。 次日上午,容国团参加了广州体育馆落成揭幕的盛大典礼,并在当天晚上,作为第一个客队球员在这里与广州乒乓球队进行友谊比赛。结果港澳联队以5:0大获全胜,容国团个人表现极佳,让5000多名观众大开眼界。 在人群中,有一位少女被容国团精湛的球艺迷住了,他的每一个动作,举手投足,都激起她春情的涟漪。容国团成为了她崇拜的偶像。为了把他看得更清楚,她先自离场,亭亭伫立在体育馆门口等候。9时许,容国团果然走了出来。 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慕之意。容国团也注意到这位穿着运动衣、身材苗条的南国少女,她那贤淑的面孔、嫣然的笑靥吸引着他,好像一根无形的丝带把他们俩牵引了起来。敏感的容国团首先开口,落落大方地问:"你是哪一项目的运动员?" "我是田径运动员。"少女含羞答道。容国团向她点头微笑,然后离去了。 原来,这位少女就是后来成为容国团忠实伴侣的黄秀珍女士,她是跳远运动员,刚从广州高中毕业就加入广东田径队(后转"八一"田径队)。这天,她队里有几个爱好打乒乓球的男女运动员,买了几张球票约她一起观看乒乓球比赛。黄秀珍对乒乓球运动兴趣不大,说:"有什么好看的。" "有一个人打球打得很棒,是从香港过来的,他曾打败过世界冠军荻村和全国冠军王传耀。" "这么厉害,那我就去看看。"黄秀珍带着好奇的心理去观看这场比赛,没想到这一看,就为这个英俊的香港少年所倾倒。 容国团返抵香港之后,把回国近一个月的感受向前来采访的记者畅谈,表达他对祖国深情的爱。容国团这次回国比赛,因为取得了好成绩,一时又成了香港传媒报道的焦点。在家里,他诚恳地对父亲说:"爸,我要回内地去,为祖国服务。"容勉之听后高兴地说:"亚团,你选择这条路选对了。"不久,香港工联会负责人接到省港澳工会主任卢动的指示,前来拜访容勉之。他对容家父子说:"北京有人建议请亚团回国效力,你们意见如何?" 老人爽快地说:"我早就想让亚团回去,回祖国才有前途。"容国团即抢着问:"请我回国的人是姜永宁?傅其芳?岑淮光?梁悼辉?……" 工联会负责人一个劲地摇头。最后容家父子请他开谜,他才不紧不慢地说了四个字:"贺龙元帅!" 工联会负责人的话说得很轻,但听在容家父子耳里却似一声响雷。他们不相信:"你开玩笑吧!"当他们得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时,视线已经被热泪蒙住了。工联会负责人又问老人有什么要求,容勉之表示:"我是爱国者,爱国不能讲价钱,让亚团先走一步,我和爱人卖掉木屋随后也去。" 1957年11月下旬,容国团终于正式接到了贺龙的邀请信,他高兴得眉飞色舞。容国团回国效力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香江。28日晚,筲箕湾的街坊作为喜庆事,特地摆设了几十围酒席为容国团饯行。为了答谢街坊的盛意,容国团与香港名将李平在香港青年会四楼打最后一场表演赛。李平有攻不死的"橡皮糖"之誉,但容国团今非昔比,让他11分球,竟然也取胜了。这些一直看着容国团成长的老街坊无不拍手称快,他们对即将穿上"荣誉国衣"(国家队运动球衣)为祖国争光的容国团,寄予很大的期望。 次日下午,19岁的容国团背着简单的行装,告别了相依为命的双亲和街坊球友,在工联会工作人员陪同下,迈步走过深圳罗湖桥,像一只冲出樊笼的雏鹰,向祖国蔚蓝的天空展翅翱翔。 |
浏览:119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