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诗词曲赋、小说剧本 |
1 题翼王传为念厂作 (民国 柳亚子)
大渡河边春不春,出世未捷泪沾巾, 鴟夷白马刀头血,鄂国黄龙梦里身。 功罪杨韦悲异论,风云冯李并完人; 乌雕迟逝山难拔,拟向吟成已苦辛。 2 读翼王诗有感二首(卢前(冀野),1927年) 铁蹄踏坡石城月,赢得红巾遮黑头; 七字吟诗人苦未,依然羸马巴陵秋。 如许头颅空自惜,西川人过泪双垂; 至今峨嵋离岭树,犹是猿啼月落时。 3 天朝史事杂咏百首选(梁岵庐,民国) 六十八 田券模糊火化烟,翼王遗迹太平年。 何殊转栗肖丞相,卜式论功只助边。 翼王石达开,家贵县北山那帮寸,业农,据故老传说,实非钜富。金田起义时,尝货其田于姻邻,以助军实。闻石王所书卖田契尚存其家,此倩同县刘君访之,则已无从寻检矣。 七十二 汉城方张虏焰高,红巾几辈属英曹; 龙山掘尽先人冢.故宅沉沉余野蒿。 (翼王亭书八绝句之一) 七十三 百年方志犹书寇,五世曾玄尚有碑; 襄饭荒崖谁省识,夕阳无语野风吹。 (翼王亭书八绝句之二) 翼王石达开祖墓碑,高约裁尺一尺八寸五,广约一尺三寸,中央大字一行,文曰“十三世清显妣谧慈俭石门黄老孺人之佳城”。 “十三世”三字模列差小,碑石上方文曰“道光二十年孟冬月谷旦日立”,下列“祀男润财等三人孙昌茂等六人同拜”。碑左上方文曰“吉地辰山戌向兼巽分金(针之省文)”。下列“曾孙达开等十六人玄孙连科等二十一人同祀”。翼王世居县之北山里,迨金田发难,知县张汝瀛令同县武举覃安邦发其祖墓,县载梁志(按:梁志指光绪贵县志)。民国二十二年秋,修志局局长龚政,躬访翼王故居于北山里奇石那帮村,并获此碑于荒涧下,昔人记翼王里居,颇滋异说,得此一牌,足资考证。按:翼王祖墓凡五,其地不一,最著者在北山下里六泥村,县北七十五里之石马山,石椁大成,已遭掘毁,墓碑久失所在,此稗亦属五墓之一者,以弃之荒涧,转赖保存,讵非环宝哉!岵庐金石漫录(见贵县志金石). 贵县志载有咸丰初年间,县令张汝瀛饬令龙山武举覃安邦发石达开祖墓,碎骨扬灰之语。吾读县志至此,未尝不蹙然有感,此吾知翼王祖坟被伐之始也,又闻其坟被伐后,邑进士林乃柽葬祖骸于其地,勒石曰“奇石孕佳城,天使辟开留以待。吉人膺福地,我来卜葬炽而昌”。未几,乃柽罢官,寻病殁,其家以扦此坟之咎,遂舍之。惑于埔舆者,恒言翼王祖坟形峦之佳,以其肖虎者也,是山本土山。而有石墓椁,隆起中虚,前口若桶,位于虎颔下,俗所谓石穴也。其墓前原有联曰“祖感龙灵垂泽渥,孙蒙山毓茁枝荣”,泐诸诣石柱,亦久毁矣。屡欲寻访其遗迹.然间其坟在山之巅,斗绝,登临未易。余游翼王故居归之途次,门人韦振中指石马山,曰: “翼王祖坟在是”。诘旦,遂注游焉,山径迂回,羊肠险峻,侧身猿步,犹感不固,且行且憩,已又攀藤附葛,行八里许,乃至山巅,峰峦奇状,一如传说。是日也,秋高气爽,四面瞻眺万山在目。寻其碑石,半晌不获,将归,乃于山坂得条石半橛,长尺许,刊三字曰“孙蒙山”,考订为翼王坟之遗物。同游者八人,莫不忻然色喜,又莫不以民族革命之遗迹而重之。夫翼王祖骸,乃嶙嶙白骨耳,彼自长埋,何预人事,而竟遭异族扬灰之毒害何欤?吾愿后之游其地者,不徒为登临之乐,而一致其思焉!民国二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记。 (龚政:游翼王祖坟记) 七十五 鲁甸题崖战血殷,啸歌无偶且看山。 石王风雅高流辈,半出青邱拟议间。 比年云南鲁甸发现翼王血书诗句于县属竹贤乡荒崖间,诗云:“无 事看花兼看柳,有时长啸复长歌”。字大八分许,徵诸鲁甸田县长,其事良信。世传翼王诗多出近人高旭天梅手笔,见柳亚子残山剩水楼石达开遗诗跋。 4 前人和白龙洞题壁诗 张鱼书 (同盟会会员,武昌起义后被推为桂军司令) 怒气满天冲,头颅掷半空, 同胞溅血雨,民贼长蛮风; 革命灵应显,吞胡志愈雄。 壁留千古恨,余怨隐长虹。 卢焘 (同盟会会员,曾任黔军总司令,贵州省长) 从龙心在汉,策马快腾空。 誓灭匈奴种,同恢祖国风。 辟疆王志壮,报国一心雄。 愿借当年剑,踏天割断虹。 佚名 《艺苑春秋》1944 北山寻古洞,战火正浮空。 碑见翼王旨,诗遗天国风, 成当斥佛老,败勿论英雄。 惋惜丰功业,流光天际虹。 5 读石达开日记有感 (诸文艺 《艺橘园诗 》1927) 儒雅风流具虎威 文章勋业奈相违 江山破碎奔西蜀 骨肉披离痛北韦 黄屋犹传人未死 金陵已觉事全非 于今大渡河边路 剩有残云傍马飞 |
浏览:153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