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纪念、随笔、杂谈、其他 |
偶然地想,如果由翼殿那些没有离开天京的人们叙述往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翼王离京是以讲道名义,府中属官,参护卫队和部份侍从可以跟随,但杂职官就不太可能了吧。而这些人,应该都是天京事变后才进的王府。 最初,天京事变,韦昌辉血洗翼王府后的那段浑浑噩噩的日子,他们是什么感觉? 大乱平定,翼王回京,能够被选入翼王府,在当时该是最值得引以为傲的,他们是在同伴羡慕甚至嫉妒的目光中走进那道门槛的吧。 之后的几个月,他们感受着这座王府的寥落,却也同时感受者这座城市的复苏。或是偶然间,或是不断地,见到那个日夜操劳的人,他的自信的,从容的,温和的,或是疲倦的神色,点点滴滴,留在他们脑海里。那时候,也许他们不曾留意,只因他们以为还有很远的未来。。。。。。 然后,在那些痛苦的,无奈的,矛盾的日子里,他们有没有一些察觉?是诧异,亦或是不平?是担忧,又或是懵动? 在暮春飘尽的那个日子里,那个人和往日一般地离开了,从此,离开了这座埋葬了许多甜蜜与悲惨回忆的,被柔情和鲜血洗浸过的宅院,离开了这里的草草木木。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 初初听到传闻,是震惊,是不可置信,是预料之中?是为那个人的前途牵挂,还是为自己的被遗落而不平? 继之而来的,这座城市里每日每夜都有人想尽各种办法离开,这座王府之中,一定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天京的城墙再高,安王福王的耳目再灵通,也终究挡不住人心的激浪。 而留下来人呢?是否,还在一次次地祈盼着,这仅仅是一次短暂的离别? 天王罢免了安福二王,铸金牌,发动满朝文武联署迎“义王”回京,也许,连天王亲笔题写的“义王府”匾额都送到了府上,只等主人回来将它挂起,那时候,他们心中是否也升起无限希望? 然而,一次次的翘首期待,等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他们心中,是否,会不解,会怨恨? 渐渐地,这里开始冷落起来,绝大多数的人,渐渐改换了门庭,而少数留下来的人,更寂聊了。起初时胸中的火焰,终于渐渐冷漠,他们,是否渐渐感到绝望?又或许,因为不能泯灭的一种相信,而依然不断地,不断地,怅望梁间? 干王当了总理大臣,宝庆前线派来道贺的使团,归来的人们,若曾回来这夏昔日庭院,纵不相识,也是故人,正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然而偶来的鸿信旋即飘零无踪,春去秋来,秋来冬去,再度传来的是二破江南大营的喜讯。红旗飞来,举城同庆,功勋新贵,谈笑入城,繁华王府,择地而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可曾有人留意,这一隅之地间,悄然徘徊的几缕怅然与苦涩? 岁月匆匆,沉浮几曾。转眼又是三个秋春。东归者几何,能够坦然步此门前者几何?酉开十三年的春天,绿园的花圃已被荒烟蔓草覆盖了吧?名园相见不相识,尘满面,鬓如霜。。。。。。 依然不曾离去的,至此当已寥寥更寥寥。若有当年儒士在,黍离悲音料难消。“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这曲悲歌已尽尾声。天若有情,天亦当哭,但这一年的夏天,或许也只在这片荒园乔木中,能够听到“悠悠苍天,此何仁哉”的呼唤。 湘军进城后的大火为这一切划下终结,一切恩恩怨怨,在这火中化成废墟。而是非功过,留待鱼樵闲话去扯谈。。。。。。 |
浏览:86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