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事迹、考证、讨论、感评 |
录入:翼王坪
一八五七年五月,石达开利用“讲道”从天京出走,带领队伍“远征”。沿途张贴告示,表明自己“开疆拓土”的意图。先后经过江西、浙江、福建,历时一年半,于一八五九年一月二日占领江西南安(今大庾),在这里作出了假道湖南、入据四川,开辟新根据地的决策;并预定于四月二十七日到达宝庆(今邵阳市),经宝庆北上。 石达开在南安的行动,立即引起了湖南反革命的恐慌。本来,湖南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曾组织了反革命湘军,成为太平军最凶恶的敌人。可是几年来,由于不断向外输送大批反革命武装,所谓“湖南官绅招勇筹纳,百计外援,物力巳薄。”力量巳相对削弱。湘抚骆秉章为了应付局势,急忙采取三步防范措施。其一,严饬各州县一律重整团练;其二,令告假归乡的湘军头目刘长佑等收集旧部,招募新兵,并迅速集中待用;其三,加强湘南防务,以刘培元,彭定太等率军一千多人分驻热水、集龙、东岭,扼守桂阳(今汝城县),以魏喻义、陈善溶等率军一千多人,汇合郴州士绅曹荣快等,共驻郴州,为桂阳后盾。 二月二十八日,石达开命赖裕新、傅忠信、余子安、何名彪等部由江西祟义直取热水,遭到刘培元、彭定太的阻击,入湘第一次战斗打响。在太平军猛烈进攻下,仅数小时,清军“全军覆灭”,营垒尽被摧毁,桂阳城援军亦败逃城内,太平军一鼓作气,于三月二日攻克桂阳,取得入湘立足点。随后,石达开大部于七日自南安分两路进入湖南,计划攻取郴州所辖几个县城。 郴州知州胡镛急调魏喻义沿兴宁(今资兴县)城西东江防守,彭嗣昌率团练驻兴宁,桂阳交界之滁口,吴清(宛鸟)、钟石山、王福元等驻宜章东部之赤水司、官渡,他自己则率兵两赂照应,以兴宁、宜章互为犄角,护卫郴州。 三月十日,赖裕新等由文明进迫宜章,与王福元渭军遭遇。次日,太平军马队开路,几次冲杀,击败阻敌。十二日,又击溃官渡之敌吴清(宛鸟)营,遂于当日夺下宜章。十三日,赖裕新、傅忠信等又击溃兴宁防敌,击毙清官吏段万彩、刘信祥,攻克兴宁。到此,桂阳、宜章、兴宁均为太平军攻占,郴州门户敞开。 既克三县,石达开即组织进攻郴州。当时,清军退守在宜章至郴州和兴宁至梆州两条路上。因兴宁西为东江所隔,石达开命部从宜章进攻。三月十五日,赖裕新等各率部自宣章山发,分头由间道趋外岭、良田,击毙清巡检卢铨,夺下外岭,乘虚攻克郴州,又立即分兵两路进攻桂阳州(今桂阳县)。十七日,太平军轻取桂阳州,全歼守敌,仅署桂阳知州张济远一人仓惶逃命。(注: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载太平军由郴州经永兴陷桂阳,不可信。由郴入桂是条捷径,永兴在郴桂之北,相距皆百里以上,我们判断太平军不会舍近求远。况郴桂被攻下仅一日之隔,如果绕道永兴,无现代交通工具,决不可能产一天内完成如此长途跋涉。) 攻克桂阳州后,何名彪因与赖裕新不睦,自率二万余人脱离队伍,西趋道州,约于三月十九日攻占嘉禾 (注:郭《日志》在赖裕新于十九日攻占嘉禾,此说待考。从何名彪西进路线看,嘉禾为必经之地,赖裕新部当时还在桂阳州,进图常宁有之,攻占嘉禾当不在此时。) 从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十九日,石达开部连克桂阳、宜章、兴宁、郴州、桂阳州、嘉禾,所至披靡,声威大振。其所以能这样,主要是因为进军目标明确,运兵神速,士气高昂;另一方面,湘省历年”百计外援”,本省防务空虚;且政治、军事重心均在湘中、湘北,对湘南偏僻地区统治者无暇顾及;又湘南多山区,间道连贯,县城较小,又无高墙深沟,便于太平军分路进击。此时,不仅湘南不保,全省也为之震动。正如骆秉章所叹: “湖南频年内固封守,外援四邻,财力既殚,人才亦耗……兹大股逆贼乘虚窜突,倘不能迅速剿除,不但本省生灵遭其荼毒,即绅民之出演援剿者,皆不免有内顾之忧,而东南大局且将不可复问。” 但是,湖南毕竟是湘军老巢,反革命势力根深蒂固,留居本省尚有不少湘军头目,且散布于各地的湘军退伍老兵,咸为骁勇,具有与太平军长期作战的经验。在极度恐慌震动之下,湖南各地官绅招兵买马,时左宗棠亦在骆秉章幕府,骆“独任左文襄,筹饷募兵,事专于幕僚。”左宗棠精心策划,飞檄各郡搜集兵将,编制队伍,又饬留籍湘军头目招集旧部,一月内即集结了四万余人。此外,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也于三四月间,先后调拨赵福元、王明山、陈金鳖、陈围斌、舒保达等步兵、水师、炮舰、马队,陆续援湘。这样,清王朝把注意力移到湖南来了,客观上于东南战场的紧张局势虽有所缓解,无疑却大大增加了石达开在湘行动的压力和困难。 |
浏览:126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