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事迹、考证、讨论、感评 |
录入:翼王坪
(一)石达开受任于空前浩劫的“天京事变”之后。 发生在一八五六年九月初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出现的一场互相残杀的历史悲剧。太平天国遭到的这场空前的浩劫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领导力量上,作为掌握军政大权的东王杨秀清和负责后勤供应的北王韦昌辉被杀,使太平天国陷入“朝中无将,国中无人”,朝政紊乱,群龙无首的空虚状态。军心人心惶惶,不少人对上帝的教义失去了信仰,对天国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少数地方还出现了反叛行为。在军事上,两万多征战多年的太平军骨干被互相残杀,使革命元气大伤,实力陡降;在战场上,湖北、江西大部分战略要地被清军占领,而且使被打得焦头烂额的清王朝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咸丰皇帝扬言: “乘其内乱,次第削平”。湘军头目曾国藩也狂妄叫嚣,乘洪杨内乱,一年内消灭太平军,给太平军施加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就在这一场血雨腥风空前大浩劫之后,石达开被召回京,合朝文武“同举翼王提理改务”洪秀全加封他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让他总理军政要务。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首义领袖只剩下洪秀全相石达开二人。以石达开的军事.政治才能和威望来说,辅政总揽全局,是个十分理想的人物。正如当时一位在场的外国人所说: “这一位青年领袖是英雄侠义、勇敢无畏、正直耿介的,正是全军的中坚人物。”(麦高文:《太平天国东北王内讧详记》)石达开不仅能团结统率全军,而且还可以威胁敌人,是智勇双全的‘铁腕”人物。因此,石达开总理朝政是最合适的人选。 (二)石达开以惊人的胆略整顿朝纲 石达开受命于空前浩劫之后,就任于百废待兴之时,如何使太平天国重新振兴,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石达开以他谅人的胆略,丰富的经验,杰出的才能,力挽狂涛,对太平天国来一番整顿。通过他半年多的大刀阔斧的整顿,使天京内外又是一片蓬勃生机,太平天国仍可称是“一个强有力而生长末艾的国家。”(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事考》) 石达开对太平天国的整顿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整顿军队。石达开认识到,军队是太平天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拄,只有将军队整好了,才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而整顿军队的重点,主要是处理好“天京事变”同谋者、参与者和执行者。而处理“天京事变”的政策关键在于惩办、打击韦昌辉集团极少数血债累累、民愤极大的同谋者、积极参与者。至于奉命执行的一般成员,主要是着重教育,分清是非。同时把他们编排到石达开的队伍里来,以加强团结。石达开以惊人的胆略,对韦昌辉血洗天京的主要同谋者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等人,处以死刑。对其家族,不予株连。石达开这种光明正大的行为,不仅避免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保护了一部分太平天国的革命功臣,而且得到全军将土的赞扬和拥护,使散乱的军心得到安定,部队的士气又开始高昂,大大地增强了太平军的战斗力。 其次,整顿社会风气。通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人心散乱,特别是天国京城,人心涣散,情绪低落,对天国前途感到迷茫。这时,石达开发布告示,亲自“讲道”,安定了人心,恢复了信心,发展了生产,士农工商又各安其业,使太平天国又蒸蒸日上。 再次,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石达开在清军压境,太平军大伤元气的情况下,他沉着冷静地分析了军事形势,与洪秀全一起制定了防守为主,进攻为辅的正确战略方针,再一次显示了他那光彩夺目的军事才能。 最后,重用提拔了一批青年将领。石达开为了使攻守兼备的战略方针得以贯彻,他慧眼识英雄,提拔年仅二十左右的英勇善战的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担任前线的军事指挥官,取得了很好的军事效果,开始扭转了整个军事形势。 总之,石达开在“天京事变”之后,总理朝政,力挽危局,为太平天国的再度振兴,立下了卓著功勋。使痛遭国难的太平天国,又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
浏览:94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