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事迹、考证、讨论、感评 |
录入:翼王坪
是时,南昌内部城守虚空,九江围军已撤,而湘军在南路大败于樟树,东路又败于乐安,入省之门户洞开,且省会人心震动,秩序已乱,倘翼王乘大胜之威势,提师北上,并力围攻,则南昌克复,国藩成擒,后患断绝,自是易事。然而战略上,行动上,又有令人大为失望者:即翼王忽于此时只留殿左五十五检点程瀛守临江府,亲率大军东向,经皖南而趋天京,盖应召会攻江南清军也。因此国藩得有机会,收拾残部,等待援军,不移时死灰复燃,湘军又得复活,寻而时机转好,恢复全省矣。太平军全局战略失策,此又一例证。 其时,曾国藩在南康先得东路乐安之败讯,抚州动摇,上游紧急,即于十八日回南昌。适樟树镇又大败,全军溃散,省防益虚,真如万箭钻心,希望几绝。廿一日,到省城,收集周凤山之溃勇,暂亲自统辖,亟亟筹备守御,人心稍安,尤幸翼王大军不乘势来攻,故得喘息机会。旋而抚州之败讯续至,又急筹善后保赣之计,乃与文俊会奏请调罗泽南一军由鄂回赣以厚守军力量,有云:“与其顿兵坚城,攻遥遥无期之湖北,又不如移师腹地,救岌岌将殆之江西”(六、二、二一、奏)。可见赣局斯时仍非常危殆。 兹回述东路乐安,抚州军事。先是,翼军余子安,黄添用与三合会军黄扬,朝润章等(自吉安经乐安来)占领抚州府,败参将遮克敦布,即设乡官,令绅士当监军及军、师、旅、帅等。廿四日,监军冷逢辰自抚州占金谿,亦设乡官。 关于翼军占领抚州之经过,幸有当时在浙江传教之丁韪良博士(Dr.WM.Martin) 发表详细通讯,报告其得自一江西书商之消息如下: “府城原有三千官兵驻守,一遇险象发生,即弃成而遁。留下大炮,甚至其他军械,尽资敌人。(3月28日)太平军到,屯东城下,居民开城迎之。乃先遣八人骑马先入,巡行各街道,安抚百姓。大队乃继之进城。其后派队四处在各村镇募兵,持有“奉命招兵”大旗,迅即招得志愿兵几至万人。。。。。。本地绅士被邀合作,有被任重职者,而一般士人则被雇佣为书手先生。有一少年曾在江西太平军服务多时,得抚州后,欲回原籍省视孀母。太平军长官准其荣归,赠其“老太太”以银两丝绸。此事表现他们敬老崇孝,予人以好印象,使人感服。。。。。。太平军减税至半额,禁止部下屠宰耕牛。凡有暴行祸民者,严刑惩罚,以故深得民心。而清军则尽反其道,肆行强暴,屠宰农民耕牛,强掳人民妻女,勒索人家财务。太平军政治严明而有力。”(《华北先驱》三二三,一八五六,十,四) 是真不可多得之绝对可信的史料也。 其时,援赣湘军刘长佑,萧启江两部在西路却庆获胜利,先于二月初九日,萧部自浏阳开至万载,萧督把总朱桂秋,杨恒生,胡中和等打败万载守军,斩获数百。同日,刘长佑督都司田兴恕,守备梁开国,黄三清等亦捷于萍乡,翌日,刘部收复萍乡县城。擒副疏付施天禄,获护天豫胡以晃之大黄旗。两部即西进南昌,援曾国藩。 翼王自二月十八日在樟树大捷后,即自统大军二三万人东趋,(多三合会军),回援天京。二十,占丰城。廿二,占进贤。廿三,占东乡。廿六,占安仁(即余江)。廿八,占万年,进向荣平,直入皖南而趋天京。 翼王行后,江西全省军事政治,由卫天侯黄玉昆主持之。二月廿九日,玉昆,余子安等又由抚州进占建昌府(今南城),留将军张三和守之(十二月始置乡官)。三和寻又进南丰,新城。其时,江西府城八,县城五十余,均为天朝所有。各郡守将如下:(一)九江郡,贞天侯林启荣;(二)临江郡,卫天侯黄玉昆(总司令部设此);(三)愿州郡,春分侍卫李能通;(四)吉安郡,检点傅忠信;(五)抚州郡:军略余子安;(六)建昌郡,将军张三和,龚炎休;(七)瑞州郡,检点赖裕新;(八)南康郡(星自,都昌,安义,建昌守将未详。(天朝地方政治,改府为郡,上从之)至于清方斯是在江西,除南昌外(曾国藩仍困守于此)仅有广信,饶州一路可通文报,尚有赣南赣州,南安二府尚未易帜,然亦时有太平军踪迹出没其间也。 翼王石达开文武兼资,才德兼备,为天朝第一流人才。踵其所到之处,爱民以仁,治军以严,故人民感戴,军纪优良。斯是,江西各郡邑之在其(巾井)幪下者,一律成立新政府,乡土政治,成绩优良。例如:抚州情形,已见上文,瑞州一带在赖裕新治下将二年,“民不堪蹂躏(此指勒派支应以济军事),然而奸淫焚杀,犹未甚也”(《瑞州府志》卷六页十二)。又瑞州人民长期拥护太平军“济其粮食”(见《忠义纪闻录》刘腾鸿传),可见其深得民心,得人民之忠诚合作助战。(按赖裕新有“赖剥皮”纸号,或谓其征粮抽税过甚,故有人不喜之,然观以上纪录,则并非祸害人民,荼毒地方之暴将也。)又有外人T通讯谓曾遇一江西商人,据云:“太平军占领江西大部之后,人民享受太平之福,在新朝统治下,安居乐业,各务本业。”(《华北先驱》三一九号,一八五六、八、十六)又据传教士花牧师(J.L.Holmes)访问天京之报告云:“据所闻之叙述,翼王是一个好人,不嗜好杀人,力求安民保民,深得军人与人民之敬仰。他主张“凡行善者乃为善人”。(同上五二七号,一八六零、九、一)至对于翼王之最大的口碑却是其死敌之评语,如曾国藩谓其““挟诡诈以驭众,假仁义以要民”(见求阙斋弟子记),及曾部将李元度称其“颇有为善之资”与“性慈不好杀戮”(李圭《金陵兵事备略》卷二劝降书),甚至杜文澜亦谓其“外假宽和”《平定粤匪纪略》卷二)。凡此中西纪录与评语,足为翼王在赣之德政传不朽矣。 |
原文 发表于《太平天国全史 西征军战事纪略》 浏览:141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