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诗词曲赋、小说剧本

彩笔谱写英雄史----漫谈《天国恨》的人物塑造

卓廉操

  录入:翼王坪
  
  
  《天国恨》是反映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以浓郁的色彩,细腻的描写,典雅的语言,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一幅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
  
  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而是艺术创作,必须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天国根》第一卷,主要描写拱秀全创建拜上帝会到全国起义这一历史时期,其中所写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基本上是以史实为据,但又不局限史实纪裁,而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塑造人物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概括、集中和虚构,塑造出一些深受读者喜爱的历史人物形
  象。本文拟就《山花》、《花溪》等刊物选载的几章,探索作者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谈一点个人的意见。
  
  历史小说是凭借故事情节的演绎,以探索历史规律,但它必须借助历史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来体现,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人物众多,为了把这些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光彩照人,作者首先抓住人物第一次出场的艺术处理,把它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使人物一出场就能进入性格的判划,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例如第十三章,写张嘉样的出场,作者安排他突然来拜访石达开,在他出场前,并未作什么布局和渲染,而是通过人物的话言和动作直接刻划他的性格特征。当张嘉样来访时,石达开正和张遂谋商量,在天地会和鲜拜帝会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家人突然来报:
  
  “一位陌生客人要见石公子。”
  
  “你就说我访友末归。”
  
  “那客人说,石公子一日不回,他就在庄上候一日;一年不回,就在庄上候一年 ....,.”
  
  “究竟是谁呢?”张遂谋奇怪地自语。
  
  “客人不肯通报姓名。他相貌稀奇,说起 话来打雷似的,那一双眼睛呀……就象火球,怕人哪!”
  
  这是一段虚写,为人物出场作了铺垫。读者未见其人,也未闻其声,可是来访者的音容神态,性格特征,已经展现出来:稀奇的相貌,如雷的声音,怕人的眼睛,和他必须见到石达开的倔强性格,给读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接着张遂谋到庄门口,果见一墩实的汉子,互相冠报姓名后,张嘉祥一边说:“久仰,久仰!”一边将堵在门口的张遂谋“挤开”,大步闯进院里。人物语言不多,但从他将张遂谋“挤开”这一个动作,把张嘉祥莽闯的性格和要见到石达开的急迫心情,再次表现出来。张遂谋将张嘉样引进客厅厉,试探他的来意,张嘉祥开门见山地说:“老张我特来请二位出山。”“出山?干什么?“邀你和石公子做贼。懂么?做贼,无非是偷、窃、抢。偷人心,窃天下,抢金殿。”“啊!----”张逐谋惊讶地叫了一声。“怎么?嫌我老张不是金枝玉叶?铞,泉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寥寥数语,把一个粗犷豪爽,心直口快,而又十分骄横自信的性格,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果说,写张嘉样出场,是通过语言刻划人物性格取胜,那么第十一章写石达开的出物,则是以渲染烘托气氛见长。作者安排石达开出场,是在一年一度的赛马场上和读者见面。从他上场到赛马结束,没有说一句话,而是通过赛马场上的气氛渲染,观众的议论,来烘托介绍人物,比如通过场上观众的眼睛,把读者带进赛马场,看到了石达开乘着玉狮的英姿,和他精湛的骑术表演,再通过观众对人、对马的议论,让读者认识了石达开是一位年少英武,受人尊敬的有志之土。
  
  《天国恨》塑造人物形象的另一艺术特色,是着重刻划人物性格上的复杂性和人物内心矛盾。无妨再举张嘉样为例,探索作者在刻划人物性格的艺术表现特色。张嘉样是历史真实人物,他原是天地会首领之一,洪秀全起义前夕,他叛降投清,成为太平天国的死敌。这个人物之所以塑造得比较成功,作者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叛逆昔而搞反面人物脸谱化,或者简单地丑化他,把人物性格单一化,而着重刻划他性格上的复杂性,和心灵上的矛盾冲突。
  
  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年代,整个社会也是在急剧地动荡变化中,在张嘉样这个典型人物身上,也不能不随着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充满着矛盾。他在政治上有打富济贫,反清复明的志向,但时刻不忘封侯拜相,凌烟阁上留名的欲望,他的性格既有极犷豪放,心直口快的一面,但又是一个阴险狡诈,骄横跋扈的人物;他讲江湖义气,崇尚英雄,但又妒贤嫉能,不甘居人下,他对部属士卒,爱得甚切,恨得也愈深,如此等等,构成了张嘉祥十分复杂的心理矛盾。从表面上看,这种复杂的性格,是互相对立的、矛盾的;但表现在张嘉样“这一个”人物的身上,却又是统一的,和谐的。
  
  张嘉祥常常自诩为爱兵如子的统帅。的确,自起义以来,他对所属士卒,关怀备至,亲如手足;对待伤员,嘘寒问暖,送莱喂饭。特别是他为义子李义,吮吸伤口脓血的动人情景,赢得了满营将士热泪滂沱。此情此景,真不愧一个爱兵如子的慈父。可是,当他一旦为了追逐个人欲望,产生投降的念头之后,害怕士卒之心,油然而生。他怕士卒对农民的感情太深,对清朝和官府的仇恨太大,如果自己降清,他们会相从么?当他听到士卒向他起誓;“不为你出力杀尽清妖,推翻清朝,算不得爹妈生养的!”他和他的军师潘三却产生不同的心情。在潘三看来:张帅爱兵至于此,如要改弦另张,不伯兄弟们不乐于从命。张嘉祥则不然,他深知他的战士,今日拥戴他,是因为他能带领他们杀赃官报仇,如果与此相反,又将如何?这一点他是清醒的,如果“今日放他们一条生路,来日就是一批死敌。”所以在他降清之时,为了除掉所谓的后患,把所属部卒全部葬送在敌人屠刀之下,连潘三也不例外。其心肠之毒,手段之狠,古今少有。
  
  尽管作者对张嘉样毒辣残暴的性格子以充分地揭露,但并未简单地写成一个“煞星”,而是着力刻划他内心矛盾。如李义两次带着伤员来请战,他拒绝了,因为他不忍心让李义葬弊身在他自己设好的圈套中。可是李义再次来请战,他犹豫了。他看到李义如此仇恨清兵,感到他今后将是多么可怕的对手,因而在他心里“掀起了感情的风暴”,这种“风暴”,正是父子情谊,和他个人的前途欲望,在他心灵上的交锋。最后仍是他极端的权欲把李义送上死路。作者正是这样反复描绘他内心的矛盾,从而深刻地揭露他极端自私,一切唯我是从的丑恶灵魂,和他那种阴险残暴的本质特征。
  
  《天国恨》塑造人物形象的再一特色,是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刻划人物性格,抒发思想感情,有时借助琴棋书画,寄寓人物革命理想,有时借物发端,抒发人物内心声音,或者托古咏怀,直抒胸中豪气。
  
  比如第十二章,写石达开在书房里正想到当前动乱的时局,思绪联翩,当他看到墙上挂的一幅《闻鸡起舞图》,不由豪情顿生,立即奋笔疾书一幅对联:
  
  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作者借助书写对联,描绘石达开受到刘琨、祖狄“闻鸡起舞”雄姿的启发,用“三更灯火五更鸡”来鞭策自己,应当效法刘琨、祖狄,及时奋发,将来才能实现“批翻清期,振兴中华”的抱负。一幅对联,抒发了人物的思想境界、理想抱负。同样,作者写石达开和张遂谋对奕谈心,或在水边月下抚琴吟诗,又何尝不是在借琴声以鸣叱咤风云的豪情壮志,吟诗词以吐匡世救民的革命理想呢?
  
  第十三章,写洪秀全和张嘉祥为争取石达开出山,开展的一场舌战,则采取借物发端,抒发各自的革命理想。作者巧妙地把这场交锋,安排在酒席宴上,双方以陈说古人古事,或者借品尝名菜佳看之机,抒发胸中抱负,阐述天地会和拜上帝会的革命宗旨,相互间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交锋。这场舌战,处理独特新奇,不落俗套,把一场剑拔弩张的激烈斗争寓于诗酒酬唱之中。不仅表现了人物之间的性格仲突,而且也写得很有地方特色。如象席闻对两广名莱的描绘,什么贵县的“鸭子炒藕”,甜、脆、清、润,什么“糖醋嘉鱼”,肥、香、嫩、鲜,以及粤东名莱“龙虎斗”等等。读后,尤如品尝了一席醇香可口的两广风味。
  
  如果说,《天国恨》塑造人物形象有成功之处,在于作者赋予了人物性格化的语言,给人物增添了不少光彩,那么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是和作者比较善于运用古典文学语言分不开的。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的语言,它不仅要求语言个性化,富有文学性,而且要求历史性,使每个人物的语言,都能符合特定历史人物的性格、身分和教养。
  
  这里举苏三娘到刘公墟相亲为例,她和潘三有这样两段别话:
  
  潘三对苏三娘说道:“小弟既念张帅尚未求偶,小馈乏人;亦惜苏帅早失伉俪弧影茕茕,若能偕秦晋之好,实为佳配。故斗胆权充冰人,撮成连理……”
  
  苏三娘哈哈一笑;“村姑牧子,尚且山歌订情,席地成婚。张帅并非名门公卿,何必拘于世俗陋习……烦请张帅前来,彼此有情,即可谈议婚嫁;相互无意,也好分道扬镳。”
  
  这两段对话,作者运用比较精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较为准确地刻划两个不同人物的性格、身分和素养。象潘三虽然投身义军多年,但毕竟是受过封建礼教熏陶的儒生,所以他的话言不仅充满了伦理世俗观念,说起话来,又是那样咬文嚼宇,特别是其中用的一些陈旧词汇,恰如其分地表现他那则迂酸腐朽的气习。苏三娘的语言则比较口语化,这些语言,突出表现她落落大方,快人快语,甚至略带几分野性的性格特征,她既敢于突破封建礼教的囿范,又毫无儿女扭捏姿态。真是闻其声,便知其人。
  
  从《天国恨》对古典语言艺术的运用,可以看出作者有一定的古典文学修养,文笔典雅清洗,雅俗共赏,既富于表现历史时代特征,又为读者欣赏和理解。应当说,这是《天国恨》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艺术特色。
  
  《天国恨》之所以赢得读者好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作者塑造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但就已选载的几章看,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太平天国的两个重要人物,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性格刻划,共性多,个性少,缺乏对其内心世界的挖掘;作品中对于代表统治阶级,作为对立面人物,写得比较薄弱;有些词汇用得过于生僻,不免流露雕琢的痕迹,等等。自然,长篇创作难度较大,艺术上不可能都尽善尽美,但在成书出版时,作者如能吸取读者意见进一步修改,是可以改得更好一些的。
  
  《天国恨》是一部优秀历史长篇小说,比起我国近几年已经出版的一些历史长篇,它在艺术上并不逊色。更令人喜悦的是,它的作者顾汶光、顾朴光,都是第一次发表文学作品.说明在我们众星闪烁的文坛上又添了两位文学新人。愿这都历史长篇早日成书出版,视两位新人在文学道路上茁壮成长I
  
  
 浏览:86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4/23 10:51:4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7083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6341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908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4356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4262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4174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4076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807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3544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224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Astra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4/12 23:49:38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