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史料、传说、新闻、遗迹 |
阿雪整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东王杨秀清主持一切军政大计,以东王府各部门作为天国最高权力机关处理各种事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北王和翼王则是起辅佐协助的作用。翼王自1854年下半年后直到天京事变爆发几乎一直在京外各省,因此他协助东王理政主要是1853年3月定都天京到9月赴安庆,以及次年3月返回天京到7月再赴安庆两段时期内的事。王庆成先生在其所著的《石达开》一书中对当时的情况描述为“太平天国各级官员的一切重要奏章,都要经过杨秀清盖印过目,才送给洪秀全看。杨秀清则责成韦昌辉和石达开协助工作。特别是对于石达开,杨秀清曾经把许多军国要事都交给他处理;象铨选官员、议定奖惩、卫戍圣库、审查告示、审核死刑的执行等工作,还交给他单独负责。。。。。。。一八五四年石达开留住天京的期间,还领导过天京城的防务工作。”这是比较全面的概括。在此整理了一下王先生提到的由石达开负责的几方面工作的原始史料记载: 1 铨选官员 丞相检点指挥皆各举其属,列名具禀,呈于伪北王翼王,转申于伪东王, 伪东王可其议,始会名同奏于洪逆,以取伪旨。(《贼情汇纂》) 2 议定奖惩 “石逆。。。。。。专议贼党功罪赏罚”(《向荣奏稿》) 3 卫戍圣库 “在督署之北设立银库,伪名圣库,该逆(即石达开)居守其中”。(《向荣奏稿》) 备注:说石达开是“卫戍圣库”恐怕不确,据《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收集的金田一带的口碑,说石达开在金田团营时负责“训练人马”兼“管理财政”,足见《向荣奏稿》中的说法不虚,但也显示石达开不是“卫戍圣库”,而是主持圣库财务的管理工作。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初将民间军中一切财产都充入圣库,所有军民用度也都出自圣库,因而圣库的管理是相当艰巨又重要的任务。 4 审查告示 所有政事悉由伪侯相商议停妥,具禀于石逆,不行则寝其说,行即代杨逆写成伪诰谕,差伪翼殿参护送杨逆头门,交值日伪尚书挂号讫,击鼓传进,俄倾盖印发出,即由伪东参护送韦逆伪府登薄,再送至石逆处备齐,由佐天侯交疏附官分递各处。虽层层转达,尔毫无滞碍,曾于一日之内发谕至三百件之多 (《贼情汇纂》) 备注:这里实际说的是天国最重要的军政命令诰谕颁发的过程,至于“伪侯相”,应当指的是东王府的官员。 5 审核死刑 其踞江宁,刑人必问供具禀伪侯王,层层转达以取伪旨,洪逆批准,由伪翼王交伪翼殿刑部尚书盖印,赴伪天牢提人屠杀。贼初无此制,是皆江宁充吏者为之筹办,其意靡他,亦不过欲缓须臾,乘推问禀奏之时,尚可设法救人耳。(《贼情汇纂》) 备注:说是“审核死刑”似乎不确切,既然已经经过层层转达,连天王都已批准执行,翼殿不可能有权力推翻。在天王诏准之后再经翼殿盖印并无“审核”的实际意义,增加这道程序的目的,正如记载中所说,是利用向有“不嗜杀人”之名的翼殿来拖延时间,设法做最后的挽回。至于收回成命的权力当然还是在于东殿。 6 天京防务 初入城,军事由北贼,自翼贼由安庆回,遂委以军事。其居前建望楼,高 四五丈,楼顶为平台,竖旗鸣角即于其上,如某门有兵来,由其门望楼方色旗传递至此楼,由此遍传合城,则凡所谓朝官典官悉率馆人来会听令; 惟天贼之侍卫及仆射不会,谓留以保天朝。东贼之参护亦不会,佐天侯主刑名,亦不会皆会。或派若干人赴某门接战,余或回馆,或在某门左右暂驻听令。有不可解者,各门距离翼楼,远者十余里,近者亦四五里,如某门有兵,即就近某门之馆,亦须赴翼楼听令,不得径接应某门。其派贼出寇,则于望楼竖黄旗,吹角一次,合城望楼逐渐照式竖旗,亦吹角一次,各馆闻角齐人预备赴会,翼楼角三次,则俱齐在听令,倘赴某州某县,即日即行,不准稽滞。亦有闻角不至者,乃用门牌法,每馆人名开列于本馆某官下,闻角时其官执牌率众至,将牌递入贼居内,查不到者,虽丞相亦责打。其后又有伪令:“谓鼓角四通,各馆牌正俱出,五通排尾亦出,若至六通,每馆止留一人看馆,虽书手亦齿矛来会,违者不贷。”此盖预备破城时如此,然尚未闻鼓角六通也。凡伪王有令,发之总巡查,总巡查分视各巡查,令听使鸣锣口说,谓之“喊令”,一路声喊“某王有令,王亲贵戚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兄弟姊妹某日某时齐到某处听令,如不到者砍头示众!”喊罢继以锣,他事鸣锣四,兵事鸣锣三,但远听锣声,便可分兵役。(《金陵省难纪略》) |
浏览:106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