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天边飘过静静的云·岳云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22677号馆文选__岳魄——岳飞史料

岳飞与九江-岳母墓前话岳飞

佚名

  在庐山西麓外沿丘陵中,离九江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处被风水先生称为“卧虎添尾”的山岭上,立着一座园形拱顶的石砌古墓,墓碑上刻着“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十二个大字。通往墓冢的石阶虽已坍塌,山道旁的石兽也早已残缺,湮没在荒草中,但人们依然可以想象到陵园当年的气势。这座古墓就是著名民族英雄岳飞母亲的墓冢,人称岳母墓。
  离岳母墓数里,一处叫“飞燕投河”的地方,还葬着岳飞的妻子李氏夫人。李夫人墓冢前有一道蜿蜒的小溪,对岸是三座状似鲤鱼、猪头、雄鸡的小山,当地人把它说成是“三牲祭李”。
  据志书记载,自宋至清,附近县乡的官民年年清明冬至,都要来这两座墓祭扫,寄托他们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岳飞是河南汤阴人,他父子被害后,与儿子岳云均葬在杭州西子湖畔。那么,岳母墓与岳飞妻子李氏夫人墓为何在庐山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这要从岳飞与庐山的关系说起。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农历3月,岳飞率部收复了被流寇李成盘据的江州(今九江),这是他第一次到庐山。部队在江州停留了两个月,这使他有机会游览庐山。有儒将之称的岳飞与庐山一见钟情,并与东晋名刹东林寺的僧人交上了朋友。部队开拔时,他写了一首《寄东林慧海上人》的诗赠给东林寺住持,诗中表示:等到他为国家建功立业后,一定要学张良功成身退,归隐东林寺: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男儿立志扶汉室,圣主专征灭土酋。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
  第二年(公元1132年),朝廷正式命令岳飞屯驻江州,于是他带着部队二进江州。不久,他又把军中的家属从安微接来江州,安置在东林寺附近,并购置了田地房产。用现在的话来说,东林寺一带成了岳家军的留守处。岳飞的母亲与妻子也因此来到庐山。尽管绍兴四年岳飞移师鄂州(武昌),但江州仍在他的防务圈内,且岳家军水军与部队将士家属大部分仍在江州,岳飞不时到江州视察军情,或到东林寺旁的居第小住。
  1136年(绍兴六年)农历3月26日,正当岳飞要进屯襄阳领兵北进时,他70岁的母亲姚老夫人不幸病逝于武昌军中。岳母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性,“岳母刺字”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相传为了鼓励岳飞为国尽忠,这位母亲在儿子背上亲手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字。岳飞是位孝子,母亲的死使他十分悲痛,他立即奏报朝廷,自动解除军职,携带妻儿护送灵柩返回庐山,准备在母亲墓前守孝三年。
  然而,由于军情急切,朝廷不允许岳飞这样做,宋高宗不同意岳飞解除军职。他一方面为岳母赐葬,一方面派人赴庐山要岳飞立即回武昌军营,岳飞没有从命。宋高宗见岳飞不肯回军,于五月中旬下令岳家军全体属官将佐,共同赴庐山请岳飞返军,如果不成,他们都将受到处罚。自古忠孝难两全,事情至此,岳飞也只好“移忠作孝”,离开庐山,回到武昌军营,守孝的任务,就留给了妻子李氏夫人。
  第二年(公元1137年)3月,朝廷原定将另一支部队合并到岳飞军中,那么,拥有十万之师的岳家军就可挥师北上,收复中原。可宋高宗忽然临时变卦(害怕将领拥有过多的军队),取消这一计划。这种出尔反尔使岳飞十分失望,闷闷不乐地从南京返回九江,他又一次向上请求解除兵权,留住庐山,为母守孝。宋朝廷不同意,高宗接连驳回岳飞辞职的奏章,并派参议官李若虚和统制王贵去请岳飞回军。李、王二人到庐山转达了朝廷的意见,但岳飞不愿改变自己的决心。李若虚急了,说:“您这次如不回武昌军营,那我与王贵就将被处死。我们究意有什么事辜负了将军?将军为何忍心我们陷入死地呢?我们为此而死,您的良心难道就不受到遣责吗?”
  岳飞无奈,这才于7月回到武昌。
  1140年,金兵犯境,岳飞率军御敌。英勇善战的岳家军不仅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还连连破关斩将,收复了以前被金人占领的颖昌(许昌)、陈州(淮阳)、郑州、洛阳等地。敌占区的人民也纷纷起来响应宋军,金军惶恐不安,军心涣散,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在岳飞部队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准备尽收失地时,一心想要和谈的宋高宗和卖国贼秦桧却不想扩大战果。他们一方面密令其它各路宋军撤退,一方面也派人至岳飞营中,要他“措置班师”(并无历来流传的宋高宗一天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之事)。其它诸路宋军后撤,使岳家军失去犄角,陷于孤军深入的境地。岳飞与众将紧急商议,分析利害,不得不忍痛班师。临行前,岳飞仰天长叹: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宋朝将士的英勇杀敌,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一时不敢再犯南宋边境,这也就遂了宋高宗与秦桧之流和谈的心愿。宋金之间出现了暂时的安定,朝廷对将领拥有兵权的担心却日益加重。1141年4月,赵构与秦桧用明升暗降的办法,收夺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不久,秦桧一伙又捏造罪名,诬告岳飞,免去了他任命才三个月的枢密副使的职务。岳飞带着满腔悲愤回到庐山,准备在此终老。尽管这样,秦桧仍然不肯放过岳飞,必欲置岳飞于死地。他先是指使人诬告岳飞部队张宪与岳飞之子岳云谋反,在杭州将二人逮捕,然后派杨沂中去庐山诱捕岳飞。
  杨沂中本是与岳飞一起抗金杀敌的将领,在部队结义兄弟中排行第十,人称十哥。可是在这关键时刻,他却投靠了秦桧一伙。
  杨沂中的出现使岳飞顿有不祥之兆,他问杨:“十哥,你为何到这里来?”
  杨心中有鬼,不敢回答,只把公文给岳飞看,并故作轻松地说:“张宪岳云问题不大,只要您去对证一下。”
  岳飞道:“我看你今天到这里来,情况必定不好!”说罢,转身就往里走。
  杨沂中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位小侍女给他端来了一杯酒。
  心怀鬼胎的杨沂中怕酒中有毒,不敢喝,他左右盘问小侍女,见她心平静气,这才喝下了这杯酒。
  岳飞此时从院中走出,含笑道: “此酒中无毒药,你放心喝下去。我看出你够朋友,好吧,我跟你走!”
  岳飞就这样告别了庐山,一去永不返。
  在去杭州的路上,岳飞的几个随从暗暗劝阻岳飞:杨沂中此番来决无好意,千万不要上当。但岳飞自觉心怀坦荡,仍然不听劝阻,坚持前往。
  一到杭州岳飞即入虎穴,被秦桧下令逮捕,接着就是严刑拷打。两个多月后,在宋高宗同意下,秦桧一伙于1142年初农历腊月除夕夜,将岳飞毒死,张宪岳云被斩首,岳飞时年39岁,岳云23岁。岳飞临刑前仰天长啸,在供状上写了八个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就是震撼神州的千古奇冤。
  岳飞的一些部下与朋友也被判刑,其中包括东林寺的僧人泽一。岳飞与部下的家产抄没,家属流放岭南(今广东)一带。
  二十多年后,金人撕毁和约,又水举南侵。“国乱思良将”,在全国军民的愤慨声中,南宋朝廷不得不为岳飞父子平反,岳飞被流放的妻子李夫人这才率子孙返回庐山,李氏夫人也恢复了“楚国夫人”的封号。十多年后,李氏夫人病逝,她没有随丈夫埋骨杭州,而是伴随婆母长眠于庐山。
  岳母墓与李氏夫人墓在历代战乱中都屡遭破坏。1959年江西省将岳母墓列入省级重点文物,1960年拨款重修,1962年完工,并在墓前立了《重修岳母墓碑记》。
  
 浏览:136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4/16 16:37:3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雲中曦词 天净沙.岳墓(收藏于2025/4/22 14:46:21
雲中曦卿雲诗(收藏于2025/4/22 14:42:33
雲中曦词 扬州慢(收藏于2025/4/22 14:36:25
王曾瑜有关岳飞生平的史料(《尽忠报国岳飞新传》附录二)(收藏于2025/3/5 11:25:32
史泠歌爱国正气 震古烁今——纪念伟大的爱国民族英雄岳飞诞辰九百一十五周年(收藏于2025/2/26 19:26:24
云中曦胆略辉映智慧-- 岳飞平杨么的过程及成功因素(收藏于2011/6/29 15:58:09
云中曦散落在史卷里的芬芳--岳云轶事钩沉与随想(收藏于2011/6/2 20:46:44
【宋】岳珂金佗稡编·鄂王行实编年·诸子遗事·岳云(附王曾瑜教授注释)(收藏于2011/6/2 20:38:56
云中曦岳云养子谬误说及《宋史·岳云传》之误(收藏于2011/5/27 0:01:06
风声绍兴十年的酒(收藏于2011/1/13 0:48:1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王曾瑜岳云的兵器不是铁锤是铁椎枪(访问5714次)
王曾瑜岳飞四次北伐(访问5629次)
孔子静岳家军抗金最重要的决战之——颍昌大战(访问4846次)
佚名骑兵在宋金战争中的地位-岳云与背嵬骑兵(访问4774次)
云中曦整理自王曾瑜著作岳家军编制简介(访问4773次)
澳门大学中文系邓骏岳飞故事(访问4527次)
云中曦天边飘过静静的云——安娘忆录岳云传 第八章 囹圄(访问4162次)
云中曦天边飘过静静的云——安娘忆录之岳云传 第二章 骑兵(访问3996次)
童儿集录861年以来的凭吊诗词(访问3632次)
云中曦关于带御器械稍详细的解释(访问355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云中曦小误(评论于2025/6/25 22:51:51
雲中曦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1/15 11:19:5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6/21 8:41:56
anearthman文选评论(评论于2020/12/15 12:05:3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0/12/15 12:03:5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