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事迹、考证、讨论、感评

石达开:二、参加起义 智勇双全

黄剑华

  录入:翼王坪
  
  山雨欲来风满楼。各地拜上帝会的频繁活动,
  与地主武装团练和封建反动势力的冲突日益尖锐。
  发动武装起义,已经迫在眉睫。
  
  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了总动员令,号令各地,
  拜上帝会会员到桂平金田村集中“团营”。这个号
  令犹如一声春雷,各地会众闻风而动,纷纷组成战
  斗队伍,拿起刀枪,冲破地主武装的阻拦,向金田
  地区集中。受尽封建压迫的穷苦百姓们,早就盼着
  达一天了,蕴藏在他们胸中的反抗怒火熊熊燃烧起
  来,一场涤荡中国大地的革命暴风雨来临了!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石达开无比振奋。他
  从金田赶回贵县龙山家乡,传令集合,亲自当众宣
  布了“团营”命令。会众们立刻从四处山村举家赶
  来。石达开很快组织起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石达
  开家族中的绝大多数人员,都跟着石达开参加了
  “团营”,其中有他的堂兄石样贞、石镇仑、石凤
  魁等人,后来都成了太平军的著名将领。家族中还
  有许多妇女也跟着石达开参加了团营队伍。石达
  开变卖了产业,将家中所有财物都捐献出来,作为
  起义费用。
  
  石达开组织起团营队伍之后,立刻着手做了两
  件事情,一是铸造武器,武装会众,二是抓紧时
  机,训练队伍。
  
  1850年8月20日,石达开在奇石城外的蚂蜡冲
  坚旗誓师,率领队伍向金田进发。途中,遭到了六
  合、卷蓬等村地主团练的拦截堵,石达开指挥队
  伍,杀败了团练。然后率领队伍继续前进,经六乌
  山口出兵大圩,进占浔江北岸的军事要地白沙圩。
  石达齐初次用兵,旗开得胜,声威大振。占领白沙
  圩后,石达开安兵扎营“竖木为东西辕门,开炉
  铸炮”,并抓紧训练部队,在此屯扎30余日。他的
  队伍土气昂杨,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贵县的穷苦
  群众纷纷越来,投入他的起义队伍,其中有参加起
  义的龙山矿工,还有因“来土”械斗而家破人亡的
  上千名无家可归的客家人。石达开的队伍迅速扩充
  到4000余人。附近的地主因练慑于石达开队伍的声
  咸,闻风躲避。石达开在白沙坪给队伍补充了军
  械,壮大了力量,取道桂平,“渡北河,经姜里入
  金田”。同挂平、平南、陆川、博白各地赶来参加
  起义的团营队伍会合在一起。
  
  金田团营期间,石达开作为核心领导人,还
  “专门负责练兵马”此外,“还兼管理财政”。
  熟读兵书的石达开深知,要使武装起义获得胜利,
  必须将涣散的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英
  勇善战的铁军,这样才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
  这决不是一件容易事情。石达开为此花费了大量心
  血。他首先按照领导核心共同制定的太平军制,将
  参加起义的群众编入男营和女营,建立了严密的军
  事组织。太平军制以古代《周礼》“五人为伍,五
  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
  军”的军事制度为依据,“它的编制以军为单位。
  伍长管四人,两司马管五个伍长,共管二十五人,
  卒长管四个两司马共管一百零四人;旅帅管五个
  卒长,共管五百三十五人;师帅管五个旅帅,共管
  一千六百三十五人;军帅管五个师帅,共管一万三
  千一百二十五人。军帅以上,以将军、总制、监军
  来节制。”女军在编制上与男军略有不同,每一
  军帅管女兵2500人。军队的旗帜、服装,都有一定
  的规格。各军从两司马到军帅,都要将所属的官兵
  编造“兵册”,每个官兵还要填写“家册”,以便
  了解全军官兵及其家庭情况,有利于指挥和奖惩。石
  达开从实战出发,对建立起来的队伍进行了严格的
  军事训练。男营、女营每天都要操练兵器,演习阵
  法。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石达开招请武术教师
  向各营传授武艺。他还想出了一些其他训练办法,
  例如叫会众拉着马尾巴,跟着疾驰的马匹奔跑,以
  此来训练他们冲锋陷阵的本领。在财政管理上,太
  平天国实行的是“圣库”制度,参加起义的群众把
  变卖家产和战斗中缴获的财物全部缴入圣库,自己
  不能留有私财,一切军需衣食费用都由圣库开支,
  官兵一律平等。这是一种带有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
  供给制度。石达开兼管这件很繁重的工作,将圣库
  开支管理得并井有条,充分显示了他在军事上和行
  政上多方面的才能。
  
  大规模的团营活动,使反动统治者无比惊慌。
  清朝政府急忙调兵遣将,企图将起义队伍扼杀在摇
  篮之中。先后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北、
  福建六省调集兵勇达万余人,任命前两江总督李星
  沅为钦差大臣,前漕运总督周天爵署理广西巡托,
  相继到达广西挂林,调湖南提督向荣为广西提督,
  至桂平前线督师。12月27日,团营队伍首先在思旺
  圩击败了清军浔州协副将李殿元的“剿掳”,杀死
  巡检张庸。数日后杨秀清、石达开指挥团营队伍
  又在蔡村江设下埋伏,痛击了进犯金田的清军,阵
  斩洁军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清军将领周凤歧率兵
  驰援,也被击败,溃退挂平。这两仗,团营队伍初
  试牛刀之利,连获大胜,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
  大地鼓舞了起义群众的斗志。
  
  1851年1月11日(清道光三十年十三月初十,洪
  秀全38岁生日)这一天,两万多名团营群众,在金
  田正式誓师起义,正号“太平天国”,起义队伍称
  太平军,洪秀全为最高首领,当众颁布了五条军事
  纪律:“一、遵军命 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
  其犯;四、公心和摊,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
  力,不得临阵退缩。”起义后,为了补充军需物
  资和取得军事上的主动,太平军立即进占江口墟,
  控制了大湟江口。石达开率领部队,随军转战,先
  后在牛排岭和屈甲洲同清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多次
  击败了敌人的进攻。太平军采取了灵活的战术,避
  开敌人主力,撤出江口墟,挥师向武宣进兵。1851
  年(清咸丰元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
  极称天王,确立了五军主将制度,以杨秀清为左辅
  正军师,领中军主将;石达开被封为左军主将。
  
  6月,太平军移营象州。清军分路追堵,广西
  提督向荣和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率部分别从东北、西
  北逼近太平军营垒,准备同时发起围攻。石达开驻
  兵于象州梁山村,和乌兰泰隔河对峙。6月8日,
  乌兰泰率领1000多名清军,偷越独鳌岭,向太平军
  进行了突然袭击。石达开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待
  敌人冲到营垒前面时,突然开炮,给以迎头痛击。
  敌人纷纷溃逃,狼狈地退了回去。6月9日,清军
  再次发起进攻,太平军在梁山村、独螯岭、马鞍山
  与清军展开大战,双方互有伤亡,竞日胜负难分。
  当天晚上,石达开设下奇计,决定乘敌疲惫,采用声
  东击西和奇袭偷营的战术进行反击。他先以一部分
  战土虚张旗帜,架炮猛轰独鳖岭西麓,引诱敌人把
  兵力集中在西边山头防守,然后将主力设伏于河谷
  地带。到了深夜,敌人已疲劳不堪,石达开选派精锐
  战土,悄悄渡河,突入敌军营垒放火,齐声减杀。
  敌人从梦中惊醒,不知虚实,以为大营已破,四散
  溃逃。乌兰泰急忙纠集部下,赶来救援。太平军伏
  兵四起,前后夹击,杀得敌人溃不成军,乌兰泰仅
  以身免。有一首民语称赞这场战斗说,“象州官府
  带兵多,打起仗来乱鸡窝,天兵山头一声喊,狗官
  尽找乌龟壳。”
  
  这场战斗之后,清军被迫采取“坐战之法”,
  用步步为营、断绝接济的办法来围困太平军。太平
  军由于缺少粮食和弹药,于7月间又回师金田。石
  达开和前军主将萧朝贵担任前锋,攻坚开路,击败
  了地主团练,驻兵于桂平新墟指挥部队,一面构筑
  阵地,一面抢收新谷,解决了太平军的缺粮问题。
  
  太平军回师金田后,清朝任命军机大臣赛尚阿
  为钦差大臣,增派都统巴清德,副都统达洪阿等率
  兵赶赴广西,加强围剿。7月下旬,各路清军连续向
  太平军发起进攻。太平军后路扼守的紫荆山双髻岭
  要隘失守,被压缩在新墟一隅,形势相当严重。9
  月11日,洪秀全下令突围,以前军主持萧朗贵和石
  达开统率所部同为先锋,“开通前路”。入夜,太
  平军踏着中秋月色,自新墟出发,由间道经五峒山
  区东出平南思旺、官村,顺利脱出包围。敌人尾随
  追扑,太平军在官村设下埋伏,大败清军,向荣锅
  帐尽失,只身逃人平南县城。太平军乘胜东进,在
  大旺分兵两路,仍以萧朝贵和石达开率领所部由陆
  路直捣永安州城(今蒙山),洪秀全和杨秀清率其
  余人马走水路接应。进兵途中,石达开部队军纪严
  明,穷苦百姓踊跃参军,太平天国后期将领李秀成
  等人就是在这时加入石达开部的。9月25日,太平
  军陆路人马一举攻克永安州城。
  
  永安是太平军起义以来攻占的第一座城镇,于
  此驻守半年多。在这段时期内,太平军领导人分兵
  扼守,整顿部队,肃清奸细,进一步建立和加强了
  各项制度。12月17日,天王洪秀全下诏分封五王,
  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
  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
  六千岁;石达开晋封翼王,“羽翼天朝”,称五千
  岁,“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太平军占据永安后,清朝统治者大为恐慌,再
  次从各省抽调军队,加上“助剿”的地主团练,兵
  力达四五万人,四面包围,频繁进攻,企图将太平
  军困死。太平军积极布防,扼守要隘,按照山川形
  势,依山傍水,构筑堡垒,树栅立寨,修建炮台和
  望楼,并挖掘重潦,建立了巩固的城防体系。“综
  现太平军在永安州的设防,计有:一道城池两条
  急水,两堵长墙,两条警戒线和四组营垒群,构成
  ‘倚伏相救、声势相连’的防御整体;”“太平军
  营垒工事的结构,俱各有墙、栅、壕、阱,周围遍
  布荆棘竹签,非常复杂稳固。反动派最成头痛的
  ‘鱼网暗沟、‘铁打蒺藜梅花坑”,就是指这些说
  的。”这种具有独创性的固若金场的军事设施,
  为太平军以后的城市设防,提供了珍贵的经验。这
  种防御体系的建立,也凝结了石达开的才智和计
  谋。当时,石达开率领所部屯扎在古苏附近之大塘
  村,负责永安东线的作战和防守。石达开治军严
  明,智勇双全,多谋善战,多次击败了清军的围剿
  进犯。在战事的空闲里,石达开还不失时机地发动
  群众,打击地主豪绅,安抚流亡百姓,征集军需粮
  草,保证了战争的需要。石达开还派出细作,带上
  亲笔写的密信,去动员因没有赶上大队而留在贵县
  龙山矿区的矿工们前来参加太平军。有1000多名矿
  工接到信后兼程赶到永安,壮大了太平军的战斗力
  量,配合了太平军的突围。
  
  清军虽然兵勇众、火器精、粮秣足,在兵力和
  火器上都占了优势,却奈何不了太平军的人心齐、
  地利熟、胆气壮。敌人只能望城兴叹:“固垒深构
  容贼据,映xf破斧转心寒,孤城在望无人近,半裁
  甘从壁上观。”但长期围困,使太平军在粮食和
  军火的补给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必须跳出重
  围,打开新的局面。1852年4月5日深夜,太平军
  冒着大雨,由石达开驻守的东线出击,前锋直捣古
  苏冲口清军把守的玉龙关,一战而全歼守敌,夺得
  火药10余担,太平军全部人马由玉龙关小路迅速做撤
  出重围。当清军发觉太平军已人去城空,急忙追
  扑。乌兰泰领涪军抢先追入古苏冲,太平军后队与
  之发生激战,牺牲了官兵男女2000多人。萧朝贵和
  石达开闻讯后,督率前队主力在龙寮口大峒山设下
  埋伏。4月8日,乌兰泰穷迫不舍,陷入了太平军的
  口袋阵,一声炮响,擂石如雨,伏兵四起。太平军
  战士“赤脚短刀,前后围裹,肉搏鏖战”,清军四
  员总兵和的5000多名兵勇全部被歼。太平军在这
  一仗中,同仇敌汽伏击歼敌,扭转了不利战局,
  保证了永安突围的胜利成功。
  
  
 浏览:161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4/5 7:03:2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7067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6319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896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4338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4243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4155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4049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791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3509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222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Astra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4/12 23:49:38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