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海寿山纪念园__著名左联作家马宁先生纪念馆
福海寿山纪念园

《忆马宁先生》

◎ 郑学秋

  读《闽西日报》张惟先生写的《恸别左联作家马宁先生》,方惊悉中国著名的“左联”作家马宁先生于2001年12月10日病逝省会福州的噩耗,我十分悲痛,一颗文坛巨星陨落,闽西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儿子。
  在大学学习时,我就拜读了马宁的著作:小说《廉价之马》、《铁恋》、《南洋风雨》等,对左联作家马宁十分崇拜,因为他总能给我一个“世界”,一些不可磨灭的灵魂。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龙岩革命纪念馆负责资料工作,曾写信给马宁,请教地方革命史有关问题。几天后,我出差福州,来到中山路,叩开马宁寓所大门,初次见面,我报了姓名,马宁吃惊道:“郑学秋,这个名字像女孩子,我收到你的来信,还以为是个女讲解员呢。”以后,他侃侃而谈1929年,他从上海回家乡找红军,看到苏区人民晚上搞文娱活动,自编自演山歌戏,筹款支援红军游击队,于是他断言工农兵掌握了政权后一定会出现无产阶级文学,于是他写信给上海的《乐群》杂志,写道“现在是一个新的太阳照耀着我”,“劳动者应该有自己的文学……”接着马宁先生解答了有关地方革命史的一些问题。马宁还给我介绍夫人王斯,带我观赏挂在大厅上张鼎丞同志给他的墨宝。那是抗日战争胜利一周年纪念日,张鼎丞从江南前线托人送给马宁的亲笔手书:
  “马宁同志我们最先跃起,最先勇猛前进,紧密参成行列,予以打击者打击!”这位全国著名的“左联”作家、新四军军报《抗敌》主编,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这么随和、热情,使我受宠若惊,更加敬佩这位文学巨星,称他为老师。此后,我们成了“忘年交”,我常寄作品让马宁修改,他是我文学创作、党史研究的最得力的老师。
  马宁回龙岩常住在张垣先生家中,我均前往讨教。1991年盛夏,马宁回到龙岩,他心情十分愉快,因20万字的《马宁选集》已出版,将在龙岩革命纪念馆举行首发式。我偕符维健同志前往闽西宾馆拜访,马宁满面春风迎我们进内,说明天的首发式座谈会,特邀你们参加。并从橱中取出一本《马宁选集》,在扉页上留下亲笔题词。我们要求到室外与他合影,马宁欣然同意,在楼前以绿叶为背景,我手捧《马宁选集》,与马宁先生合影,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历史性的留念。
  1991年冬,马宁应邀回龙岩参加龙岩建市10周年纪念。龙岩市人民政府在体育馆举办建市10周年成果展,一天上午,在成果展厅里,我与马宁先生相遇。他高兴地与我握手,并拉着我向文化馆馆长黄铁强介绍道:“郑学秋是龙岩的一位秀才!”导师的夸奖,使我受之有愧,但也体现了马宁对后辈的提携、鼓励。
  1993年春,马宁又一次与王斯一起回到龙岩,住在普通小旅社。我与符维健前去拜访,送去《龙岩党史资料与研究》。我们邀请马宁夫妇共进晚餐,他欣然答应。党史研究室经济较拮据,无法上大宾馆宴请,只在闽西宾馆斜对面的“田园饭店”就餐,马宁随我们登上狭窄的楼梯,津津有味地品尝“连城风味”。喝“蛇肉汤”时,服务员还送上蛇血和蛇胆。我说:“蛇胆明目,马先生是否品尝。”马宁端起碟子,将“蛇血”、“蛇胆”吞进肚中。我们都为马先生“勇敢”精神而喝彩。
  1994年春,我的第二部专著《红陵随笔》将出版。我将书稿寄给马宁先生,敬请他为本书作《序》。没想到马宁先生于2月25日给我回信云:“我劝你的专集不要请求任何人写序,有些所谓‘名人’怕还写不出你那样的文章呢!你已是红土地上著名的作家之一,我劝你以后也不要自认为老大,为别人写序。每个人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吸引读者,要有绝对的自信。你的作品,一般史料性很强,生长于红土地闽西的人,谁都会爱我们的闽西,看了写闽西革命历史的任何故事,都寄予莫大热情,我就是喜欢你的作品的一个人。”
  马宁先生的来信,字笔歪斜难辨,可能是脑血栓症前兆。他带病阅读我的书稿,并给我亲笔来信,使我感激涕零。遵照马宁先生的教诲,我决定不请任何人为我的专著作序了。
  当我们仰视一位成功者的时候,说不定只注意他的幸运和天才。然而在成功者们天才和幸运足下,踏着一块基石,这就是导师的培养和指教。28年来,我在地方党史研究与文学创作上,取得一些成绩,这与马宁先生的培养、提携是分不开的。
  往事如昨,历历在目。敬爱的马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魁伟的身影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他的亲切话语仍然在我的耳边回响。《忆马宁先生》○郑学秋
  读《闽西日报》张惟先生写的《恸别左联作家马宁先生》,方惊悉中国著名的“左联”作家马宁先生于2001年12月10日病逝省会福州的噩耗,我十分悲痛,一颗文坛巨星陨落,闽西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儿子。
  在大学学习时,我就拜读了马宁的著作:小说《廉价之马》、《铁恋》、《南洋风雨》等,对左联作家马宁十分崇拜,因为他总能给我一个“世界”,一些不可磨灭的灵魂。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龙岩革命纪念馆负责资料工作,曾写信给马宁,请教地方革命史有关问题。几天后,我出差福州,来到中山路,叩开马宁寓所大门,初次见面,我报了姓名,马宁吃惊道:“郑学秋,这个名字像女孩子,我收到你的来信,还以为是个女讲解员呢。”以后,他侃侃而谈1929年,他从上海回家乡找红军,看到苏区人民晚上搞文娱活动,自编自演山歌戏,筹款支援红军游击队,于是他断言工农兵掌握了政权后一定会出现无产阶级文学,于是他写信给上海的《乐群》杂志,写道“现在是一个新的太阳照耀着我”,“劳动者应该有自己的文学……”接着马宁先生解答了有关地方革命史的一些问题。马宁还给我介绍夫人王斯,带我观赏挂在大厅上张鼎丞同志给他的墨宝。那是抗日战争胜利一周年纪念日,张鼎丞从江南前线托人送给马宁的亲笔手书:
  “马宁同志我们最先跃起,最先勇猛前进,紧密参成行列,予以打击者打击!”这位全国著名的“左联”作家、新四军军报《抗敌》主编,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这么随和、热情,使我受宠若惊,更加敬佩这位文学巨星,称他为老师。此后,我们成了“忘年交”,我常寄作品让马宁修改,他是我文学创作、党史研究的最得力的老师。
  马宁回龙岩常住在张垣先生家中,我均前往讨教。1991年盛夏,马宁回到龙岩,他心情十分愉快,因20万字的《马宁选集》已出版,将在龙岩革命纪念馆举行首发式。我偕符维健同志前往闽西宾馆拜访,马宁满面春风迎我们进内,说明天的首发式座谈会,特邀你们参加。并从橱中取出一本《马宁选集》,在扉页上留下亲笔题词。我们要求到室外与他合影,马宁欣然同意,在楼前以绿叶为背景,我手捧《马宁选集》,与马宁先生合影,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历史性的留念。
  1991年冬,马宁应邀回龙岩参加龙岩建市10周年纪念。龙岩市人民政府在体育馆举办建市10周年成果展,一天上午,在成果展厅里,我与马宁先生相遇。他高兴地与我握手,并拉着我向文化馆馆长黄铁强介绍道:“郑学秋是龙岩的一位秀才!”导师的夸奖,使我受之有愧,但也体现了马宁对后辈的提携、鼓励。
  1993年春,马宁又一次与王斯一起回到龙岩,住在普通小旅社。我与符维健前去拜访,送去《龙岩党史资料与研究》。我们邀请马宁夫妇共进晚餐,他欣然答应。党史研究室经济较拮据,无法上大宾馆宴请,只在闽西宾馆斜对面的“田园饭店”就餐,马宁随我们登上狭窄的楼梯,津津有味地品尝“连城风味”。喝“蛇肉汤”时,服务员还送上蛇血和蛇胆。我说:“蛇胆明目,马先生是否品尝。”马宁端起碟子,将“蛇血”、“蛇胆”吞进肚中。我们都为马先生“勇敢”精神而喝彩。
  1994年春,我的第二部专著《红陵随笔》将出版。我将书稿寄给马宁先生,敬请他为本书作《序》。没想到马宁先生于2月25日给我回信云:“我劝你的专集不要请求任何人写序,有些所谓‘名人’怕还写不出你那样的文章呢!你已是红土地上著名的作家之一,我劝你以后也不要自认为老大,为别人写序。每个人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吸引读者,要有绝对的自信。你的作品,一般史料性很强,生长于红土地闽西的人,谁都会爱我们的闽西,看了写闽西革命历史的任何故事,都寄予莫大热情,我就是喜欢你的作品的一个人。”
  马宁先生的来信,字笔歪斜难辨,可能是脑血栓症前兆。他带病阅读我的书稿,并给我亲笔来信,使我感激涕零。遵照马宁先生的教诲,我决定不请任何人为我的专著作序了。
  当我们仰视一位成功者的时候,说不定只注意他的幸运和天才。然而在成功者们天才和幸运足下,踏着一块基石,这就是导师的培养和指教。28年来,我在地方党史研究与文学创作上,取得一些成绩,这与马宁先生的培养、提携是分不开的。
  往事如昨,历历在目。敬爱的马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魁伟的身影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他的亲切话语仍然在我的耳边回响。
原文2002.12.30 发表于《福州晚报》  浏览:101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12/31 10:49:3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 宋协和《马宁与高士其的生死情结》(收藏于2005/4/26 6:47:51
◎ 符维健《马宁:一生坎坷写传奇》(收藏于2005/4/26 6:34:53
◎ 钟兆云《作家马宁和他的“马来妹” 》(收藏于2005/4/26 6:23:48
◎ 郑学秋《忆马宁先生》(收藏于2002/12/31 10:49:33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五──《胡也频和他的誓辞》(收藏于2002/10/25 20:08:49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四──《记白莽》(收藏于2002/10/25 20:06:55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三──《柔石同志鼓励我创作的事例》(收藏于2002/10/25 20:03:46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二──《李伟森是个踏踏实实的人》(收藏于2002/10/25 20:01:11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一──《谦逊的冯铿》(收藏于2002/10/25 19:59:13
◎ 马宁《回忆“左联”五记》(收藏于2002/10/11 14:16:1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 符维健《马宁:一生坎坷写传奇》(访问1562次)
◎卓如《我所认识的马宁》 (上)(访问1497次)
◎ 钟兆云《作家马宁和他的“马来妹” 》(访问1481次)
◎ 马宁《回忆“左联”五记》(访问1382次)
◎卓如《我所认识的马宁》 (下)(访问1336次)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五──《胡也频和他的誓辞》(访问1185次)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二──《李伟森是个踏踏实实的人》(访问1139次)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三──《柔石同志鼓励我创作的事例》(访问1134次)
◎ 郑学秋《忆马宁先生》(访问1017次)
◎ 马宁“左联”五烈士别记之四──《记白莽》(访问911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