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太平天国的真相(29)----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23)

呤俐 (英)

  录入:翼王坪
  
  第十六章节选 (上)
  
  省城杭州于12月29日为太平军攻克。守城汉军无法忍受
  可怖的围城,可吃之物均已食尽,甚至人肉亦在市场出售.于是开外城城门投降太平军。守城满兵抗拒到底既不想饶恕敌人,也不短敌人饶恕自己。胜利的革命军攻克内城后,鞑靼将军瑞昌率部下多人炸毁城堡自尽。
  
  太平军攻克这一重要城市和通商口岸宁波之后,据有浙
  江全省之地,只留有上海及其周围数英里末被攻占,于是决定在一年期限的协定满期后,追踪敌人.进攻这个坚强据点。虽然何伯提督在访问南京遭到失败之前,似乎愿意和太平天国谈判,可是当他回到上海发觉无法再去欺骗他们以后,他的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从他一心一意想要寻找战争机会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不久.他就找到了这种机会。
  
  一年期限已满,太平军总司令忠王立即派军向上海推进。忠王军并末进攻上海县城.而是逐渐占领附近各地,最后,县城四周枪炮射程外的清兵全被肃清。太平军对外国人再度表示非常友好的态度,不攻县城,仍采取1860年所表现的宽容忍耐精神,企图与外国当局进行和谈。各队首领全都发出了一贯的言词正大的告示,宣示:清政府的虐政,他们建立自由的基督教的中国的使命,他们由于“天父”的垂顾而获致的成功,急欲和“外国兄弟”建立友好关系的热望,以及继续现有的一切贸易并开放全国的意愿等等。
  
  此时英国对中国革命运动所处的政治地位如下:由于乔
  治·文翰爵士的书面保证,由于何伯提督的书面保证,由于宁波英国代表的书面保证,以及由于若干其他许多行为,英国是以国家的信誉来保证严守中立的。我曾摘引过英国政府发给在华官员的最后一道训令;
  
  女于政府在中国两个交战团体之间愿保持中立…(除援救
  英国臣民免遭刑罚)以外,应制止一切干涉内战的行动(日期是1861年8月8日发自外交部。)
  
  这就是始终如一的命令。至于后来的指示,“如果中国人允许不利用各通商口岸作为进攻的基地,那么防守这些口岸也许是得策的。”则不过是罗塞尔勋爵的建议而已。
  
  上海的英国领事、提督、将军的制止一切干涉的行为,就是把这个县城变成清军的巨大的集结之地,并在这个县城驻守英国军队帮助清军防守,就是利用英国轮船运载清军由扬子江上游驶往上海.就是供给清军以大炮及其他武器.同时又严禁和“交战双方”的另一方进行同样物资的贸易,并且在明知太平军不会进攻他们的时候去攻打太平军。海军、陆军、外交官组成了有效的三头政治,对于罗塞尔勋爵的模棱两可的“假设”、“如果”之词,作出了如下的解释。他们把“也许是得策的”,奇妙地地解为“就是得策的”;他们把“如果中国人允许不利用通商口岸作为进攻的基地”,一变而为协助并联合清军“利用各通商口岸作为进攻的基地”。因此,他们直接违反了他们所奉到的公开命令,而依照我在上面所提到的那种行为以
  下述复文回答太平军首领的友好提议:
  
  占领上海县城及上海周围之英法军队司令官顷接两名自称为林某、何某者来函,……通知我等云:该林、何二人拟率军前来进攻并占领上海.我等无法与该林、何二人及其部下通递函件,兹特通告各有关方面:上海县城及其周围包括吴淞在内.现巳为英法军队所占领,倘林、何二入及其同党胆敢进犯该地,将自蹈险境。
  
  英国官员甚至用这种办法也不能达到他们所要达到的目
  的,这就是迫使太平军起而反抗,采取报复行动。因此当提供给清军的一切援助均告无效,而英法军队倘不霸占上海则上海必将落入革命军之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英国政府就撕下了假面具,准备公开作战了。
  
  麦华陀领事于“1862年2月19日在上海”寄给何伯提督
  的公函中说明了公然肯弃英国的良好信誉和光荣的理由:
  
  就算严守中立政策在目前是唯一正确的政策,就算保护这个县城及租界的一切行动必须慎重顾及这个原则.可是我想在目前的紧急时期还应该考虑到两个实际问题.第一.我们通过什么来源来供应这个县城和租界的问题。第二,太平军危及供应的行为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才有采取自卫而对他们进行干涉的必要的。
  
  这种浅薄的开衅借口一望即知是捏造的谎言。第一,只
  要让太平军和平光复这个中国县城,城内居民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供应。第二,上海临江面海,除黄浦江支流外,交通均可畅行无阻;同时上海又停泊着两百余艘欧洲轮船及数千艘本地木船,可源源运输一切供应品。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开战理由只是一种托辞,而下面两个理由已足以说明它是不正当的:第一,如果抱着对外国人员友好态度而来的太平军包围了上海从而危及了城内的供应,这时他们倘被硬逼成为敌人,并采取正当的报复行为的话,他们自然会尽力破坏上海附近的所有地区,完全切断城里的供应;因此对于他们的攻击就很可能是不惜破坏英国的信誉,使得欲加以避免的危机更形严重起来。
  
  第二,何伯提督在下面所摘引的公函中表示,他认为领事麦华陀说明的理由尚不够充分。1862年2月21日,这位提督首先开衅。同日夜间,他在递给海军部的公函中说明了他公然破坏他本人的信用和政府的信用的理由:
  
  这些军事活动(太平军的军事活动)就在附近一带进行,并不尊重占领这个县城的英法军队,也不顾到粮食供应和当地贸易将要受到影响.
  
  哪一个城市在被占或被围之际当地贸易和粮食供应不
  会受到影响?难道英法军队去消灭太平军不是因为他们进行
  了爱国斗争的缘故,而是因为他们影响了贸易和供应的缘故吗?
  
  何伯提督说太平军的到来只会“影响”贸易和供应,可是如果太平军当真这样他的话,那么除水上运输外.他们是可以停止全部的贸易和供应的。
  
  就欧洲侨民和当地居民看来,唯一能够影响上海供应的
  是粮食商人哄抬物价,这些人总是连捞取一点点额外利润的最小机会也从不放过的。大概何伯提督有鉴于此,感到这对于他所谓的开战理由甚为不利,总之,他想还是另加上一些理由的好,虽然这种理由也同样是毫不足道的:
  
  包括在乙丙线内地区中的这个村庄和其他一些为他们(太平军)所据有的村庄,已完全为他们所控制.这些地方是供应上海的主要路线,而且接近吴淞江。以致对于上海很关重要的商业,虽未被完全切断,亦已遭到了严重的阻碍.有此种种原因,我认为有进行干涉的必要。
  
  英国利用这些借口就开始对太平军进行了战争。必须注
  意,英国从来没有任何实际理由可以作为反对太平军的口实,也从来没有受到任何事件的驱使不得不对太平军进行战争,从而使得战争是正当的,甚至使得抗议是正当的。英国政府及其在华官员仅根据自己认为太平军可能做些什么的主观臆测来掩饰自己行为的真正目的,可是我们从未见到他们根据太平军的实际行动向太平军提出明明白白的.直截了当的控诉。
  
  何伯提督在攻击太平军的时候,竟跟一个为清政府服役
  的美国兵痞华尔联合在一起。当这位提督未能诱骗太平天
  国当局重新订立不要进入上海的协定以前,这个华尔曾大受歧视和辱骂。曾几何时,何伯提督及其同僚竟认为跟这个华尔有同舟共济之必要,于是这个美国兵痞也就成为他们的典范和盟友了。这个为尼加拉瓜人民深记不忘的华尔克将军的从前的无赖伙伴、清政府所雇用的英格鲁撤克逊海盗的头子、一度曾经因为自己的党羽被英国海军搜捕而逃亡的亡命者,忽然摇身一变成为英法海军提督们、将军们、领事们的朋友和战友了。华尔见到自己这种可疑的地位以及更可疑的事业竟为人所赞助,为人所效法,真是又惊又喜.无疑地,开头的时候,他洋洋自得,发现劫掠的勾当成了光荣的职业,不禁大为诧异。可是,不久,一片黑色的阴影,或者不如说一片绿色的阴影遮蔽了这个可怜家伙的快活的美梦!他开始妒忌他的朋友何伯提督,自愧不如何伯提督的不宣而战的才能,以及不顾政府批准就冒然进行战争的本领。
  
  高桥为太平军所据有,由数百名兵士和数千名刚参加太
  平军的百姓防守,大多仅以竹矛为武器。何伯提督所率兵力计英国水兵三百五十人,携六磅火箭炮一门;华尔统率的中国教练军六百人,此外,法国提督普洛特率法兵一百六十人,携野战炮二门,会攻高桥。武器粗劣的太平军自然无法抵挡欧洲的大炮和精良的武器,结果,一百余人被杀,其余均被驱出。英法联军安安稳稳地获得了皇皇的战果,因为他们远在太平军的少数极其粗劣的火绳枪的射程之外,很容易地用大炮和来福枪打死太平军,他们自己方面只有一名法国水兵为流弹所击毙。
  
  这位勇敢的提督马上继续采取这种卑怯的屠杀行尔,特
  别当他发觉这样做是相当安全的时候他就不能抑止自己地
  行动起来了。
  
  上文提及何伯提督掩饰他破坏信约的托辞之一就是可能
  太平军会阻挠粮食的供应。说来奇怪,这位提督竟干了正是他借口太平军也许会干的事。联军一占高桥,就纷纷抢劫太平军遗下的各种物资。据官方报告说:“此地发现大量粮食,大半均遭焚毁。”
  
  何伯提督在高桥立下汗马功劳之后,率小队水兵及华尔
  的兵痞,花了一个星期的功夫,在四乡逡巡,寻人厮打。终于他的尚武精神在距离上海约二十英里的闵行附近的浔塘,得逞其志。此处为数千名太平军所驻守,修有防御工事。何伯提督在逡巡途中一发现此地,立即命人往上海搬调援兵前来攻打。1862年3月1日,援兵力开至,全部兵力包括华尔率其所练华兵七百五十人,英国水兵水手三百五十人,炮兵三十五人,携轻榴弹炮四门,野战炮一门,火箭炮若干.法兵二百人,携铜榴弹炮二门,向浔塘进攻。谋杀工作又象在高桥一样的进行起来了,武器粗劣的太平军又被泰然无虞的联军所杀害。他们曾勇敢地坚守用砖泥修建的防御工事达一小时之久,但终于被外围大炮的火力和思飞德来福枪的准确射击所战胜。他们在抬炮炮弹耗竭之后,就在联军的枪林弹雨(这些枪炮是由英国纳税人付钱并在英国兵工厂制造的)之下被驱出防线,伤亡甚大。当他们退却时,难以抵挡的外国大炮“迅速开炮轰击,造成可怕的伤亡。也有不少死在英法水兵的来福枪下”。太平军
  的后卫在村庄中心地区勇敢地狙击迫兵,可是却无法抵御猛烈的炮火和联军水兵的刺刀冲锋。肉搏开始,他们的勇敢兵士死伤杭藉,终被击退,一千人阵亡,三百人被俘,而英法方面却无一人伤亡。清军兵土滥杀不幸的非战斗人员,并将受伤的人驱入燃烧村庄的火焰中,把他们活活烧死。一份官方报告说:
  街道和房屋的景象甚惨,有些地方,积尸枕藉。村外旷野满布尸体,均系生前逃走时被射杀.
  
  另一份官方报告说:
  
  叛军自防御工事中跑出站在大街上……斯迪阿待中尉和理查逊中尉由“音皮利阿斯号”携来的野战炮,用葡萄弹和霰弹扫射叛军,极为奏效。叛军受此轰击后,由退却变为逃跑。当时水兵和中国分遣队又截断他们的去路.斩获颇多.叛军伤亡约九百至一千人左右。
  
  同一报告以此作为结束:
  
  战事完毕,联军纵火焚烧村庄,然后乘轮回上海.
  
  诬蔑太平军专事破坏的人们对此将作何解?他们声称这
  些信奉基督教的爱国者“在任何地方取得成功那里就随之发生彻底的破坏”。可是看来,这些彻底遭到破坏的地方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等待何伯提督去加以焚毁。
  
  随着这类事件的发展,我们就可以看到,尽管这位提督以太平军的来到也许会对供应发生有害影响作为他的开战理由之一,可是,实际上,正是他自己破坏了他担心太平军“也许”会破坏的粮食供应。
  
  在何伯提督所犯的一切罪行之中,最严重的就是残酷地
  屠杀了成千上万的自己的同类。何伯提督及其同僚屡次捏造各种毫无道理的借口,纵使假定这些借口是真实的,难道英国人能够承认大批屠杀那些始终对他们友好而只是不利于少数投机商人的人们是正当的么?如果任何英国人为了维护这些投机家的眼前利润,企图掩饰或辩护这种屠杀太平军的不正当行为,那么,我认为还是让这种不干不净的贸易完全毁灭掉要好得多。这种不干不净的贸易是应该受到诅咒的,因为成千上万的人类遭到了杀戮,他们的鲜血正在向上天高声呼吁对他们的迫害者进行复仇。
  
  甚至关于革命军要损害我们的“商务利益”的借口,也由于商人本身所提出的证据,而宣告破产。中国头一家外国商行,怡和洋行,在“1862年3月27日出香港”发出的商业报单中提到何伯提督初次屠杀太平军的事件说:
  
  自前次发出通报后,上海情形并无特殊变化,但联军司令官等所采取的政策,恐将引起不幸后果.……我们的利益全靠严守中立,今不但不推行此种政策.且如我们前次通报所说,英法陆海军与清军联合,出两国提督率领,进攻六千叛军,结果自然将叛军击败,杀戮其多…全部地区均为太平军所掌握,如果一直坚持这种自杀政策,结果所有贸易倘非毁灭,也将遭到严重的阻挠,因为这种做法只有激怒一个绝不可轻视的敌人而巳.
  
  何伯提督借口保护商人利益而采取反对太平军的政策,
  可是商人阶级的主要代表竟谴责这种政策。目前的情况完全证实了怡和洋行的意见是正确的,因为贸易的确“遭到了严重的阻挠,太平军从产丝区域被驱走以后,丝的产量果然骤降。可是这并非象这家商行所料想的是由于“一个绝不可轻视的敌人”被激怒了的缘故,因为太平军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文明的敌人,他们从来没有对于完全在他们掌握中的贸易或欧洲人的生命施行报复。丝的产量的跌落完全是由于英国官员和清军在曾经是欢乐的太平天国地区进行了残暴的战争所致。太平天国的爱国志士不是愚人就是圣者,因为他们竞甘心情愿地听任自己从以前所据有的地区被驱走,并丧失无数的生命,要是他们采取报复手段,他们就可以威胁全部地区的贸易,从而迫使敌人放弃这样明显威胁到我们的“商业利益”前途的战争。
  
  既然连在中国的头一家商行都认为英国政府采取了“自
  杀”政策,那么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所谓担心影响商业云云,只是一种幼稚的托辞而己。除了由于“从赔款中所以得的暂时利益”以及从邪恶的鸦片贸易所取得的巨大利润一旦皮丧失就要使得英国国库减少于百万收入以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可以构成真正的开战理由呢?
  
  一方面容许太平军攻占宁波,另一方面又防守上海打击
  太平军,这种似乎象是矛盾的行为是容易解释的。太平军攻克宁波时,那里并没有英国军队,虽然英国用了狡猾的伎俩使太平军首领延期七天,以便调集大军阻挠他们进城,可是担负此项任务的皇家兵舰“侦察号”及其他一些船只在太平军攻克宁波数小时后始抵宁波,以致为时太迟了。于是,正象何伯提督十分聪明地提到关于干涉太平军的政策时所说的,“我们不能跟他们发生冲突,因为他们随时都可以停止上海的全部贸易。”当时英国尚不完全明映太平军的奇异的宽容精神,一旦明了之后,战争就随之开始了。举刀作战之前,必须先试试太平军的性情。何伯提督在南京的侮悔侵无礼,在宁波的“各种阻挠”计划,在上海附近的侵略行为,全都取得了效果,于是英法当局接着用他们的不合理的通告以及防守上海县城的不合理行为来效法前例。
  
  事实上,他们防守上海的理由虽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五点足以概括其余。
  
  第一,英国政府及其官员的干涉行为全在保护赔款和鸦
  片贸易,而太平军一旦攻克上海,这两项利益就要丧失,于是那些靠邪恶的鸦片贸易发财致富的鸦片商人就竭尽全力去支持干涉政策。
  
  第二,上海的大批外国地主赞成防守上海,因为他们可以趁机用贱价向中国地主购得新的土地。“1862年1月l 2日在上海英国领事馆举行的土地出租人会议记录”载有英国方面和这个中国县城的清朝官吏举行战事会议的情况(当然罗,这完全是根据“严守中立”的信约):
  
  上海道台亦答应这样做(开筑一条道路以便利军事行动),强迫中国土地出租人将土地售与取得优先权的外国申请者。
  
  第三,一部分商人利用太平军的行动散播谣言,谎称太平军野蛮残暴,以便恫吓未知底蕴的商人而独专其利。这些人自然赞成防守上海,因为太平军一旦攻占上海,事实既要证明他们并非土匪强盗,从而这些人的奸计也就要暴露无遗。
  
  第四,许多土地房屋的投机家由于下述理由而反对革命
  军:上海县城附近的外国租界,聚满了等待太平天国政权在内地巩固起来之后即行回乡的难民、利用外国人的庇护自由开设赌场和妓院的无数中国不法之徒,以及在这个清朝的最后据点中依靠清朝当局豢养的各种寄生虫和帮闲。因此,只要这种情况一直继续下去,土地投机家就可以用骇人听闻的高价把房地产租给中国人以获取暴利,可是太平军一旦攻占上海县城之后,这种情况就要完全改变了。这种获取暴利的罪恶行为被灿烂的金光所掩蔽,因而在英国是不会被人看到的。
  
  第五,当地的大部分商行伙友,全都期望在三年之中发一笔财回国去享福,而太平军一旦攻占上海之后,由于内战所带来的自然影响,势必妨碍进口贸易,从而损害了他们的眼前利作。背信弃义,歪曲事实,半侵略行为,终于代之以正规的战争了。这种战争不但事前没有经过任何宣战的手续,而且也没有说明任何理由。试问:这种作战方式在欧洲将何以名之呢?
  
  我们看到了英国政府的政策和英国在华官员的行为以
  底最好再来看看关于太平革命的几份报导。这些报导虽被
  英国政府机关所漠视,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它们证明了太平军并末实施十人之中抽杀一人的暴行,因为这只是英国政府的歪曲说法,虽然英国政府象笔者以及本书所引证的一些作者一样,对于太平天国的基督教、友好态度、政治目的、超越清政府的优越性以及一般的进步性质是完全知道的。因此,当那些使英国从事于不必要的和非正义的战争的人们的邪恶政策越来越被人普遍认识清楚的时候他们是不能用不知道太平天国的真正优点来掩饰自己的罪恶的。我们除了用最激烈的诅咒外,难以用其他言词来提到英国的干涉行为。我们实在无法找出宽恕这种行为的任何理由。当这种自私自利的政策被完全认清之后(这是马上就要实现的),每个忠诚的英国入只要想到这种罪行及其后果就会感到痛苦和悲哀。
  
  上述报导中员重要的是前上海领事密迪乐先生写给罗塞尔勋爵的报告。密迪乐先生较之当前其他英国官员更熟悉太平军。他是英国在华官员中最有才能、最有信誉、最不自私的官员,因此,也许正由于这种缘故,他的报告才遭到了漠视,他在上海任职才被视为不利。不久,这种麻烦马上就被扫除了。因为密迪乐先生根据独立意见忠实地说明了太平革命的情况不久以后,就由上海被调往牛庄,另外选派了一名服服贴贴的领事来代替他的职位。
  
  密迪乐先生于1861年2月19日所写的公函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密迪乐领事致罗塞尔勋爵书
  (1861年2月19日发自上海——4月12日收到)
  
  英国对华贸易,英印对华贸易,以及从这两种贸易所获得的收入,在英国海外利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贸易的繁荣的必要条件全在中国社会秩序的安定,以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中国社会秩序的安定又系于强有力的全国政府的存在.这些情况是众所用知的,我只是提一提而已。
  
  
  本来由于内部原因已日趋衰弱的现存的清政府或大清王朗,又由于外部原因.最初仅仅来自英国的武力,现在却来自英法联合的武力,而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目前全国各地均无强有力的全国政府,对于我们极为重要的大部地区,全都陷于混乱和不安全的状态。
  
  因此,我们在这个国家内寻找另一种力量来代替原有的政权是极其重要的事。我们只要发现了这种力量,就不应该对它加以打击,而应该渴望它迅速地成长起来.我们只要聪明而公正地坚持不干涉原则,正当地遵守我们和大清政府所签订的条约,就可以不必采取积极步骤而帮助这种力量的成长。可是,如果我们首先去摧毁那个现存政府,继之又去阻挠其他力量的成长,那么就我所指出的巨大利益方面来说,则无疑地是一条自杀的道赂.
  
  现在我们发现,太平天国就是这种另外的力量,南京所建立的政府就是这种另外的政府。
  
  曾经有人否认,现在仍旧有不少人否认太平天图具有正式的政府,或蒋否认太平天国可以被视为一种政治力量.
  
  我也曾经一度同意过这种说法,可是只要指出.太平天国的权力在中国已经持续了十一年之久,并且在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区也持续了八年之久,那么,太平天国显然已经是一种力量了.难道我们因为这种量力尚未完全达到我们的期望就蛮不讲理地攻击它,并大大减少或完全消灭它去实现这些期望的机会么?我们除了期望一个新建立的政权有力量去维持秩序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期望呢?
  
  我完全否认太平天国没有正式的政府,以及无权被视为一种政治力量的论调.
  
  十年以前,几乎就在他们武装起义的时候,他们就巳摆脱了地方的叛乱性质,并宣布了他们是大清皇朝的不共效天的敌人。从那时起直到今天为止,他们并没有使我们对于他们的宗旨有所怀疑。他们的伟大目的之一就是使自己成为亚洲头一个国家的首领和世界上最大民族的统治者.不但他们自己所发布的布告经常这样宣称就是他们的敌人的公文也曾经这样承认.
  
  至于他们实现这种目的的方式(不论它是否适宜被视为一种政治力量),本信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反驳所有那些反对太平天国的外国人的论点.
  
  大体说来,这些反对论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把西欧的社会情况和政治方式硬套在中国及中国人民的身上,而完全不顾中国的文化、政体和西欧有巨大的差异,因而是根本不适当的.第二类是完全不顾西欧本身也有着相中国类似的情况,以及两者的明显相同之处,这倘非出于极端的愚昧就是出于心存偏见.
  
  几乎所有反对太平天国的军事训练、战略、战术以及民政军事的行政体制的人,均属于第一类.
  
  反对太平军不固守占领的地区而时克时弃的入均届第二类
  。
  西欧的历史可以作为明显的回答.英国在大叛乱时期,许多重要城市和坚固据点难道不也是时弃时克吗?难道这可以证明那些领导反叛的英国贵族和英国绅士不配建立一个政府么?难道这可以证明克伦威尔既非将军亦非行政官么?十年之前,意大利人离开了米兰,让这个城市由被他们一度驱逐出去的从前压迫者重新占领.兵器还让各外因皇朝恢复了他们的小王国。难道这可以证明自在驱逐所有这些外国人的意大利党不能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么?
  
  有一种反对太平军的滥调,说太平军破坏他们所占城市的郊区.可是,当太平军于数月前进至上海的时候,这种滥调就万口息 啄了。因为防守上海县城的英法联军大肆焚毁郊区,甚至连县城与江边之间的人烟稠密的商业要地也都未能幸免。
  
  又有一种滥调说,太平军不但残暴地滥杀满入,并且还残暴地滥杀自己的汉族同胞,于是以此作为太平军只是一帮盗匪的证明。可是在法国革命时期,站在敌对党派的法国人不是也互招屠杀么?这里暂举恐怖时代和“溺死乏刑”为例,勋爵阁下还可以回忆一下其他同类例子.难道可以用这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来证明当时的革命党仅仅是一帮盗匪而不是一种政治力量么,
  
  虽然有人认为太平军攻克南京时,曾经屠杀城中所有的满洲人,甚至连妇女儿童亦末幸免,并把这当作公认的历史事实;虽然也有人认为其他为袒靶统治者所驻守的军事地区,一旦落入太平军之手,他们也很可能采取同样行为;可是,长期以来.我就完全相信所谓“太平军屠杀杀自己同胞”的说法,不仅是夸大其辞,而且完全是荒谬失实的。
  
  我曾经亲身领教过这种荒谬失实的例子。1853年9月初,当时还不是太平军,而是三合会党举行起义,占领了上海.这时我正独自由宁波返回上海,路经乍浦。抵达跟上海约六十英里的乍浦后,我碰见了来接我的自己的江轮.我从江轮的水手那里头一次听列了关于上海的消息。他们一离开上海,叛乱即告爆发,他们不能告诉我评细情况。可是,我从其他船上和当地商人和官员那里听到上海县城发生了恐怖的屠杀的消息。他们说街上尸体枕籍,血流成渠;外国人和叛军巳发生战争;全体外侨均巳撤退到吴松口外的船上去了。这些报导全都符合一致,似乎的确可靠,以致我担心不能经过上海到吴淞去,于是查看地图想要找出一条江河相连的航线,以便可以绕过上海二.三十英里,由内河进入扬子江.驶往人们所说的外国船只所在地点。但我在采取这种迂迥路线之前,决定再向上海走近一些.我越接近上海,就越发现那些报导并不象喧传之可怖.我们进入上海十二英里之内,终于查觉了当时尽入皆知的事实真象!该地并未跟外国人发生战事,整个县城的屠杀和流血事件,不过是一人被杀而已。可是,在仅距上海六十英里
  之地,就有完全象我们时常所听到的那种关于太平军的屠杀暴行
  之类的报导流传着*并且人人信以为其.根据近二十年来英国军
  队的经验来说.我们知道中国城市被武力占领时,往往发生举家自
  戕,妇女老少自尽,以及由于毫无根据的恐饰而纷纷投河入江的惨
  剧,以致丧失了无数的生命.数月之前,此间租界的华人地区突然
  腾传太平军开到.实际上当时太平军尚在二十英里之外,但在这场
  虚惊平息前,几乎有不少人以同样方式自戕。
  
  我们由此可以推论,本省太平军所攻克的许多人烟稠密城镇中的大批妇女、儿童及非战斗人员的成人的死亡,全都是由于中国人的这种自裁的风气使然.一些访问过这些城镇的外国人曾亲眼见到河中的尸体均未受伤,可以证明上述的推论是正确的。我完全相信.所谓太平军处死大批作战斗人员、不肯仁慈对待敌军俘虏、较之英法革命党征内战时所杀的入要多得多等等说法*纯系出于那些仇视太平天国的外国人心存歧视,重复大清王朝方面由于自己的利害关系所散布的谎言。
  
  早一些时期,大家公认人民的生命财产在太平军所占领的地区,较之在大清所占领的地区要安全得多.太平军曾于1983年推行普遍征兵制,当时他们所到之处,曾经引起了恐怖,可是我们知道太平军早就取消这种制度了.我们知道太平军的兵力补充全靠人民自愿参军,并且他们还尽量设法使城乡人民备安生业。这些情况说明,大平军显然较之大清更能保持地方和平.多数太平天国的高级官员不仅是战士,而且还是良好的战士,他们都是因自己的战功而赢得自己的地位.他们在自己的团体内不能有公开的反抗行为.他们也许并没有那种作为欧洲军队特点的军事教练,可是严格服从命令的纪律却始终遵守不渝.相反地,多数大清高级官吏.即清朝官吏,几乎都是最懒惰且胆怯、最无斗志的.我们知道,他们不得不雇用从前东南沿海的海盗作为他们的头等战士.这批家伙及其部属只要对于饷银不满,就丝毫不顾他们的软弱无力的雇主的意志,向和平的居民苛征暴敛,或进行无法无天的抢劫掳掠,而他们之所以被雇佣原是为了去保护这些居民的。
  
  近来许多可靠的经验充分地证实了上述的论断。杨笃信先生,一位有教养有才智的英国传教士,于两三月前自上海航往苏州j再由苏州前往南京,并在南京逗留了七天.杨先生曾经问过太平军官员,为什么在他们所攻克的有城墙的城市内,以前的商人和手艺人全都离去.他得到的答复是,这些城市从清军手中光复后必须把它们改成堡垒予以固守,已经离去的人民尚未得到返城的许可,这是为了防止敌人伪装商人趁机混入,可是只要他们前线再往前推进到其他地点,他们就渴望和平人民回到这些城市里来。同时,他们尽力保护那些愿意留下并完全遵守太平天国法律的城乡居民。
  
  各地情况和杨先生亲身见闻完全证实了太平军官员的上述解释和说法.杨先生在太平天国境内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他自青浦到南京,经过了一百二十英里的路程,无论日间或者夜间旅行,均未携带任何武器,而从未受到侵扰.他见到乡民各安生业,同时又见到大队太平军在各地调动时毫未引起惊恐,而三二两两的太平军兵士亦从未受到侵袭*由此足以证明人民与太平军融洽无间.在苏州,杨先生曾和同去的一位具有良好教养和观察能力的中国人,曾经见到有土地的绅士们成群排队到民政长官那里去表示他们对于太平天国的忠诚拥戴.我曾向这位中国人详细询问过这件事.
  
  反之,在大清境内这方面是什么情况呢?不但清朝官吏根据太平军同样可以提出要求的军事原因进行苛征暴敛,并且盗匪猖獗,遍地横行.我有一次于10月底旅行至杨子江上游九十英里之处.曾亲眼见到海盗行劫,乡名受到惊扰;从各方面频频传来的报告,说明这类不法暴行正在有增无减.
  
  我无法说出太平天国在中国本部若干土地上巳完全扫除了大清的政权和军队.可是,他们的军事行动,北至山东,南至广东.广西,西至四川,东面如果没有上海外国军队的阻挠,原可伸至海滨,足以证明他们是具有被视为一种政治力量的权利的。
  
  这里无庸详论太平天国的宗教.作为现代史的一页来看,在这个孔教和佛教的古老根据地,突然涌现了传布《圣经》的太平基督徒,不管它的性质如何,总应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最有趣的现象.如果太平天国一旦可以成为中国人民的统洽者,那么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大事件之一.我们可以断言,凡为天性或知识所局限而对此审漠视不顾的外交官,必然是不能胜任他的外交职务的.可是,除了把这件审视为现代历史的最有兴趣的一页之外,我们和它并无其他关系.如果我们因太平军所信奉的信条而去帮助他们*那么我们就是用武力传播宗教了.如果我们因太平军所信奉的信条而去攻击他们,那么我们就是用武力去迫害宗教了.
  
  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件跟我们并无直接关系的事情.这就是太平天国对待我们的态度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不断地获得了经常是一致的、非常令人满意的证明.外国兵舰曾有三四次事前并未取得任何联系就一直溯江向太平军的炮垒驶去,太平军由于行使交战团体应有的自卫权利,就拦阻这些行迹可疑的武装船只,可是他们一听说这些船只并非他们的敌人大清所雇佣的,而是为中立的外围政府所有,他们就立即停止开火.他们的高级军官曾经再三说明,只要中立的外国船只派没有武装的小船前驶,他们就不开火,他们对于这样照办的外国船只,始终遵守信用.至于认为每个太平军的炮台指挥员,全都知道纯属西方各国作为惯例的停战旗标志,那是荒谬的.甚至纵使太平军知道停战旗的作用而对之不加理睬也是完全正当的,因为跟他们作战的敌人.会毫不犹豫地派遣自己的外国轮船,在校顶上悬挂着白旗或英国旗,向他们开火或强行登陆作战。自从我于1853年4月间初次前往南京.直到最近上海商人访问苏州止的非武装的外国人,或单身或结伴,曾屡次进入太平军的前哨地,他们毫无例外地全都得到了太平军的和平接待.同时,也有—些心怀偏见、抱着非友好态度去访问的外国人,在访问他们之后,被他们的友好接待所感动,因而对他们一交而为善意的态度了。
  
  六个月前,他们的军队在上海出现了。可是我有充分的根据认为他们之所以进军上海是由于被某些企图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制造尖锐矛盾的外国人所欺骗,这些人曾经故意使他们存着我们愿把这个地方交给他们的希望。他们向着城上夹杂在英军中间不断用火绳抢开火的清军放射了几枪.虽然我们的炮火杀死了不少太平军,可是他们从不向着只有英军的地方开火,所以始终没有一个外国兵士受伤。他们由上海退走半年以后,外国人在他们那里即使没有受到和以前一样的热烈款待,也受到了和以前一样的和平有礼的接待.
  
  关于太平天国渴望跟我们建立友好的商务关系,我们是有着一连串的不客置辩的证明的.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以致那些心怀恶意的外国人不得不用他们的鬼祟伎俩去歪曲这个事实.有人留经争辨说:“太平天国的友好态度全是伪装出来的,要是他们觉得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战胜我们,他们就合来攻打我们.”我的回答是,纵然如此,那么太平天国跟俄国.法国、美国有多少不同呢?这些国家对待英国的和平有礼的态度.是由于单纯的友好或者是由于政策的缘故呢?他们一但获得攻击我们的有利机会就会来攻击我们么?试问我们的海峡舰队、我们的炮垒、我们的十五万志愿兵是干什么的呢,
  
  。。。。。。
 浏览:94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12/9 4:09:3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7032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6299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877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4291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4207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4119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3997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778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3474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220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Astra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4/12 23:49:38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