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太平天国的真相(24):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8)

呤俐(英)

  录入 翼王坪
  
  第十二章 节选 (下)
  
  太平天国没有立刻应允巴夏礼先生及其助手所提出的粗暴的不合理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纵使太平军可以从清军手中夺取上海,也不得进攻这个根据一切权利本来属于他们(因为他们是中国人)的城市;太平军不得向经过他们境内的英国船只征税;太平军不得进攻作为清军巨大税源的一切主要口岸,仅仅因为他们占领这些地方或许会妨碍英国的贸易。于是,巴夏礼先生及其助手采取了下述更积极的办法:
  
  为了使我们的要求发生效力。我们于次日清晨前往天往府。…上午时抵天王府后,我们将下述照会交给一位官员,请他 转呈天王:
  
  “下还英国官员,即:扬子江英国海军高级长官亚勃林舰长,及
  巴夏礼先生,与太平天国当局商谈重大事务,已历五日,迄未解决,
  难以再事拖延,敬请天王准许彼等觐见,或指派负有全权之官员与
  彼等商谈,以便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如果英国人得到了这种侮慢的公函将作何感想?天王被拥为统治广大疆域的元首,统率者胜利的大军,并且带有东方君主所共有的神秘色彩和神性色彩,不象西方君主那样容易谒见,甚至连他自己的人民也都不能轻易见到他。如果某些外国官员跟相当的英国官员“商谈重大事务”,逗留了“五天”感到不满.就违反官场礼节强入女王宫中请求觐见,或请求“指派官员与彼等商谈”,英国人怎么办呢?
  
  巴夏礼先生发出这种狂妄的招降书尚觉不足,他接着说:
  
  我们屡次询问天王是否看到了我们的申请书,他们每次都回
  答说申请书已送呈天王了。后来,我们才获悉,我们的照会并未送天王,而是送给了赞嗣君,(内务长官之一,负责各项商谈交涉事务。)我们叫那个欺骗我们的官员把照会取回。当我们等待收回照会的时候,赞嗣君和曾在会谈中层有显著地位的李天将派人来通知我们说他们将于明日发出我们所要求的命令。我们对此不加理睬。他们又第二次派人来说,他们愿在赞嗣君府中跟我们会见。我们回答说,我们必须向天王本人申请.我们不愿再回到他们那里去,如果他们(太平天国政府派来处理此项任务的官员)要跟我们谈话,可到天王府来.
  
   巴夏礼先生以极端侮慢的态度来指挥太平天国首领,如果他遭遇了理奋逊先生等在日本所遭遇到的命运或者经历了伊顿先生在不丹宫庭中所经历的同样屈辱,那么他能够否认这是自取共咎么?
  
  巴夏礼先生在叙述他不顾太平工国的法律和礼节闯进天王府的时候,显然忘记了自己,他竟把自己的行为加到太平天国的头上去了。他说:
  
  这些人无知而狂妄,象旧时清朝官吏对待外国人一样,表现了
  荒谬绝伦的、令人不可忍受的自尊自大的态度。我们见到了这种情况,就觉得采取这样一种决定是完全必要的了.
  
  这真是一种少见的奇想。从来没有人把太平军对待外国人的行为比之为清朝官吏。人们在蓄意伤害他人的时候,往往首先加以中伤诬蔑,以便掩护自己。我以为这就是巴夏礼先生“完全必须采取这样一种决定”的动机。
  
  英国舰队巡阅扬子江的结果,就太平天国方面看来,就是他们和英国之间订立了中立条约。太平天国应允在英国当局制止清军不从上海攻击太平军或以上海作为作战基地的条件下,不在“本年”(1861)内进攻上海,亦不行近上海周围一百华里(约三十英里)之内。何伯提督保证,如太平军进攻其他通商口岸,英国臣民的“生命财产不受到伤害,则命令驻在该地的兵舰司令队为了保护英园人民有所必要以外,不以任何方式来干涉中国内战”。英国舰队巡阅扬子江的另一结果,则是英国方面迫使太平军破坏自己的诺言,从而落进英国的圈套,以便英国得到违犯庄严中立信约的借口。虽然我们不应随便指摘英国官员,可是他们这种行为却是完全应当受到严厉谴责的。
  
  南京会谈期间,太平军在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胜利,这一点本章开头已经提到过了。
  
  清军两万人及水师炮艇数百艘包围安庆。此时,英王方率军溯江而上,出征湖北,乃奉命回授安庆。
  
  清军兵勇虽然围攻安庆已历十八月之久,但未能严重威胁太平军,他们满足于中国人的通常作战方式,在不会受到可怕长毛的攻击的地点摇旗呐喊。直到1861年春,清军围攻始急。安庆是兵家必争之地,为太平天国通往北方及西北诸省的锁钥,欲取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及其外围据点,必先占安庆。此城前临大江,为交通枢纽,清军若水先克此城并控制江上水道,则不能东进。于是,清军严装以待,这就是说他们扎起那不可言状的战裙,气势汹汹地把辫子盘在剃光的头上,恶狠狠地挥舞大旗,把铜锣敲得震天地响,举起了绘满可怕图纹的竹盾,毫无节制地浪费着火药,震耳欲聋地大声呐喊着前
  进.然后驻扎在城上大炮射程之外的地点,建筑起无数敌人爬不进他们自己也爬不出的坚固堡垒和木栅把这个苦难的城市团团地围困起来。一般中国人除万不得已外从不投入战斗,这是他们的规律。据说,这并不象某些欧洲人的错误看法那样是由于他们怯懦,而是由于他们具有一种近乎荒谬的、特殊
  的、精确推理的特性。一般中国人对于战败者残酷无情,可是在作战时却又采取了一种无效的、近于儿戏的战略。我时常和中国人谈到这个问题,他们回答说;
  
  “两个人不能同时呆在一处,如果别人一定要来,我就得走掉;如果我一定停留不动,别人就不能来。”
  
  很奇怪,这种战略原则是经常采用的。如果,守方坚决抵抗,攻方就在远处修筑安全的防御,象安庆的情况一样;如果守方摇动,攻方就勇气百倍,发动进攻。
  
  可是,这种为一般中国人所特有的推理逻辑,卑怯懦弱,或不论名之为何物,它在太平军身上却是找不到的。相反,太平军是享有勇敢善战之名的。当太平军坚守安庆的时候,清军完全明白,要是他们违反了他们的战略原则企图爬上安庆的城墙,就一定会遭到严重的打击,因此他们十分精明地在安庆周围,自杨子江上游直至城边,修建了绵长的木栅封锁线。他们运用哲学的思维,精密地计算到,当城内粮尽的时候他们的兵士就可以吃得饱饱地爬上城墙而不会遇到任何“严重的打击”,同时还可以用最简便的好办法来随意摆弄那些饥饿待毙的守军的头颅。这样就可以占领这个城市。这种办法虽然历时长久,但是轻而易举,毫不费力,用不着战斗就可以结束战争,并领到人头赏金。
  
  此时.城中粮食垂尽,英王计划力攻他处以解安庆之围。大概英王认为,虽然守城军人数不及围城军之半,但仍可取得胜利,不仅足以坚守安庆,而且还可以突破清军的全面包围。可是.英王对于抵抗作为清军精锐的湘勇和鞑靼兵的新招的守城军估计太高了。
  
  3月间,何伯提督率兵舰巡阅扬子江,得悉了英王的计划及其作战胜利的消息。3月22日,巴夏礼先生在居大江北岸、距汉口五十英里的黄州会见了英王。巴夏礼先生报告此次会见的情况说:
  
  我在城门见到了英王的告示,内容是保护人民,并劝人民来此和军队贸易.另一告示则是自该日起禁止兵士潜行乡间,劫掠民物.再有一告示张贴在两名叛军首级旁,内称这两名兵土因为在为军队收集粮食时.抢劫了人民的衣物,而被枭首云云.
  
  熟悉太平军情况的人都知道上述说法是完全真实的。可巴夏礼先生过去曾经说过这种活;“太平军的进展只有带来劫掠和暴行。”这两种说法岂不互相矛盾吗?
  
  他告诉我他就是英王(取英明之意).他说,他奉南京政府之命赴援安庆,率军西行,包抄围城官军的西方后路.他在前进中已取得节节胜利。
  
  他于本月6日率军自安庆以北四十英里之桐城出发,向西北的霍山城挺进,以躲避水中一带的官军据点.10日.克霍山,该地守军不多;再向西南,14日抵英山,又攻克该城。在上述两城中.他获得了他所需要的军需粮秣,汗是急趋黄州,突袭黑龙江鞑靼骑兵营垒。据英王说,黑龙江鞑靼骑兵全军复设,所有马匹均放掳获。这一战役及巴河小战,使他得以完全攻占黄州。本月17口,英王率军入城,未遇抵抗。他在十一天内连克三城,近军六百里。目前,他或回击包围安庆的官军后路以解安庆之围,或攻取仅距五十英里远的汉口。他补充说,他对于近军汉口城到踌躇,因为英围已在这口岸建立了商业。
  
  我称赞他的谨慎小心,劝他不要进军汉口,因为叛军攻占我们巳经建立了的商业中心,是不可能不严重妨碍我们的商务的,所以他们必须使自己的行动不要跟我们发生冲突才好.
  
  这种过分的“谨慎小心”和这种对于“我们的商务”的荒谬的照顾,使英王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他的作战计划是攻取汉口(作为直捣湖北省城武昌的准备),顺路援救安庆,或则率军团击包围安庆的清军,或则攻取其他地方以解安庆之围。在他和巴夏礼先生会谈的时候,上述两策均可采用,因为当时汉口几乎毫无防御,极易攻克;同时他在谋略上完全战胜了包围安庆的清军,只要他和城内守军内外夹击,就可一鼓歼灭敌人。自然,不论采取哪一种计划,迅速果决的行动是绝对必要的。可是当英王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英国在英王所要占领的目的地汉口建立了商务,从而使得英王无法采取迅速果决的行动。自然,巴夏礼先生并没有报导他对英王曾加以武力威胁,阻止他进军并占领那个艾尔朵拉多城。这个艾尔朵拉多城是各阶层的外国人的垂涎对象,他们把自己的黄金美梦全都寄托在跟清政府所签订的额尔金条约上面了。英王这样一位奋发有为的司令官,绝对不会由于“对进军汉口感到踌躇”,或者由于巴夏礼先生的劝告,而放弃已经获得的战果和即将取得的胜利。毫无疑问,如果英王进至汉口,他一定会得到“严守中立”的威胁的。这种“中立”是巴夏礼先生“所深知”的,也是毫无例外地专门用来对待太平军的,于是,我们也可以把它解释成为一种“毫无理由的敌意”。
  
  太平天国在上述事件中正如在其他事件中中一样,由于英国的干涉而受到了伤害。英王不得不延迟向汉口进军,派人到南京去请示。英王所率大军虽号称五万之众,但一半都是不能参加作战的随军夫役,因此,在敌区拖延不进,势必遭到失败。奇袭敌人的大好机会失去了。英国的利害打算的恶灵再一次瘫痪了这个伟大的基督教和自由的运动。相反地,基督教和自由的敌人却得到了充分的时间,集中兵力,以挽回原来的颓势。一直拖延了几个月之后,英王才奉到命令进军汉口,与英国官员进行谈判。他在麻城附近遭遇了人数远占优势的敌军,奋不顾身地跟敌人作殊死搏战,伤亡众大,节节败退,无力再去援救安庆,以前取得的辉煌战果也都化为乌有了。
  
  。。。。。。(节略)。。。。。。
  
  太平军节节胜利。是年终,太平军占领了物资最富人口最密的江浙二省,而清政府在江苏全省仅据有上海周围半径三十英里的弹九之地。太平军始终遵守与何伯根督及其助手所签定的协定,不去进攻上海,虽然英国当局并未履行上述协定的条件,从而完全解除了太平军遵守协定的义务。终于,“一年”期限己满,江苏全省其他各地都已落入太平军之手,于是他们派军前去解放这个为清军在江苏所据有的最后一个坚固据点。
  
  正象我已经说过的一样,如果没有英国政府的干涉,太平军毫无疑问可以推翻清王朝。他们据有最富饶的产丝区域,安徽、浙江的茶区,江苏的棉区,江西的瓷器制造区,这些都是国家岁收的富源。英王军败,安庆于9月5日陷落,。当晚安庆水陆两路均被切断,英王援兵不至,城中食尽,困苦万状。守军饥饿难忍,争食人内,人肉售八十文—斤,状极悲惨。守军三团向清军投降,以赦罪免死为条件,可是结果却全遭杀害。他们的无头尸体被投入杨子江中。其余守军未向清军投降,安全离开了这个城市,抵达太平军境内庐州。清军入城后,滥肆屠戮,男女老少和平居民,尽被戕害,他们的被剁碎的尸体,飘浮在扬于江中,顺流而下。我曾亲眼目睹被这批残暴的恶鬼乱砍成数块的尸体,成百上千地挤满江中,当时两艘在江上航行的江轮‘总督号”和“迦太基号”为之阻塞,难以前进.
  
  1861年,太平军的军事行动以攻克杭州和浙江全省作为结束。他们获得了卓越的地位,统辖了中国最富饶的省份和最重要的城市,据有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海岸线的一部分。他们的作战基地远远胜过了清军,仅仅剩下上海商埠是唯一尚待攻占的地方了。自1860年以来,难以估价的全部内地贸易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可是英国军队却把上海作为清政府的根据地而加以防守,从而用欺诈的方法剥夺了太平天国应得的进出口税。而清政府据有上海并在上海征收进出口税,不仅可以缴付“赔款”,同时还可用以获得进行战争所必要的一切军用品的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攻取上海就绝对成为必要的了。可是,太平军象古代骑士一样忠诚地遵守“本年内”不去进攻上海的协定,虽然英国的干涉行为早已解除了遵守这种协定的一切道义上的责任,虽然从一切利害打算看来进攻上海是用不着丝毫考虑和犹豫的。
  
 浏览:80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11/6 8:45:1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7032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6299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877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4291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4207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4119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3997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778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3474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220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Astra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4/12 23:49:38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