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
录入:翼王坪
第十章节选(3) 下面摘录艾约瑟、杨笃信、马可望、何尔诸位牧师所写的 太平天国游记,发表的日期是“1860年7月I 6日于上海”: 《太平军的宗教观点和宗教实践》 。。。。。。(节略)。。。。。。 《太平军对待外国人的态度以及他们的成功的前景》 他们对待外国人的态度显然是非常友好的,总是称呼外国人为“我们的洋弟兄”。“我们祟拜同一天父,信仰同一天兄,为什么 要不和睦呢?”他们似乎渴望跟外国人来往,并极愿鼓励通商.他们 说,他们很愿意开放十八省进行通商.有人说,他们这样声称是他 们的政策使然.就算是这么一回事,为什么这种政策,或其他类似 的花样,没有清政府作同样的声称呢?他们说,外国人不论什么 时候走入他们的境内部会受到尊敬,他们对于那些访问他们的外 国人的尊敬和关切,就是他们的诚意的充分证明. 许多人都纷纷扬言“发逆”的残暴,可是这些论调大都是夸大 歪曲的.我们没有见到任何实例可以证明他们有着故意破坏的迹 象.是的,他们杀人,可是这是出于不得巳,不如此他们自己就要 被人所杀。他们放火,可是据我们的观查,这总是出于自卫。多数 放火都是太平军未到之前清军所干的,自杀的情况往往比被杀的 情况要多得多.他们准许所有的妇女离开松江,他们曾经多次竭 力援救那些投河自尽的男女,这些事实证明他们并不象许多人所 说的是残忍暴虐的劫掠者。就极其的严格意义来说,他们是真正的 革命者:无论杀人还是劫掠都仅仅发生在为实现革命目标而必须时 ,这是一切革命运动都不可避免的缺点,至于它们是否正当的 ,就要看这个运动本身如何来决定了。 下面摘用的信件是艾约瑟牧师和杨笃信牧师写给他们教 会秘书的关于访问苏州太平军的报告。这封信的日期是“1860 年8月16日于上海”。它证明了普鲁斯先生所说的:艾约瑟 先生因为用“最清楚的”话告知太平军关于联军防守上海抗拒 太平军的意图,从而遭受了“无礼的待遇”,是完全不正确的。 “我们在途中经过了一座浮桥,这座浮桥是革命军所搭造的.而交乡 民管理。河岸上贴有告示,嘱人民安居乐业,缴纳捐税,各守本分。当 我们经过的时候,一个乡民说这个告示很好,要是太平军按照告示 上的话去做,一切事情一定都会很好的.他说:“不论咸丰或者天 王做皇帝,对我们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让我们过和平安静的日子 就够了。”我相信这是一般人民的普遍意见。乡民拆开浮桥的一 部分让我们的船通过,然后又非常仔细地把它搭好。大部分乡民 都在田里象平日一般地工作着。市镇和衬庄则显出了十分惨淡的 景象。昔日的繁华市场巳完全荒芜,成千的房屋全都焚毁倾塌。到 处可以见到孤独的老翁和老妪,在废墟瓦砾中慢慢地、颤栗地走动 着,对着四周的荒凉惨象注视啜泣.在这些地方,不断地可见到尸 体,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可是,不要忘记,大部分焚毁的 房屋是太平军未到以前清军所烧掉的,太平军烧掉房屋,只是出于 自卫,同时,因自杀而死的人远比被杀死的人多。虽然太平军也有 残暴行为,可是总比清军的行为好。人民都说太平军的老兵好.他 们说太平军的老兵待人很讲人道,而扰民的全是新兵。我们在苏 州和亮山高兴地见到,乡民已经不怕跟太平军做买卖,而太平军买 一切东西部是照价付钱的。我们在昆山听说,跟太平军做买卖,是 好生意,以前只卖一两文钱的东西,现在可以卖到三四文钱。 我们在本月2日晨到达苏州,当天和干王见面。他穿着华贵 的长袍,戴着绣金的王冠,由一群穿红黄绸袍戴红黄绸缎帽的官 员簇拥着.我们进去时,他站起来用热烈的握手接待我们。他说 我们的访问使他很高兴.很痛快。接着,他问候在上海的中外老朋 友。他听说厦门的传教事业有进展,广州香港附近的教会增加了 新教徒,西方各国的基督教最近也有所振兴,感到十分高兴。他说,“基督的国度必然会扩大而战胜一切反对者,不论天国将来如何,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 后来,他脱去长袍.取下王冠,遣走了身边的官员;推心置腹 地自由倾谈各种事情。。。。。。(节略)。。。。。。虽然他完全 效忠于天国,并决心与之共存亡,但他再三向我们说,尽管现在 享受尊荣身居高位,反倒不如以前在香港当传教助手时快活。深 夜,他派人备马护送我们上船。 第二天,我们又去拜访他。我们到了他的王府后,看见一个外 国商人正在等候他,干王的情绪甚为激动。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激 动的原因是由于已经听说他送往上海各国领事馆的一些信件,并 未被领事们拆阅,而英法军队又在防守上海县城。他说,前者是对 他个人的侮辱,后省是直接违反了外国人在双方交战团体之间所 应采取的中立原则。 虽然我们告诉他.我们作为传教士对于这类事件是无能为力 的,可是我们暗中却不得不同情他。 外国商人走后,我们跟他很有趣味地谈论各种事情。。。。 。。我们全都喜爱干王。。。。。。” 下面是摘引在中国出版的报刊的一篇关于太平军在上海 被驱走的文字。I 860年9月11日,《大陆纪事报》把这篇文 字作了简明的摘要: 虽然联军的行动在北方发生了影响,可是最近的上海事件却 带来了一种北方的成功所不能弥补的损失。那些有着利害打算 的人们,为了减轻信奉基督教的英军和信奉天主教的法军在上海 屠杀太平军的可耻行为.就对太平军肆意诋毁,这是非常危险的 事。从各种迹象看来,太平军进军上海被阻是由于联军采取了联 台清军暴徒共同作战的直接干涉行动;并且杀害之不足,又加之 以侮辱,而真正的基督徒对于指导这种行为的政策所爆发出来的 如火如荼的愤怒则被压制下去。各色各样的人全都受人指使,对 于那些在炮火轰击下逃生的太平军加以口诛笔伐,诬蔑他们比他 们的异教国人更为恶劣。当基督徒的杀人枪声尚未消散.异教徒 盟友的屠戮勋业尚未停止的时候,忽然之间发现了太平军是亵渎 神圣的歹徒,不懂得英国及其他基督教国家神学院中所讲授的三 位一体的教义,于是一切企图换回联军名誉的人,立刻利用这种说 法,以亵渎神圣作为口实,对太平军大肆谩骂.并歌颂联军的污秽 的残酷的屠杀。我们曾经特别提到过那为霍姆士牧师的洋洋洒洒 的大文,这篇文章过于冗长,本刊无法转载,纵使我们有足够的篇 幅,我们也不愿发表这类文字。尽管有人为那种残酷屠杀半基督 教化的被害者的可耻行为寻找种种借口,可是我们坚信,一定还有 另外一些人是认为基督教的真理比国家的利益更为重要的,太平 军一定可以找到同情他们并谴责那种促使用刀和笔去危害他们的 政策的人。……事实是,上海所发生的严重暴行,决不是任何公开 发表的文字所能改变或洗刷的.太平军并没有宣称他们的基督教 是完善的,相反,每个访问过他们的传教士.甚至他们的诽谤者(他 在南京曾得到了太平军的厚持,并接受了他们的临别的友谊馈赠, 回来却在《华北先驱报》上发表五拦专文,对他们肆意诋毁)全都证 明,太下军承认他们的宗教知识是不完全的,并且请求传教士到 他们那里去教导他们领悟耶酥的真道.可是.有些传教士到他们那 里去,却并不去教导他们,而是利用他们的善意招待去寻找他们的 错误,以便把这些错误公之于众,来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同情,以掩 饰那种把他们作为牺牲品的罪行.这种人是应该为全世界基督徒 所不齿的! 《大陆纪事报》提到法国耶酥会势力反对天平军的情况说: “ 法国一脚踢开太平军是件自然的事,因为太平军有着《圣经》,照耶酥会教士看来,自由的《圣经》就跟魔鬼差不多少,这是对他们的可怕的打击。而英国的荣誉。正义和基督教所沾染的污点也不 是一下子可以洗刷得掉的.一般人说法国人决心要彻底消灭太平 军,并坚持要进攻南京.(根据普鲁斯先生的函件看来,当时曾经讨 论过这个问题,但并未付诸实施,因为正象另一位作者所说的,“没 有人怀疑我们所听到的这种说法的正确性;太平军既有权力停止 外国人在上海的通商,也有权力跟上海各国领事缔结一种临时协 定.而在目前的倩况下这种协定是可以防止通商遭到破坏的。”这 种说法是人人所知道的,于是乎,一方面是逐步地消灭太平军,暗 地里破坏他们的宗旨,一方面又是伪装中立.这类事情决不是不 可能的。用不着多久,我们就可以领教这样一幅景象;“护教者”、 “穿着紫色和朱红色衣服的女人”以及佛门弟子联合起来,叫嚣 反对那些下贱的、信仰《圣经》的太平军。 基督教国家用慈悲的战争去消灭太平军真是一件善举,因为 太平军一旦崩溃之后,就会有其他的叶名琛之流来代管这个在 广东虐杀了六万人民的卑怯屠夫的地位;而上海也将重演六年 前广东所发生的使整个文明世界为之震惊的屠杀惨剧,不过这 一次的屠杀责任将要落在那些促成这种暴行的所谓基督教国家 的头上。”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可是所谓基督教国家却并没有因 此而感到震惊,大概它们已经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六年 前”的暴行,只是叶名琛一个人干的,而自1860至1864年这 五年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暴行,则是基督教国家干的。 “太平军领袖们的政治信条不过是那些追求正义的人们所向往 的、强同所谓的“国际友谊”,这种“国际友谊”也正是弱国所企求 的,要是太平军的布告及其他著作可以作为充分根据的话(我们 不懂有什么理由可以采取另外一种不同的看法),那么他们的主张 就是下面几点, 第一、应该由中国人统治中国,而不能由鞑靼人统治中国;当 然,西方国家对于这一点是无法反对的。 第二、应该用自由开放的政策来代替清政府一向所采取的闭 关自守的政策;这样中国就可以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而放 弃那种夜郎自大的孤立地位. 第三、准许其他国家的工艺品和工业品自由进口. 第四、培植对外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与外国自由交换产品,以 开发国家的资源。 第五、将各种机械技术的改革,外国的发明,介绍到国内来。 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篇幅来详述这张单子,可是一般说来,太 平军领袖们的政治信条从头到尾都是对于中国的各种重要观念的 彻底革命,其中没有一条是不能博得那些除了关心自己国家幸福 还关心别人国家幸福的人们的同情的,甚至是不能博得那些为了 自己的利益才对别人国家感到兴趣的人们的同情的。……” 关于太平军是“洪水猛兽”“杀人放火的暴徒”之类的说 法,最近已经屡见不鲜。1860年11月14日,《独立新教报》上 转载了《华北先驱报》记者所写的关于上海屠杀太平军事件的 确凿报导。作者记述太平军临近上海城下的情况说: “ 联军发现他们是真正的太平军,立即下令开火.他们挥手,要 求我们的军官不要开枪,并且站在那里不动,希望举行谈判,以便 阐明他们的来意.可是联军对此不加理睬.仍旧向他们猛烈扫射。 继续了两小时之久,他们被迫退去,估计伤亡了两百人。他们在此 地和在南门外的情况一样,虽然曾经要求谈判,可是却邦遭到了同样 的回答.他们退走后,法国兵疯狂地冲入此地的和平居民中间,不 分男女老幼滥肆屠杀.一个在家里吸鸦片的男人被刺穿胸膛。一 个刚刚分娩的妇女也被无缘无故地刺死.这些暴徒毫无节制地奸 淫妇女,焚毁房屋.可怜的逃难人民的所有财物,全被掳掠,弃置 遍地,将来也无法认回。人民倘不立即献上财物,他们就用刺刀对 待。” 我的几位友人可以证明上述报导的真实性,他们之间曾 有数人为了要把那些无依无靠的妇女,从骇人听闻的野蛮兽 行中拯救出来而身受创伤。 “ 这种暴行继续了相当的时间以后,法军又纵火焚烧美丽的“天妃官”.烈焰四处蔓延,东郊呈现了一片悲惨的景象.英军烧毁了南郊和西郊,法军则烧毁了东郊的大部分.成千上万的居民失去了快乐的家庭,流离失所,哀苦无告.” 作者记述第二天的情况说: “大炮轰击开始了.太平军象石人一样固定不动,达数小时之 久,并未回击一抢.后来,英国皇家兵船“派阿尼亚号”放出一炮, 落在太平军所据守的一小丛茅屋中间:两秒钟后,‘理斯霍土号。 也放出一炮,落在太平军所据守的另一小丛茅屋中间,他们才开始 退走.” 距上海数英里的徐家汇天主堂的墙上贴有太平军的布告: 忠王谆渝各官兵周知:恭奉天命.率军征战,现大军已抵上 海,扎营于教堂之旁.兹持严申军令.凡外人之财产,概不准有丝 毫之侵拢。外人与我天国同拜上帝,同事耶酥,同为兄弟,谅尔从 军多年之军士,已明天数,必不致有违法行动,但恐投营未久之兵 勇,尚不知此处崇拜上帝之教堂,为此特颁谆偷:其打毁坏外人 财产什物房屋教堂者,立斩不贷。其宜凛逆。毋违。 10月24日,印度《泰晤士报》载有该报驻上海记者所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