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著作:太平天国史、天国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太平杂说等 |
录入:翼王坪
第十章节选(1) 。。。。。。 据估计,清军在这一战役(注: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中,包括作战与溃退,共伤亡万 太平军乘胜掩杀,所向披靡,无数城镇,包括丹阳在内,全 都相继落入太平军之手。清军由苏州、常州纷纷征调军队增 援,但均告失败。清军副帅(张国梁)阵亡,统帅和春自尽。清 军瓦解后,溃兵四出劫掠,成群结队窜至苏州,城闭不能入, 于是就在城外四乡,纵火焚掠。几天以后,太平军团至,城内 清军弃城逃散。5月24日,华中重要大城苏州落于太平军之 手。 太平军于三个月中攻占无数城镇,并在各地建立了政权, 其中包括产丝区域溧阳,无锡、金坛、宜兴、太仓、同里、嘉兴、 湖州等地。首都南京得到了大量的物资供应,各地佛象庙宇 被扫除殆尽。在他们政权统治下的所有家庭全都用《圣经》代 替了佛教。他们施行了正常合理的税收制度。最初因惊恐而 逃走的四乡居民陆续回到家乡。这时,上海得到了关于太平 军胜利的报导以及他们可能就要前来进攻上海的消息,于是 一种玷污英国光荣的背信弃义的行为找到了显露身手的机 会。自是以后,这种行为就更加变本加厉了。 英国政府已经承认太平军为交战团体,因此是应该受到 国际公法严守中立条款的约束的;并且,实际上英国政府和太 平军也已有过接触,乔治·文翰爵士曾经亲笔写下了严守中 立的庄严保证,同时也得到了太平军的同样保证。可是,身 为英国商务监督的普鲁斯先生竟以下述的通告以及履行这个 通告的行为破坏中立,严重地违反了不干涉的声明: 本商务监督特通告如下: 查上海巳开放为通商要埠,华商和洋商之间贸易极为发达.若 上海一旦沦为内战战场,商业必遭到严重打击,和平经商的商人, 不分中外,将一律蒙受巨大的损失。 本商务监督有鉴于此,特商请里家海陆军当局采取适当措施, 以防止上梅居民遭到抢劫屠戮之苦,并协助弭平一切不法叛乱,保 卫上海,抵抗任何攻击. 弗内德利克’普鲁斯(签名)1860年5月26日于上海 英国所作的庄严信约,就这样被有意破坏了。这种非正 义行为是被金钱打算所激起的,同时又是以慈善的托辞作为 掩饰的。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普鲁斯先生无耻地,如果不 是无知的话,把他破坏英国的中立保证的意图说成是: 照我看来,我们在内战中,不参加任何一方.不对双方权利发 表任何意见.就可以保护上海不受攻击,并协助当局维持治安。 普鲁斯先生竟认为帮助清朝政府防守城市杀戮太平军是 在内战中“不参加任何一方“,那么普鲁斯先生所谓“参加任何 一方”的含义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普鲁斯先生觉得损害 一个被承认的交战团体的权利还不够满足,几天之后,他更继 之以侮辱。于王曾致书给英、法、美三国领事,普鲁斯向英国 领事发出下述训令: 叛空首领曾有公函给你和法美两国领事,我的意见是,我国领 事若与苏州叛军发生任何接触,都是不符合原则而必须加以反对 的.因此我训令你,可将该函置之不理. 我们不懂普鲁斯先生作为这种非正义行为借口的“原则” 是什么,他所谓对交战团体严守中立的“原则”又是什么?不 久,他就马上露出了矛盾,尽管他对太平军的公函“置之不 理”,可是他却送去了一件期望太平军不要置之不理的公函。 太平军自从起义以来,就想占有一个海口,以便可以和外 国通商,并得到武器和军用品的供应,象清军据有通商口岸一 样。太平军在占领苏州三个月后,由于信赖英国严守中立的 信约,就向上海进军,沿途击溃了清朝的守军。 许多传教土和商人曾于太平军进军上海前访问过苏州, 他们的报道对于革命军的品质、目的和宗教全都是交口称誉 的。可是,英国当局向人民所公布的报导却仅仅是些断章取 义的报导和歪曲捏造的谣言,以图使英国人民相信政府违反 中立协助清军防守上海的行为是正当的。关于这种统制新闻 报导的情况暂且置而不论,我们先来注意一下进攻上海的情 况。忠王以为英国的保证和信用是可靠的,就留下大部分军队 防守各地,进攻清军的残部.亲自到上海来和外国代表谈判。 他并未想到会遭受阻挠,所以没有带大军攻占上海,只携带卫 队及非正规部队三干人作为护随,而无任何进攻企图。忠王进 抵上海附近,将下述公函送致各国公使,这件公函正如普鲁斯 先生训令所说被“置之不理”。 太平天国忠王李致书于各国公使:前大军离苏州时,曾经函告.本军即将进抵上海,凡贵国人民之住宅或商沾,于战时应悬挂 黄旗为标识,本军官兵一见此项符号,即尽力保护,以免侵扰,谅已查照施行。直至昨日,始闻贵国人民于松江府地方,设有教堂,崇拜上帝,宣扬福音;本军过泗时,与清妖发生战事,当时有外人 四名在满妖军中,未易辨别,致令一名外人为我部卒所杀,然余恪 守信约,不违前言,对于外人始终优待,已将杀外人之兵士枭首,以 儆效尤。查泗泾有教堂一所,本军过境时,并未悬有黄旗;余深信 贵国人民尊重信义,不至暗助官军也。既往不论,为防患于未来起 见,兹特再行声明:本军即将前来上诲,凡水军所过沿途,望令贵国 教堂派人守候门前,于大军过时报明,以免误会。本军已抵七宝, 即将到达上海城下,所有贵国商民,烦贵公使转令其于门首悬挂 黄旗,守候屋内,不必惊恐。余已令兵士等认明黄旗符号,不准侵 扰.其他要事,伺到上两再行磋商,先此驰告,借祝贵公使健康. 太平天国十年七月九日〔1860年8月18日) 忠王到达上海后,普鲁斯先生虽然对予太平军的来函是 “置之不理”的,可是他竟自相矛盾,送出了下述函件: 通告 顷据报告,上海附近,聚有武装部队。我大不列颠政府驻沪海 陆军司令兹特宣小,上海县城及外国租界出英法联军占领,联军特 此警告一切人等,倘有武装群众攻击或走近联军所驻地点,即视为 侵犯联军之行为,联军当依法对待。 1860年8月16日于上海 这件绝妙的通告,用炮船送到完全不是太平军所要经过 的地点,自然无法递达。8月18日,太平军并没有跟外国军 队作战的任何准备,开到了上海。驱逐鞑靼的前哨直薄城下, 他们还根本不知道英法兵士已驻守城内。太平军以为他们向 来以友好态度对待外国人是可以得到同样友好的报答的,不 料却遭到枪炮的猛烈轰击。下面摘录几段官方报导,其中记 述了无理屠戮太平军的情况。这些被杀害的人曾经因为英国 政府作出了“严守中立”的庄严保证,而对于他们的“外国兄 弟”满怀着增进友好关系的热望。 兵营周围筑有土垒。上架美国大炮数门。自联军占领上海县 城以来,此地就成了屠场。叛军以罕见的勇敢向这里猛扑。中国 官兵开头勇气十足,可是不久就马上败退下来。叛军在后面紧追 不舍,企图趁乱冲进西门。 接着,太平军从他们始终视为兄弟的人们那里开始得到 下述的“款待”: “卡凡纳大尉下令破坏桥梁,在城上用排枪和霰弹热烈款待叛 军。 这天下午,麦坚提亚队长的印度马德拉斯过山炮队的两门 大炮拖至城墙外面.他们跟隐蔽在南门外坟基.房屋、树木后面的 敌人(敌人,这是谎话,太平军并不是作为敌人而来的,而是作为 友人而来的)只隔着—道小壕沟,可是.令人感到奇怪,敌人竟未放 —枪。” 这件令人感到“奇怪”的事证明了这些人具有惊人的宽容 精神,尽管他们的几百个同伴被城上的屠夫加以残酷扫杀,可 是他们却未回报一枪,甚至竟听任两门大炮架在可以随意杀 害他们的地位。 “ 城外的地形使敌人便于隐蔽,所以只有在我们发现一群敌人 的时候,我们的榴弹饱和[英国]窝立克炮手所指挥的中国炮,才能 有效地轰击.可是叛军毫不胆怯,常常出现在南门、西门的城下附 近。 联军的炮火,无论大炮和来福枪.全部极为准确.霰弹不能奏 效,马上继之门炮轰,炮弹接二连三地射入敌人的军旗之中。 叛军由南门败走,经过西南角时,阿格拉狄少校率水兵和[印 度)克塞兵,等在哨亭里,再对他们迎头痛击。 麦克所威尔队长率罗店兵埋伏在小南门,大显身手;虽然 他们的武装只有勃朗拜斯枪.可是他们击杀敌人却并不在少数。 皇家海军炮兵队炮手迪根用上海道的一门大炮,冷静地轰击 敌人,收获也很大。 敌人弃尸地上,其中有一名欧洲人,因为暴露在显著地位而被 击毙。还有一名混血种人.则因为逃脱未遂而被击毙。我们见到 叛军中有好几个外国人.据说另一名外国人在伯德队长防线前被 击毙,” 这种残暴感情说明了那些防守上海的雇佣兵是丧尽天良 的。他们的勇敢行为就是用卑怯的炮火,屠杀了三百名始终 未曾还击的太平军,从而在这一天使他们的国家蒙上了永远 洗不掉的污点。 官方报告继续说: “联军在不同地点派出许多小队到郊外文焚毁可以隐蔽敌人的 房屋。星期六晚,西门和南门外的大火,烈焰冲天,彻夜不熄。这一 天,敌人损失颇巨,而联军则无一人防亡.” 当英国官员大肆诬蔑太平军焚烧破坏的时候,他们不仅 竭力隐讳英国军队本身所犯的这种罪行,而且居然在报告中 声称那些屠杀未作抵抗的被害者的某某军官和某某兵士行为 “勇敢”。 这份报公记述第二天的功绩如下: “星期日晨,大火未熄。我们的勇敢盟军军(法军)开始行动。他 们以他们所特有的方式来彻底排除危险,纵火焚烧近郊富饶繁盛 地区。中国批发商全都聚集在此.这里囤积了大量商品,食糖特 别多,大火迅速蔓延,燃及糖栈油栈,熊熊火光,蔚为奇观。 大约在两点钟的时候,“克斯垂尔号”和“香港号”溯江驶近燃 烧的郊外。南门重新开始了双射炮和榴弹炮的轰击。敌人被逐出 掩蔽地点,不得不暴露在来福枪射程之内。麦坚提亚的炮队大为奏 效,使敌人无法躲藏在残存的房屋之内。阿格拉狄少校则率水兵 从寮望台上向下猛扫,威力强大.这位勇敢的军官实是个卓越的 射手,我们相信至少有二十人在他的来福抢下丧命,几无一人幸 免。 一个英国军官躲在完全安全的墙垒之后,无缘无故地射 杀了二十个同类,英国人民对于这种行为将作何感想?外国 军队所驻防的各处地方是从未遭到一枪还击的。” 这种可怕的行为是这样继续下去的: “8月20日,星期一晨,敌军人数增多。这实在是奇异的景象, 他们沿着城墙外面的每条小路前进,每人执旗一面.都排成印度 式的纵列,队伍严整,并且镇静坚定。他们进入枪炮射程之内,毫 不踌躇。他们主要是要攻取西门。阿格拉狄少校奉命率水兵前去 协助卡几纳大尉,马德拉斯炮手则用大炮猛轰,叛军所处地势有 利,损失尚不太大。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几乎未回击一枪.” 牵涉到自己利害的人,尚且说这种话,那么真实情况应该 可想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