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本馆其他太平天国相关文章总目和链接

从太平天国相关部份看《剑桥中国通史》对史料的采用及客观性

镝非

  以我比较熟悉的几段历史而论,《剑桥通史》在引用史料或者陈述史实方面的错误多不胜数,以立场而论,充满了西方人的傲慢与偏见。
  
  仅以太平天国一段为论,把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完全说成是出于保护自我贸易的行为,完全无视太平天国对外国商贸的保护远远好于清政府,太平天国占领区内的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这些地区在清政府统治下的数字,彻底掩盖外国侵略者是出于殖民主义和鸦片贸易的需要才悍然介入的事实。更绝口不提外国政府曾一再承诺言严守中立,并且直接以此欺骗太平天国将领达到干涉的目的,而这正是所谓“太平军西线战事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外国政府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太平天国却始终恪守承诺,太平军第一次攻打上海时,数百名战士突然遭到承诺中立的西方武装的攻击,他们只是要求与对方谈判,而全部至死未还一枪一炮。更加不会被提到的是西方列强无耻地向洪秀全提出出兵帮住太平天国统一中国,而后与双方平分中国,遭到天王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各级将领的断然拒绝。。。。。。。为了替侵略者辩护,为了证明他们镇压太平天国是出于合理的考虑,书中充满了对太平天国的歪曲和诬蔑,其所选用的史料无论是英美有良知的政治家,传教士,还是曾经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的海外人士,都曾予以全面驳斥。
  
  至于对史料的使用本身,更是错尽错绝,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都搞错,连太平天国的政体都弄不清楚,还谈什么史实史信?!
  
  现随手摘出《剑桥中国晚清史》的某一节中的10个明显错误,要举,这一节的错误起码就有几十个。这样的著作,最多也就是其观点可以作为参考,但没有充足史料依据的推论本身就缺乏说服力,这些史料更完全不足以被当成历史研究的材料来引用。
  
  
  1 “由于东王杨秀清僭取了总理军政两方面的权力”
  
  就凭这一句话,就证明其对太平天国的政体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太平天国的政治体制是军师负责制,制度赋予军师而不是君主以军政大权,而不是杨秀清“僭取”,写一个政权连其政体都搞不清楚,还好意思在这里评价这个政权的性质和得失么?他怎么不说英国首相僭取女王的权利呀?
  
  2 “洪秀全智虑逐渐衰退的状况最终使他事实上不能再积极参与行政决策。杨秀清马上以新的精神权威自认,宣称他是圣灵的化身,地位甚至在上帝次子之上”
  
  这种话会让看过太平天国小说的人都笑掉大牙的,杨秀清取得上帝传言权利是金田起义几年前的事理,说那个时候洪秀全智虑逐渐衰退的状况最终使他事实上不能再积极参与行政决策,除了让人冷笑还能说什么?
  
  3 当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已经有无数史学家考证过“逼封万岁”之事不存在。《剑桥通史》对近年来的众多学术成果一无所闻吗?
  
  4 “石达开在约十天以后到达南京时也为之震惊”
  
  石达开回天京是事变后6个星期左右。
  
  5 “六个月后石达开出走,领着自己的队伍开赴西南长期单独作战,没有再加入太平军运动”
  
  石达开于1957年5月离京,到1859年2月为止,转战于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如果分布清楚这是东南还是西南,至少也该看看中国地图吧。写书的人竟然可以对着众多证明石达开与天京方面保持着密切联系的史料视若不见,实在令人遗憾。
  
  6 “1858年9月他们在淮北三河镇重创湘军”
  
  三河大捷的时间是1858年11月
  
  7 “11月又在南京对岸的浦口击溃了清朝的正规军。”
  
  浦口战役的时间是1858年9月
  
  显然,论者把两次战役的时间弄错了,这只能令人怀疑论者对太平天国军事的具体进程一无所知而仅仅从某份材料中把两次战役的时间抄在这里罗列出来。如果一位史学家把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顺序弄颠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谈太平天国的成败?
  
  8 “到1860年时,叛军主要被看做是对外国贸易的一种威胁英国担心的并不是太平军会对外国贸易甚至外国的条约权利采取敌视态度,它是担心他们不能建立一个有效率的政府,那就会使农村和商业陷入混乱
  
  太平军占领苏州和上海外围地区的数年间这些地区的对外贸易数字是最能说明它和清政府谁对外国贸易的保护更得力的了。
  
  9 “李鸿章刚就任江苏巡抚,便立即着手控制关税收入和江苏厘金。这两项贸易税,尤其是江苏厘金,确实是他以后几年军事行动的财政支柱。”
  
  太荒唐了,厘金始创于咸丰三年(1853年),全国第一个收厘金的地方就在江苏,它和其他各地区的厘金,一直是支持整个清政府军事行动的财政支柱(在此之前,到1853年为止,太平天国起义已经使清政府的财政接近崩溃,如果没有厘金,这个政府早垮台了)竟然把这归结于李鸿章,而且好象厘金的作用仅仅限于江苏及李上任后的几年,这已经不是对太平天国的无知,而使人怀疑其对中国晚清的政治经济是否具有起码的常识了。
  
  10 ((1861年)洪仁玕一直不稳固的地位,也由于天王当时已不问政事甚或神智失常而更有所削弱。
  
  “天王当时已不问政事”?我的老天,洪秀全从石达开出走后一直把大权紧紧纂在手里,从1861年到1864年他总归下过多少道胡乱指挥的诏旨就算论者没有看过,至少也该看过《李秀成自述》,或者英国人写的《太平天国革亲历记》吧?没有他的胡乱指挥,太平天国能那么快失败吗?
  
  有网友说,应该针对原书中引用的史料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
  
  好,那么我们来看《剑桥通史》对史料的引用,就以《太平天国的衰落和失败》这一节为例
  
  首先,简单重复一下我们所指出的10个错误,它们分别是:
  
  1太平天国政体的错误
  2杨秀清取代上帝发言权背景的错误
  3天京事变爆发起因的错误
  4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回天京时间的错误
  5石达开离开天京后转战地区及与天京关系的错误
  6三河战役时间的错误
  7浦口战役的时间错误及与三河战役顺序倒置的错误
  8太平天国与清朝统治区对外贸易状况的错误
  9厘金制创立时间,地点,作用的错误
  10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地位的错误。
  
  针对这实点错误,相应予以反驳的史料是
  1 全部太平天国颁发的文告,太平天国领导人的自述,太平天国文书。
  2 记载杨秀清全部天父下凡经历的《天父圣旨》
  3 三份亲历天京事变的外国士兵的口述,《石达开自述》(仅存的天京事变当事人的回忆)
  4 三份亲历天京事变的外国士兵的口述(也是唯一的关于该史实的记载)
  5 所有记载这一时期石达开行动的史料
  6 所有关于这一战的第一手史料
  7 所有关于这一战的第一手史料
  8 太平天国稳定占领的地区从鸦片战争开始至天平天国失败,其间历年的对外贸易数字
  9 所有有关厘金制的创立过程及作用的第一手史料
  10 所有这一时期洪秀全的诏旨,《李秀成自述》,参加过太平天国起义的英国人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第二,你要我针对这些史料进行反驳吗?我的反驳非常简单,就是以上所举的10点错误,原文中无一注明史料出处!
  
  第三,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本节中被引用的史料
  
  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
  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
  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
  格雷戈里:《英国与太平军》
  王尔敏:《淮军志》
  《筹备夷务始末·同治朝》。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
  见迪安:《汉口英租界的建立》
  
  这当中,只有《钦定士阶条例》《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两份是第一手史料,其他的都是后人根据别人的记载或者转述,加入了自己的立场和取舍后采用的。换言之,这些史料的撰写者自身就已经有立场,而且,同样撰写这段历史,也存在与他们观点不同的人。那么论著凭什么使用他们的观点而不使用与他们不同的观点呢?这不是出于论着自身的立场又是什么?
  
  我实在看不出这能算什么史料充足,恐怕在中国发表的绝大多数同等长度的太平天国学术论文都会引用比这多的史料---特别是更多的第一手史料。
  
  我认为,在历史专著中,应该尽量使用第一手,第二手史料,特别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太平天国。并且,通史在采用第一手史料时,必须同时考虑不同方面的声音,例如本文提及西方介入太平天国起义原因时所引用的史料,全部是清方人士以及支持镇压太平军者的说词,而对太平天国自身的记载,同情太平天国者的记载,外国反对介入太平天国起义立场者的说法,以及大量与文中观点矛盾的史料视若不见,这能说是没有立场,能说史料充足?
  
  第四,仅就西方介入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和原因,我举一些被论者忽略的重要史料,它们充分说明,论者对大量与其观点相背的史料的存在视若不见,只专门选取太平天国敌对者的言论作为依据,其立场鲜明是显然的--而且罕见的,事实上,在中国,无论是支持清军还是支持太平天国的论文,像这样针对某个重要观点引述的全部史料出自一个阵营,连一份出自对立阵营或中立阵营的都不引,都是很少的。
  
  《中国太平叛乱的起源,进展和现状》连载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下议院议员,曾任东印度公司指导委员会主席,两次当选英国亚洲国家学会会员和统计学会会员的塞可斯上校,他曾经坚决反对介入太平天国起义,他为此写的大量书信,后来被发表在被曾被认为言论比较激进的《亚伯丁自由报》和伦敦《每日新闻》上,这些信中,他引用大量的统计数字和事实反驳了主张武力支持清政府者的谎言。
  
  《李秀成自述》
  -- 记载了外国侵略者提出帮住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然后平分中国,被断然拒绝。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 一个后来参加了太平天国起义的英国商人的回忆录,记载了太平天国对外国商贸的保护和对外国人生命财产权的保护,西方侵略者的背信弃义,太平天国与西方列强作战的过程以及太平军的军纪和清军的军纪。
  
  1840年--1864年上海,苏州等地区茶叶,生丝等产品的对外贸易额
  -- 大量数字证明,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地区,对外贸易额都呈现出空前繁荣且持续上升
  
  《1860年五位英国传教士访问干王,忠王的记述》两篇
  -- 这两篇通讯直接驳斥了许多关于太平军的“残暴”的说法,几位传教士通过他们大量的见闻得出结论“从极其严格的意义上说,他们是真正的革命者”
  
  所有涉及巴夏礼与英王陈玉成会谈的清方,太平天国方和外国方面的史料
  -- 全部证明太平军的所谓“西线军事失败”主要起因是侵略者接受清军的委托,打着中立的幌子对太平天国进行的政治欺诈。
  
  从1853年韦昌辉石达开在天京第一次会见英国使节到1864年所有记载着西方要求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条约,接受鸦片贸易,放弃中国主权的记载(包括通讯报道,书信,文书,外交照会)-- 全部证明论者说西方介入太平天国仅仅是出于自身安全及商业贸易的考虑,并且得出结论说“英国绝不是害怕出现一强硬的中国才干涉太平天国”,根本是谎言。
  
  
  
 浏览:155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7/29 7:56:1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7066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6319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893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4337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4241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4155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4045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791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3509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222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Astra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4/12 23:49:38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