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其他太平天国相关文章总目和链接 |
4. 明清杂说
我想,假设明朝兴盛如强汉,会轻而易举的消灭北方的满清,那时候的满清根本都没有崛起的机会,就整个的灭种亡族啦。 我们津津乐道的汉唐,是不是热爱和平的朝代呢? 今天,我们只记得中国威震天下的文治武功,却早已忘记昔日西域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 我们说起康熙,也会有人不屑一顾,然而谁又能比得上他? 康熙十来岁即位的时候,朝廷中有手握重兵且嚣张跋扈的大臣鳌拜。 朝廷外的三藩一直野心勃勃,吴三桂更是无敌名将,手上几十万精兵,朝廷一年三分之二的赋税要归他们,十几年的经营,兵精粮足。 台湾郑家也是心腹大患,配合国内的天地会等民间组织,反清复明的呼声极高。 北方的俄国虎视眈眈。 新疆、蒙古、西藏,都在想方设法搞分裂动乱。 这个时候,大清面临的局面极其艰难,作为一个满洲人,将心比心,谁还能比康熙做得更好? 当然很有可能有人做得比康熙更好,他不但能收拾了鳌拜、吴三桂,还能收回台湾,还能击溃俄国,还能阻止蒙古、西藏分裂,还能够引进西方民主和科学,还能够在中国实行宪政改革,领导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最终在十八世纪把中国带入现代化。 也许这一切都有可能,只要这个领袖人物是个汉人。 而且,他还必须是一个强势的皇帝,不然怎么能推动改革呢? 于是中国不需要思想家,不需要革命者,只要一个汉人的圣君就可以完成一切使命,多好。 然而,是这样吗? 明朝已经大势已去,早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而汉人的自尊心使得我们拒绝接受事实。 明末已经是十七世纪的事情了,但是对明末历史的错误判断,直接导致了对十九世纪清朝地位的判断。 有人对清朝的中国政权继承提出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质疑,不免使我想起了一句话。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虽然我对现在夸大其词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太滥的歌功颂德颇多腹诽,认为今天主流媒体推崇圣君的情结,真是于国人百害而无一利,但是我们不能够用另外一种偏见来打倒这种偏见。 历史只有一种,那就是真实的原来。 对清朝的地位,尤其是晚清的地位,很多批评都有熟悉的感觉,仿佛是那混乱年代的遗毒在借尸还魂。 把这些说法精炼起来,不外乎是我们运用自如的语言。 话说大汉民族的明朝,汉人推翻了蒙古人的残暴统治,迎来了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大明的中国形势简直是一片大好。人民善良、勇敢、勤劳,领袖大多数都是聪明睿智,天才再世,一句顶一万句的角色。自从铁血宰相总理王安石的推出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后,中国继续保持飞速发展,并且经济一直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一切都表明中国将在明朝时期在生产力方面再上一个台阶,从而使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最终完成中国社会制度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明将在十九世纪最终雄霸于地球。 但是,中国的地大物博,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大明的强大和优越的社会制度引来了国外反动势力的恐惧。 女真族,这些奴隶社会的奴隶主贵族,亡我之心不死,开始对大明实行经济封锁,试图将中国人民重新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反动势力,勾结日本丰臣秀吉,妄图通过朝鲜半岛做跳板,侵略中国。 这些侵略行为,理所当然的受到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反击,大明成功地阻止了倭寇在中国横行,瓦解了瓦刺的攻击,捍卫了大明汉人的政权。 可是,反动势力不被击溃,是不会自动倒台的。 努尔哈赤、皇太极见到强行攻击大明不行,就采用阴险卑鄙的方法,首先在大明国内制造谣言,宣扬大明的统治出现严重问题,扶植李自成势力作为满洲的中国国内代言人,当然,李自成在撼动大明政权后被满洲主子给抛弃,这充分的证明了当反动派爪牙的下场。 满洲人是狡猾的,他们利用大明杰出的领袖崇祯的性格弱点(崇祯在即位之初,就把大明的反革命分子魏忠贤及其党羽给铲除,表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使用反间计,把几次击败满洲人的将军袁崇焕给杀害,并且网罗了大量明朝的汉奸,比如范文程、吴三桂,以及很多武汉奸和文汉奸,在满洲和汉奸双重势力的绞杀下,大明革命政权不幸失败,反动势力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罪恶的满洲人遭到了中国革命群众的顽强抵抗,为了消除自己的恐惧,满洲人竟然选择了罪恶的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惨绝人伦。 有人把这些屠杀和汉人的大清洗运动,诸如杀方孝孺之类事件相提并论,简直是荒谬之极,汉人杀汉人,那是为了汉人群体的好,岂可混为一谈? 就算做法错了,动机也是好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要绷紧汉人和蛮夷的斗争弦。 最后汉人不是找到了错误根源吗?那是外国势力的阴谋,他们勾结了国内一小撮反动分子,试图通过诬陷和栽赃来篡夺革命果实. 而且,最后我们还是纠正了错误,再次证明了光荣伟大正确的大明王朝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一切罪恶都是魏忠贤造成的,所以魏忠贤不得好死。 满洲反动势力纵然夺取了汉人革命政权,但是面对英勇的革命群众,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他们心虚了,这只纸老虎使出了最阴毒的一招,开始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他们编撰史书,大肆篡改,为了他们腐朽的统治,将中国人民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那个时候的汉人毫无社会地位,生活困苦不堪,远远比不上明朝时期。 而且,那个时候的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西方开始进步的时候,中国却在倒退,这样的局面完全是满洲人造成的,和汉人没有一点关系。 十九世纪末,太平天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革命的明灯,英勇顽强的站了出来。 有人觉得洪秀全个人能力和作风有问题才导致天国失败,这显然是反动势力的污蔑,满洲人在利用汉奸,如曾国藩之流击溃太平天国后,又使用了篡改历史的老一套,导致革命失败,并且诬陷。 然而历史的真相不能被抹煞。 满清政权的寿命已经不远啦,二十世纪初,继承了太平天国遗志的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终于汉人收回了中国的统治权。 然而可悲的是,满清的遗毒尚未消除,所以才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才导致日本入侵。 虽然那个时候是汉人执政,但是为祸的还是满清的“奴化教育”和影响,直到我们抵御满清的大部分遗毒,我们才取得抗战胜利。 同理可证,今天我们只要消除满清的最后遗毒,抵御西方的文化入侵,彻底恢复汉人自百家争鸣以来的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文化,中国势必再次领先世界,并且永远不可战胜。 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如果世界上没有满洲人,中国早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强;更遗憾的是,假如地球上只有中国的汉人,我们早就能实现共产主义啦。 当然啦,如果世界人民明白了这个道理,全民投票让中国人来主持世界,就提前实现天下大同罗。 所以我们要孜孜不倦的找到令我们和别人信服的理由。 我们很善于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不是吗? 汉人是天使,满人是魔鬼。 汉人是那善良可爱的羔羊,满人是那恶毒凶残的狼。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上帝与我们同在,阿门。 篡改史书?秦始皇还焚书坑儒呢,看来秦始皇是个少数民族。 满人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乃至满人自己的书籍根本都没流传开来,改来改去还是汉人的语言,汉人的文字,汉人的书籍。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思想,秦文汉赋,魏晋文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改得了吗? 这些不是中国的历史?这些不是汉人的骨气?这些不是中国的魂魄?这些不是中国的文明传承? 究竟是这些对中国人影响力大,还是四库全书? 奴化教育?难道满清执政之前的中国王朝还是自由平等? 别忘了,自秦始皇到辛亥革命,这几千年来中国都是封建社会,老百姓都是皇帝的奴才,中国的教育也一直都是奴化教育。 这一点,几千年来,没有过改变过。 王朝更替的事情,那应该是“肉食者”关心的。 他们平时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关键时候却怯如鸡,懦如羊,指望别人来替他们卖命,让他们继续精英统治,可能吗? 老百姓反正是做奴才,作良民。如果自己不能当家作主,那都是白忙活,瞎起劲,为他人做嫁衣,运气好的自己混个一官半职,运气差的早就转世投胎去了。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时候,我们革命的旗帜,南明小朝廷的福王在干什么呢? 这位“蛤蟆天子”的手下找了许多乞丐,让他们每日晚间出城去捉癞蛤蟆,还特意派人做了好些灯笼,灯笼上写着“奉旨捕蟾”四个字。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福王需要返老还童,滋阴补肾,因为他那“不躁不缓,见花萎谢,举而不坚,坚而不久”的病需要治疗,秘药要用到癞蛤蟆作药引。 那个时候,我们的福王派了许多人到各地去网罗美女,但凡见稍有些姿色的女子,便将一张黄纸贴在她们额上,送入宫中。 敢隐藏的,不仅本人被抄家,甚至四邻都会被牵连。 前方战士在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后方的天子随时奸淫他们的妻女,父母官们顺手牵羊夺走他们的财产。 纵然是在这种情形下,总有人还有脸把民族大义吹得天花乱坠,把牺牲说成必要,把死亡说的满不在乎。 因为牺牲、死亡的是别人嘛。 就算真有圣人不畏死,也没有资格要求别人一样做圣人去送死吧。 如果国家和制度不能保证普通一人的正义和权利,那么也就不存在国家和制度的正义和权利。 再回过头来看明末历史吧。 这位被史可法誉为“贪、淫、酗酒、不孝、虞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五毒俱全的福王,就是我们老百姓需要前赴后继为之牺牲的“圣君”。 福王身边的阮大铖、马士英玩弄权术,打击异己。 这时拥有数十万重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发兵南下,要“清君侧”、“除马阮”。 马士英提出妙论,“宁可君臣皆死于大清,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 当时有人抗言,“淮扬最急,应亟防御。”马士英命令“有议守淮者斩”。 朝议之后,诏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 史可法在这种情况下坚守扬州,70万老百姓尽遭屠戮。 如果说坚贞不屈是为了明朝汉人江山,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为这样的皇帝值得吗? 如果说慷慨就义是为了维护汉人先进优越的文化,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为什么我们先就优越的文化竟产生明朝那么多愚昧且凶残的皇帝? 如果说奋战到底是为了反抗民族压迫,我们今天可以清楚的知道,满清已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员了。 事实上,忍受清朝皇帝的压迫,要比忍受明朝皇帝的压迫更容易一些。 读明末历史,一片心灰意冷。 什么文化,什么皇帝,都是些什么东西! 只要能活下来,投降又怎么样?做汉奸又怎么样?留辫子又怎么样? 人的权利第一首推生存权。 说到历史上的屠杀。 天国有过,湘军也有过。 满洲人有过,汉人也有过。 日本人有过,中国人也有过。 过去有过,我敢说今后一定还会有。 只要还有人认为自己绝对正确。 只要还有人将不同声音看作异己,只要还有人高高举起所谓正义的屠刀,我们还对不同政见如冬天般的冷酷无情。 屠杀,就不可避免。 我们恣意嘲笑前人。 后人也恣意嘲笑我们。 后人的后人再恣意嘲笑后人。 如此而已。 关于明朝汉文化优越的最大争议,是满清入关后的屠杀,和明朝出现了所谓资产阶级萌芽被满清扼杀。 我们先来看人口减少和屠杀问题。 公元1626年,明末天启六年,总人口5165万人。到公元1655年,清初顺治十二年,人口仅为1403万。不到30年,人口减少数千万。 有人说,这就是满清蛮夷罪恶的铁证。 然而,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前朝,汉人自己的王朝更替,是怎么样的和蔼可亲。 春秋战国动乱550 年,死亡数千万。 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军,是为战国之最。 公元前221年,秦朝初期人口约为2000万。公元前202年,西汉初期,人口为1300万,不到20年,减少一倍之多。 项羽和刘邦的争霸天下可是和蛮夷无关吧,阿房宫不也是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吗,坑杀几十万秦兵不还是有人“思项羽”吗? 公元157年,东汉人口曾高达5600多万。然而到了公元260-280年,经历大动乱后的魏、蜀、吴三国人口总数才760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 黄巾起义,董卓入洛阳,中原混战,魏、蜀、吴三国争雄,难道他们不是争权夺利? 这些朝代一样是几千万的人口锐减,而且都是汉人的丰功伟绩! 当然,汉人杀汉人,在很多人眼中就无所谓啦,甚至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 隋代人口近5000万。可是到了唐初武德年间,全国人口只有2000万,贞观时总户数才达3000万,仅为隋代的三分之一。 也许我们可以说,是经过鲜卑化的李姓汉人,大屠杀是那一部分蛮夷特性发作造成的? 唐代人口最高达到了5000万,可是到了赵匡胤的北宋时候,全国只有3000万左右。 宋代又到达了一个人口高潮,不过我们可以松一口气,以后中国历史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轻松的推卸给蒙古人和满洲人了。 其实中国的王朝更替,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锐减,大动乱,大破坏。 满洲人做法并不稀奇,至少汉人也是这么做的,这个专利权,怎么样也不能让给少数民族吧。 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袁崇焕,唯一能力挽狂澜的名将不都是死于自己拼命捍卫的主君之手吗? 至于说到明末的资产阶级萌芽被满清扼杀在摇篮的罪行。 我们可以知道英国的“圈地运动”,强迫农民来到城市变成工人。相应的,明朝末年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商业城市的出现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全国就有三十三个大商业城市。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也有数个。 当时,苏州是江南丝织业的中心,已经出现了很多机户,专以机织为生,并且存在着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形。 江浙丝织名镇盛泽镇,明初仅为一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村庄,随着丝织业的发展,到成化年间(1465-1487)改村为市,几十年后,成为有五万人口的市镇。 另一方面是非农业人口的增加。 明朝后期,灾荒连年,在旱灾频繁大面积发生的背景下,崇祯末年,华北、西北、山东、长江中下游地区又发生大范围的蝗灾,仅在北方就形成一条长达上千公里、宽达数百公里的蝗灾分布带,飞蝗所经之处,千里赤野,草叶不存。 明代中叶,约为公元1440年,北直隶及山西两省一百一十六个州县失地农户就达36640户。1468年,仅荆襄地区聚集的流民就达20、30万。1471年达到40多万,最高达150多万。 明朝真是看起来前景一片光明。 有人说,是满洲人夺走了中国发展的机会。 但是,这是确实的吗? 西汉末年,长安、洛阳、郑州、南阳、邯郸、成都、临淄都是繁华的大都市。 王莽当政时期,南阳赫赫有名,三符在《潜夫论》中说:“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历,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商邑翼翼,四方是极”。 福建泉州,宋元时期高度繁荣,侨居泉州的外商数以万计,那是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著名港城。 北宋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也很高。耀州七个县,主客户共11万户,28万人,而非农业户口计5万户,18万人,非农业人口达60左右。 出现商业城市和非农业人口并不足为怪,至于科学技术,不要忘记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发明都是成形于宋代。 我们是不是说宋朝就出现了资产阶级萌芽,然后咒骂该死的蒙古人?可是明朝也没马上出现资产阶级,怎么还是萌芽呢? 好不容易辛亥革命,怎么革命果实又被篡夺?中国怎么又变成了军阀割据? 我们猜测明朝的中国能不能发展出独立的资产阶级,是否能最终是中国强大起来,其实问题根本就不在这些地方。 明朝有几十年不早朝又贪得无厌的皇帝,有醉心于木匠活的而把国事全交给魏忠贤的天子,根本什么都别想强大。 关于魏忠贤有这么一个故事。 明末夏允彝《幸存录》中记载。 有一天晚上,五个人在一旅馆喝酒。 一人趁着酒胆骂了魏忠贤几句,另四人劝他不要乱说。他想反正自己的话不会被特务听见,就说:“魏忠贤虽然凶横,剥不了我的皮,我怕什么?”哪知骂声未绝,东厂特务就冲进来抓起这五个人,魏忠贤也真把那个骂他的人活剥了皮。 明朝恐怖统治如斯。 这样的国情下资产阶级能够发展起来吗? 历史的真实是,明朝末年的非农业人口,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流民,和中国历朝历代要亡国时候的流民一样,没有变成工人,而是起来造反。 流民领袖李自成揭竿而起,天下响应。 李自成自然不是想要限制皇权,而是想要自己做皇帝,1850年时候的洪秀全也是想要自己做皇帝,辛亥革命时候的袁世凯也还做了83天皇帝。 到了今天,是不是还有人在做皇帝梦,我就不知道啦。 1645年,明朝灭亡。我们遗憾那个时候的萌芽被扼杀。 到了1915年,杨度、严复等6人组织筹安会,并通电各省派代表至北京“请愿”改变国体。设立“大典筹各处”,准备了龙袍、玉玺。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1916年元旦登极。 这个时候,满清政权已经被推翻,打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满洲人奴化教育下的袁世凯竟然能够懂得当家作主的道理,自己做皇帝啦,真是中国汉人一大进步啊。 我们突破了满人的奴化教育,剪掉了满人特征的辫子。 但是,我们无法摆脱不了中国文化皇帝与奴才的阴影,剪不掉自己精神上的辫子。 不便多说啦。 再回到明末的历史来。 李自成大顺政权这么多年,占领西北、华北、山东、河南两省、湖北、江苏的部分地区。声势浩大,却一直是有破坏,没建设。 其实哪里轮得到满洲人来扼杀明朝的资产阶级萌芽,我们的李自成早已经抢先一步了。 没有建设,没有根据地,是李自成迅速兵败的原因。 换而言之,对占领地区的积极建设,正是满清站稳脚跟的原因。因为说到不得人心,满清的“留发不留头”比李自成的腐败更不得人心。 我们的人民勤劳善良勇敢,我们的领袖英明神武威大,我们的敌人阴险狡诈恶毒。 到底是什么把中华文化由俯视或平等的文化变成了仰视的文化,把中华文明和中国人由襟怀宽广和开放的变成了狭隘和封闭? 又是什么把中国人由自尊自信变得怯懦自卑,把中国人由崇尚高风亮节变得奴颜卑膝,由宽厚仁和变得阴柔鄙琐? 只是满洲人错吗? 满洲人只是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到多尔衮,到顺治、到康熙,就顺利完成了少数民族的崛起,统一内部,击溃大明军队,夺取中国政权,乃至平定天下,达到盛世。 如果没有明朝好几代皇帝孜孜不倦的努力执行亡国战略,只怕不会有这种可能吧,而且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居然冷漠的袖手旁观,看着自己国家一代代的积弱。这就是我们先进的汉文化吗? 我也冷冷地看着今天的爱国者表演。 要找个借口,永远都是把罪过推诿给别人,还不容易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精神胜利是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
浏览:94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