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史料、传说、新闻、遗迹 |
这个幽僻的所在,居然是丹霞地貌的典型,居然是诗人艾青写成“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名句的地方,居然还是晚清的“将军县”。
从广西桂林出发,经全州、资源,翻过越城岭,就进入湖南新宁。新宁县有山。山境内多奇峰异石、溶洞幽谷,汪汪荡荡的扶夷江(资江上游)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画,有桂林之美,有青城山之幽,有泰山之雄奇。 因为地缘,山成了“楚勇湘军”阻击“太平军”的前线和战场。也因此,这里诞生了“湘军”中的翘楚————楚勇。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新宁“楚勇”中出现了如著名悍将江忠源、两江总督刘坤一等200多个文武将官。新宁成了晚清名副其实的“将军县”。今天当地人对外地的游客附会说,这是因了山脚下扶夷江畔那块“将军石”的风水所致。 “将军石”是一座由丹霞地貌山体发育到晚期形成的石柱,高程近400米,石柱净高75米,除顶部略小外,上下等粗,周长40米,位于山镇山村扶夷江边。乘船至观圣石远眺,只见“将军”背负青天,下临碧水,昂首挺胸,气吞山河。 新宁历史人物多集中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晚清时期,且多以战功获取功名。据当地方志记载,这一时期,新宁四品以上的朝廷命官达200多人,可谓将星璀璨,蔚为晚清政坛一时之大观。 这一时期的领军人物当属江忠源,他是新宁金石镇杨溪村人,传说中其臂长过膝,道光17年中举,27年在籍办团练,咸丰元年,洪秀全起事,江忠源奉调召集所练乡兵,号称“楚勇”,赴广西狙击义军。咸丰2年,江忠源率“楚勇”设伏于新宁县城北蓑衣渡,伐木塞河,截击太平军,致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殉难。后来,江忠源追随表兄曾国藩继续转战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最后于1854年1月14日,兵败庐州,身受重创,自坠潭水而亡,年42岁,被清廷追赠为总督,谥忠烈。 不过,除了江忠源、刘坤一、刘长佑等“大人物”外(他们的家祠和墓葬已被当地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其他的“人物”则早已像尘埃回到了土地。留下记忆的却是太平天国这个平民反皇权的神话,特别是石达开这个外省人物,他出广西在山留宿过的义军寨,他走过的某一条天然石巷(遇仙巷),他负气出“天京”,图宝庆(今湖南邵阳),班师过新宁与“楚勇”决战的古战场,点点滴滴都演变成了今天新宁人的“导游材料”。 |
原文 发表于《山的前世今生》 浏览:134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