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翼王坪 - 石达开纪念堂
千秋家国梦
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事迹、考证、讨论、感评

镝非,napolen,lingr就《闲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进行的讨论

镝非

  镝非答《闲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作者napolen:石达开是怎么知道天京事变的?
  
  napolen在《闲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一文中写到:“石达开并非是天京事件的局外人,恰恰相反,他正是天京事件中反杨同盟的核心人物之一。上边已经分析过了,石达开离开前线并非是得到天京事件的消息之后,而是之前,是早有组织,有预谋的。石达开在自述中称诛杨是洪秀全,韦昌辉,秦日纲3人 密谋,唯独没有自己。但他忘了说明一点--他是怎么知道这个极其隐秘的密谋的。他当然知道,因为他就是密谋者之一。 ”
  
  关于石达开参与天京事变密谋,来自太平天国,清方,文人笔记记外国人的全部记述中,只有李秀成自述提及。关于这个自述所陈述的内容,本人已经在《石达开事解或之我见---石达开参加了“诛杨密议”了吗》中详细地从时间上,情理上分析了其不可能成立的理由。在本文中,我只想再回答一下napolen提出的问题,即石达开是怎么知道天京事变的。
  
  据石达开在自述中的说法,他是在湖北听说天京出事了,然后赶回去想排解纠纷的。《石达开自述》经过大量篡改,未必可信,然而,我们姑且以此作为参考,因为napolen也是针对自述的说法进行反驳的。
  
  石达开率军从武昌鲁家巷后撤的时间是1856年9月5日,杨秀清被杀后3天。如果单凭这个日期看,的确有点巧,因为他的确不太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知天京出事。
  
  但问题是,石达开率军撤退,等于石达开离开前线的时间吗?似乎不能这么说。
  
  如果这样,的确会就造成石达开早就知道天京事变会爆发,于是在估计差不多出事的时候撤兵,然后返回天京的顺利成章的理解。
  
  但是,且慢!
  
  第一,不能否认存在偶然性的可能,因为没有任何史料可以真正支持这种推测(见《解惑篇》)。时间上的巧合只能提供偶然性的猜想,不能提供必然性的推论。
  
  第二,外国人的通讯《镇江与南京》中说,石达开是在杨秀清被杀“大约六个星期后”回到天京的,也就是10月上旬。麦高文通讯中说,石达开是“9月上旬”回到天京的,这个9月上旬已经史家指出说的是阴历时间,因此实际上也是公历10月。
  
  第二,从情理上讲,石达开逃出天京来到安徽后,大约在10月中下旬发出讨韦靖难的号召。如果他9月上旬就逃出天京,没有理由解释他为什么会等了一个多月才有所行动。就算他出于某种考虑想晚些回天京,至少可以先召集军队有备无患吧。当时韦昌辉还曾派秦日纲率兵追杀他呢。无论处于什么原因,他逃出天京1个月还不表示诛韦立场,是不合情理的。假如他是为了收买人心,就更应该立即亮明正义立场,磨蹭一个月不怕引人怀疑他的居心吗?此外,《镇江与南京》对之后的事件的时间记载也非常清楚,整个时间表与我们确知的此后各战场或天京方面事态的发展完全吻合。因此石达开回到天京制止屠杀的正确时间是10月上旬,也就如《镇江与南京》所说,是在杨秀清死后六个星期左右才回到天京的。
  
  这就解释了石达开是怎么知道天京事变的问题。当天京处于一片恐怖中时,身在前线的石达开可能无从了解天京究竟发生了什么,杨秀清被杀数周后,消息才渐渐传出,大约在9月底左右传到湖北前线,于是石达开在对前方做了必要布置后返回天京想去“排解”,也就是去制止屠杀的。
  
  那么,石达开为什么会在9月5日就从鲁家港后撤呢?《镇江与南京》同样给出了解释,杨秀清“召唤他的朋友第六位的部队进京”。杨秀清是否召过石达开进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杨秀清下了命令给石达开,而且这个命令与鲁家巷后撤有关,却是可能的。这就是说,石达开可能在撤军后等待杨秀清进一步的指示,但是杨秀清已于他撤军前三天被害。如果是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从鲁家巷到石达开离开前线(9月底左右)的20多天时间里,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因为他们在等候杨秀清进一步的指示。另一种可能性是,石达开得知了天京方面有变,但当时并不知道事态的发展(9月2日凌晨的天京事变是来不及如此迅速传到前线的)
  
  稗治文通讯说洪秀全也向石达开发出了诛杨诏书,石达开或许没有收到,或许收到了不愿意执行。洪秀全是否发了诏书不可考 ,或者这诏书是否关于诛杨的也不知道。即便麦高文说的是真的,石达开无论是没有收到还是收到没有执行,都说明他事先并不知道诛杨之事,或是并不赞成。
  
  其实两种说法在这点上没有根本矛盾,他们都说明,石达开在武昌前线的后撤,与诛杀杨秀清没有直接关系,这个撤军行动只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而且有可能是出于杨秀清的指示。
  
  另外,杨秀清在天京事变前数日曾借天父下凡说陈承容秦日纲帮妖,而后两者和韦昌辉同位天京事变的主要发动者,是否是杨秀清发现情势对自己不利,一面说二人帮妖想置二人于死地,一面诏石达开回京帮忙呢?仔细想想也不太可能。天京全城几万军队都在杨秀清掌握中,如果他有防备,韦昌辉3000人哪能先进天京城,再杀进东王府呢!
  
  再回到石达开的自述,这个自述中全部的说法,无论是否曾经经过篡改,至少都与三篇外国通讯的记载不矛盾。他说在湖北闻内乱,上面已经说过了,听说内乱的时间并不等于是撤军的时间,他是在撤军后20多天后才听说,然后赶回安庆,再由安庆回天京的。另外,他说洪秀全加封杨秀清激怒韦昌辉,借其刀杀死杨,也和外国通讯中的“告密说”不矛盾,即陈承容诬告杨秀清,洪秀全借机召韦昌辉进京,激韦昌辉杀杨秀清”。因此,即使不考虑自述被篡改的问题,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石达开说了假话。至于清军方面留下的记载,所有人异口同声认为石达开是站在维护杨秀清一面的,更绝无谋害杨秀清之说。
  
  以上已经全面回答了石达开是如何知道内讧并赶回京的过程,即9月5日,石达开接到杨秀清的指示,率军回撤,等候进一步的命令。9月底,得知天京事变,率部分军队到安庆,然后自己带少数随从返回天京阻止屠杀,并与10月上旬进入天京面见洪秀全和韦昌辉。
  
  其实正如网友所言,如果石达开真的是做秀,他至少可以派个使者进天京,也可以带军队回去,何止于一个数万大军的统帅需要自己带著几个随从冒险,做秀做到差点把自己性命陪上,而且还陪上一家人的性命?至于napolen说石达开是天京事变最大的得益者,这就更好笑了。他得到什么了呢?,按照napolen的说法,“石达开梦想的权力没有到手。怎么办? 就这样下去?不甘心。 发动第2次天京事件?没有人会支持。”,石达开陪上全家性命,却换来这种局面,最后自己不得不被逼得离开,napolen还要说,他是天京事变最大的受益者,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吗?
  
  napolen就石达开有无参与诛杨密议与镝非商榷
  
  首先,鉴于事情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人早都死光光了,不可能从地底下挖出来再问,而且就算问了,写了自述了,别人也会说这是你自个瞎编的,所以我的结论只能是推测,无法保证绝对正确。但是,这不是随便乱推测,是根据史实的推测,是我相信目前来说最可靠的推测。
  
  那位老兄反驳我的东西,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更加虚无飘渺的推测。随便找一本书,翻一段话,就说石达开离开前线是为了这个而不是为了那个。当然,我无法用严谨的逻辑推理来证明没有这个可能,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推测不如我的站得住脚
  
  而且,石达开离开前线即使可以说成是巧合,难道秦日纲和韦昌辉同时回京也是巧合?秦日纲一向以“有忠勇,无才情”,对洪秀全极端忠诚著称?难道他会背叛洪秀全去勾搭韦昌辉?可见这样一个反杨联盟是存在无疑的。
  
  老兄也不得不承认,石达开至少在天京事件刚结束的时候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但是认为这不能严格的证明他就是天京事件的谋划者。当然,确实不能严格证明,我也从来没有要用这个来证明,谈受益的时候我用得是陈述,只有在谈离开前线的时间的时候才用得是证明。
  
  假如认真的看了我的文章的话,应该能够看到这一点。但是,这却可以成为推测的一个依据,甚至是重要依据。即使是侦破案件时,受益情况也会成为一个重要参考线索啊。所谓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就是这个样子了
  
  前面两篇寻章摘句的文章我就不想多说了,如果有空的话,建议看一下罗尔刚先生“太平天国史”或“李秀成自述原稿述”的相关内容。罗先生是研究太平天国的著名权威,他对这些考据的论述自然比我全面。
  
  我只说一点,就是那位老兄把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论证逼封万岁的
  事情上,并认为论证了这个也就论证了一切。这从逻辑上是不妥的,难道除了逼封万岁之外,杨秀清就没有做其他飞扬跋扈,触犯众怒的事情了么?
  
  对于杨秀清和石达开,我其实是很敬重的,我原来的文章中也表达了这一点。但是,敬重英雄不等于为英雄讳,希望大家能明白。
  
  
  镝非回复《闲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作者napolen与镝非的“商榷”
  
  1 “那位老兄反驳我的东西,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更加虚无飘渺的推测。随便找一本书,翻一段话,就说石达开离开前线是为了这个而不是为了那个。当然,我无法用严谨的逻辑推理来证明没有这个可能,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推测不如我的站得住脚。”
  
  《镇江与南京》《稗治文通讯》《麦高文通讯》的依据是天京事变的目击人,外国水手,秦日纲的部下的自述,由于口述者是当事人,而口述发表于国外刊物,且当时西方仍谨持中立态度,此文乃供民众了解太平天国,并供政府决策依据判断所用,因此是史学界(包括中国和国际太平天国史学界)在评价“天京事变”时最看重的三份文献,怎么叫“随便找一本书,翻一段话”?究竟是依据史料做结论站得住,还是依靠推测做结论站得住?
  
  2 “而且,石达开离开前线即使可以说成是巧合,难道秦日纲和韦昌辉同时回京也是巧合?”秦日纲一向以“有忠勇,无才情”,对洪秀全极端忠诚著称?难道他会背叛洪秀全去勾搭韦昌辉?可见这样一个反杨,联盟是存在无疑的。
  
  谁说“秦日纲和韦昌辉同时回京也是巧合了”?
  
  《镇江与南京》说,当时秦日纲正被从前线调往安徽,韦昌辉是在半路截住了他,并向他出示了天王召他们回京的密诏。
  
  稗治文通讯,麦高文通讯说:天王下诏命燕王和北王回京。
  
  所以,秦日纲和韦昌辉一起回京根本不是巧合,而是韦昌辉刻意找上门,给他看了天王命他们回京的诏书。正如你所说,秦日纲是极端忠诚洪秀全的,所以当然二话不说就跟着回去了。
  
  3 “老兄也不得不承认,石达开至少在天京事件刚结束的时候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我真的不承认。石达开全家被杀,他得到什么呢?
  
  太平天国的政体是“军师负责制”,内讧前,石达开是首义诸王中唯一没加“军师”头衔的,而杨秀清是以“左辅正军师”统领朝纲。后来,洪秀全想自己主政的时候就说,“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干王受命主持朝政的时候,也被加封为“军师”。
  
  而石达开回天京时,根本没有被加封为“军师”,换言之,洪秀全虽然让他主政,却步给他主持政务需要的权力。石达开主持政务,靠的不是权力,靠的是声望,虽然论职务,他没资格总领朝纲,可是大家服他,愿意听他的命令,如此而已?
  
  正因为石达开仅仅是靠威望在执政,所以洪秀全一旨加封安福二王的诏书就可以驾空他。石达开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实权,从来都处于这种可以被一纸诏书就驾空的地位。
  
  试想,历史上还有哪位处在主理朝政这么重要的地位上,又深得军心民心的大臣,这么容易就被架空了的?
  
  (我个人的想法,如果石达开想夺权,当时恐怕就不会回天京了,他可以拥兵坐镇安庆---谁规定治理国家必须和国君在一起的?三国时吴,蜀,都曾经有国家宰相和皇帝不在一处的先例。石达开饱读经史,这个道理不会不懂。他坐拥十几万大军,又深得军心民心,洪秀全不敢不依,他人在安庆,洪秀全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他根本没必要回天京。再发动一次天京事变没人会支持吗?可是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石达开取代洪秀全易如反掌啊,石达开何必把自己打下的江南根据地让给洪秀全,自己跑到大西南去)
  
  4 ”只有在谈离开前线的时间的时候才用得是证明。”
  
  那么我也已经证明了,你的证明是与史实矛盾的。石达开和韦昌辉没有见面的时间。
  
  5 “罗尔刚先生“太平天国史”或“李秀成自述原稿述”的相关内容。罗先生是研究太平天国的著名权威,他对这些考据的论述自然比我全面。”
  
  他的考证自然比你全面,不过我不但看过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我还看过简又文的《太平天国史》,我看过《李秀成自述原稿注》,我也看过苏双碧的《李秀成评传》。
  
  “罗尔纲先生是著名权威”?权威说的话就对么?罗尔纲先生的观点有大量引起争议之处,而且有很多已经全面遭到史学界否定,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在一天内至少举100篇反驳罗尔纲先生观点的史学家的论文,而且很多与罗先生针锋相对的也都是领袖一方的著名史学家,如苏双碧,史式等。罗老引起争议的观点,也绝对在100个以上。
  
  在此我只举一个例子,证明“权威”并不“权威”
  以下摘自史式《还太平天国以本来面目》
  
  远在1949年之前就主张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说”的罗尔纲先生,长期肯定太平天国、肯定洪秀全,认为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正式的王朝,用正史的纪传体撰写《太平天国史》,这一些都是容易理解的。他对太平天国有所拔高,也就势所难免。罗先生生于1901年,1997年逝世,是一位与20世纪同步的世纪老人。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笔耕与多年一贯的奖掖后进,受到许多晚辈的尊重,成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一代宗师。我们觉得,他的拔高太平天国,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一、他认为在战争中对老百姓烧杀淫掠的都是清军、外国雇佣军,而不是太平军,有《满清统治阶级诬蔑太平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考谬》一文可证。我们觉得,太平军在前期军纪较严,清军的军纪一直都很差,华尔等组织的外国雇佣军更是得到清廷认可的盗匪集团,这全是事实;但是太平天国后期,神话破产,军心涣散,太平军军纪败坏,也就和清军不相上下。而且当时军队叛变的事时常发生,今天倒过来,明天又倒过去,谁是清军,谁是太平军,已经说不清楚,完全没有加以回护的必要。 
  
  二、他认为从金田起义起即已妻妾成群的洪秀全生活严肃,荒淫之说是敌人的诬蔑。我们就很难理解,“严肃”的标准是什么?因此,我们不能不认为罗先生是在拔高太平天国,拔高洪秀全。 
  
  。。。。。。
  
  
  “ 据《洪大全供词》:在起义之初,“洪秀全鮃于女色,有三十六个女人。”又据外人的报道,金田起义后,驻军石头脚时,洪秀全已有15个女人。英文《华北先驱报》654号(1863年2月2日出版)中有一篇《天王惩戒娘娘记》。文中说:“1851年,当天王由广州来(广西)时,中途勾引(原文作偷盗)一个不幸的女子,而此女子则于此时欲私逃回家。天王曾虐待她,而却畏惧受人指摘,乃托言天父传旨以惩罚之……天王众妻全体均被传到,十五位娘娘,一一出现。”
  
  如果说,洪大全的话和外人的报道均不足信,那么请看太平天国“旨准颁行”的正式官书《天父诗》一百一十六: 
  
  “天兄耶稣在石头脚下凡圣旨:天兄曰:稫多小婶有半点嫌弃怠慢我胞弟,云中雪飞。”
  
  其中所说天兄下凡的时间为金田起义之后的16天,地点为距金田十多公里的江口石头脚。“天兄”下凡借萧朝贵之口说的话是:稫多(这么多)小婶(指洪秀全的一群妻子)有半点嫌弃怠慢我胞弟(指洪秀全),云中雪(刀的隐语)飞。(刀要飞,即指要杀人。) 
  
  天京宫廷生活中,洪秀全把嫔妃当成一群牲口,动辄打、杀,宫廷生活是一片肃杀之象。请看一看太平天国“旨准颁行”的官书《天父诗》十七、十八中所载对后妃的管教规定:“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净,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喙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
  
  洪秀全对后妃虐待不仅是打,是杀,而且使用各种酷刑来慢慢消遣。《太平天国大辞典》“煲糯米”条中说,天王用来惩处妃嫔的酷刑包括“一说系用硫磺火点天灯,即《御制千字诏》:‘淫乱秽亵,硫磺烧尔’,《天父诗四百九十》:‘面突乌骚身腥臭,喙饿臭化烧硫磺’。一说是将受刑者绑跪大锅水中,慢火煨水升温,至臀股煮烂而死。”在十多年中间,洪秀全通过一些佞臣,把一批批天真的少女从她们父母手中夺来,关进天王府的深宫以供淫乐。她们有时犯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只是因为洪秀全心情不好,看不顺眼,就可能被打、被杀(比较幸运,死得痛快),遭受酷刑,被慢慢地烧死,烧得乌焦巴弓;被慢慢地煮死,煮得肉尽剩骨。
  
  ---------------
  例子不多举,罗尔纲先生居然一口咬定这样的洪天王的私生活是严肃的,是伟大英明领袖,以他如此明显地处处回护偏坦洪秀全作为“伟大英明领袖”的地位的论史立场,他对天京事变的叙述,最多只能作为参考,怎么能当成“权威”?
  
  
  6 “我只说一点,就是那位老兄把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论证逼封万岁的事情上,并认为论证了这个也就论证了一切。这从逻辑上是不妥的,难道除了逼封万岁之外,杨秀清就没有做其他飞扬跋扈,触犯众怒的事情了么?”
  
  我们谈的是史料依据,不是推测。杨秀清飞扬跋扈就证明石达开想杀他么?事实上,除了《李秀成自述》外,无论是清朝方面,还是外国人的通讯,都一致认为石达开是同情杨秀清的,是杨秀清的“好朋友”。当然,这也不能证明什么,这只证明杨秀清飞扬拔扈不能推出石达开就想杀他的结论。
  
  唯一记载石达开参与诛杨密议的史料是《李秀成自述》,所以如果这份自述的内容被驳倒,就没有任何史料说过石达开参与密议了。
  
  《李秀成自述》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多了去了,而关于内讧的记载,与《自述》记载相矛盾的说法,却可以得到其他众多史料的印证(包括来自清方,外国人,太平天国方面的人),你认为哪个该取,哪个该舍呢?
  
  具体看,《李秀成自述》,说的是先有杨秀清逼封,而后才导致诛杨密议。然而,如果逼封不存在,或者密议没有“作案时间”,那这份自述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且他所提到的“密议内容”,所谓韦昌辉杀杨秀清,石达开杀杨辅清,也根本没有发生,事实上,石达开反而把杨辅清保护起来了,坚决不准天京方面动他。
  
  讲历史,纵然史料不可靠,纵然允许推测,可推测总也得以没有明显破绽的史料为依据。你的推测,依据只有充满漏洞的《李秀成自述》中这一段叙述,而它却首先与三份外国通讯矛盾,其次与清方探得的情报矛盾,第三与石达开自述矛盾,第四与《天父圣旨》矛盾。
  
  你的推测够大胆,可是“小心求证”,又表现在哪里呢?
  
  虽然推测是必须的,但求证更是必要的。我认为论证史学观点,必须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充其量第二手,什么《太平天国史》,已经是第三手甚至第四手了,而且作者在截取史料时已经明显带入了主观倾向,怎么能用来做反驳相反观点的依据呢?
  
  lingr (lingr)To napolen:我觉得镝非并没有说你所谓的反杨联盟不存在,而你也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证明石达开参与了反杨联盟。如你假设石参与联盟,而回京是在未得到天京事变的消息下做出的,那么镝非提出的为何单身回京就是一大疑问。镝非的推断倒有不少合理性,至少我相信洪在这场事变中的决定性作用。]
  
  napolen :
  
  什么叫足够的证据?天下哪来的足够的证据?难道要看他们哥几个
  按的手印吗?我说得那么清楚,不可能有绝对的证明,只能是推测,无非是推测得比较有根据、比较合理和比较没根据、比较不合理而已
  
  韦昌辉本来跟他就是一伙的,所以他觉得没有太大问题,内部协调
  一下就好了,这才单身回京的阿要是相反的情况,莫名其妙的得知天京发生大政变,东王给杀了,城里一片混乱,在这种时候石达开敢单身进京才真是活见鬼了呢
  
  镝非
  
  严密的史料考证我已经撰文过了,在此仅回答你提出的情理问题。
  
  
  如果他和韦昌辉是同伙的,也是夺权阴谋的一份子,就不太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阴谋算计别人的人,也同样会防备别人的阴谋。以石达开的才略,存心谋划一件事会出现如此重大疏失吗?而且,如果他和韦昌辉是同伙,按《李秀成自述》的说法,他应该在韦昌辉杀死杨秀清的同时杀死杨辅清。可是,石达开不但没有杀,而且在韦昌辉索要杨辅清时还坚决不给,他这是以同伙的身份回天京的吗?而且他完全可以带兵回天京杀了韦昌辉,这多痛快,东王余部肯定都支持他,这不是名正言顺的吗?
  
  石达开既没有飞扬跋扈,没有目无君上,又没有和韦昌辉结怨,杀人为什么他就不敢回京呢?正因为他和所有的人都没有私怨,所以才有资格当调停人啊。如果石达开没有参与密议,他以君子之心夺小人之腹,只带几个随从就进了危机四伏的天京,这有什么不合情理的呢?至于奇怪到“见鬼”吗?
  
  
原文 发表于水木清华BBS历史版  浏览:118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6/28 8:12:3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镝非抉择之九江篇(收藏于2008/9/4 23:13:46
云天仇安顺场,思翼王(收藏于2007/12/28 13:59:54
珠砾生命中不能忘怀的感动(收藏于2007/6/22 7:51:51
苍耳英王府内外(收藏于2007/6/22 7:50:44
寒山仿《宋江等三十六人赞》写天国人物(收藏于2007/6/22 7:17:19
远芳端午祭--暗水芷兰(收藏于2007/6/22 4:55:44
蜀志 numzero hkf515等讨论: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里?(收藏于2007/6/22 4:49:52
镝非关于余秋雨先生对石达开远征和太平天国的评论(收藏于2007/6/22 4:41:00
常毅南京欲复建曾国藩纪念牌坊 受缚于历史评价(收藏于2007/6/22 4:32:09
史文谁放的火(收藏于2007/6/22 4:27:3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料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历次重大战役(访问17079次)
网友几本有关太平天国的小说(访问16336次)
资料天国诸王后裔(访问14904次)
史式石达开未死传说考(访问14352次)
网友关于曾国藩和骆秉章对“凌迟”的“改革”(访问14258次)
资料香港无线电视(TVB)1988年《太平天国》演员表歌曲及花絮(访问14170次)
资料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选编:太平军经过四川彝区(访问14070次)
镝非TVB(香港无线)45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观看笔记:第1-6集(访问13803次)
资料晚清割地赔款录(访问13538次)
镝非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访问1224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Astra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4/12 23:49:38
李伯维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6/1 11:34: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1:16:12
罗大纲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22 21:02:00
稗史漫传曾羽化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8 6:25: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