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清代,近代史及边缘文化文章目录 |
作者简介:李申,1946年生,河南孟津人。1969年哈尔滨工程学院大学本科毕业,1981、1986年先后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师从任继愈先生。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儒教室工作,主任研究员、中国无神论学会秘书长。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庄子今译》、《老子衍今译》、《周易之河说解》、《话说太极图》、《太极图·通书全译》、《六祖坛经释译》、《论语全译》、《孟子全译》、《四书集注全译》、《阴符经全译》、《易图考》、《道教洞天福地》、《怎样得道成仙》、《中国儒教史》(上、下卷)等书,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上卷 第一章 儒教前史 一 传统的宗教信仰 1上帝信仰的起源 2神祗观念 3天子与天子的使命 4祭祀与彼岸 5祭礼 6通神与占卜 7商周之际宗教观念的转变 8传统宗教学和中国传统宗教 二 春秋和秦汉之际的宗教状况 1礼崩乐坏和诸侯的祭天行为 2秦汉之际的五帝祭祀及神灵系统 3五德终始与王朝更迭 4由占筮到哲学 5星占与天道 三 天人关系的新阶段和诸子学说 1从虐神到不怨天 2老庄的天道自然及事天思想 3墨子的天志、明鬼思想 4魂魄与鬼神观念 5百家言与逻辑学 6阴阳家与法天之治 7汉初黄老与法天之治 四 孔子与儒家 1孔子生平 2孔子与六经 3六经概说 4孔子与仁和礼 5上帝鬼神与孔子的使命 6教化与人生 第二章 初兴的西汉儒教 一 儒教的诞生 1汉初儒者的呼唤 2七国之乱与汉武任儒的决心 3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与儒术独尊 二 董仲舒的儒教思想 1从物物感应到天人感应 2天人相副说 3阴阳五行说 4禀气人性论 5祭祀论 三 汉武帝与神灵祭祀 1五帝与太一神 2封禅与儒者 3改元与正朔 4音乐与祭祀 5渎神与刑律 6长生与方士 四 西汉经学 1经书、经学与西汉儒者 2西汉经学的特点 3西汉《易经》学 4西汉《尚书》学 5西汉《诗经》学 6西汉礼学 7西汉《春秋》学 8西汉经学与政治 五 西汉儒者对神灵祭祀的整顿 1匡衡、王莽定郊祀制度 2贡禹、刘歆定庙制 3西汉的鬼神观念 4西汉中叶的巫蛊事件 六 儒效论争 1汉武之治与《盐铁论》 2任儒政治与儒者的反思 3王莽称帝与扬雄的《太玄》、《法言》 七 儒教的学术和艺术 1天人之学与天文学 2礼乐教化与音律学 3儒教与文学艺术 4儒教与史学 第三章 东汉儒教 一 谶纬盛衰 1谶纬的兴盛和演变 2 《河图》与《洛书》 3两汉纬书 4 谶纬与政治 5 谶纬与学术 6反对谶纬的呼声及谶纬的衰落 二 东汉经学 1东汉经学概貌 2今文、古文之争 3东汉经学的演变 4 《孝经》及其特殊地位 5东汉儒学的上帝神灵观念 6东汉儒学与儒者 三 《白虎通义》对教义的统一 1 《白虎通义》的宗教意义 2 《白虎通义》的天人观 3法天行事的社会政治生活 4禀阴阳五行而生的人 5 《白虎通义》的历史地位 四 东汉儒教的祭祀制度 1东汉的郊祀制度 2东汉的宗庙祭祀 3东汉的百神祭祀 4 祭孔制度 五 天人相与举实 1天变求言与策免三公 2儒教天论:《灵宪》与历元 3儒教的史学 4女德、女戒与神意 六 东汉儒教的异端思潮 1桓谭与《新论》 2王充与《论衡》 3人事为本——从王符到仲长统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儒教 一 天命与祭祀 1魏、蜀、吴三国的受命与祭祀 2两晋的受命与祭祀 3南北朝的天命与祭祀 4魏晋南北朝的孔子祭祀记事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 1天子的儒学教育及儒学修养 2太学和儒者 3三国时代的儒学 4两晋儒学 5南北朝儒学 三 玄学——儒学的深化和染杂 1以无为本——儒学的深化 2天道自然——玄学的基础 3名教与自然——政局的动乱、政治的腐败和士风的败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