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史料、传说、新闻、遗迹 |
录入:翼王坪
1857/1/3 稗治文关于东王北王内讧的通讯报道 原载:北华捷报336期 作者:稗治文(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派遣来华的传教士) 当东王的歼谋由他的一名部将向洪秀全告密时,天王随即办法诏谕,宣召北王和翼王迅速回朝,其时北王翼王都在安徽。大概由于某种原因,翼王石达开并未接到诏令,或者已经接到而不能或不愿遵行,也未可知。何况他的一些亲戚,朋友(真的东王本人是他的好朋友)都已在这次事件中被杀。据当时传闻,他为此愤懑不平,已投奔到清军一边去了。 然而,这绝不是他所要走的道路。既然获悉天京所曾发生的一切,翼王石达开火速集合忠诚的部下,到了掌握相当强大而可靠得兵力时,便即启奏天王,要求取得韦昌辉的头颅,同时威胁说,假如该项要求被拒,将班师回朝,攻灭天京。叙事者的故事正是这么讲的。不管怎样,说来也奇怪,韦昌辉的首级果然被斩下来。至于是谁动手杀的,如何杀法,叙述者也说不出来。。。。。。(节略)。。。。。。 韦昌辉,连同两位首领,还有别的几个人的被杀,为翼王的重返天京铺平道路。约在一个月前,或更早的时间,翼王返回天京,当然不是他单独一个人,而是带著雄厚的兵力到达的。他一回朝,显然不久就有一个新的 局面开展出来,旧的局势必将大为改观。 。。。。。。(节略)。。。。。。 总之,即使在南京,在短短三四个月期间死了三万人上下,看来太平军的人数和实力,并不因此而缩短和削弱多少,如果有所缩减和削弱的话,因为强劲的部队和勇猛的战士都已归向石达开的旗帜之下。石达开似乎正在扮演着维克多的角色。仅仅几天前,在丹徒,在镇江的这一边,太平军正向“官军”大举进攻,志在必胜。 这篇通讯的读者想来不会不注意到,天王的性格和身份究竟怎样,仍旧被笼罩在朦胧的迷雾之中。当然,天王和翼王的关系,现在或者过去全然不是他的仰慕者所想望的那种情况。至少,当故事叙述者离开天京时,似乎有人担心,将有一场策划杀害洪秀全等动乱在三天之内爆发。他们还说,当沿江顺流而下,离南京还不太远之际,听到从那边传来的隆隆炮声。 1857年1月15,21,30日 镇江与南京----原始的叙述 原载《中国之友》 笔录整理:雷兹诺 翻译:蔡少卿 柯文南 第二位(杨秀清)被杀后的六个星期左右,第六位(石达开)带一部分军队进城,到了第一位(洪秀全)那里,遇到第五位(韦昌辉)和第七位(秦日纲)。他们给他看了行动记录,第六位就说:“你们杀了第二位和他的主要将领还不满足吗?为什么还要杀这么多为我们打仗的长发兄弟?第五位回答:“你是贼!”(即谋反者)。第六位答道:“你也是贼。既然我们为一个事业而斗争,那么我们两个都是贼。”此后,第六位说:“你们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你们可以自己了结这件事,我就不管了。”当天晚上,天悄悄集合部队来到西门,但不经第五位许可是不得出门城的。他就杀死守门者,同他的大部分部众出了城。要是那天晚上他不出走,那就要被斩。第二天早上,全城极其震惊,人人都带着武器。他们要逮捕第六位,但不知道台由什么方向出走的。他们就抢劫了他的住宅,杀了他的妻子小孩和那天晚上未能出走的追随者。 。。。。。。(节略)。。。。。。 人家也告示我们,第五位已经被砍头,并说,我们要是有什么危险,就可以过江跟他们一起住。第七位既然已经离开了,我们就参加第六位的部队,并发现不少第七位的人已经过来了。我们希望亲自见第六位,所以人家给我们准备轿子。我们行四十英里到芜湖,见到那里驻有六万到八万的太平军。我们没有见到头目,但他捎口信来叫我们放心,并派一位军官来照管我们。。。。。。第六位已经致书第一位,若不砍第五位的头,台就要带兵前来占城。。。。。。第六位没有得到回信,就带领一部分军队攻城三天,打死了第五位五百官兵,城没攻下就回了芜湖。不久以后他就收到了第五位的首级。他第二次回来时,我们就跟着他,却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城门大开,象第二位被杀前那样。第六位对第五,七,八位的处死表示满意,却不愿意杀他们手下的官兵。他只要求还回他的军队出走那天晚上从他的住宅所抢去的东西,决不问罪。我们曾经设法见第六位,向他要钱领衣服,但是没有成功,谁都不得见他。我们住在一起的南巡军官就写信给他,反映我们的要求,接着我们便收到了足够的衣服和十吊钱。现在第六位仅次于第一位,已隐居起来,一切要求都得通过书面请求,答谕便贴在他住宅外面的墙上,提出请求的军官第二天早上都去看答谕。我们曾经见过这样的答谕,一天有五十多条。第六位留下他的侄子,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指挥他在芜湖和太平府的军队。我们第一次进南京时感到非常沉闷,第二次回来之后更加沉闷,对将来似是不详之兆。不过中国人这样灵活,容易适应面前的环境,我们相信几个星期内南京会恢复原来的活跃性。南京是一个巨大兵营。我们从第六位的军官那里得知,第六位要杀第一位,一切事情都乱七八糟,战首变成了很平常得失事情,所以我们就离开太平军,让他们自己去做。 。。。。。。(节略)。。。。。。 第六位很受部下的喜爱,尔他们对于他寄予极大的希望。我们听说第六位的亲戚和好朋友清军张国梁将军,又名张嘉祥,曾与第六位通信并想离开清军重新参加太平军。 1857/4/25 《东北王内讧始末》---- 中国起义史稿连载之十七(节选) 原载《北华捷报》352期, 作者:麦高文(美国基督教浸礼会派遣来华的医药传教士) 翻译:章克生 到1856年9月上旬,翼王石达开在天京露面,对北王和顶天侯严厉谴责,据说并不是因为他们诛戮了那妄图篡位的东王,而是因为他们株连过广,竟然杀死那么多无辜的兄弟。等到翼王发觉他自己也顷刻成为下一个阴谋陷害的对象时,便火速集合尽可能找到的旧部下,就在到达天京仅仅数小时后,趁茫茫黑夜,打开一条血路出城,安全地回到他的安徽大营。 新的屠杀惨剧又开始演出。幸存的东王余党陆续被搜出捕杀;石达开的家属也在其列,无一幸免。两星期后,独揽大权,扮演维克多角色的北王韦昌辉,派遣顶天侯率领大军,载乘小船,溯江而上,追击翼王。我们的冒险家(即肯能等四个洋人),以军事参谋的身份,随军出征。追击大军在西梁山停了下来。这是一个位于南京与芜湖中途的长江北岸小镇,翼王部下在此设有驻防军,遭到追击军的攻击和抢掠。在他们重上征程以前,他们获得这样的情报: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全体兄弟都表同情于翼王石达开,而翼王正统率着一支占有压倒优势的强大部队。该项情报使顶天侯改换目标,转而攻击太平军两派的共同敌人----清军。 。。。。。。(节略)。。。。。。 顶天侯的处决,也是应翼王的要求而执行的。但是,正如他们后来证实的,当初翼王回天京,要求处斩北王及其党羽。他所提出的这些要求,未被立时允准,北王仍负隅抵抗。北王深恐那驰名远方的古报恩寺磁塔将被用以冲动攻城的炮垒,于是下令把它摧毁。然而洪秀全不久鉴于太平天国全体军心都归附翼王,屈从翼王是势所必然的趋向。天王终于答应这位年轻首领的要求。北王的朋友和党羽只是极少数。诛戮韦昌辉的事件,仅仅付出了斩杀二百人和交战两天的代价。 我们的几个外国冒险家到达芜湖。这里的驻军由翼王的亲属率领。他们有长途跋涉,终于能够觐见翼王。在翼王统率下的军队,声势壮盛,兵力雄厚众多,胜过他们所见过的任何部队好多倍,使他们感到无限惊奇。就在这里,北王的首级被盛在盐箱里,解送到营,就挂在全营将士行军所必行的大路口的旗杆上。在芜湖,肯能蒙翼王开恩,有幸得到谒见翼王的机会。翼王亲切而优渥地接见和款待他们,谕令赐给他们衣服,还调拨船舶一艘,专供他们单独使用,但是肯能为达成某种谅解而提出的意见,未蒙翼王答复。翼王统帅大军,由芜湖登船启程,沿江顺流而下,直达天京。其时天京一片安平静----平静得使外国水手们感到全然不相适应。 。。。。。。(节略)。。。。。。 在残存的首领中,除翼王石达开外,其余状况几乎一无所闻。这位年轻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勇猛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可以说是太平军中的培雅德。(注:培雅德是法国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他率军抵御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大军入侵,勇猛无畏地捍卫了祖国的疆土)。他的性情温和,赢得万众的爱戴,即使那位采取颇不友好态度的《金陵?谈》的作者,也承认这一点。惟该作者为了抵销上述赞扬所造成的美好印象,故意贬低他的胆略。正如翼王其他清朝官方人士以及向我们口述其经历的外国水手所声称的,翼王在太平军中的声望,驳斥了这种蓄意贬低等说法。不容置疑,他那意味深长的“电师”的头衔,正表示他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和性格。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敢做敢为的人,这可以从他曾经继承相当巨大的家产推想出来。在他们的集团尚未呈现出政治色彩以前,天就倾其所有,把全部家产投入紫荆山那遭受迫害的拜上帝会----这正是他献身革命时抱有的真心诚意的明证。 现在可以证实:石达开确是杨秀清的宗教欺诈行为的受愚弄者,而不是同谋。他的行政才能干正经受考验,我们只能静待其结果。至于如今仍然幸存着的首领究竟跟已死将领的军事才略如何比较,那要留待将领再看了。已故的传教师和英雄冯云山留下的儿子或亲属,都担任显要的职位。其他已故诸领袖的遗孤,也都在军中供职。石氏一族,除统帅石达开外,还为爱国的太平军提供了几个勇毅的将领,其中一人率领北伐军进军直隶,一人在湖北阵亡,其余在军中任显职。 。。。。。。(节略)。。。。。。 现在,与其从道德观点来看南京政府,还不如从军事和政治观点来看它,更有前途,更有希望。这里是一个强而有力而日益成长发展的国家,它的统治领域是无比辽阔的中华帝国的要害地带----耳中华帝国则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带,盛产茶丝,并且为我们的工业制造品开辟市场。这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难道我们不准备承认它吗?难道不该为了开放南京和长江航道而跟它交涉吗? |
浏览:104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