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纪念、随笔、杂谈、其他 |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离娄上》)。此语意为,要得民心,老百姓所希望的,要替他们聚积起来;老百姓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顺民之心乃治国安邦的根本。我们在神湾南镇村采访,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延长土地联产承包期的决定,听一听村民们的意见,他们竟异口同声:土地承包,我们已受惠十几年;再延期承包,时间越长越好!
看来,中央的决定不但顺了民意,而且与老百姓简直是心照神交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土地承包政策,是解放以后我党最成功的农村土地政策。当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展的时候,让农民去承包土地,他们才有心去劳作,才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一窝蜂”、“磨洋工”的问题,生产力才得以发展,地力才得以提高。我国解放后,也曾试行过“三自一包”,而后人民公社,这历史都证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让农民承包土地方为上策。在我国更早的历史上,也都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和教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大搞平均主义,把太平军内部的圣库制、供给制、男女别营制等推广到全社会。结果,经济繁荣的南京城,顷刻变成萧森冷清的大兵营;大量手工业工人逃亡。1853年4月以后,太平军收复上游,安徽百姓“抗命”,反对公有政策。幸得洪秀全所派的石达开“不甚理会俚教邪说”,“银漕悉依旧制”,“照旧交粮纳税”,由此得以“安民”。据史载,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就没有太平军西征的胜利。一项经济决策的失误,几乎误国丧邦,可见问题之严重。故此,孟子的治国精神不能不为我们所借鉴。顺民心,君与民心照神交,才可振兴经济,才可长治久安。十五届三中全会承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意,便是英明之策。 |
浏览:127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