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诗词曲赋、小说剧本 |
|
镝非:
现在 , 我的情绪 ,还停留在潘蕙的慧诘兰心里 .有许多的柔情异样的排荡在我的心窝与胃部相衔之处 ,不知何故地 ,我所身处的现世商场尔虞我诈忽远忽近的以摄影镜头般的偏离 ..趋近 ..偏离 ..趋近 ! 在你的文笔之中 ,我必要一反给你信件的常态 , 撇开历史的部份不作着重 ,那毕竟不是我的专擅 ,所以我要以别的方式来传达你的金石录给我的思绪 . 单以文学书体来说 ,我并不衷情春雁这个角色 .有许多时候 ,对我而言她似乎过於矫情 .(别问我根据 ,你知道我不是有根有据的人) .不过 ,潘蕙这名女子倒是使我眼睛一亮 !虽我是直到见到金石的最末 ,在她相邀以诡获予翼王外出之时 ,片断的回忆初入天平之时的种种 ,与她再临眸与翼王相对的慧诘才教我心喜 . 中国的女子在某一种层面来说 ,一般都认为自己对於时代或是环境不是带着使命或者责任的 .所以 ,双眼一心之大观 ,往往缺乏远见 .这一点 ,即使延续至今日的职场上 ,仍为比比 . 不过 ,在中国 ,聪慧的女子表现的方式却也常常以含蓄见长的教人回卫\味无穷 . 潘蕙对我 ,约莫是属於这样的心喜 ! 因为许多历史的不明就里 ,加上地理环境及政治军事的运筹相渥无法使我自己融会 .因此 ,我常常在看你的金石录当下需要停下来以反覆呼吸的方式重凝字眼 .这种感觉使我常常认为自己迟顿 .待得後来 ,进入状况 ,却已是金石之末 .然我的後续读状十分良好 ,眼观心览 , 速度恢复了我日常阅读的水准 ,感触也就可以更为专注 . 你寄到的金石我不是第一回看 .上周 ,我还有空上你网时 ,曾临门一眼的看了几页 .当时约莫看的是春雁首回进入翼王书房 ,情不自禁低唱起满江红的那一章 .这一周 ,我一直没有其它的时间再连上你的页面 ,幸而你帮我寄了个全 ,我很喜欢 . 我时有疑虑 ,当我看着金石录 ,你的文笔之中那样古意顺畅的文字风格时 ,我总是无法想像你的文字来由或是心境 .不知道什麽样的背景或是需要找齐多少资料 ,才能写出洋洋 那样没有错厄的历史文字 ,我非常佩服的 ,是文字本身的安排 ,以及夹杂其间脉络相依的人物心意 .重要的是 ,心意广而用情深 .却仍有迹可询人性的诡诈 .这一点是我非常害怕的 . 这一点根据我尚可以略提 . 就说是春雁一事 ,被送入翼王府邸的布局 .我是惊骇的 !因为我无法料想这一点政局上的用意 .还有巧技之设 .经常 ,我仍以表面性的环境可能来单纯的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意义 .当然 ,这一点也是後来我在人性生活之中处处捉襟见肘 ,被自己所割伤的原因之一 .是我不好 ,终究没能学成 ! 你的金石来以前 ,我曾经认为自己就算不学无术 ,在某些人性的思维上我还算细心 .而春雁一事却使我有颇大的打击 ,因为我没能看穿天王在石达开身上所布下女眷之棋 ,一直只警觉於政局及权力核心的奇谋 .以此 ,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仍然是没有火喉可言 . 也是此 ,我突然在文章的中段突然的穿叉想起你的年纪 ! 我应当是想成你的文字之深 ,是因为多方广读及搜集资料以後融会使用 !或是这份文字正是你某一个层面心思思路的写照 ! 你的金石录在某一段使我噙泪了 …… 崔老爹奉上一方寸土之泥 ,石达开面对施了一礼 ,还言深情厚意一段 . 在中国汉子的温温火热的心中 ,流动的不止是国家情怀 ,珍贵的也不仅是正气而已 .他仍有着我对人性最基本的期待 --温柔虔诚以待 。在我阅读的文字人性之中 ,我总是期待侠者 ,大家风范之外 ,仍有着非常基础的一面 ,不需要以很实际的行动 ,却可以在小节上看出他的冰火相融 .我想 ,你的金石翼王给我的 ,就是这种感觉吧 .就像我初看你的天国六军辟易时 ,在广大的土地上与朱衣点一席话时 ,那种气势大度之中给我的温柔之感一模一样 . 你的金石在我看来 ,人物多 .因为我连里面小节你所提及的任何相关於翼王家臣都进了脑海 .因而人物对我是一大负累 ,因为没有目视空间 ,只能想像他们在脑海中依附你的文字来来去去 .对於大时代的英雄文化 ,那的确是一个必要的作品方式我是知道的 .然而 ,却也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与地位之敏感 ,每一个发生的事件都可能生死相牵 .却也偏於谋略极深 .以往 ,我常常避开那种文化不看 ,当时我认为人生应当要维持得单纯些 ,如果可能 ,尽其力不要让自己被教育成处处”提防人性陷阱”的个性 .後来的生活中 ,每每听见旁人说及一段故事中另一层面的含意 ,总是引我一身冷汗 ,吓得精神四处逃窜 . 我喜欢潘蕙还有另一个原因 . 在同样春雁与潘蕙对於自己出入翼王身边的过往回忆之中 ,潘蕙对我而言是较为单纯的 .单纯的女子心思 ,单纯的情感路径 .这在她外出习骑而被翼王遇见 ,那个场面生涩的举止及单方的想法都见端倪 .反看春雁 ,即使在入府中 ,对於王府规矩的知获及见人的疏离感 ,在我看来 ,不仅仅是因为府里的人对於她的出处有着防范之心而已 .我以为在她的生性之中 ,带着对人的提防及自我的傲气使然 ,所以 ,如果在她府中长期处在落寞的状态 ,恐怕我也不以为意 .不过 ,後来她的肝胆相照 ,以致对於翼王军中多有助益 ,使我对她少了一些先入为主的反感 . 虽然书房首会的满江红的那一场景 ,教人心中悬念 .但在那一幕中的春雁对我而言仍是矫态的 .这不是说我认为春雁作假 .也不是你的文字使然 .而是我是以单纯的角度看你的作品 ,在单纯之中 ,看见的已经不是评断你的文字语言 .我认为你的文字在进入逆旅之後 ,已经有了人物各自的生命 ,文字因此由人物自己的本命所带领着 .所以说 ,如若不是角色自己所为 ,文字断不会出现那样的观感 . 春雁在书房中那一番唱曲抒情 ,之所以无法如潘蕙那样使我动容 .是因为她少了潘慧那样的单纯 .对於情感 .在我看来她在情感思想上的成熟 ,却要将自己放在情感上的单纯无辜是教我很不以为然的 . 潘蕙少於她的 ,是春雁自来就有一股聪明 .她的聪明与潘蕙是不同的 .就我看来 ,潘蕙的聪明用於她的体贴与心疼 .因为过於喜欢 ,而产生的护主之心 ,进而为了翼王才努力让自己成为有用之身 .春雁是自来就具备有那样的敏锐心思可以洞察世态之炎凉 .这一点 ,也许是我多疑了 .不过我确实在看作品时有这样的感受 .因此 ,对於她的这个想法使我没有办法单纯的喜欢她 .当然 ,我也比较难以了解翼王对她稍早的动心来自於何 !(有可能是我无法感同身受 .) 相对於此 ,在潘蕙与翼王出游 ,她的种种细心与见地让翼王发现可以重新看待她 .那份男子心喜的心动与窝心 ,我是较能体会的 ! 尤至最末 ,她能突破自己心性上原来的局限 ,以现有的环境为翼王作隐打气 ,使我更心喜她的得心 .她最末引用春雁对於翼王的锺情 ,看似一般闲家女子的谈话主题 ,却是寓意情深 ,鼓舞於言下 .我认为可以为我所评她的慧黠 ,画龙点睛的记上一笔 . 最末 ,我喜你末选题鄂华小说的那一段民歌之末末 …… 豌豆开花花蕊红, 豌豆结荚好留中, 来年种下子豌豆, 花儿开的更加红!” 我以为那是很好的收尾 . 意犹而未尽 .口齿留香气 ! Gin |
| 浏览:722 |
|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