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7号馆文选__本馆石达开文章总目和链接__史料、传说、新闻、遗迹 |
录入:翼王坪
真天命太平天国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为训谕涪州城内四民人等知悉: 照得爱民者宁捐身以救民,必不忍伤民而为己;知几者每先事而见己,必不到昧己以徇人。 兹本主将统兵莅此,查尔涪城妖兵无几,团练为多。究其故总是该胡官等自料并微,逃者畏罪,守则惧死,是以生设诡计,惑以众志成城,抗我王师。徒为螳臂当车,安得不败?劳穷民苦磨筋骨,名为各保身家;耗富户捐纳金钱,实则共危性命。 今者大军渡江,城亡旦危。际此时候,伊为胡官,即当出城,决一死战,胜则不独前程可保,即尔百姓身家,亦得保护。如已败绩,伊为胡官者,死之应当;必先饬尔民等,纳款投降,免遭惨戮;或令预为迁居,保全众命。似此方为尔等父母之官,妖朝爱民之将。目下大兵压境,退守城中,徒作楚囚对泣,竟束手无策;而乃化民屋为灰烬,恶焰熏天;委巷市于祝融,炎光触地。致苍生无托足之区,赤子有破家之叹。无心失火,为官者尚奔救恐迟;有意延烧,抚民者何凶残至此?伤心惨目,我见犹怜;饮泣吞声,人孰无恨?嗟夫!尔民受胡妖笼络,身为伊死,家破他焚。如此之仇,直觉不共戴天;虽生啖其肉,不足雪其恨。尔等不自省悟,反在城效死勿去,何愚之甚也! 本主将立心复夏,致意安民,欲即破厥城池,为民雪恨,窃恐玉石俱焚,致众含冤。尔四民等痛无家之可归,愧有仇而不报。诚能效沛子弟,杀酷令以归降,自当妥为安抚,不致一枝无栖,井严约束士兵,秋毫无犯。即伊爪牙其众,下手殊难。尚自家室同谋,抽身独早。或迁徙郭以图全,妖民自别;或渡河以待抚,良莠攸分。网开三面,用命者大可逃生,仁止一心,体德者自能造福。倘其执迷不悟,如野兔之守孤坟,终必后悔已迟,思猎犬而逐狡兔。特此训谕,切切凛遵。 太平天国任戍十二年二月十四日 说明: 《翼王石达开告涪州城内四民训谕及说明》是太平天国所发布的最著名的文告之一,也是体现石达开一贯之爱民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 文告发布于太平天国任戍十二年二月十四日,即一八六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当时石达开所率领的远征军势如破竹,强渡乌江,清军沿岸二百里防线一夜之间全部瓦解,兵锋直指涪州城下。涪州守官因怕百姓帮助太平军,及取材修筑城墙,竟不顾居住之百姓死活,命将城外民房全部烧光。石达开亲至涪州城下,见大火尚未熄灭,而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乃义愤填膺,写就了这道《告涪州城内四民训谕》,命人射入城中。 训谕中陈述了太平军恢复华夏,吊民伐罪的宗旨,痛斥地方官的残暴与无能,号召百姓起来共抗暴政。除了充分体现了石达开的爱民思想外,这篇告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涉及宗教,全文不带天父天兄字样。这是它与其他太平天国同类文书的一个重大不同点。正如简又文先生在《太平天国全史》中下评语,它“全篇革命大义与爱民精神充分表露,不作宗教宣传之语,真是蔼然仁者之言,是可传也。” 该告示在当地人民中引起极大共鸣,许多百姓都响应训谕号召而投身于太平军。而告示原件也被当地百姓冒死保存了下来,世代相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交给新政府,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珍重于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内。 |
浏览:228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