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秀峰先生①
从古以来,在政治上活动的人物,不外两种。一种是投机取乘火打劫,利己营私,帮凶助虐的家伙;一种是处处与民共甘苦,以救时艰为己任的人物。晋冀豫“联办”的杨主任,无疑的属于后者。先生在“七七”抗战以前,原为平津的名教授:历在天津商学院,北平法商学院,以及师范大学等校,担任教职。起先他研究理化,因在实验室埋头实验而致耳聋,以后就改治社会科学。“七七”事变前,鉴于国家民族之危亡,即积极参加领导救亡工作,深为青年爱戴。芦沟桥炮声一响,先生即号召平津学生,在敌人占领区内,高树抗日义旗,一时师从四五十人,深入农村,组织游击部队。当辗转豫西,将自发的民间武装,加以组织训练,众望攸归,蔚然成为大军。先生遂以文墨之身,进管军符。当时正值国军南下,汉奸土匪乘[机)窃起,先生部队所至,斩乱除奸,民心大定。其后,先生为民众拥护推选,任冀南主任公署主任,其政治家天才,从而大事发挥。既敌后抗日根据地日益巩固扩大,晋冀豫根据地构成行政上的统一,先生又被推戴为冀太“联办”的主任。最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又以一百三十八票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 先生生活勤苦一如士兵,而操理政事之辛苦则万倍之。其待人接物,诚朴和煦谦逊,与之相处,永如对一良师慈父。其处事热情、果敢、坚毅、耐心。是诚学者政治家兼于一身,而又习于军旅武事者。 ①原载1941年8月6日《中国人》4版,无署名。 |
原文2006-6-1 发表于《赵树理全集》 浏览:89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