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之行
(昨天去了五丈原,写了这篇不能称其为游记的文字) 五丈原,魂牵梦绕的地方!而今终于成行了! 汽车在西安市内慢吞吞的爬着,十点钟,终于出了西安城。一路向西而去。车内放着枪战片,一路闹烘烘的,不断想象:“五丈原——千古人龙的升天之地,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十一点十五分到了蔡家坡。在地图上它不过是一个小圆圈,可它,却与五丈原近在咫尺!换上小公交,二十分钟后就到了五丈原脚下。司机说有上去的车,我笑了笑,我敢么?坐着车上五丈原?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口诸葛井,据说是当年蜀军的饮用水。轻轻的,我捧起一勺,侵入骨髓的凉!难道这泉水,你也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场秋风?你也是被那场秋风吹得如此的寒冷? “姑娘,买把香吧!很灵的!” 一个声音在我耳畔响起,我一抬头,一位“大妈”在向我兜售她的香烛纸钱。再看看四周,已有好几位在用“欢迎”的目光看着我。 无奈的摇摇头,沿着台阶缓缓而上。身后那个声音还在。“山上的更贵!”一丝不祥的预兆再在我心中! 果然,没走到三分钟,边看到一座似庙非庙的建筑。门楣上大书“上泉屯武侯行辕”。再一看,旁边立着一块募捐碑!在门的右边还贴着一张告示:“玉泉牌香已投入生产,每公斤1.5元”!我彻底无语!!! 默默的,我转身从左边的台阶踉踉跄跄而上,一步一重天!!! 也不知有多久,当我看见那块写有“五丈原”三个大字的石碑时,我知道,自己到了!站在五丈原上,前方那一带影影绰绰的白色,应该就是渭水吧? 环顾一下四周,我又不禁在心中问自己:“这是吗?是令我魂牵梦萦的五丈原吗?” 左边是所谓的“三国城”,里面放着震耳的秦腔。右边是当地农民修的“敌楼”。前面的空地上,一溜烟的摆着小摊:卖纪念品的,卖吃的...... 正中大殿的匾上高书“五丈原诸葛亮庙”两旁的楹联是“一诗二表三分策 万古千秋五丈原”。无心推敲,我乖乖的到旁边买票,进去。两边,是魏延和马岱的像。正诧异,一阵噼劈啪啪的鞭炮声冲击着我的耳膜!寻声而去,到了衣冠冢前。顿时目瞪口呆!群魔乱舞!真正的群魔乱舞!!!衣冠冢前立着一个通红募捐箱,左右座着两个兜售香烛的神汉,只要有人光顾,一个便忙着点燃香烛纸钱,一个忙着边指挥顾客跪下,边念念有词!然后,伴着鞭炮声的就是一阵歇斯底里的唢呐!!!余下一阵香烟缭绕!!!正踌踔要不要跪拜,近来一个老太太,惊喜的喊:“哦!原来烧香在这儿!!!” 无语问苍天! 逃也似的离开,奔向大殿。还未进去,就看见殿前一片黑,一片白——那是卖所谓的纪念品——鹅毛扇! 殿中,是他的塑像,披着黄色披风。怎么看怎么别扭! 默默的跪下,缓缓的拜下去...... 抬头起身时,才发现,塑像前,竟也立有“功德箱”!案上摆者签筒! 想起子君的游记,自己抽了一支,记下签号,转到后面的“月英殿”!一进去,便看到凝冷说的“送子观音”!身旁,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正在虔诚叩首!一个神汉正在旁“指导”!我说出签号,另一个神汉“惊喜”的告诉我,我抽到上上签,求啥得啥! 欲哭无泪!!! 冲下五丈原,找了一辆三轮车,驶向豁落城。一路颠簸一路黄沙。 到了那儿,一片青绿色的麦子。三轮车的司机说,去年秋天拉过一个上海的姑娘,那时,这儿种的是玉米! 玉米!麦子!先生..... 司机还说,这儿是附近最高的地方!地势险要,最窄的地方只有五丈!一千七百年前,是高高的城墙! 五丈?难道这儿才是五丈原? 漫步在豁落城上,心中涌起一阵苍凉! 当年,他与司马懿隔河对峙,是不是也曾经站在这儿望向对方的大营? 前方那个大坑,据说是当年的中军帐所在地! 丞相,一千七百多年前您就是在这吗? 从西安到这儿,不过两个小时的路程。我难以想象,一千七百七十年前,他就在这儿,西望长安,是何等的无奈与不甘!!! 眼前似乎能看见如血的夕阳,您的四轮车缓缓行进在漫漫的黄沙中。耳边,回响着那声跨越千年的长叹:“亮再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五月六日于西安 ---------------------- 八月二十八 若虚曾问过我,你在哪儿?我说是隆中,他却认为,你早已经羽化成仙。 真的吗?你真的如竹影所说,乘鹤而来,驾鹤而归吗?“疲于心累及体,名虽就业难成”是“你”对自己的评价。 其实,说你在隆中,固然源于《卧龙吟》中“归去 归去 来兮 我夙愿 余年还做陇亩民”可我心中,又何尝不向往那片竹林。数次遥望东南,想象着隆中的静逸。原谅我得猜想,始终固执的认为,隆中的十年,是你一生最宁静的十年,我不知道,当历尽颠沛流离的你带着均来到隆中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但从此,你开始了晴耕雨读,笑看天下风云的十年。在这十年,司马徽,庞德公,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恩师与挚友的出现,还有,夫人也走进卧龙岗,从此,宁静的竹林飘逸着你的琴声,抱膝亭中多了你与友人高谈阔论的生影......卧龙岗上多了一位卧龙先生!“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 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这是何等隐逸的生活! “躬耕从未忘忧国 谁知热血在山林”是的,你忘不了天下苍生!只是,你在等待,等待着明主的到来! “知己”来了,打破了隆中的宁静。在秋风中,在风雪中,在春暖花开时,他来了三次,他的“诚意”打动了你,于是“明朝携剑随君去 羽扇纶巾赴征程”! ------------------------- 拜谒武侯祠 离开城市的喧哗,来到我心目中的圣地。 一抬头,望见“汉昭烈庙”四个大字,我知道,自己终于到了魂牵梦绕的地方! 穿过松柏遮盖的重重大殿,先帝庙,文臣武将廊匆匆而过。我奔向那一片净土。 “武侯祠”“先主武侯同阙宫”“万古云霄一羽毛”“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时艰每念出师表 日暮聊为梁父吟”一个个熟习的匾额,一条条熟习的楹联,我的眼眶诗润了。 “名垂宇宙”是杜甫给您的评价,而今,它已成为您的殿名! 跨进大殿,望见静远殿三个大字,您的塑像高高座在神龛上。望着那缺少灵气的塑像,泪已珊,我虔诚的跪下。 我拜的是您辉煌而又苦涩的一生,是您为蜀川带来半个世纪的安宁,是...... 丞相,我忘不了您离开隆中回头时那个眼神,或许您那时就有所预感了吧! 丞相,三顾之情究竟有多深?托孤之重又有多重?要您用一生心血的付出来回报? 丞相,如果您能再次选择,您还会选择这样一生吗? 一个声音对我说,您会,因为您放不下苍生,您不忍百姓受苦! 因为“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
浏览:113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