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和人家说,丞相有多大多大的功绩,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其实他也是很平凡的人罢。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修修补补,抚恤孤寡的例行公事。你若是看哪朝哪代有一个好一点的官员,他们大多都做过这些事情。 这些事情他大都会亲自去做。军营里二十棍以下的刑罚都要自己来管理,何况这些相比起来的大事呢?于是我们仿佛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在成都的某个地方,或许是很靠近皇宫的一处房子罢。很静,只有笔墨与衣服掠过的声音。那就一定是丞相府邸了。我们的丞相一定是坐在书房里,桌上一堆一堆的案牍等着他去看,去批。或许他的头会埋的很低,我们只能看见一支不停抖动着的笔。半晌才停下来一会儿。而在书房的不远处,或许就有黄夫人劳碌的身影。她也许是在修剪花草,也许是在安静地看书,又也许是在精心地准备着茶点。 一切都会是很安静。倘若你这时来到,一定会觉得自己打扰了这份安宁而感到内疚的。 而皇宫里呢?又或许是喧闹极了的罢。年幼的皇帝来不及脱下朝服便兴致勃勃地看着两只公鸡的打斗。他看得真的好认真呢,或许比他读那些奏折的时候都要认真许多倍。宫女和内侍们在旁边小心地陪着他笑,宫廷里是一派欢乐的气氛。若是这时候有哪个官员来到,那么皇帝一定是十分生气的了。他原本可爱的圆脸会拉下来,显出一份帝王的威严。也就在这时,他才会显出帝王的威严。 这样欢乐的景象被你无端地打断,不是很可惜么? 也许我们的丞相是知道这些的罢。不过即使知道,他也只会轻轻地笑笑。皇帝还小呢。他也许会这样说。然后又想起自己替他抄写的书还没有结束。叹了一口气之后,又会马上回到那些批不完的案牍中去。 如果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叫诸葛亮,那么你或许会轻飘飘地评价说,这是一位很勤劳的丞相呢。或许你会把他和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默默无闻的丞相放在一起。 可是他就叫诸葛亮呀。这个所有人都知道的名字,对应的人是如此的平常。 那又是为什么,蜀人的心中从来只有他一位丞相?又是为什么,他的名字流传千古,成为历代所有丞相的典范? 我也不知道了。或许是因为蜀国只有这一位丞相?或许是因为他那些平凡的事情?又或许是因为他的六次风尘仆仆远赴秦川的战争? 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蜀人竞相传说的,不仅仅是他们丞相的功绩之高,更有那些平凡却花去他更多汗水的事情。丝绸、粮食、都江堰。还有别的很多东西。 我又何必去探究呢。我只是繁忙都市中平凡的一个学生,每天走在不变的道路上看着车来车往。偶尔心飞到一千八百年前的时空。过后又回到我平凡的生活中去。 也仅仅只有这天。千年前的这天五丈原头的凄凉,和千年后这天我的默默祭奠。 八月廿三。 我的手中并没有熏香,我的手中也没有蜡烛,我的手中亦没有一杯薄酒。 仅仅是默默地, 祭。 |
浏览:71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