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炎黄子孙的姓氏当中,梁姓的人数不算少,人才也辈出,在新加
坡就有两个注册的梁姓宗亲团体:南洋梁氏公会与星洲梁氏总会。南洋 梁氏公会的会员以福建人占多数,星洲梁氏总会则以广东人居多。 其实,不论是福建人、广东人、海南人或任何籍贯的梁氏族人,他 们几乎都是都是伯益的后人,他们的始祖是叔鱼公。如果再追溯上去, 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的“赢”姓,这个姓氏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 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别号高阳氏,他继承叔叔少皋族的金天氏而得 天下。他的后人伯益擅长畜牧狩猎,后来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为 侯爵,他在“赢”这个地方居住,所以赐封“赢”姓。 大约在公元前820年周宣王的时候,伯益的后人秦仲大夫征讨西戍有 功,周平王即位(公元前770年)时,赐秦仲的第二儿子康(名庆)为忠 孝伯爵的官衔,封地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南部),他就在梁山建 立了“梁国”。 到了春秋战国,梁国被秦国所灭,梁国国君的后代,沿用原来的国 名“梁”作为为姓氏,所以,康就成了“梁”姓的始祖。梁氏族人称他 为“叔鱼公”。 不过,梁姓还有另一个来源,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个地方叫“解梁城” (今山西临猗西南)。晋惠公用5个城贿赂秦国,解梁城就是其中之一。 解梁城被秦国并吞后,解梁城居民的后人就以“梁”为姓。 此外,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融合到梁姓来的,那是在公元前4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有个叫“拔列兰”三个字为姓氏的民族,这 个民族到了北魏时,就改为单姓“梁”。 尽管梁氏有3个来源,但是,新加坡的南洋梁氏公会与星洲梁氏总 会都以叔鱼公为始祖。换言之,大多数的梁氏族人都是伯益的后人。 在南洋梁氏公会的大礼堂悬挂着文靖公的肖像,这位文靖公是宋朝 时代的丞相梁克家,他是福建晋江人。梁克家生于宋靖康二年(公元 1127年),从小就聪明过人,他中了状元,拜右丞相,他关心民生,甚 受人民尊敬,后来出任左丞相,晋封郑国公。梁克家在淳熙十四年(公 元1187年)去世,享寿61岁。由于他德高望重,是梁氏族人的杰出人物, 因此,福建梁氏族人尊敬他为先祖。 自叔鱼公以后,梁氏族人人才辈出,如女中豪杰的梁红玉,在历史 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当宋代江山危在旦夕时,她协助夫婿韩世忠奋 勇作战,在黄天荡一役中,她亲自上阵击鼓助战,激励将士的士气,击 退金兵。韩世忠在楚州创立军府时,她亲自织帘为屋,鼓舞士气。直到 今天,梁红玉击鼓退金兵这段历史仍然是各地方戏曲剧种的题材。 近代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1873—1929)是梁氏族人的杰出 人物之一。他是广东新会人,12岁就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后来和 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提倡变法维新,光绪廿一年(公元1885年)赴北 京参加会试,和康有为一同发动“公车上书”,1300多个赴京考试的读 书人签名要求朝廷改革政治,励精图治,由积弱走向富强。 1898年梁启超与康有为等协助光绪皇帝发动“戊戌政变”,这场 “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镇压下来,他逃亡日本。梁启超在学术方面也 很有成就,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也曾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他的著作 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一门俊杰,他的长子梁思成(1901—1972)是中国杰出的建 筑学家。他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曾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 建筑系主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并参与中国国徽和北 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作出巨大 的贡献。后因反对拆除北京城墙而遭受严厉批判。最近他的儿子梁从戒 当选为中国政协委员,梁从戒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 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1904—1954)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中 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贡献。 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等。 梁启超的幼子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30多年 来,他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荣 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此外,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梁丘贺,唐代天文仪器制 造家兼画家梁令瓒,唐朝文学家梁肃,南宋画家梁楷、明朝戏曲作家梁 辰鱼,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协助林则徐禁烟的清代文学家梁廷楠等都是 梁氏族人中的佼佼者。 |
原文 发表于全球华社网 浏览:82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