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王玫提供,特此致谢:)
多年以前读过林徽因的诗,印象很深。后来在一本什么书上看到她的照片,觉得高雅俊秀,与其文字一般透着美意。再后来就是一些故事、佚闻的流传,这位美丽的女性被道道光环罩住了。林氏的话题,常常是在文人的沙龙里的,那些有贵族气的人似乎格外喜欢她。原因呢,自然是因了其留学的经历、从事的学问及家庭背景。我偶读她的书,觉得比别人过得要苦,精神深处有难言的悲凉,美而且苦,就让人怜惜,文人墨客每每在其面前驻足,那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对林氏的感受,大多依了其学术文章。她关于中国建筑与文物的论文,写得精妙深切,无论在学理上还是文学修养上,都堪称是上流的。那一代人言谈之中,有诸多心性与趣味在,论文也像是美文,读来很有意思,在轻松之中,把一些沉重的内容描摹出来了。林徽因与梁思成曾奔走于山西、河北的乡间野地,做考古与调研,那其间留下的文字真真是好,科学家的嗅觉,文人的良知,善美的心灵,都可看出些来。她的文章有许多因素杂糅,不像一些文人那么单一。比如考据学的、美学的、历史分析的、文学的,等等。所以看她的书,学人与作家、普通的读者,都会有些收益。现在的著作,越来越窄,只为专业人所著。林氏那一代人,有时把学术当成创作,在严明的理性之余,还有丰沛的情感在,后代的学人差不多没多少这类的特点了。 林徽因的气质里有东方的典丽之美。她通晓英文,对汉语亦别有心解。古文的修养也让人刮目。比如那篇写于1932年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见解不俗,所涉的知识很多。因为有欧美建筑史的参照,她对东方建筑的看法就多有奇特的发现,把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学理化了。了解古建筑,需有文学、史学的功底,杂家的氛围多少要有些。她谈及美与建筑的关系时说: “已往建筑因人类生活状态时刻推移,致实用方面发生问题以后,仍然保留着它的纯粹美术的价值,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和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瑟农庙(Parthe-non)一样,北京的坛,庙,宫,殿,是会永远继续着享受荣誉的,虽然它们本来实际的功用已经完全失掉。纯粹美术价值,虽然可以脱离实用方面而存在,它却绝对不能脱离坚稳合理的结构原则而独立的。因为美的权衡比例,美观上的多少特征,全是人的理智技巧,在物理的限制之下,合理的解决了结构上所发生的种种问题的自然结果。二,人工创造和天然趋势调和至某程度,便是美术的基本,设施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是锦上添花;勉强结构为装饰部分,是画蛇添足,足为美术之玷。” 文中谈了美的原理,虽是对古建筑而言,其实亦闪着作者思想的亮光。林氏一生都反对矫情,主张自然、朴素。内心的追求与外表的态度,是有着自己的轨迹的。我猜想她的文与人都有一种精致所在,那就像所钟爱的古典艺术,有信仰的气韵灌注始终,但又平常自然,没有伪态。她写下的文字,都有这一特点,美隐含于日常之中,那是不错的。 算起来,林徽因只活了五十一岁。她一生大多的时间是在病中度过的。读她的诗文,联想照片中憔悴的样子,知道她活得很清苦。几十年间,所写的作品不多,仅那么一点点,但风格与内韵都挺别致。是清秀、抑郁的。她的诗很个性化,情感细腻,意象迭出。她似乎不满意于什么,又景仰着什么。那倒底是怎样的心境呢,我也说不清楚。总之,像高处的雪莲,寒冷中才显出诱人的气象,不知怎么,她呈现给我的,好像永远是这样的镜头。 艺术、学问、美貌、善德,是人间难得的存在,这些在林徽因身上都有一些,且结合得那么完美。看她写下的文物鉴赏文章和随笔,能感到别人少有的典雅。作者看人看事,并不苛刻,暖意的地方很多。她的《悼志摩》、《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都是真诚之作。要了解她的心,是不得不看这些文章的。徐志摩在历史上是个有争议的人物,鲁迅就不喜欢他,林徽因却从人性的角度肯定了这位诗哲。徐诗人率性之举,优容、温和、愚诚的性格,在一般人眼里有点可笑,文字甚或趋于肉麻,而林徽因却从那超常的表情中,看到了人间的大爱。她周围的人,西学根柢较深者很多,精神与时代都有点格格不入。林氏却从心底去感受他们,知道逆俗的与卓世的精神当小心培育。这一点证明了她的贵族眼光,未必会被世人了解,但我想,她是多少了解一点世态的。后来很少写文章,寂寞的生活着,大概觉得无言胜于有言吧?一生的文字不多,留下的故事却永被传诵,那是不是说她写了一部无字的大书? 今年是林徽因百年之祭,关于她的诗与文,想必会被许多人提及。说不定还会引出热闹的话题。我以为对前人的纪念,最好是读留下的文本和史料。像拙文这类的感叹,似乎是有些多余。后人说些什么,有时和前人是没有关系的。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 今年的6月10日,是这位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与文学史上都曾留下深深足迹的一代才女、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的百年诞辰。为此,我们特刊发著名学者孙郁先生的文章,以为纪念。 原文发表于《北京日报》 来源:人民网 |
浏览:45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