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大讲堂》播梁从诫谈环保。梁教授音调不高,娓娓讲来,有理有据,平和,实在,不乏风趣……有学养的人,应该就是这样子: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从容不迫。
我没有换台,因为梁从诫。 因为梁从诫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我想从外表,搜寻到哪怕一点点林徽因的影子,但没能如愿。像《时事开讲》里的曹景行,看不到曹聚仁的任何印迹。像钢琴家傅聪,也找不出傅雷的音容笑貌。岁月容易模糊了一切,让一切成了历史。 尽管已成历史,心中的林徽因却不模糊。那种容貌的美和才情的美,天衣无逢地结合到了一起,给人以颤栗,或是永恒。曾经一本杂志说,嘉宝的美是真理,如果有真理的话。我却觉得,林徽因的美是永恒,如果有永恒的话。 “每一种美都有它固有的建构,不可随意拆卸。人生就不同,你可以更动任何一个链条,那么全部的生活也就因此而改变。”这是徐志摩在康河边走过王家学院“数学家桥”时,讲起的对美与人生的理解。很可以把他的话用作对林徽因美的理解,天生丽质和后天学养,是一个人的美所固有的建构,缺一不可。仅是容貌,会徒有其表;没有学识,则缺少神韵。貌无神,如水不活,也就不长久。 林徽因的照片,总是看不厌。16岁时与父亲林长民在伦敦,雾影下花一般的笑;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合影,流淌着玉女般的圣洁;甚至到最后病床上的倦容,也闪现着宁静的光芒…… 后来电视拍《人间四月天》,我不由得无缘故地愤怒,想,演员可以演张幼仪、可以演陆小曼,但绝对不可以演林徽因。演得出来吗?过后,知道还是有人演了剧也拍了也播放了,很失望。如果法律上有一种误导罪,这就算了。 找了很多有关林徽因的书看。最早是作家出版社林杉写的《一代才女林徽因》。看了几遍后,为徐林的感情未果鸣不平。尽管相信当中有现实曲折的一面,也有个人选择的一面。但两人的感情,不容置疑。看看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信:“……也许,从现在起,爱、自由、美将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为,爱还是人生第一件伟大的事业,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别的自由了;……爱就是让人成为人,你懂得爱了,你成人的机缘就到了……”徐志摩一生热恋林徽因,世人皆知。林徽因在徐志摩遇难后,一而再挥笔写就的悼文,所含的怀念和哀思,人所共睹。林作为新月派女诗人的代表作之一《那一晚》,也无法掩饰心中对徐的情愫: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照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两岸里闪映着灯光,你眼里含着泪,我心里着了慌。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黑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了生活的模样…… 受诗意语言的感化,我总在心里推断:如果徐林能走到一起,那么,后来徐的空难就不会发生?那么,有诗人徐志摩,但有没有诗人林徽因?有建筑师梁思成,但有没有建筑师林徽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名单里有没有林徽因?…… 再后来,看了林洙撰文的《我与梁思成》、中国现代作家选集的《林徽因》,还有费正清的回忆录,理想中的徐林“才子佳人”爱情模式才渐渐淡去,开始承认林徽因选择的合理性。梁是建筑师,不是诗人。建筑师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房子才不会倒塌;诗人必须是飞翔的、激情的,才有灵感。林徽因为自己找着了一个重心,一个支点,一个可以有“太太客厅”的地方,那里,她凭着个人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文化艺术的志同道者。这些人当中,必须提到金岳霖。金岳霖终身不娶。我们也知道,他与林徽因和梁思成,是一辈子的亲密朋友。 |
浏览:504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