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林徽因《情愿》 我读着这首诗,耳边又想起陈宇教授在电话那头说的话。陈宇,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与他的老师陈钟英教授编过林徽因诗文集。当年为了搜寻林徽因事迹,他与陈钟英教授一起,从福州出发,遍访所能找到认识林徽因的人,是国内较早研究林徽因的专家。 陈宇听说了我的来意后,连说了几声:“找不到了,找不到了。”他说的是当年采访的几位见过林徽因的人,现在都联络不到了。更何况,林徽因在福州的相关记载非常的少,许多当事人也早已亡故。 茫茫人海,万千世界,哪里去找林徽因在福州的鳞爪片羽? 林徽因1904年出生在杭州,这是因为祖父林孝恂在浙江做官的缘故。林徽因一生当中只回过故乡福州一次,逗留时间也极为短暂。她回福州的时间是在1928年9月。该年的3月份,她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8月中旬,她与梁思成回国,先是回北京,马上又赶赴沈阳,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随后,林徽因便请假回从未去过的福州。 林徽因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回福州?当时,她父亲林长民去世已将近3年,但她生母何雪媛当时回到了福州,叔父林天民也在福州。结婚半年且刚回国的林徽因,在这时候回原籍探亲是顺理成章的。而且,林徽因回福州,是没回国之前就定下的计划。在林徽因好友费蔚梅写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书中,曾提到: “躺在天津家中病床上的梁启超又在操心年轻夫妇回来时将会面临的儒家义务了。他们将必须完成向祖先的祭告仪式,这最少也得8到10天做准备。此外他们还必须到北京去祭扫祖先的坟墓。要完成这些做子孙的义务,时间真是太短。使徽因也能尽其孝道的福建之行看来只能推迟到寒假了。” 林徽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匆匆踏上南行的路途。 2 我生存, 你是我生存的河道, 理由同力量。 你的存在 则是我胸前心跳里 五色的绚彩 但我们彼此交错 并未彼此留难。 ——林徽因《生存》 把这首诗的“你”当作林徽因的老家福州,显得非常贴切。1928年9月,林徽因便是这样和她的家乡“彼此交错”。林徽因福州之旅,现存材料涉提到的非常少,能够勾勒出来的行踪:当她到达福州的时候,受到父亲林长民创办的私立法政专科学校同人的欢迎和宴请;在福州期间,她曾为乌石山第一中学演讲《建筑与文学》,为仓前山英华中学演讲《园林建筑艺术》;她在福州,还留下一个作品,为叔父林天民设计东街文艺剧场(现已不存)。 这里涉及的人物,许多已经作古,抑或消失在人们视野之外了;这里提到的地方,或已经归并,或已经不存在了。人事代谢,斗转星移,历史湮没在历史之中。如果没有这些文字记载,林徽因在福州真的便像“五色的绚彩”,亮丽却转瞬消逝。 此外,陈宇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拜访过林徽因的堂妹林新声,他告诉我:“林新声是在福州见过林徽因的少数几个族亲之一,我当年拜访她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 原来,林徽因父亲林长民在福州水部有座日式平房,一直由林新声代为看管。陈宇当时在林新声那里还看到了林长民写给林徽因的一封信,是林长民要带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前写下的。我急切地问:“现在还能联系得到林新声吗?” “难,难啊!那里原叫高桥巷,后来那一带拆迁,老太太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老太太一辈子独身,邻里都叫她四姐。我们后来也多方联系过,却一直找不到了。” 陈宇陷入记忆之中。他说:“不知道老太太是否还在世,如果能找到她,要告诉我啊!” 看来,寻找林新声的下落,有希望成为揭开林徽因故乡行更多故事的一把钥匙。可惜,迄今为止,我也没能找到她。 3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林徽因《深夜里听到乐声》 榕树根须里的林徽因,模糊却又让人充满“美丽的想象”,她在福州的故事,期待“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但林徽因的一生,却如耀眼的星星,在历史上留下亮丽的光彩。她在1921年开始发表新诗,后来加入新月社,被胡适誉为“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的文学作品加起来不过10来万字,但这仅有的一点东西,按后人的评价,“几乎是篇篇朱玉”。林徽因更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教授,在建筑和美术方面,特别是1949年后,她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林徽因会讲福州话,不过,率直爽利的她同丈夫梁思成吵嘴用的是英语,同母亲吵嘴才用福州话。那天,也是因为林徽因,我们采访了作家北北。北北说在以前的草稿中,找到一句话,是关于林徽因的。她这样写道:“我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年代,坐在她的对面......”真有如此情景,林徽因会温和地说起福州话吗? 附录: 林洙女士回忆林徽因: 林洙女士是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1928年生于福州,但当年即离开福州。她与林徽音是远房亲戚,也是本家。1948年,林洙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当时她父亲开了一份介绍信,叫她去找林徽音。她和林徽音就是这样认识的。之后,林徽音给了林洙很多生活上的帮助。 林洙告诉记者说,她与林徽音在一起的时候,林徽因从来没有提过1928年的福州之行。她说:“当时,林徽音的生母何雪媛已经在福州。”显然,林徽音当年回乡探亲,主要是来探望她的母亲。林洙还谈到:“林徽音不太喜欢谈亲戚间的事情。她更愿意谈朋友,谈学术上的事情。喜欢谈沈从文他们几个。” 关于林徽音的福州之行,林洙说林徽音至少在福州呆了一个月,甚至有半年。但这是不确切的,记者说,根据史料,林徽因至少在一个月后就回东北大学了。以后,林徽音再也没有回福州过。林徽音的亲戚,林洙见的不多。不过,2001年时她还见过在西安的林徽音的堂弟林宣。林宣当时已经90岁了,这两年没有联系。林洙女士现在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但和林徽音的子女往来频繁。 |
原文2003年2月28日 发表于(部分发表于2003年3月4日)《海峡都市报》 浏览:136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