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听到很多人都说喜欢晴雯,但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
晴雯最令人不能容忍之处:打骂小丫头。请看: 晴雯一见了红玉, 便说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火龙),就在外头逛。” 晴雯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 晴雯又骂小丫头子们:“那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 请看晴雯对挨了打的芳官的态度晴雯因说:“都是芳官不省事,不知狂的什么也不是,会两出戏,倒象杀了贼王,擒了反叛来的。”倒是袭人富有同情心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晴雯因骂道: “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给你们两下子!” 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子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了,从梦中惊醒,恰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哭央说: “好姐姐,我再不敢了。”(看了这一段,我简直觉得这个小丫头实在太可怜了,整天生活在晴雯的淫威之下。) 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 尤其是这最后一段总是让我想起风姐在44回里“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唬的那丫头一行躲,一行哭求”甚至连他们说的话都很类似,晴雯说“你往前些,我不是老虎吃了你”风姐说:“我又不是鬼,你见了我,不说规规矩矩站住,怎么倒往前跑?”抄检大观园时风姐很欣赏她,我在想如果她在风姐那个位置上,是不是也会那么狠毒呢。 晴雯好斗,几乎任何人他都看不惯,一有机会就要来上几句 对小丫头上面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了 对袭人的嫉妒、怨恨、猜忌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大家可能没太注意的是不仅是对袭人而是对其他一切靠近宝玉的丫头他都时刻提防着。 对宝玉。他甚至也要找机会无理取闹。撕扇子一回即是。说到撕扇子,这一回令我想到当年褒姒乱国的时候,因为她喜欢听裂帛之声,周幽王就让宫女裂帛给她听。所谓千金买一笑这话的典故正源于此。 对李嬷嬷。晴雯在旁笑道:“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对宝玉的乳母都如此就更不用说其他的婆子了。难怪那些老婆子那么恨她。 对芳官。晴雯用手指戳在芳官额上,说道:“你就是个狐媚子,什么空儿跑了去吃饭,两个人怎么就约下了,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儿。” 对黛玉。晴雯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可见凡是她能骂的她几乎都骂到了。可以说是混身张满了刺,见谁刺谁。 晴雯的言辞锋利更接近于风姐而不是黛玉。 以上是晴雯两个主要的缺点,还不包括好赌,欺上等缺点。总之我看晴雯越看越象风姐。我看倒不是晴为黛副,而是晴为风副才对。 还是脂砚说的好“晴卿不及袭卿远矣”。 |
浏览:159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