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红轩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悼红轩

《红楼梦新证》之“补说三篇”(黛玉之致死,八十回之...

机灵

  因为这三篇极有名,可以说是红楼梦新证的经典文章,也最能体现周老探轶学观点,故转录于此。
  
  
  黛玉之致死 周汝昌
  
  黛玉的所以致死,并不是像高鹗所写的那样。致黛玉以死的主凶,是元春、贾政、王夫人、赵姨娘,却不是凤姐、贾母。其间曲折经过,种种关系,还能从前八十回的线路和暗示推知一个梗概。今试作一点解说。头绪较繁,分段而叙:
    
    一、元春本来就不喜欢黛玉。这在她赏赐东西时对钗、黛有厚薄分别,大家早已看出。其实曹雪芹对此先有暗示:在“省亲”回中,由于元春的关系,两次都把“绿玉”字样废除不得使用,一是“红香绿玉”改成“怡红快绿”,一是“绿玉春犹卷”改成“绿蜡……”。宝钗明说:“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成了‘怡红快绿’;你会子偏用‘绿玉’,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此笔最为要紧。
    
    一、但仅仅因此,感情善恶,还不能决定婚姻大事,因为“师出无名”,要想毁黛玉,必须有“名正言须”的罪名。这个,元春尚无法自定,必另有提供“罪状”之人。
    
    一、为了宝玉的婚事而可以入宫正式向元春提供重大意见的人,只有贾政、王夫人。贾政自己也并不能定出黛玉的罪名,因为他不真正了解。“真正了解”的,还是一位女眷,而且是能向贾政耳边枕畔灌注谗言的人。这就是赵姨娘。如第七十三回写赵姨娘的小店环小鹊跑来向宝玉报说:“我来告诉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此等处最堪注目。
    
    一、赵姨娘处心积虑,要害宝玉,这大家早都明白,不用赘述。她害宝玉的手法,就是不时向贾政耳边进谗讲坏话。坏话的主题并不只是“不读书”“爱顽”的条款,而是另有大题目:即说宝、黛二人有“不才之事”——这是最能触怒封建家长、使贾政深恶宝玉的关键问题。正如龚人向王夫人所言:“二爷也大了,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这就是所谓大题目,所以王夫人竟如“雷轰电掣”。
    
    一、宝、黛二人的形迹亲密,并不避人,可说是公开的事实,贾母、凤姐的话言,早都明白表示承认默许。---所避忌的,只有赵姨娘。证据十分显明:第五十二回,宝、黛正待谈心,“一语未了,史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黛玉忙的一阵周旋招待,“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素日情势,不问可知。
    
    一、此种参证还有可寻。第十九回黛玉见宝玉脸上有“钮扣”大的一点“血渍”,便说:“你又干这些事了!……便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奇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里,又大家不干净、惹气!”这就是明白指的赵姨娘。“大家不干净”一语最为重要。可见黛玉为了自身与宝玉的关系,深畏于赵姨娘的诬谗陷害。
    
    一、又如第四十五回黛玉与宝钗谈论,说:“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话更明显。
    
    一、不宁唯是,就是宝玉那次贾政毒打,明里是因为蒋玉菡、金钏之事,实则也还是包含着宝、黛的一重分案。何以言此?只要看一看毒打之后,宝、黛二人的表示和神情,便洞若观火了——黛玉“心中虽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句,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况已是活来了。’”我们宜细心体会作者的用笔,如果以为这是黛玉特意探询宝玉对蒋玉菡、金钏等人的态度,而宝玉也有必要向黛玉作出甘为菡、钏而死的“保证”,那就是未得作者笔法真意---黛之问,玉之答,都分明是在这样强大压力下为自己的大事而重表决心态度。这足见此一场绝大风波,骨子里还是由于黛玉;菡、钏等等不过引线与陪衬而已。——我们于此也才明白:为何毒打之后,却紧接就特写宝玉送帕、黛玉题诗的那一情景?这些笔墨,最是曹雪芹惨澹经营之处。宝玉被打后,又紧接即写恶化人向王夫人进言,特别说到“林姑娘宝姑娘”,亦最明显——林为主,宝是陪话而已。
    
    一、如果另换头绪来讲,元春也处处是与宝玉的婚事直接牵连的关键人物。书中写及的,一就是“省亲”时元春要再演两出戏,结果演的是相约、相骂。一就是清虚观打醮一回及其随后的重要情节。
    
    至于凤姐。她虽然罪恶深重,但在这方面的重要关节上,她是和宝玉一面的,而绝非敌对。她在宝、黛之间,是个出力人物,从黛玉一入府,直到后来言谈行动,排难解纷,都是维护宝、黛的,前八十回所写,班班可见。而高鹗却把凤姐来作替罪羊。
    
    而对于贾母来说,她对宝、黛二人的婚事,不但自己早已拿定,而且满府上下尽人皆右,可说是“公开的秘密”一般。在宝玉婚事上主要写的是贾母和王夫人的暗斗。贾母想定下自己的外孙女,但又不愿由自己提出,而希望王人人首先提出,自己一点头就非常好了。王夫人想定了自己的外甥女,但知道老太太想定黛玉,如果由老太太提出黛玉,自己当然要须从。既然老太太不提,也就不甘心由自己提出去符合老太太。于是双方遇有机会就制造符合自己目的之舆论。这是非常深刻的妹妹家庭主妇们的思想状态和暗斗的方式。别的小说中未见过这种深入的刻划。
    
    明白了这些道理,那么可以看出高鹗的续书,对这一系列的大关键大节目,整个篡改了原作者的意思。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的续书,以“不背于原书伏线”为论析的标准。我们对待高续,用什么标准去衡量?没有别的,只能依照鲁迅先生给我们指出的,以原书伏线为定,亦即要看续书者的思想是否与原作者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
  白云千载空悠悠。以时空之浩渺,却依然无法框定白云的去留。人生也是这样的变幻无常吧,正如白云也不总是白云,有时候也会阴云密布,雷声轰鸣。可是,洗尽铅华后的云朵,却依然是随性而动,悠悠而行,保持着一种流浪的美丽。或在青山,或在高空,你只可远观,只可神往,却永远无法追随
  
  
 浏览:75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6/28 0:56:3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邹浪《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收藏于2003/9/30 21:55:40
邹浪(转)脂批中的“作者”指的是曹雪芹吗?(收藏于2003/9/30 21:52:46
《红楼梦》的问世(收藏于2003/9/30 21:51:15
“一芹一脂”是什么意思(收藏于2003/9/30 21:49:34
邹浪雪芹生平(2)(收藏于2003/9/30 21:47:31
邹浪雪芹生平(收藏于2003/9/30 21:45:52
易楷竹 殇 (小小说)(收藏于2003/9/22 19:39:03
邹浪戚序本)第六十七回 馈土物颦卿念故里 讯家童凤姐蓄阴谋(收藏于2003/9/4 21:20:44
邹浪《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商榷(收藏于2003/9/4 21:18:00
邹浪石头记结局!!!(原创)(收藏于2003/9/4 21:15:3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邹浪《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访问4329次)
邹浪子係中山狼(访问3664次)
“一芹一脂”是什么意思(访问3041次)
邹浪林黛玉(访问2478次)
邹浪戚序本)第六十七回 馈土物颦卿念故里 讯家童凤姐蓄阴谋(访问2054次)
邹浪红楼梦结局---之大团圆版(访问2046次)
邹浪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晴雯(访问1599次)
邹浪《红楼梦》对联整理(访问1594次)
哈斯软糖红楼梦研究常见问题(访问1514次)
邹浪《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商榷(访问1457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