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烽火照高台

浅谈《陆游与唐琬》构想

辛夷转录

  浅谈《陆游与唐琬》构想
  
  
  我晚年所作十多部历史故事戏曲剧本,兴趣在于“以戏育人”,八十年代初编写《五女拜寿》,八对生旦皆有戏可演,是作为培养越剧小百花女孩子们的启蒙戏。十年前的苗子,可以成为十年后的尖子。九十年代初我编写的《陆游与唐琬》,主演者茅威涛已经造就为国家一级演员,让讨人欢喜的优秀演员演讨人欢喜的人物角色,作为编剧,也是饶有兴趣的事。
  编写历史故事剧,一要心中有历史,心中有人物,二要心中有舞台,心中有演员。我曾经编写《唐伯虎落第》,由茅威涛与陈辉玲扮演唐伯虎与陆昭容一对怨偶夫妻,珠联璧合演得十分出色。于是为她们构思编写《陆游与唐琬》,陆游个性截然不同于唐伯虎,唐琬个性截然不同于陆昭容,写戏时在脑海里活动的舞台形象,陆游是由茅威涛扮演的陆游,唐琬是由陈辉玲扮演的唐琬,待到演出时,八九不离十,她俩演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剧本只是个基础,要获得成功,离不开演员、导演及其它艺术人员的二度创造,我们合作得很愉快。
  爱国诗人陆游,写下了“钗头凤”等好几首悼亡诗词,至今在绍兴修葺的沈园中,游人无不说起陆游与唐琬夫妻仳离的悲剧,但说来说去,说成了《孔雀东南飞》同类型故事,陆游有如焦仲卿,唐琬有如刘兰芝,陆母有如焦母,这大约受了历来戏剧演出的影响。我要重新编写这个历史故事剧,不落前人窠臼,首要在于把握历史,把握人物,获得足够的历史依据,才有可能尽情发挥艺术想象。
  五代十国时代,其它地方都乱,只有杭州不乱,钱镠祖孙掌握吴越王国七十多年,极少用兵,最后和平归顺于赵宗。所以一直到徽宗年间,杭州地区的人口比江宁(南京)地区众多,杭州地区的物产比江宁地区富饶,这大约可以说是南宋建都杭州构成偏安局面的历史原因吧!而宋高宗赵构自靖康以后,建立南宋政权“抗金”十二年,长期象个流亡政府,没有个固定驻驿之地。就在宋徽宗赵佶死于北国后,赵构听从秦桧“尽人主之孝,屈己言和”,迎接生母孟太后南归,冤死岳飞,放弃北伐,半壁江山,定都杭州,从此秦桧跋扈专权,主战派的老臣罢黜殆尽,主和派的新贵茑萝攀附,从赵构、秦桧到士大夫们,“治国囿台榭乐其生于干戈之余,上下宴安,而钱唐为乐园矣!”正如陆游诗中所说:“满朝新贵善谋身,误国而今岂宜秦。”“朱门歌舞长夜饮,遗民泪望岳家军。”
  在许多年轻的新贵中,就有一个陆游的堂兄陆仲高,他俩从小在一起读书,关系密切,陆仲高的诗词甚佳,《宋词综》中还有他两首词,一首“乌夜啼”是写给所昵歌妓的,此人风流倜傥,却是人品浅薄,献媚权贵,投靠秦桧,挤进了满朝新贵的行列。衣锦回绍兴,陆游避不与他见面。直到孝宗年间,秦桧死后被黜,陆仲高也倒运免职,所以陆游渐有赠堂兄陆仲高的诗。我觉得这个陆仲高,作为陆游对立面,大约有戏可写。
  陆游的父亲陆宰也是北宋旧臣,他的好友李光斥骂秦桧误国,与赵鼎、胡铨、张九龄等主战派一样,被秦桧贬黜到福建广东去,陆宰没有公开反秦,而是致仕回归绍兴,避祸不问世事。陆游从小受李光等忠义之士影响,少年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直到二十岁以后,第三次赴试,本来高居榜首,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这就触怒了秦桧,陆游除名,试官被黜。问题的严重性,恐怕还在于陆游激扬文字而申其恢复中原之志,因此受压于当朝权贵,在杭州没有他的出路了。
  陆游的母亲唐夫人,是宰相的孙女儿,文化修养也不低,陆游少时读书,母亲是他的启蒙教师,唐夫人的妹妹嫁于钱镠后代,陆游童年还随母亲到钱王府拜会姨母,大约唐家的太师府,略高于陆家的少帅府,因而想象唐夫人在府中的主宰地位,是个性格的坚强的能干角色,在秦桧专权以前,大儿二儿已在外地作官,在秦桧专权以后,她所疼爱的三儿陆务观,却是三试不中,难登仕途,做母亲的怎么不着急,不操心?而陆游的妻子唐琬,恰恰是唐夫人的内侄女儿,是陆游的舅父唐仲俊在西湖游船中面许的婚姻。既然是亲上加亲,为什么唐夫人如此任性而忍心地逼迫小夫妻仳离,故事记载上没有说明具体原因,若设计为唐夫人误听尼姑、迷信算命之类,把陆游的母亲表现得愚昧无知、蛮横无理,贬低了母亲,也贬低了儿子,而且这样的婆媳矛盾,与陆游爱国不爱国缺乏内在的联系。
  于是我依据史料构想这样的新思路,就是陆游唐琬夫妻仳离悲剧,主要表现为母子矛盾,母亲要为儿子谋取的前程,与儿子自己愿望追求的前程大相径庭,导火线就是那个令侪位新贵的陆仲高。因为在那个时代背景里,所谓“当今朝堂之上,无不以‘画疆守土,息事宁人’为重。”那些批评陆游“书生习气,好为大言、不识时务”(都见之于《陆游年谱》中),是代表着主和派新贵们的普遍看法。而自从赵鼎被贬泉州后,福建还集结着一批主战派的忠义之士,这也是历史的实际情况。因而我设想在福建担任副统制试官的唐仲俊,修书邀陆游到福州去担任府尹的幕僚,与忠义之士们共谋恢复中原(陆游确然在福建当过幕僚),这是符合陆游的理想追求,而且要偕唐琬一起去。唐琬颇受陆游影响,当然赞同。陆宰也认为这是儿子谋求前程的最佳方案,也予首肯了。可是母亲的态度截然不同了,两个儿子已经外出,最钟爱的儿子又要远走高飞,而且带着妻子投奔到岳父那里去,撇下二老不管,这是做母亲的不能忍受之事。她听信堂侄陆仲高出谋划策,为陆游在杭州谋求官职,这就要陆游向秦桧低头,这是陆游绝对不能接受的。母亲的个性很强,儿子的个性也很强,闹得矛盾冲突不可调和,发展到婆母迁怒于媳妇,如唐琬那样成了母子矛盾的替罪羊,终于产生夫妻仳离的悲剧。
  无独有偶,《浮生六记》里沈三白的妻子,也是被姑母而婆母所驱逐。在封建社会中,未嫁的内侄女儿,到姑母家里来比较自由,受到抚爱,一旦当了媳妇,就得恪守媳妇规矩,不那么自由了。看来唐琬嫁给陆游,仍然以为唐夫人是亲姑妈,少有顾忌地随同陆游一起游山玩水,喝酒吟诗,甚至同听歌妓唱曲,受到唐夫人“放纵丈夫堕于学”的责备,唐琬是有所闻而不与陆游言。我设计外柔内刚的唐琬,一心扑在陆游身上,不知不觉种下了为婆母所不容的祸根了。
  抗战时我表哥不顾母亲所安排的大公司职务,带了未婚妻远走延安,大大伤了母亲的心,此点古今人有思想感情共通之处。我设计陆游欲去福建,不无“父母在,不远游”之虑,小夫妻密议而为母亲所闻,唐夫人以为事情出在儿子身上,根子却在媳妇身上,故意考验唐琬是否“婆媳一条心”,逼令唐琬表态,唐琬坦陈陆游不能在杭州做官之理,无异火上浇油,唐夫人堵死陆游去福建之路,陆游不能不痛苦地屈从母命,于是,矛盾就激化于母亲为儿子另谋出路。
  我虽然以陆仲高为陆游的对立面,前面只是虚写,只让他在一场戏中出现,便点燃了酿成悲剧的导火线。唐夫人以黄縢酒殷勤款待堂侄,希望他助儿子一臂力,而陆仲高趾高气扬大唱奉承秦桧的颂歌,陆游忍无可忍,当面顶撞痛斥权奸,矛盾就激化了。我觉得这还不够,揭露了陆仲高政治上的诌佞媚骨,还得揭露他生活上的恶劣品质,设计为他遗弃的歌妓李盼盼出场,陆仲高狼狈不堪恼羞而去,把唐夫人的主观愿望化为泡影,盛怒之下,把满腔怨恨爆发于驱逐唐琬,儿子不出妻,母亲要出家,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陆游并非愚孝,将唐琬赁屋留居是史有记载的,他只能是有限的反抗,推其理,该是等待母亲回心转意而求其重圆。戏构思到这里,很难进一步激化母子婆媳矛盾,联想到现今夫妻离婚,常有双方家长闹僵而促成的因素,因此设计让唐琬的父亲唐仲俊出场,他与唐夫人兄妹而亲家,一个是武将军霹雳火性,一个是骄夫人任性刚强,两人会面,虽然有同情媳妇的陆宰从中调和,然而互不相让,闹翻决裂,待到陆游归来,已经是人去楼空了。
  重点设计好“题诗壁”一场戏,我较多用与第一场“赏新曲”相呼应的对比手法,同是沈园落花时节,前边是夫妇偕游,春波照影,感时抒怀,两心相印;后边是旧地重游,形单影只,忆旧伤春,独自惆怅。前面是赵士程仰慕拜会陆游唐琬夫妇,好一对天生佳偶;后面是陆游蓦地重逢的唐琬,却成了赵士程的妻子,令人遗恨无穷。前面是夫妻同饮黄縢酒,东风轻柔,欢情无限;后面是陆游独饮黄縢酒,落花飞絮,心碎胆裂。前面一曲咏梅“卜算子”,与众共赏清歌;后面题壁草写“钗头凤”,痛抒千古绝唱。“钗头凤”中有“锦书难托”之句,我借此设计陆游以寄锦书约唐琬等待三年为最后一线希望,母亲改一字而从中作梗,唐琬虽然识破,却以牺牲自己以绝陆游之思念,陆游理解而倍增痛苦,所以他到老而未能忘情于唐琬:“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但我不能以陆游老年重游沈园为结尾,考察陆游一生中,在孝宗年间陆游随张浚去建业请战疆场,慷慨赴敌,该是他为恢复中原踌躇满志之日,因而采用“觅梅魂”的结尾,让陆游舞剑高歌,壮别于唐琬在天之灵,制造一种昂扬激荡的诗情画意,似乎可以更贴近于为爱国诗人写照吧!
  
  1995.4.21写于杭州
  
  
  
  
 浏览:132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2/23 18:05:2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陆游家世旧闻卷下(三) (收藏于2014/10/17 16:26:25
陆游家世旧闻卷下(二) (收藏于2014/10/17 16:26:25
陆游家世旧闻卷下(一) (收藏于2014/10/17 16:26:25
陆游家世旧闻卷上(三) (收藏于2014/10/17 16:26:25
陆游家世旧闻卷上(二) (收藏于2014/10/17 16:26:25
陆游家世旧闻卷上(一) (收藏于2014/10/17 16:26:25
陆游入蜀记注釋 (收藏于2014/10/17 16:26:15
陆游入蜀记卷六 (收藏于2014/10/17 16:26:15
陆游入蜀记卷五 (收藏于2014/10/17 16:26:15
陆游入蜀记卷四 (收藏于2014/10/17 16:26:1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章华)陆游的爱国情怀(访问3297次)
辛夷转录陆游沈园题壁(访问2321次)
余清馨陆游爱情悲剧诗(访问1558次)
陆游陆游词全集(访问1480次)
雨中蝶舞梦回沈园(访问1467次)
辛夷转录浅谈《陆游与唐琬》构想(访问1330次)
辛夷转录陆游与唐婉(访问1326次)
陆游家世旧闻卷上(一) (访问1276次)
周文韶沈园情结(访问1183次)
陆游家世旧闻卷下(三) (访问118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垃圾。(评论于2009/8/17 15:50:1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10/31 11:26:2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