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895号馆文选__寓意编 |
|
寓意编(四)
东坡《谢陈后山惠巾诗一首》,上有大方印曰“赵郡苏氏”,江阴薛尧卿藏。 文潞公半身像。 周元公半身像。 文文山半身像,上有呉孟恩篆书文山自赞。 《倪云林小像》,坐床上,慿几,左一童子捧朱拂,右侍姬提盥颒之器。 乐按:此似仇英笔。 以上四像观于濓溪坊周氏。 南京梁中书藏陆宣公书陆士衡文赋小字章草,余不曾见 。 刘佥宪廷美藏僧巨然赤壁、雪屋会琴二图,有金赵闲闲诸人咏。又髙克明山水一卷,宋秘府物,今皆归沈氏,葢佥宪长子石翁之姊夫也。 郑所南墨兰,自题诗云:“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宋太学生,而不仕元。其画兰独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土为他人夺去。”近朱尧民与余观于夏家桥沈氏。尧民云:“是韩蒙庵故物。” 松江人携示陆放翁自书诗一卷,(大字行书)诗凡七首,今见其集中,字画遒劲,山阴杜思永跋。 马主事仰之藏颜鲁公《争坐位帖》,上有“贾似道印”。在元人袁文靖公家,公跋云:“《坐位帖》真迹在京兆安氏,尝刻以传世吴中。复守永兴,谓安氏石本未尽笔法,因再摹刻。安氏分析《坐位帖》,乃剖为二。此帖至仆射指下平分为两,以石刻较之正居其半。苏公见安师文时帖尚全,尝手榻数十本,书遂大进。余尝得苏公榻本,无毫发失真。米襄阳少年亦尝临之。此卷笔法絶类米老,往见《乞米帖》于子昻,子昻以重价得之,心有疑而不敢言,今得此帖纸色行墨絶相类,遂定为米老所临无疑。至治二年秋七月,桷记。”后复书云:“余归真后苏本付瓘,米本付瑾,以免安氏兄弟之诮。”按米氏《书史》云:“《争坐位帖》在颜最为杰出,年少时临一本,不复记所在。后二十年,谢景温尹京时大豪郭氏分产,内一房欲此帖至析八百千众乃许。取视之,缝有“元章戏笔”字印,中间笔气甚有如余书者,面谕之。乃云:‘家世收之,不以公言为然。’”观袁跋及《书史》此帖其真是耶。 徐禹功画梅,赵子固跋,并元人诗跋共一卷,袁泰戒卿新收,云宜兴寺僧物也。 资料 录入元人诗跋。 袁泰戒卿 宜兴寺 |
浏览:38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