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纪念中华第一慈善家朱庆澜将军 家族纪念馆

【转载】读《寻访朱將軍胡同》后的追溯

文/朱汉

  
  
  本文转载自细细静听见《读《寻访朱將軍胡同》后的追溯》
  
   最近我读了刘生林先生发表在錦州日報上《寻访朱將軍胡同》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有我的祖父朱庆瀾將軍在錦州开办成德女子中学的一个段落, 我想就这个段落中所述说的事情作更进一步的展开。希望我的寥寥文字能给錦州東北义勇軍研究会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有所帮助及提供参考价值。
   一、成德女子中学并非是朱庆澜、徐雅志夫妇(下面简称为朱氏夫妇)二 人在錦州开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1912---1915年间, 朱庆瀾時任黑龙江督軍、省长, 又被特任为鎮右安將軍,治理龙江。 作为北洋時期的一位封疆大吏, 他并沒有携帶家眷跟随于任上。事實上, 婚后不久的徐雅志得到了丈夫的支持继续求学, 就读于天津的北洋女師。 这一开明的举动, 在北洋的旧式官僚中是极为少见的。接着,我的祖母徐雅志又在老师刘希魯的帮助和教授下,考取了東北留学日本的公费生再次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東京医学院。同时还在日本參加了孙中山領导下的同盟会。祖母徐雅志与我外祖母刘月珍倆人既是海城同乡,日后又成了留日的同窗同学。就這样, 也就成就了我父親和我母親以后的婚約。
  
  就在徐雅志离开天津北洋女师回錦州老宅准备考公費留日这段期间(1914--1915), 徐雅志在朱庆瀾的帮助和支持下,将錦州的朱將軍胡同內的私宅一层院落腾出,创办了錦州第一所女子学校, 取名为国民学校, 也就是后來老錦州人所說的朱氏女校。我相信, 这校址就是《寻访朱將軍胡同》一文的作者刘生林先生所介紹的,錦州古塔区北二里原先一个叫小仁义胡同內的朱家大院。另有一说,女校地点是在錦州古塔区北三街的一个叫陆家胡同的朱家私宅內,待考証。
  
  
  
  图:在日本東京医学院留学時的祖母徐雅志
  
  徐雅志从小好动,就读于海城的一所基督教小学,接受西洋教育。初始办学,傾向于聘请具有新思維,新学识,又熟谙西方文化或者国学造诣深厚的人为老師。 如:被誉为近代女教育家(后任天津竟存女校校长)的陳祖香先生就在朱氏女校任过国文教員。她在她一部叫做《寄云居漫稿》的詩集中提到了校长徐雅志对她的关照。其他的还有數学教师金先生、熟悉新式教学的張采玲和徐規成先生、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位是北朱家大院的,清末御史朱显庭(朱御史)的儿媳妇,叫才佩兰,她也在朱氏女校任过教。可谓师資雄厚,人才济济。朱庆瀾思想新潮,不主張教授四书五经,他提倡直观教学。这些与其夫人徐雅志的想法不谋而合。当时,正值錦州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史梦符成立读书会,于是,朱氏夫妇立即购买了錦州時下正在流行的无声影片,組织学生前往基督教青年会观看影片,参加读书,增长語文知识,效果极佳。
  
  朱氏女校初招学生20名,所教授的課目是:數学、語文、音乐,其中另有一门課取名頗为新潮的叫做叫“修身”,此学科相当于現在的生理卫生课,该课主讲妇女卫生常识以及妇女缠足的危害。学校規定入学女生禁止缠足,这样的开明教育在当时的錦州來讲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学校属非贏利性速成义教,学杂费、课本费全免,还供应午歺,出資人是朱氏夫妇。
  
  大約在1915年夏,徐雅志再赴日本留学成行后,学校就自动停办了。但是,錦州朱氏女校的成立打破了錦州女子高小毕业后不能再上中学的先例(因当时中学不招收女生),也为日后哈尔滨崇德女中的建立,錦州成德女中的创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图:笔者(左)五十年代末,在北京家里与祖母徐雅志的合影
  
   二、黑龙江省立女子教養院的建立和哈尔滨崇德女子中学的创办
  
  其实,朱氏夫妇在錦州创办国民学校(朱氏女中)的同时,朱庆瀾亦在当时黑龙江的省会齐齐哈尔筹办黑龙江省立女子教養院。身为封疆大吏的朱庆瀾虽是行伍出身,但对承办教育一直是非常支持的。朱庆瀾说:“就个人论,实为抚恤孤寒;就国家而言,即为增殖人口。”黑龙江省立女子教养院总则第一章的第一和第二条規定是:“本院为移殖女子而设立。本院专以收养本省及各省貧苦无依的女子,授以普通文字工艺,造就成人,立家庭教育基础为目的。”所以,朱庆瀾认为,创立女子教养院是治理黑龙江的大计之一。该教养院从1915年的创办,一直到1953年改名为新成立的綏化黑龙江儿童教养院为止,培養了不止成千名能够自食其力的女子走向新社会。 甚至在伪滿時侯还有不少人参加了抗日、革命。从1915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该教养院共产生过四任院长,第四任院长是朱庆瀾的一位儿媳妇,她毕业于天津北洋女师,名字叫張希班,又名張仲恵。
  
  1922年---1925年间, 朱庆瀾時任东省特別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軍总司令時, 夫妇俩在哈尔滨创办了祟德女子中学,其夫人徐雅志担任了第一任崇德女中的校长。這一举动得到了朱庆瀾的下属,当时是哈尔滨东省特別行政区长官公署担任教育科長高崇民的大力相助。
  
   崇德女中仍属非赢利性义教, 学生读书不花錢, 包括免費用餐。出資人仍然是朱氏夫妇。正当学校趋于完善之時, 由于朱庆瀾辞职归隐故居錦州的原因,数年后,該校就由当时的特区市政管理局局长,也是辽宁海城人的馬忠骏(藎卿)和他的太太刘秀穎接手管理学校了(注:馬忠骏有一女儿行六,叫马淑貞,同我德君姑媽同岁,后嫁了裘家來了上海。我称馬淑貞为馬六姑,馬六姑曾在上海冶金局担任俄文翻译。這段往事是馬六姑和她的儿子裘学夫在上海与我德君姑媽、我父親、还有我聊天時的一个話題)。据考証,祟德女子中学创办的准确時间应该是在1923年。
  
  三、錦州成德女子中学的建办
  
  1925年,辞职后归隐錦州故里的朱庆瀾成为一介平民,他奉行《朱子家训》黎明即起,先洒扫庭除,他要求要內外整洁。也教育家眷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粥一饭,更要当思來处不易。
  
  虽然朱庆瀾是行伍出身, 又曾官至南北两省省長和特區行政长官, 但他喜歡了解民情, 于是常走大街串小巷体察民情。他平易近人,逢人必打招呼,待人也很寬厚,看见穷苦人常常施以小洋, 态度非常地和蔼可亲,深得家乡父老所敬仰。我曾听父親說,“朱將軍胡同”这个名称是在我爷爷朱庆瀾辞职回归錦州故里以后才被家乡邻里叫出來的,而并非在任上。
  
   试想,一个下野的將軍反而被百姓如此尊重,下野后又那样的能处富貴而又能平等的待人,可想而知,没有崇高品行的人做到如此低调、脱俗、淡定,谈何容易。
  
  经过二年多的走访調查,一个新的集資办学计划在朱氏夫妇心中酝酿,并在日后得以实施。
  
  
  
   图:这是祖母徐雅志,担任錦州成德女子中学校长時的照片, 攝于1929年 。(朱庆瀾一直尊称自己的妻子为徐先生,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女性的尊重。)
  
  1928年春, 祖父朱庆瀾与錦州名流朱紫貴、李善祥等人在錦州城內东街准备创办錦州私立成德女子中学 (因錦州中学历來是不收女生的),集資的方法是:由朱氏夫婦出一部分資金,接着再由祖母徐雅志出面向东北軍政界的夫人們募捐款項。据我所知,捐款的有:老張家的于凰至、我的外婆刘月珍、奉天陆軍被服厂长潘桂庭的太太、米春霖的太太張詩箴、張作相的太太、孟恩远的太太、孙烈臣的太太、还有在黑龙江开金矿的孙燕堂,听說捐款最多的是吴俊什(吴大舌头)的太太吴助君。就這样筹得了資金,创办了成德女子中学。
  
   成德女中有固定的校舍,是在錦州古塔区一个叫东街的地方 , 据《寻访朱將軍胡同》一文介紹,在伪滿時,成德女中被強迫接收后被改为国民优級学校,旧址就是現在的古塔医院。 据我所保存的朱德君姑媽和父親朱权的口述记录,该校创办后,徐雅志是校长,而不是名誉校长。她負責成德女中章程的制定,筹划整个学校資金來源、流动及教务人員的招聘和学生的來源等工作。陶世俊(杰人,滿族人)是副校长,負責教务工作。陶世俊毕业于北京大学,教学经验丰富。田遇春(伯东)为校医。还有其他的教职人员是:美朮教員武学光、有一个算朮教員应该叫刘德寬、語文教員穆本生、地理老師是晏致中等。尽管成德女子中学是靠集資和募捐所创办的私立学校,但学校仍属非贏利性的义教。学校規定是不收学生的学杂費用的,包括教科书、讲义以及学习用品、学生午餐也都是免費的。这对那些穷苦家庭出身的,学习优秀而又无力上学的女子來讲无疑是柳暗花明,雪中送炭。
  
  朱氏夫妇出資及募集資金创办的成德女子中学,为振兴錦州的教育、普及錦州的文化、解放妇女的思想是作出了巨大貢献的。该校自成立一直到1931年的“九一八”和錦州事变伪滿强迫接收為止,巳培养女中学生数百人。 “九一八”后,有許多学生投身于抵抗日寇的运动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奔赴了西安、延安参加革命。
  
   正当錦州成德女中趋于成熟,走上正規,完全由祖母徐雅志独挡一面时,中国的西北和南方爆发了特大的干旱和水灾。朱庆瀾心急如焚,再也按捺不住,当即出任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国民政府中央赈济委員会常务委員,从事赈济救灾。 “九一八”和錦州事件发生后,他急电祖母徐雅志帶領全家流亡关內,而自己却只身出关亲自組建和領导东北义勇軍,担任辽、吉、黑、热抗日后援会会长,东北难民救济协会理事长和东北义勇軍总司令一职。据有关部门資料记载:朱庆瀾在担任义勇軍总司令和他所領导的抗日后援会会长时,支付资金及物资数量最大的是在热河保卫战期间,光对117个东北抗日部队捐贈的現款一項就有四百多万元之多,支撑着在艰难困苦中的东北义勇軍对日作战。
  
   如有可能,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谈谈朱庆瀾对打响江桥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將軍的支持,和对东北民众抗日救国軍王德林將軍的支持和抚恤。
  
  
  
   图:这是著名的印尼糖王,愛国华侨黄奕住和上海盐业、纺紗业巨商徐靜仁(也是朱庆瀾和張謇的老朋友)从中南银行向东北难民救济协会开具寄出救济款,朱庆瀾收到捐款后开据的,有签名和盖章的收讫单据。【注:中南銀行 (China & South Sea Bank )是黃奕住和徐靜仁所拥有的股份銀行,开办于1921年,在上海和香港都有分行。上海分行一直运行到1951年的9月被收为国有。香港分行从1934年开始,一直运行到2001年,后同中国銀行香港分行合并。黃奕住和徐靜仁这二位愛国商人不能被忘記,他們为中国的抗日救亡,賑济救灾捐贈过巨款。】
  
 浏览:134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2/10/1 8:33: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文/朱汉【转载】读《寻访朱將軍胡同》后的追溯(收藏于2012/10/1 8:33:39
庆澜雅志朱庆澜将军营救弘一法师(收藏于2012/7/25 2:50:42
朱汉转载《我所知道的这块怀表》(收藏于2012/7/11 2:19:00
Almer《您所不知道的朱庆澜将军》----转载自 Almer的博客(收藏于2012/7/11 2:13:06
(收藏于2012/7/11 2:11:17
朱汉转载文章《也谈朱庆澜与朱可夫、共产国际有什么关系》(收藏于2011/10/19 3:21:04
武汐滢朱庆澜:戎马善心(收藏于2011/10/19 3:17:03
王睿慈善爱国先驱朱庆澜(收藏于2011/10/19 3:12:26
朱艳《庆澜菩萨》之续五:《七伯父的小提琴》(收藏于2010/9/16 10:33:16
庆澜雅志《庆澜菩萨》之续四:《玉树临风的九伯父(上)、(下)》(收藏于2009/10/14 11:38:1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穆 越朱庆澜襄助韩国义士(访问1907次)
新闻转载朱庆澜纪念馆开馆庆典在法门寺博物馆举行(访问1680次)
朱庆澜生平(访问1634次)
转载朱庆澜将军纪念馆开馆(访问1623次)
庆澜雅志朱庆澜将军营救弘一法师(访问1447次)
王睿慈善爱国先驱朱庆澜(访问1398次)
文/朱汉【转载】读《寻访朱將軍胡同》后的追溯(访问1350次)
庆澜雅志《庆澜菩萨》之续二:《徐家有女名雅志》(访问1324次)
庆澜雅志庆澜菩萨(访问1286次)
庆澜雅志《庆澜菩萨》之续四:《玉树临风的九伯父(上)、(下)》(访问112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亲戚(评论于2013/5/19 20:40:5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9 12:59:3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9 12:55:42
静观朱权伯父永垂不朽(评论于2010/2/8 9:18:5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2/8 8:50:3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