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纪念中华第一慈善家朱庆澜将军 家族纪念馆

《庆澜菩萨》之续二:《徐家有女名雅志》

庆澜雅志

  徐雅志,是朱庆澜将军的夫人。
  
  徐雅志,是一位出众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
  
  徐雅志,她是我的奶奶。
  
  我是从我父亲那里听到许多有关我奶奶的故事的。大概因为我父亲是家中的幼子,一直跟随在我奶奶身边多年,同时也受到她较多的关注与宠爱。从我父亲记事儿起,我奶奶(下文中叙事时称:徐雅志)就愿意和他叨念叨念自己年轻时候的往事。
  
  以下的故事来自于我父亲的点滴回忆:
  
  一、新女性与包办婚姻
  
  当年徐家是东北海城中的大户。徐雅志作为千金小姐,却并不想使自己一直过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尊处优的生活中。于是在她十几岁时,就在她的姥姥的带领下,东渡日本留学去了。由此看来,徐家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当时也算是很开放,很先进了。
  
   大约在徐雅志19岁那年,她在日本接到了千里之外传来的家书,说家中高堂病危,敦促她速归。她心急如焚,想也没有多想,就马不停蹄的返回了海城。一进家门,看到自己的父母好端端地坐在堂上,徐雅志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二老看到宝贝女儿回来,自然是万般欢喜。并且告诉她促其速归的真正原因是:给她结了一门亲事。可又怕她性格刚毅,会因学业未果,而不肯回国早婚,所以才哄她回来完婚的。徐雅志听罢,真是哭笑不得。
  
   (在我父亲的记忆里,当时我奶奶是抽着烟和他在屋里闲话家常,聊天时,娓娓道出了自己当年的心里话的)
  
   面对奉命成婚,徐雅志的心里很不情愿。一来,她想完成自己的学业;二来,是因为那个做为新郎官的他----朱庆澜,她根本没有见过,只听说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而她是一位新文化女性,和当时许多有新思想的青年一样,渴求知识,渴求自由,渴求将来能遇到与自己相知相爱的人,自由恋爱,幸福地结合在一起。可眼前的这种旧式婚姻,依旧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做不得半点主。况且这一文一武相配在一起......徐雅志心里有百般的挣扎。
  
  做父母的既然当初能支持爱女年少离乡,东渡求学,自然也算得上是开明之士,如何不了解女儿的心思。可他们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如今朱将军的亲弟弟(也是朱家的大管家)朱庆恩亲临徐府,督办婚礼,可见朱将军慕徐家才女之心诚与重视,这不能不说成是一件好事。再者......二老最终向爱女和盘推出:“朱庆恩老爷是带着丰厚的聘礼和众多兵丁一并前来迎亲的,这“不允”二字一旦出口......恐日后对徐家不利啊!” 面对愁容满面的双亲,徐雅志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百感交集的她当场跪下给二老叩头,流着泪说道:“女儿决定远嫁,您们只当没有生养过我吧。”就这样,一个新女性为保家族平安,还是毅然走上了旧式包办婚姻的殿堂(以至于多年以后,我奶奶提起这段多少带有些“封建逼婚”色彩的场景时,依旧还有些愤愤。虽说在那场景发生后的不久,我奶奶即得知所谓“兵丁迎亲”,其实我爷爷是不知情的。纯属我的叔爷爷“爱兄”心切,一心想成全他大哥的这门好姻缘,才制造出这么个多少有些紧张的局面)!
  
  可是,后来的成婚经历就颇有些戏剧性了(据我父亲讲,每逢我奶奶回忆到这里时,脸上还是满带着幸福的微笑的)。
  
  徐雅志拜别父母,百感交集地走上了去上海与不曾谋面的朱庆澜将军成婚的道路,那是1912年,她年方24岁。
  
  婚礼是在当时上海滩著名的一品香大饭店举行的。据说也是名流荟萃、盛况空前,也曾上得当天各大报纸的头条。但最令徐雅志难忘的是,婚礼上新娘在被掀开盖头的一瞬间,第一眼看到的新郎----朱庆澜:这位将军高大威武,相貌伟岸。但举止却彬彬有礼,还不失儒雅风度,这很难和她心中忐忑所想的“征战沙场、一介武夫”划等号。
  
  他俩一见钟情!
  
  这也算得上是不幸之包办婚姻中的大幸了。从此,徐雅志和朱庆澜相濡以沫,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其实他们并非总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当时的战争年代里,历史的车轮不可能平坦的轧出人们的生活轨迹。他们尚有太多的使命要去完成,有太多的命运要去抗争!
  
  
  
  
  二、将军眼中的“徐先生”
  
  婚后的朱庆澜将军在家中称呼自己的夫人徐雅志时,是尊称她为“徐先生”的。因为他很敬重自己这位夫人的学识和眼界。徐雅志在婚后,也并未甘愿就做起了享福的“将军太太”。她还想再次东渡日本,继续并完成自己婚前未完成的学业。她的想法居然得到了丈夫的全然理解和鼎力支持,1915年,徐雅志再次前往日本,就学于东京医学院。终于在1917年,她学成归国。
  
  (据我父亲回忆,当年我奶奶曾颇为自豪的告诉他)生活中的“徐先生”对朱将军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要求还是极严格的。她要求自己的夫君每天写出至少两篇毛笔字,然后自己亲自为他批改纠正。以便日后朱庆澜能用一手好字来处理公文,提高办公质量。而朱将军对此也是言听计从,天天认真练字。他知道自己在少年时就独闯天下,征战沙场多年,没有长时间的、完善且系统的受过高等教育,眼前这位留洋学成、知书达理的“徐先生”,正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最好的老师。
  
  后来,朱庆澜将军的题字被不少文人雅士作为珍品收藏。
  
  
 浏览:132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9/8/24 11:22:4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文/朱汉【转载】读《寻访朱將軍胡同》后的追溯(收藏于2012/10/1 8:33:39
庆澜雅志朱庆澜将军营救弘一法师(收藏于2012/7/25 2:50:42
朱汉转载《我所知道的这块怀表》(收藏于2012/7/11 2:19:00
Almer《您所不知道的朱庆澜将军》----转载自 Almer的博客(收藏于2012/7/11 2:13:06
(收藏于2012/7/11 2:11:17
朱汉转载文章《也谈朱庆澜与朱可夫、共产国际有什么关系》(收藏于2011/10/19 3:21:04
武汐滢朱庆澜:戎马善心(收藏于2011/10/19 3:17:03
王睿慈善爱国先驱朱庆澜(收藏于2011/10/19 3:12:26
朱艳《庆澜菩萨》之续五:《七伯父的小提琴》(收藏于2010/9/16 10:33:16
庆澜雅志《庆澜菩萨》之续四:《玉树临风的九伯父(上)、(下)》(收藏于2009/10/14 11:38:1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穆 越朱庆澜襄助韩国义士(访问1907次)
新闻转载朱庆澜纪念馆开馆庆典在法门寺博物馆举行(访问1679次)
朱庆澜生平(访问1634次)
转载朱庆澜将军纪念馆开馆(访问1623次)
庆澜雅志朱庆澜将军营救弘一法师(访问1447次)
王睿慈善爱国先驱朱庆澜(访问1398次)
文/朱汉【转载】读《寻访朱將軍胡同》后的追溯(访问1349次)
庆澜雅志《庆澜菩萨》之续二:《徐家有女名雅志》(访问1324次)
庆澜雅志庆澜菩萨(访问1286次)
庆澜雅志《庆澜菩萨》之续四:《玉树临风的九伯父(上)、(下)》(访问112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亲戚(评论于2013/5/19 20:40:5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9 12:59:3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9 12:55:42
静观朱权伯父永垂不朽(评论于2010/2/8 9:18:5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2/8 8:50:3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